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有困難不上交
為什麼有的人在職場中能如魚游水,而有的人卻總是四處碰壁?為什麼有的企業能實現成長,而有的企業卻舉步維艱?為什麼有的企業能夠成長持續,而有的企業卻是曇花一現?這正是《有困難不上交》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本書通過
作者:博陽,曹瑋 編著
ISBN:10位[7802114896] 13位[9787802114890]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價:¥20.00 元
內容提要
為什麼有的人在職場中能如魚游水,而有的人卻總是四處碰壁?為什麼有的企業能實現成長,而有的企業卻舉步維艱?為什麼有的企業能夠成長持續,而有的企業卻是曇花一現?
這正是《有困難不上交》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本書通過有趣的寓言、鮮活的日常故事和典型的企業案例,深入淺出地揭示了我們工作或生活中一個看似平常但意義深遠的發展道理:拋棄依
賴,有困難不上交。
《有困難不上交》是關於思維創新的一部經典力作,全球500強及中外多個高效組織也正在積極倡導並踐行本書中的核心理念。所以,它既可以作為個人或組織成長中的思維利器,又可以作為超越之路上的指明燈。
編輯推薦
世界500強和高效政府組織大力倡導並實踐的核心理念。
做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職員必須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應該學會運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責任感,著手行動以處理這些問題,真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
——德魯克
大力倡導並踐行本書核心理念的代表機構:新東方、中星微電子、聯想集團、阿里巴巴、微軟、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通用電氣公司、Us鋼鐵公司、希望集團、海爾集團、肯德基、哈佛大學、施樂公司、日產公司、三星集團、英特爾、IBM、華為公司、通用汽車、摩托羅拉等多箇中外組織。
作者簡介
博陽,著名法學專家,企業戰略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家行政學院特約高級公務員培訓講師,中國律師協會資深專家顧問。
作者曾在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學習並任教。次作為國家學者,出訪南洋、牛津、伯明罕等大學。個人在司法建設、企業戰略管理、政體建設等領域,出版有專著三十餘部,發表相關論文有200餘篇。
目錄
前言 關於本書
第1章 困難總是與成長相伴
一 困難是通向成功的橋
二 結果,從克服困難產生
三 成長越動人,困難越趨多
四 多難才能磨一劍
五 組織和需要克服困難的人
第2章 困難在哪裡,機遇就在哪裡
一 重視輕信不是珍惜機遇
二 沒有困難,可能是最大的困難
三 精英大多在“困難”中產生
四 當困難轉成機會之後
五、我們都有可能是成功者
第3章 只交結果,不交“困難”
一 正視人性的弱點
二 心態決定行定
三 “困難”豈能成為藉口
四 上級需要的就是“結果”
五 別做可有可無的人
六 做“困難”的終結者
第4章 “困難”雖多,方法更多
一 人之所有為人,因為會用大腦工作
二 處處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 依賴是生命中的另一大“毒癮”
四 “學習”是克服困難最好的利劍
五 向傳教士學習熱情和執著
第5章 做一個敢迎“難”而上的職場人
一 組織需要有“野心”的人
二 勇於負責就不懼困難
三 像成功者一樣享受“困難”
四 每個人都能在困難中成長
五 何不讓困難塑造出卓越自我
就要敢於擁抱困難
要成功,就要敢於擁抱困難
還是讓我們從上文中的成功人物開始吧。
俞敏洪是新東方的創辦人。正是新東方公司在美國上市,造就了俞敏洪這個億萬富翁。後來,就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成功的老師,也有人說他是一個純粹的商人。對於俞敏洪自己來說,把這兩個角色結合在一起,這條路走得並不輕鬆。
新東方是國內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聲名赫赫。1993年,俞敏洪從10平米的辦公室開始,8年後的今天,他所創辦的新東方學校是全國外語培訓的第一品牌。十幾年來,它幫助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實現了出國夢,眾多莘莘學子藉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對於創辦新東方的俞敏洪來說,當初並沒有給自己定下這樣重大的使命。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後回到家裡餵豬種地。由於知識基礎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敗得很慘,英語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語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孫山。那時俞敏洪並沒有遠大的志向,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夢想,而高考在當時是離開農村的唯一出路。儘管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燈下堅持學習。
