《樂業成就偉業:既成功又快樂地工作》

《樂業成就偉業:既成功又快樂地工作》

《樂業成就偉業:既成功又快樂地工作》講述了是什麼決定了一個職場人士的未來?是什麼讓一個人從職場中脫穎而出?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
.
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待工作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那些看起來“熱門”的行業或職位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是所謂的“熱門”,他們對工作就毫無興趣,工作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在我看來,這種盲目追求“熱門”的思維絕不明智。沒有永遠“熱門”的行業,也沒有永遠“熱門”的職位,世界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昨天還是熱得發燙的行業,可能在今天已經被市場冷落。為了追趕“熱門”,很多人像青蛙一樣,在不同的行業里或不同的職位上跳來跳去,但他們從來沒有發自內心地去喜歡自己所選擇的工作。很多年過去,這些跳來跳去的人依舊碌碌無為。你是不是常聽到一些人說這樣的話:“唉,我要是在某某行業一直做下去,現在早就成功了。”這往往就是“熱門”思維帶來的結果。 很有幸在第一時間,讀了好友孫汗青新著《樂業成就偉業》,感覺書中所闡述的“樂業”思維很有益處,值得推薦給每一位職場人士。這本書所提出的“樂業”思維,給那些崇尚“熱門”的人一個有力的反擊,也給那些“混”工作的人,一個有益的啟發。正如汗青所說,“樂業”是指真正喜愛和享受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找出其中的快樂和意義。樂業不要求你無原則地忠誠,更不要求你一味地為工作犧牲。我曾在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企業里任職。在這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的感觸和本書所揭示的工作思維是一致的,就是那些具有“樂業”意識的職業人,在企業里得到的晉升和發展空間,比其他人大得多,他們發展的速度也要比其他人快得多。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如果我們帶著“熱門”思維去工作的話,那么可能我們就會成為跳來跳去的青蛙,更可能消極怠工,應付差事,最終淪為平庸之輩。反之,如果我們採用“樂業”的思維,那么我們在工作中就是另一個樣子:對工作充滿激情,不斷挑戰艱巨的任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持續得到快速提升,最終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過去幾年裡,我們一直在講各種各樣的工作態度,講七零八碎的工作方法,然而很少有一本書,能夠系統地給職場人士講正確的工作思維。而《樂業成就偉業》卻是這樣一本書,它從工作思維入手,幫助職場人士從“心”開始改變自己,最終達到理想中的狀態,從而走上事業的巔峰。改變工作思維,改變你的一生,一切取決於你。——余世維2008年8月

內容簡介

對此,資深培訓師孫汗青先生進行了多年的思考與觀察,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人在工作上的態度和思維比他現有的工作經驗和技能更重要。作者提出一種全新工作思維——“樂業”思維,即尋找到工作的樂趣,盡力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以便找到工作的真正意義並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有了“樂業”思維,我們就會對工作充滿激情,不斷挑戰艱巨的任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持續得到快速提升,最終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成就企業以及自己共同的“偉業”!

作者簡介

孫汗青,實戰型企業經營專家,現任盈光企業諮詢管理公司執行總裁、思搏體驗訓練學校副校長。孫汗青先生以豐富的實踐經驗見長,尤其在行銷戰略、領導力、電話行銷、商務禮儀、個人職業素質開發等模組的培訓中,以其實戰的經驗與鮮活的案例,深受受訓企業和學員的好評。

