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足之處的補充

《書目舉要補正》系葉恭綽親撰,且是稿本,諒未刊行過。書名“書目舉要補正”(附錄二卷、索引二卷),署恭綽款,鈐白文璽印。書為16開本,橫19厘米,縱27厘米。
附錄一:本書著者生卒年表,分別以姓名、生卒年(中歷、公曆)備註。列出從漢劉向至民國王國維94人。
附錄二,本書私藏書目諸家裡貫授受表,列凡例5條,介紹晁公武等63位藏書家藏書遞變梗概。其中如毛扆字斧季,江蘇常熟,汲古閣。毛氏藏書始於其父子晉。前後積書至八萬四千冊。(同治蘇州府志)以影宋鈔本馳天下,所謂毛鈔是也。其書後擬售諸潘稼堂(未),卒未果。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即因此而作。茶餘客話云:“子晉家藏本,或雲駙馬以金錢輦之去。駙馬,吳三桂之女婿也。”書名索引和人名索引各列凡例8條,共34頁,人名索引內含釋。總計全書共106頁,字二萬餘。字為小楷,右下取勢,字字精整(圖2)。誠如啟功所贊:“文章浩瀚,韻語豐穰,綽約多姿,書法則天骨開張,盈寸之字,有尋丈之勢。”葉恭綽(1881 1968年),字裕甫,又字譽虎、玉父,號遐翁、遐庵,晚年別署矩園,廣東番禹人。1902年入京師大學堂仕學館。生平於文化學術、考古、書畫無不精湛。著名文化名人、收藏家。著述於編校古籍豐富,計有《全清詞抄》、《遐庵詞贅稿》、《遐庵匯稿》、《遐庵書畫集》、《遐庵談藝錄》、《遐庵清秘錄》等。
相關資料

《書目舉要》 (周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館本。這是書目的書目。
《書目答問》(張之洞)刻本甚多,近上海朝記書莊有石印“增輯本”,最易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附存目錄 廣東圖書館刻本,又點石齋石印本最方便。
《匯刻書目》 (顧修)顧氏原本已不適用,當用朱氏增訂本,或上海北京書店翻印本,北京有益堂翻本最廉。
《續匯刻書目》 (羅振玉)雙魚堂刻本。
《史姓韻編》 (汪輝祖)刻本稍貴,石印本有兩種。此為《二十四史》的人名索引,最不可少。
《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
《歷代名人年譜》 (吳榮光) 北京晉華書局新印本。
《世界大事年表》 (傅運森) 商務印書館。
《歷代地理韻編》,《清代輿地韻編》 (李兆洛)廣東圖書館本,又坊刻《李氏五種》本。
《歷代紀元編》 (六承如)《李氏五種》本。
《經籍纂詁》 (阮元等)點石齋石印本可用。讀古書者,於尋常典外,應備此書。
《經傳釋詞》 (王引之)通行本。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等譯編) 上海醫學書局
目錄學
目錄學是研究目錄工作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研究書目情報運動規律的科學。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錄學的作用,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就撰有《別錄》、《七略》等書,以後歷代均有專著。南宋鄭樵有《通志.校讎略》,至清代,章學誠著成《校讎通義》,更總結了目錄學的豐富經驗。反映我國古代著述的規模最大、最全的目錄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