1979年,俞敏洪所在的縣辦了一個外語補習班,他便擠了進去,這是他第一次學習外語。住在30人一間的大房子裡,俞敏洪的感覺就是進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來學習了,可以在電燈下讀書了。到了第二年春節,俞敏洪在班裡的成績已經進入前幾名。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堅持考了三年後,最終考進了北京大學西語系。
1985年,俞敏洪畢業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師。接下來是兩年平淡的生活。不久中國出現的留學熱潮,讓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國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為出國而奮鬥時,美國對中國緊縮留學政策。以後的兩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大減,再加上他在北大學習成績並不算優秀,赴美留學的夢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後付諸東流。
至此,為了謀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課教書,後來又約幾個同學一塊兒出去辦托福班,掙出國的學費。1990年秋天,俞敏洪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遭到了迎頭一棒:因為打著學校的名頭私自辦學,北京大學在校園廣播、有線電視和著名的三角地櫥窗里高調宣布了對俞敏洪的處分決定。為了挽救顏面,1991年俞敏洪被迫辭去了北京大學英語教師的職務,不得不離開北大,他的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地步。
不過,正是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機會。隨著俞敏洪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的了如指掌,以及他對培訓行業的越來越熟悉,俞敏洪開始在一個叫東方大學的民辦學校辦培訓班。具體做法是,該學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費。這一年他29歲,而他的目標則是掙一筆學費,擺脫生活的窘境,然後像他的同學和朋友一樣到美國留學。
於是,他在中關村第二國小租了間平房當教室,外面支一個桌子,放一把椅子,“東方大學英語培訓班”正式成立。令人尷尬的是,第一天僅來了兩個學生。而這兩個學生所看到的,只是“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那么大的牌子,俞敏洪夫妻倆和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記冊也一個人都沒有。後來,儘管俞敏洪使出了渾身解數,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讓兩個學生留下錢後,夫妻倆的高興勁還沒過去,這兩個學生又回來了。因為他們覺得心裡不踏實,又把剛交的錢要回去了。
俞敏洪似乎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然而,憑著一股執著和不懈,儘管困難重重,一段時間過後,俞敏洪的培訓班漸漸有了起色。隨之,俞敏洪萌生了自己辦班的念頭。
1993年,在一間10平米透風漏雨的小平房裡,俞敏洪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用俞敏洪自己的話說,最初成立新東方,只是為了使自己能夠活下去,為了每天能多掙一點錢。作為一個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齡,整個家庭無家可歸,連家徒四壁都談不上,自己都覺得沒臉活在世界上。當時俞敏洪曾對自己說:只要能賺到十萬元錢,就一輩子什麼也不幹了。
可能讓俞敏洪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如今的新東方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務機構,在全國擁有25所學校、111個學習中心和13個書店,大約有1700名教師分布在24個城市。外語培訓和考試輔導課程在新東方營業收入中所占比例高達89%,是該公司最主要的營業收入來源和增長動力。
“激勵型”是學生們對俞敏洪授課風格的總結,這其中,他常常用到的例子就是自己的經歷。後來,俞敏洪個人被媒體譽為無數渴望創業的青年學子心中的崇拜偶像,更是無數渴望留學考GRE和考托福一族的學習導師和精神教父。
俞敏洪說,“新東方精神對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連串銘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處分後無淚的痛苦,是在被美國大學拒收後無盡的絕望,是在被其他培訓機構恐嚇後渾身的顫抖,是在被醫生搶救過來後撕心裂肺的哭喊;新東方精神對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後決不回頭的努力,在絕望之後堅韌不拔的追求,在顫抖之後不屈不饒的勇氣,在哭喊之後重新積聚的力量。”
類似的人物和故事還有多少,我們在這裡根本無法講完。失敗的經歷幾乎是眾多企業領導者共同的體驗,唯有戰勝它們的人才能輕鬆走下去。但是,他們都凝鍊出了一個共同的道理:要成功,就要先擁抱失敗。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人生如牌,要精心打
心理學上有一個“自我暗示效應”。其規律可用下面這個小故事表現出來:
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如何從失敗中獲得勇氣與原則,答案是:我們的眼裡只看到碌碌無為的人,我們就碌碌無為;我們的眼裡只看到意志堅強的人,我們就意志堅強!