目錄

第一章 真正享受工作,既成功又快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學會樂業★釋放激情,因為生命不能重來★快樂工作,最大化生命的價值★珍惜工作,更要尊重工作★自己快樂,讓客戶也快樂★享受工作,就從現在開始第二章 目標只有一個,方法無窮多★找準定位,調整自我★鎖定目標,周詳計畫★傾盡所能,做到完美★解決難題,體現價值★善用時間,高效高質★堅持到底,直到成功第三章 行動創造結果,結果體現價值★不做空想家,請做行動者★付出勞動,不等於完成任務★專注重複,才能鎖定結果★積極主動,行動沒有理由★善於合作,讓成功的可能最大★自我激勵,不讓航線偏離第四章 品格能力並重,德智成就才智★從“業餘”到“職業”★打造個人職業品牌★把企業的利益放在首位★認真謹慎,不耍小聰明★放低姿態,心態歸零★以德為本去“經營”第五章 點燃你的激情,成就你的夢想★全力以赴,釋放你的熱情★把熱情傳給身邊的人★以身作則,點燃員工激情★不為薪水而活,要為榮譽而戰★從優秀邁向卓越,從夢想步入成功

前言

改變工作思維,改變你的一生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待工作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那些看起來“熱門”的行業或職位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自己 所從事的工作不是所謂的“熱門”,他們對工作就毫無興趣,工作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在我看來,這種盲目追求“熱門”的思維絕不明智。沒有永遠“熱門”的行業,也沒有永遠“熱門”的職位,世界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昨天還是熱得發燙的行業,可能在今天已經被市場冷落。為了追趕“熱門”,很多人像青蛙一樣,在不同的行業里或不同的職位上跳來跳去,但他們從來沒有發自內心地去喜歡自己所選擇的工作。很多年過去,這些跳來跳去的人依舊碌碌無為。你是不是常聽到一些人說這樣的話:“唉,我要是在某某行業一直做下去,現在早就成功了。”這往往就是“熱門”思維帶來的結果。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真正享受工作,既成功又快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學會樂業你是不是這樣的人——總覺得自己所在的行業很冷,或是自己的職位是單位里最不起眼的,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於是你工作時總打不起精神,甚至會牢騷滿腹。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很正常。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只不過,有的人轉變了思維,走上了事業發展的快速路,而大部分人卻依舊原地踏步。我的一個朋友,也是我的學生之一,就成功地改變了他自己的工作態度,進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多年前,我的這位朋友畢業後來到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諮詢公司,做分析員的工作。同事們給他起了一個英文名字:皮特。皮特認為自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跑到這家公司做這樣一份工作。幹了幾天之後,他更加深信自己在從事一個冷門的工作。只是因為薪水還過得去,他留下了。每天早上,令人萬分憎恨的鬧鐘把皮特叫醒。唉,枯燥乏味的一天又要開始了!皮特極不情願地按掉鬧鐘,掙扎著從快要散架的小單人床上起來,胡亂梳洗一下,對付著吃點早餐,便匆匆地走出家門去上班。到了公司後,皮特晃晃悠悠,遲遲不願打開辦公桌上的電腦。當身邊所有的同事都開始埋頭苦幹的時候,皮特一邊打開電腦準備工作,一邊在心裡抱怨:“一幫‘假惺惺’的工作狂!”皮特的工作,用他的話可以概括為六個字:蒐集、整理、分析。首先他要蒐集客戶、行業的信息和數據;之後,他要對這些零亂的數據進行整理;最後,他要對整理好的數據進行分析,提供給客戶和公司的諮詢顧問。無論怎么看,他都覺得這是一個毫無價值、毫無樂趣趣的工作。皮特不止一次告訴我:“孫老師,我覺得工作特別無聊。我覺得自己糟透了。”我常對他講:“你對工作的態度,其實就是對待人生的態度。如果你覺得工作很無聊,那么你的人生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可以幫助你改善你的工作能力,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你的工作態度,只有你自己可以。