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

《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文學作品,作者杜甫, 這首詩是杜甫公元七六七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在夔州(治今重慶市奉節縣)所作。從此詩中可以看出杜甫的性格。全詩依題目可分三段:“不愛入州府”以下八句,寫暇日小園散病;“秋耕屬地濕”以下十句,寫將種秋菜督勤耕牛;“飛來兩白鶴”至結尾,為兼書觸目。

作者

杜甫

詩詞正文

不愛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歸茅宇,旁舍未曾嗔。
老病忌拘束,應接喪精神。江村意自放,林木心所欣。
秋耕屬地濕,山雨近甚勻。冬菁飯之半,牛力晚來新。
深耕種數畝,未甚後四鄰。嘉蔬既不一,名數頗具陳。
荊巫非苦寒,採擷接青春。飛來兩白鶴,暮啄泥中芹。
雄者左翮垂,損傷已露筋。一步再流血,尚經矰繳勤。
三步六號叫,志屈悲哀頻。鸞皇不相待,側頸訴高旻。
杖藜俯沙渚,為汝鼻酸辛。
第二百二十二卷


注釋

⑴觀首四句,可知杜甫到晚年對官僚們越來越憎惡,而對勞動人民則有著一種由衷的熱愛。由於生活上的接近,因而在情感上也有了默契。州府,便是統治階級,旁舍,便是勞動人民。未曾嗔,從來沒有討厭過我。黃生雲:“真本美德,而時人以為嫌,則世情之好假可知矣。應接之際,一味虛丈,高士深所厭苦,而時人樂此不為疲,宜其戞戞不相人,至於絕跡人外,侶漁樵而友麋鹿,豈得已哉?”

⑵浦起龍註:“冬菁,蕪菁、蔓菁之屬,蓋約舉秋菜之名。飯之半,謂其功,半可敵飯。按冬菁飯之半,儉歲貧人之計也。如此則菜之動用亦重,所以須督牛耕種,以供採擷接春之需。舊以飯之半,作飯半解,殊無理!”

⑶此二句是說所種秋菜,不止一種。

⑷此二句是說夔州地氣暖,各種相接,一直可以採擷到春天。

⑸此句是說還要時刻為防備矰繳之多而驚心。

⑹此二句有寓意,鸞鳳高飛,比得意的人。高旻,高天。

⑺杜甫身世有類於受傷之白鶴,故不禁為之酸辛。

作品簡析

這首詩是杜甫公元七六七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在夔州(治今重慶市奉節縣)所作。從此詩中可以看出杜甫的性格。全詩依題目可分三段:“不愛入州府”以下八句,寫暇日小園散病;“秋耕屬地濕”以下十句,寫將種秋菜督勤耕牛;“飛來兩白鶴”至結尾,為兼書觸目。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