美國歷史上第34任總統艾森豪年輕的時候,一天晚飯後,他跟家人一起玩紙牌遊戲,連續幾次都抓了一手很差的牌,他開始不高興地抱怨手氣不好。媽媽停了下來,正色地對他說道:“如果你真要玩牌,就必須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樣!”艾森豪愣了愣。
他的母親又說道:“人生也是如此,發牌的是上帝,不管是怎樣的牌,你都必須拿著。你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過去了,艾森豪一直牢記著母親的這番教導,從來沒有抱怨過命運。相反,他總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命運的挑戰,竭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這就是自我暗示的功效。就這樣,艾森豪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為中校、盟軍統帥,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第34任總統。
所以說,人生就好比打牌,我們不可能處處都能得到好牌,我們能做的就是將手裡的牌精心打下去,即使那手牌再差再糟糕,也應該努力打出自己的水平。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去打,差牌未必就會輸。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困難就是機遇
如果真能換個角度看困難,那么困難對於優秀的職場人來說,就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這是因為,只要換過了角度,我們就會發現,每一個障礙或者困難,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只要願意,它們都會成為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所以,很多在困難中成長起來的人們,在回顧自己的過去時都會動情地說,我們真得感謝“困難”。
就像下面的這個寓言故事一樣:
一天,獅子來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謝你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如此強大無比的力氣,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整個森林。”天神聽了,微笑地問:“這不是你今天來找我的目的吧!看起來你似乎為了某事而困擾呢!”
獅子輕輕吼了一聲,說:“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來的確是有事相求。因為儘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時候,我總是會被雞叫聲給吵醒。神啊,祈求您,不要讓雞在天亮時叫了!”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的。”
於是,獅子跑到湖邊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氣呼呼地直跺腳。獅子問大象:“你幹嘛發這么大的脾氣?”大象拚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鑽進我的耳朵里,我都快癢死了。”
獅子心里暗自想著:“原來體型這么巨大的大象,還會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還有什麼好抱怨呢?畢竟雞鳴也不過一天一次,而蚊子卻是無時無刻地騷擾著大象。這樣想來,我可比他幸運多了。”
獅子離開了大象,一邊走一邊回頭看著仍在跺腳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來看看大象的情況,應該就是想告訴我,誰都會遇上麻煩事,而神並無法幫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後只要雞叫時,就當作雞是在提醒我該起床了,如此一想,對我還算是有些益處。”
就像獅子一樣,生活中無論我們走得多么順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順心的事,我們就會習慣性地抱怨老天在虧待我們,進而祈求老天賜給我們更多的力量,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但實際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獅子和大象”的故事一樣,每個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價值。
果真這么想,對於我們來說,每多一次困難,就是上天在給我們免費提供了一次機遇。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經過煉獄,才能走向天堂
“只有來自底層的人,才能把信念傳到精神的頂峰。只有經過煉獄才能打通走向天堂的道路。”這是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
天堂象徵著美好,而煉獄則意味著磨難。將其放之於現代的職場中,有人如此總結:一個人內在的潛能,在逆境中才會得到最大的激發;一個人向上的能力,往往也在與各種侮辱、痛苦的搏鬥的過程中壯大的。
的確如此。有過類似經歷的成功者也大有人在。
物理學家巴克拉就是其中的一個。在上中學時,巴克拉就對科學實驗感興趣。通過別人的介紹,他被允許到一個實驗室觀察和研究,工作人員都很喜歡他。曾經有一個暑假,他幾乎天天都在那裡度過。他暗自下定決心,將來要當個出色的物理學家或化學家。
然而,就在暑假結束的前一天,巴克拉遇到投資該實驗室的工廠老闆的長孫。這傢伙不但不讓他到這裡來,還給了他重重的一記耳光。最令人氣憤的是,那些平時對他很好的工作人員,也都換了一副面孔,不但不替他主持公道,居然還要求巴克拉的父親去向老闆的孫子道歉!