其實每份工作都蘊含著某種特有的價值。你的工作的價值也許只是暫時沒有被你認識到而已。”每次他聽了總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是情況並沒有好轉,之後他再見到我,依然是很失落的樣子。再後來,我有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他。大概過了一年,突然有一天,皮特興高采烈地來找我,對我說:“孫老師,您知道嗎?我改變了自己對工作、對生活的態度,現在的情況好多了。真是謝謝您提醒了我!”我很高興地聽他講自己這一年來的奇妙變化。他告訴我說:“以前我總是覺得工作沒意思,但是後來我慢慢發掘出其中的意義和樂趣來。有一天,我想起了您說的話,於是開始認真思考自已工作的價值。我忽然覺得或許我的工作並沒有那么糟糕,或許它對別人還是有一些幫助的,也是有價值的。我堅定了信心——我要改變,改變自己的工作狀態,改變自己的生活!我想好好工作,但是,卻發現自己的知識儲備好像不夠用了。於是,我向專家學習,向老闆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客戶學習。我不僅在工作中學習,上下班的路上、吃過晚飯後,我也在學習。學習使我的業務能力快速提高,我逐漸得到老闆、客戶和同事的認可。半年過去了,我覺得自己工作能力增強了,對工作的興趣也更大了。又過了半年,我竟然奇蹟般地愛上了自己的工作。我現在發現,自己當初蔑視工作、自暴自棄的想法非常幼稚。這種想法差點害了自己。”皮特興奮地說,他逐漸發現了工作的樂趣和益處。那些以前看似枯燥乏味的數據,現在在他眼中充滿了生機。他覺得,在這些數據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他越思考,就越興奮,覺得自己就像“探險家”一樣,探索著商業中數字背後的秘密。隨著工作的進展,他贏得了老闆和同事的信任,現在已經成為這家諮詢公司的業務骨幹。他現在已經深深樂在工作中,“不能自拔”了。這一切,只是因為他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改變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工作就是這樣,儘管它也許看起來很冷,但是你可以用熱情去溫暖它,它將給你最大的回報;當你能夠從心底體會到工作的快樂時,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限快樂,還會帶來無限精彩!然而很遺憾,這種轉變,很多人卻無法做到。以前總在抱怨工作的那些人,現在還是在抱怨工作。每當別人向我抱怨的時候,我就給他們講皮特的故事,告訴他們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有的人說,工作快不快樂沒有關係,只要薪水高就可以。我對這種人的回答是,薪水固然重要,但是人不能為薪水而活,否則將會失去生命的意義。達?芬奇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每一幅作品現在都是無價之寶。可是,達?芬奇在創作的時候,是不是別人給的錢多就認真畫,別人給的錢少就不認真畫呢?顯然沒有,無論報酬多少,達?芬奇都是充滿興趣地完成每一幅作品,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他留下來的都是傑作,沒有失敗的作品。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是個有“樂業”理念的人。比爾?蓋茨已經很有錢了,連續幾年都是世界首富。但是他每天還要去工作,甚至比普通員工還要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只有開發出更好的軟體,讓更多的人受益,他的工作才是有意義、有樂趣的。2008年6月27日,比爾?蓋茨正式退休,他做出了驚人之舉:將自己的580億美元全部捐給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用作慈善事業!他新的“工作”就是用最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這難道不是最偉大的“樂業”嗎?所以,無論你的薪水有多高,都無法替代樂在工作、享受工作的過程。如果你每天都能夠發現工作的樂趣,讓工作從枯燥變得快樂,你就離成功不遠了。隨之而來的,不光是工作帶來的榮譽感和幸福感,還有豐厚的回報。皮特的故事講完了,你想改寫你自己的故事么?如果想的話,那么我向你建議,無論你現在身處何種工作、具有怎樣的背景,想成功,就需要改變自己對工作的態度,讓自己樂在其中,這就是本書所要講的“樂業”意識。請記住這句話:樂業成就偉業,開心勝於高薪。