巴克拉為此氣得生了一場大病。父母安慰他:“人家仗勢欺人確實不對,但你不要因此而喪失了信心。你有超人的理化才能,世界那么大,相信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出成績來!”父母的話給了巴克拉極大的激勵。他暗自下定決心,要做出巨大的成就來洗刷這一奇恥大辱。
很快,巴克拉25歲時便出任英國科學院教授。沒有想到的是,當年侮辱過他的那位工廠主的孫子,竟然成了他的學生。巴克拉並沒有和他計較,但對方卻心存羞愧,只聽了一堂課,就轉學走了。
28歲時,巴克拉發現了每種元素都發射一種X射線的特徵光譜。為此,他獲得了19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巴克拉的成功,證實了一個很樸素的道理:生氣不如爭氣。
巴克拉的成功,還證明了一個成功學的道理:“每個障礙都激發堅定的決心,盯住恆星的人不會改變主意。”
事實上,許多成功者在沒有成功前,也都遭遇到歧視、侮辱和不公對待。即使自己是多么傷心、多么憤怒,他們也都明白最好的做法就是自強自立,以實際行動來證實自己不可輕視。
所以說,如其害怕困難,不如將之視為我們成功路的一點磨難,那么,我們所遭遇的問題和困難,就會成為真正地轉化為我們成長的契機。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莫讓平凡變平庸
平凡的人安於平凡的生活,卻在做著不平凡的努力。而平庸的人不安於平凡,卻因為放棄努力,不得不過平凡的生活。
平庸是一個老邁的辭彙,這個世界上不該存在平庸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是如此幸運:時刻都有超越平庸的時間與機會。所以,現代職場人就要“超越平庸,選擇完美”。這是一句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格言。
一個以消極心態面對平凡的人,將是一個真正的平庸者,永遠是這個世界的看客,最終一無所有。也有無數人因為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手頭工作敷衍了事的態度,終致一生處於社會底層,不能出人頭地。
評價一個人是平凡還是平庸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社會認知,一個是個人認知。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平凡與平庸的差別在於是否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在社會這個大機器上,你可以做一顆小螺絲、一塊小鋼板或者一個儀錶盤,只要你是有用的,為社會的發展盡了微薄之力,那在社會看來你就是有價值的。雖然你不是其中的關鍵零件,不是英雄,但是,少了你,是不行的。平庸的人,他的存在與機器運轉無關,他自成一體,自己轉自己的。他的所作所為,對社會而言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貢獻。
一個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如果埋下頭去做一個平凡的人,努力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就能迎來明天的成就。所以,管理大師們常說,使一個人平庸的原因只會是他的心態。
這就像在一場田徑比賽中,沒有人認為最後一名是平庸的,因為他在奔跑,他的血液沸騰著,他的目光是灼熱的。我們也幾乎很少看到比賽中的最後一名滿臉羞愧,因為他以同樣的尊嚴與熱情跑過了終點。
與之相對的,則是連上場跑一跑的勇氣都沒有的人,一個以消極心態面對平凡的人。這樣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平庸者,其悲哀就是他將永遠是這個世界的看客,最終一無所有。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終生都奔跑在從現實趕往夢想的路上,他們可能皓首窮經終未得志,但奔跑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偉大。所以說生命的魅力就是在這奔跑之中,享受了生命,就是享受平凡。
其實,平凡和卓越只有一線之隔。在平凡中日復一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為平凡;而在平凡中勇於開拓,不斷創新即為卓越。所以,沒有人注定平凡,也沒有人生而卓越,不同的只是面對生活的態度。積極使人平凡變卓越,消極讓人卓越變平庸。
如果將一個人比喻為一台發動機的話,那么智商、天賦及知識只是這台發動機的額定功率。而輸出功率有多大,卻取決於這個人的熱忱、投入度和行動力。
雖然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對他自己而言,能在生命過程中把自己點燃,即使自己是根小火柴,只能發出微微星火也就足夠了;而平庸的人也許是一大捆火藥,但他沒有找到自己的引線,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最終也只能變成一堆啞火藥。
所以,現代的職場人都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傑出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應該永遠帶著熱情和信心去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從平凡走向卓越。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別讓自己成為“可有可無”的人
就像我們在前文中所說,積極和熱情是克服困難的前提。但是,現代職場中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將其有效地融入到團隊之中。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在團隊中主動貢獻,總是讓團隊為了他必須特別費心協調,就算他能力再好,也會變成團隊進步的阻力。
就像在現實場景中,同樣一份工作,由不同的人來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的人很有活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這使得企業管理層對他刮目相看。而另一些人,做事懶散,對工作冷漠處之,既難以取得上級的認可,自己的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
顯然,職場中的你如果不關心工作,上級自然對你也會喪失信心,進而讓你成為企業里可有可無的人,這時你也就等於取消了自己繼續從事這份職業的資格了。
有這樣一段對話:
一位做計算機的工程師在公司人事縮減時被裁,他難過極了。“我又沒犯什麼錯,”他沮喪地問同事,“經理為什麼把我裁掉?”
“大概是你哪裡做得不夠好。”同事A說,“還記得上次他要你指導業務部門使用計算機,你坐在那裡沒事做時剛好被他逮到?”
“什麼,我沒事做?那時大家剛好都沒有問題,我才自己上網的。我不是照樣在一旁待命,有人發問我不也是馬上就去?”他反駁。
“就是啊!”同事B附和,“經理留下來的另一個工程師,那天幫另一個部門的人修計算機,修到整台計算機壞掉,經理沒裁他,竟然是裁你,真說不過去!”
“你有冒犯過誰嗎?也許是別的部門的人說了你什麼壞話。”同事A又問。
“會不會是上次那個無理的主管不滿意你的態度,記得嗎?”同事B說,“他不會用計算機還自作聰明,後來把自己計算機弄壞了,還將責任推到你身上。”
“但那次經理為我說話,他明白當時是主管的錯。”工程師回答。
他們徒勞無功地討論了一個多小時,同事A終於說:“哎,不服氣你去問他嘛。”
“可是,”他猶豫了起來,“這樣好嗎?沒看有人這樣做過……”
“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附和,“裁員還會有什麼理由?何必挑明了讓大家尷尬?”
“但是問清楚了,真有錯,下次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嗎?”同事A說。
同事A的話讓這位工程師回家想了好多天,一直耐不住心裡的不滿和疑惑,終於決定親自找經理談一談。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這次裁員的原因。我知道這次為了精簡公司編制,總得有人給裁掉,但我很難把裁員的原因和我的表現聯想在一起。”他將在心裡排練好久的話一口氣全講了出來,“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現不好,請經理指點,我希望有改進的機會,至少在下一份工作上我不會再犯一樣的錯誤。”
經理聽完他的話,愣了一下,竟露出讚許的眼神:“如果你在過去的工作中都這么主動積極,今天裁的人肯定不會是你。”
這回換工程師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看著經理。
“你的工作能力很好,所有工程師里你的專業知識算是數一數二的,也沒犯過什麼重大過失,唯一的缺點就是主觀意識太重,缺乏合作精神。如果團隊中某人不懂得主動貢獻,團隊總是為了他必須特別費心協調,就算那個人能力再好,也會變成團隊進步的阻力。”經理反問他:“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辦?”