釋放激情,因為生命不能重來我們之前說到,如果你具有“樂業”意識,能夠在工作中發現樂趣,你就很容易收穫成功。但是很多人告訴我,他們能充滿樂趣地工作兩三天,卻很難堅持下來,總是慢慢地就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仔細想想,是什麼讓人們保持快樂作的狀態呢?是持續力。而持續力又從何而來?答案是內心的激情。激情對於工作有多重要呢?我們來做個想像力遊戲。大家都知道,2005年中國出了個超級女聲李宇春。現在李宇春的出場費非常高,不低於幾十萬元人民幣。很多人都想成為李宇春那樣的超級明星。好,現在我們做個假設,你就是超級女聲李宇春。有一次,作為李宇春的你,和一家公司簽訂了個人演唱會的演出協定。到了演出的這一天,如果你登台後,看到台下擠滿了觀眾,大家熱情地為你鼓掌,你說你會怎么做?當然是在眾多觀眾面前賣力表演啦!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情景——台上台下熱成一片。然而今天的情況卻有點例外,你一登台,卻發現底下只有一個觀眾,你說你要不要繼續表演呢?顯然要演,因為你簽訂了協定,如果不演就是違約!你是一個很講誠信的人,你選擇了在一個觀眾面前繼續表演。好了,繼續我們的假設,如果你登台表演了,發現底下的觀眾只有一個人,還睡著了,任憑你如何賣力,甚至讓人下去叫他,這個觀眾還是在睡覺,你說你會怎么樣呢?實事求是地講,你是不是會想:“唉,真沒勁,趕緊演完就走吧。”於是你的表演越來越無精打采,直到最後草草結束。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在人多的情況下與在只有一個觀眾的情況下相比,你的表演會大不一樣呢?關鍵在於有沒有表演的激情。當觀眾在為你歡呼雀躍時,你的表演充滿激情;當沒有人為你喝彩時,你的表演就會大打折扣。也就是說,當我們缺乏激情的時候,就不會用盡全力在舞台上“表演”,結果自然也就令人失望。為什麼人們有目標也有夢想,到最後卻一事無成?為什麼每一個企業都不缺乏宏偉的目標,而真正能實現目標的卻寥寥無幾?因為我們在奮鬥的過程中,那種激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慢慢消失了。回想起我們剛步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天,我們每個人都充滿希望,認為自己不比任何人差,一定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來。我們賣命工作,努力表現自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或:我們的發展並不如想像中那樣迅速,或許我們還遭遇到了一點點挫折。於是,我們的激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對作和人生的倦怠,我們成了所謂“混日子”的人。難道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么?如果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果你還有成就一番事業的夢想,那么,請重新點燃你的激情。你必須知道的是,無論舞台下面有沒有觀眾,你都在為己表演。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餐飲巨頭麥當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當勞發展的歷史上有這么一個CEO,他最早的薪水只有每時1美元。他叫查理?貝爾,我們來看看這個人如何從底1美元的清潔工,成為麥當勞歷史上最年輕的CEO。查理?貝爾生於澳大利亞,年少時家境並不富裕。15歲時候,貝爾就在悉尼的麥當勞餐廳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時貝爾的工作是打掃廁所。這是一件又髒又累的活,每小的薪水只有可憐的1美元。可是年輕的貝爾並沒有因此而草草應付了事。他完全把份工作當成自己走向成功的一個起點,乾起活來勤勤懇懇踏實實。當時的貝爾堅守著一句個人箴言,就是“生命無重來”。也由於這樣一種信念的支撐,貝爾不僅認真完成自分內的事,並且還幫忙擦地板,翻烘烤中的漢堡。在他看這些工作與自己的成功也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貝爾的那些舉動被細心的老闆彼得?里奇看在眼裡——沒有老闆會不喜歡這樣的員工。不多久,貝爾在彼得?里奇的推薦下,成為麥當,勞公司的正式員工。在這之後,貝爾開始在店內的各個崗位進行鍛鍊。