“但是我並不是難以溝通的人啊!”工程師反駁。“沒錯。但如果你將自己的態度和同事相比,以10分為滿分,在積極熱心這方面,你會給自己幾分?”經理問。
“我明白了。”工程師說。原來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員工。
“你有專業能力為基礎,如果你積極熱心,懂得借著合作來運用團隊的力量,你的貢獻和成就應該會更大。”接下來的半小時,工程師虛心聆聽經理給他的建議。他非常慶幸自己沒有假設某個被裁員的原因,躲起來怨天尤人,也很高興因為不恥下問,明白了自己的缺點在哪裡。
不僅如此,經理很高興看到他如此上進的一面,幾天后親自打電話介紹他另一個職位,比原來的工作還好。
如果這位工程師在被裁員後躲起來怨天尤人,就不可能通過經理的協助看到自己的缺點。好在他學會了合作的第一前題:主動關心別人的需求。而當別人感到被關心時也會付出相對的善意,分享自己的資源,就像這位工程師的經理願意介紹他到另一個更好的職位一樣。這就是合作最大的益處。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忘了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資源,就是合作關係。一個人可以聰明絕頂、能力過人,但若不懂得以積極熱心來培養和諧的合作關係,不論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而在現實職場中,不積極熱心的人在團體中只會做好被吩咐的工作,願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卻能帶動團體,集結眾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順利地進行。
所以,有志於職場成功的人,必須牢記:千萬別讓自己成為企業里“可有可無”的人!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世事洞明皆學問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中原本有許多美妙的東西,只是我們的心靈太匆忙,太浮躁了。沒有好好地去品味,去把握它。
有一個惡行重大的囚犯,一人關在獨居房中,整天看不到其他人,也無法和任何人說話,三餐都是由牆上的小洞送進來的。
有一天,一隻小螞蟻爬進他的牢房。他看著螞蟻四處爬動,因為窮極無聊,就把它放在手掌上把玩,餵它一兩粒米飯,晚上則把它關在自己的茶杯里。這時,他突然發現自己活了這么多年,從來不懂得欣賞螞蟻的可愛,不覺悵然若失。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當中一定有許多我們未曾發現的奇蹟,它們應該說就藏在生活的細枝末節里,一如冷冬里的陽光,因天氣的寒冷而被我們忽略了它的暖意。
請看一個故事:
某大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應徵者雲集,其中不乏高學歷、工作經驗豐富的人。但為了避免請託之累,最後,老闆決定由親自面試改為委請總經理進行最後的6名應徵者。可是當面試開始時,主考官總經理卻發現考場上多出了一個人,就問道:“有不是參加面試的人嗎?”
坐在最後面的一個男子站起來說:“先生,我在第一輪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所有的人都笑了,就連站在門口為客人倒茶水的老頭也忍俊不禁。
總經理不以為然的問:“你連考試第一關都過不了,又有什麼必要參加這次面試呢?”
這個男子說:“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沒有的財富,我本人就是一大財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認為該男子或許是頭腦有毛病,或許是狂妄自大。這位男子繼續說:“我雖然學歷不算太高,也沒擔任過重要職務,可是我卻有著10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2家公司任過職……”
總經理插話:“雖然你的學歷和職稱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不錯。不過你換了12家公司,這可不是一種令人欣賞的行為。”
“先生,我沒有主動要換工作,是那12家公司先後倒閉了。”男子回應說。
在場的人又是一陣大笑。一個考生說:“你真是一個地道的失敗者!”
男子笑了笑:“不,這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積累成我自己的財富。”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十二家公司,我與同事努力想挽救,雖然沒有成功,但我知道錯誤與失敗的每一個細節,並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這是別人所學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
男子停頓了一會兒,又接著說:“我知道,成功的經驗大部分相似,容易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用十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經歷錯誤與失敗,所學的東西反而更多、更深刻。我認為,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而恰恰是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
說完這些,這位男子做出轉身出門的樣子,又突然回過頭:“這十年經歷的十二家公司,培養鍛鍊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真正的主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伯……”
男子的話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目光轉向老頭。倒茶老頭在驚訝之際,很快恢復了平靜,笑了笑:“很好!你被錄取了,因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
這名男子能從倒茶老頭的神情、氣質、舉止等看出他是這家公司的老闆,說明他是一個觀察力很強的人.
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錯誤和失敗並不是100%的,錯誤和失敗多了,只要懂得去總結整理,就是一筆財富,因為可以讓我們學會去避免同樣的錯誤與失敗。同時,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明白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
文章”的深厚內涵。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越是學習,工作才越有保障
在風雲變幻的職場中,腳步遲緩的人瞬間就會被甩到後面。而要想改變這些,學習的力量有效且巨大。換句話說,我們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現代職場上站住腳,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就應該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成為職場中永遠的佼佼者,否則,就有可能被列入公司裁員的名單之中,被淘汰的命運說不定哪天就降臨到我們的頭上。
即使我們是工作數年的“資深”員工,也不要倚老賣老,妄自尊大,否則很容易被淘汰出局。那時候即使你是老闆眼前的紅人,他也會為了公司的利益,舍你而去。
我國台灣的資深音樂人黃舒駿在這方面就感受很深。處在流行工業最前線的唱片圈10年來,每年都有前赴後繼的新人,以數百張新專輯的速度搶攻唱片市場,稍不留意就被遠遠地拋在後面。黃舒駿覺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舊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我是個容易憂慮的人,每天都覺得自己不行了”。面對推陳出新的市場,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不被拋出軌道,這樣的憂慮是進步的動力。
美國職業專家就曾指出,現在職業半衰期越來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學習,無需5年就會變成低薪。就業競爭加劇是知識折舊的重要原因,據統計,25周歲以下的從業人員,職業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個月。當10個人只有1個人擁有電腦初級證書時,他的優勢是明顯的,而當10個人中已有9個人擁有同一種證書時,那么原有的優勢便不復存在。
管理者們也曾預言,未來社會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種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所以,不懈怠的學習才是百戰百勝的利器,學習應該是自己一生堅持的事情。
一個頗有魄力的總經理在公司的經理會上說了這樣一番話:
“如果現在公司命令你擔任技術部長、廠長或分公司的經理,你們會怎樣回答?你會以‘盡力回報公司對我的重用。作為一個廠長,我會生產優良產品,並好好訓練員工’回答我,還是以‘我能勝任廠長的職務,請放心地指派我吧’來馬上回答呢?
“一直在公司工作,任職十年以上,有了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的你們,平時不斷地鍛鍊自己、不斷地進修了嗎?一旦被派往主管職位的時候,有跟外國任何公司一決高下、把工作做好的膽量嗎?如果誰有把握,那么請舉手。”
發現沒有人舉手後,他繼續說:“各位可能是由於謙虛,所以沒有舉手。到目前,很多深受公司、同行和社會稱讚的前輩,都是因為在委以重任時,表現優異。正是由於他們的領導,公司才有現在的發展,他們都是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地進修,不斷地磨鍊自己,認真學習工作要領。當他們被委以重任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帶來出色的成果。”
所以說,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真正優秀的員工清楚,只有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地學習,磨鍊自己,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滿足公司發展的要求。
在職場上奮鬥的人的學習,有別於在學校的學生的學習,缺少充裕的時間和心無雜念的專注,以及專職的傳授人員,所以更應該積極主動。
年輕的彼得·詹寧斯是美國ABC晚間新聞當紅主播,他雖然連大學都沒有畢業,但是卻把事業作為他的教育課堂。最初他當了三年主播後,毅然決定辭去人人艷羨的主播職位,決定到新聞第一線去磨鍊,乾起記者的工作。
他在美國國內報導了許多不同路線的新聞,並且成為美國電視網第一個常駐中東的特派員。後來他搬到倫敦,成為歐洲地區的特派員。經過這些歷練後,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時,他已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伙子成長為一名成熟穩健又廣受歡迎的主持人了。
如果我們有心,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可以避免因無知滋生出自滿,損及自己的職業生涯。所以,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
成功需要一些“野心”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古羅馬的皇帝和哲學家說:“一個人的價值永遠超不出他的雄心。”所以,野心不是貶義詞,它是人們對成功的欲望和渴求,沒有野心我們就會目光短淺,就會安於現狀缺乏開拓。有兩句很好的廣告詞:“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沒有野心,就是沒有目標,那是我們沒有目標,連自己的人生目標的方向,都無法確定的人那裡會成功。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法國一位大富翁在彌留之際寫了一個遺囑:我曾經是一位窮人,在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把自己成為富人的秘訣留下,誰若能猜出“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他將能得到我留在銀行私人保險箱內的100萬法郎,這是揭開貧窮之謎的獎金,也是我在天堂給予他的歡呼與掌聲。
遺囑刊出之後,有48561個人寄來了自己的答案。這些答案,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絕大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有一部分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又有一部分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還有的人說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是漂亮,是名牌衣服,是總統的職位等等。
在這位富翁逝世周年紀念日,他的律師和代理人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銀行內的私人保險箱,公開了他致富的秘訣: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在所有答案中,有一位年僅9歲的女孩猜對了。為什麼只有這位9歲的女孩想到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她在接受100萬法郎的頒獎之日說:“每次,我姐姐把她11歲的男朋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於是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窮人缺少成為富人的野心。這個答案幾乎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過去窮人被告知翻身的秘訣是“積德”,現在人們更多是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功到自然成”等等教誨中成長,這種教化在端正心態穩定社會方面功不可沒,但在另一方面卻在無形中泯滅了本來就不多的野心和野性。
事實上,野心正是一種創業的美德。想想我們為什麼喜歡電影《飄》中的斯嘉麗,不正是因為她的野心、她永不屈服、永不認輸的精神嗎?