由於工作認真負責並積極肯乾,貝爾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全面掌握了麥當勞的生產、服務、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功夫不負有心人,19歲那年,貝爾被提升為麥當勞的店面經理。這是麥當勞澳大利亞連鎖店中最年輕的店面經理。貝爾沒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進取向上。貝爾一次又一次迎來全新的開始。1988年,27歲的貝爾成為麥當勞澳大利亞公司的副總裁。兩年後,成為麥當勞澳大利亞公司董事會成員。1999年,38歲的貝爾開始主管麥當勞公司的亞洲、非洲和中東業務。2004年,貝爾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和個人威望,當上了麥當勞公司的全球CEO。這一年,查理?貝爾只有43歲,是麥當勞歷史上最年輕的執行長。即便成為世界餐飲巨頭的CEO,貝爾依然沒有放棄原來的理念,而是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用心去研究業務和顧客的消費規律,在中午和傍晚,正當麥當勞的生意最為興隆的時候,貝爾還跟員工一道站櫃檯,為顧客們提供服務。有人甚至這樣說,貝爾是近年來餐飲業中唯一親自站櫃檯的CE0。貝爾所取得的這一切,與他對待每一份職位工作的熱情是分不弄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成功,靠的,對待每一份工作的堅持到底。這種堅持貫穿了貝爾的整個人生。“生命無法重來”,這是一個多么精彩的信念!貝爾從一個打雜的臨時工,做到全球最大餐飲集團的CEO,他成功的秘訣很簡單:第一是充滿激情,第二是充滿激情,第三還是充滿激情!無論他在哪一個職位上,他都充滿激情地去工作因為他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無法重來。可以想像,當你擁有激情的時候,你的工作還會看上去那么無趣么?當你釋放激情的時候,你的任務還會那么難以完成么?顯然不會!所以,讓工作快樂起來的首要秘訣,就是釋放出你的激情。快樂工作,最大化生命的價值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在工作中創造的價值決定的。無論你從事何種職位,只要具有“樂業”的意識,你都可以通過工作最大化你的生命價值。有人說,一天的1/3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所以擁有一張舒適的床,遠比什麼都重要。可是在我看來,人生的最重要的時間是那差不多占每天1/2的工作的時間。試想一下,我們每天早上起來,梳洗完畢,吃過早點從家裡出來,我們就踏上了去公司的路。在公司從早忙到晚,至少要待上8個小時,有的時候還要加班。下班之後,回到家裡休息或是花在業餘愛好上的時間也寥寥無幾。總的說來,我們每天為工作所花費的時間——工作的時間、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下班後思考工作的時間,一般至少要10個小時,幾乎占到我們每個人一天的1/2,甚至更多。況且,這10個小時是我們一天精力最充沛、頭腦最靈活的一個時段,剩餘的14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所剩無幾,還常常效率低下。由此可見,工作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占最大比重的一件事。我們和家人團聚交流的時間,還不及每天和同事們打交道的時間;我們在業餘愛好上所花費的時間,也難以和正式的工作相提並論。既然如此,我們如何看待工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工作中創造出來的價值,也就是生命價值的體現。你在工作中體現出來的魅力,也就直接決定了你生命的魅力。這不會因為行業或職位的不同而發生改變。要想使自己生命的價值最大化,那么首先就要最大化自己在工作中的價值。而做到這一點,不僅要依靠高人一籌的技能,更要依靠自身的精神魅力,依靠自己的品德和智慧。快遞是一種很簡單的工作:到客戶那裡接收檔案或包裹,然後把它們送到目的地。很多人對這樣的工作不屑一顧:“這有什麼,不就是乾乾體力活,能創造什麼價值?”然而,法國郵政特快專遞公司有一個叫蒙托奧的人,他的經歷有力地回擊了這樣的想法。無論颳風下雨,蒙托奧每天都會騎著他的機車穿梭於馬賽的街頭。當他接到客戶電話需要接收快遞的時候,他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客戶那裡。敲門,問好,簽好單據,取上包裹,和客戶熱情地揮手道別,然後騎上自己的機車,又馬不停蹄地到另一家客戶那裡。時間久了,蒙托奧所負責地區的客戶們送給他“機車上的信使”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