美國詩人愛默生說:“沒有抱負,你將無所追求。不努力工作,你將一事無成。回報不會自動送到你手上,而需要你去努力贏得它。知道怎么做的人能一直找到工作,而同時也知道為什麼做的人就會成為自己的老闆。”
當然,有野心但不可被野心迷失了雙眼,更不可被野心推動著自己向前走。如果是自己在推動野心,那么這種自主的行動將會帶領人們走向事業有成;如果是被野心推動、不由自主地向前,那么野心將會將一個可憐人推下懸崖,或推落進地獄。
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所以他才能創建一個有野心和進取精神的聯想。不過,柳傳志總是把聯想的野心委婉地說成雄心壯志。因此,想用柳傳志作自己榜樣的職場人,至少要成為一個有野心的人。
野心不僅是窮人致福的訣竅,更應該成為所有人探求成功的利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古人尚且發出這樣的吼聲,今天有著聰明才智的我們豈能庸庸碌碌無動於衷?如果你渴望成功,那么請你先問問自己:我有成功的野心么?
對自己的野心有節制卻又不泯滅,這樣的人,就是有成為商業領袖稟賦的人。
稿源: 新華網編輯: 金鑫
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包括職場人在內,每一個生命本身都是神奇的,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蘊藏著無數的奇蹟,只要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何不學學蜘蛛?蜘蛛不會飛翔,但它卻能夠在相距丈余的半空中結成精巧的蜘蛛網。驚嘆之餘,你也許會問,蛛網的第一根線是怎么拉過去的?如果你留意,你會發現蜘蛛並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它們只是走了許多“彎路”:在一個檐頭將蛛絲打結,然後順牆而下,翹起尾部,一步一步地向前爬。它們必須小心翼翼,否則蛛絲沾到地面的灰塵、沙石或是別的物體上就會失去粘性,前功盡棄。
蜘蛛爬過了空地,再爬上對面的檐頭,高度差不多了,蜘蛛停下來,把絲收緊,就這樣,相距遙遠的兩個檐頭之間的第一根蛛絲完成了。然後,第二根,第三根……精巧的蜘蛛網就是這樣織成的。
蜘蛛織網不藉助任何外來力量,除了堅韌的毅力和勤奮勞作,再也沒有其他捷徑。所以,蜘蛛讓我們相信,在一個執著頑強的生命里,沒有什麼叫做“不可能”。
有這么一個故事:
美國華盛頓山上有一塊岩石,上面立有一塊醒目的標示牌,它告訴來這裡的登山者,這裡曾經是一個女登山者倒下死去的地方。這位登山者到這裡的時候已是精疲力竭,她想尋找一個庇護所,其實距她僅一百步遠的地方就是她苦苦尋覓的庇護所——“登山小屋”。但就在此時此地,她沒能再堅持一下,永遠地倒在了這個地方。如果她能再支撐一百步,進入“登山小屋”,她就能夠活下去。
對照職場和我們自己也是如此,許多人在就要到達終點的時候或者倒下了,或者放棄了。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在絕大多數時候,即使是精疲力竭,也總會有一點點力量支撐著,能夠充分利用那一點點力量的人,往往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前人在總結經驗時認為,成功者往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秘訣,他們只是能夠比別人多堅持一分鐘,多堅持這決定性的一分鐘。
所以,大師們都說,任何人的成功和卓越都不是注定的,根本原因是開發了人的無窮無盡的潛能。只要我們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自己的潛能,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