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歷史
1996年初,《新聞調查》開始組建,在中央電視台晚間九點時段節目競標中,《新聞調查》以排名第一的實績脫穎而出,奪得周五黃金時段。5月17日,《新聞調查》播出第一期節目《宏志班》。雙機拍攝、記者現場採訪、現場評述,對事件多角度分析、問題調查層層推進——從形式到內容,《宏志班》呈現出獨特的形貌。如果說1993年5月1日開播《東方時空》是中央電視台加強新聞評論性節目的第一步,1994年4月1日推出《焦點訪談》讓評論性節目進入晚間黃金時間是加強新聞評論性節目的第二步,那么,《新聞調查》的創辦則是這一思路的第三步舉措。
創辦者對它有這樣的期許: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為客觀、系統、權威。從內容到形式,《新聞調查》一直在進行個性化的探索,努力做真正的調查性報導。
欄目要素
第一,調查意識,問題意識對於《新聞調查》的記者來說,所有要進行調查的人物和事件都有問題,質疑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第二,調查樣式
《新聞調查》報導的不是一個事件,而是我們對這個事件進行調查的過程。《新聞調查》記錄和展示的,是他們如何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進入事實本身,一步步獲取真相,而不是報導一個事物單純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認為,《新聞調查》實際更多的時候是在“拍攝自己”。所以,在《新聞調查》,沒有過去時的概念,時態應該是從我們開始調查事件的那一刻開始的。
第三,調查手段
他們的調查通過記者來完成。記者既是調查主體,同時也是一個節目的結構元素,他是調查行為的實施者、調查過程的表現者,所以,調查記者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個欄目的外化標誌和品牌形象。一個沒有調查記者出現的節目,不應該是《新聞調查》的節目,而調查記者缺乏良好表現的節目,也絕對不是好的調查節目。一個調查節目的完成,需要調動多種電視語彙,但是唯獨調查記者的行為以及由此展開的調查過程,是《新聞調查》最具調查個性和最具優勢的語彙。
第四,調查的路徑
記者的調查路徑是圍繞懸念展開的,每一次調查行為都是通過懸念的提出、懸念的求證、懸念的解決來完成的。懸念的開始是調查的開始,懸念的結束也是調查的結束。
總之,《新聞調查》就是這樣一種以展示記者調查行為為主的新聞報導方式,它和以事件為主的新聞報導完全不同。在確立了這樣一種調查體例之後,記者的表現就變得尤為重要。
特別要求
第一,質疑的精神。《新聞調查》的記者必須要有懷疑一切的介入態度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工作作風。第二,平衡的意識。《新聞調查》的記者,應該讓事件中的衝突雙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團有同等的發言機會。 第三,平等的視角。在《新聞調查》記者面前,只有被調查者這一相同的身份,沒有尊卑貴賤之別。 第四,平靜的心態。《新聞調查》的記者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衝動,這會有助於對事物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新聞調查》的記者正在以層層剝筍、步步追問的方式,構建《新聞調查》獨有的話語機制。我們不但可以通過簡單的採訪完成對事件的敘述,也可以用機智的對話完成對事件的調查和印證,也可以用尖銳的提問深入事件更深的層面,還可以用平等真誠的交流進入被調查者的內心世界。 開播初期,《新聞調查》有過這樣的定位口號:“三性”,即新聞性、故事性和調查性,一個《新聞調查》的選題,應該同時具備這“三性”;但是當時的操作中,這樣的定位常常被割裂地認知和套用。在這樣一種思維慣性下,後來又產生了《新聞調查》選題的四種分類方式:主題調查、輿情調查、事件調查和內幕調查。 梳理、選擇這些觀點和以前的四種分類中發現,四種節目當中有一種東西是重疊和共有的,那就是調查類節目的核心特徵:對問題的探究和內幕的揭露。這就是我們說的調查類節目的內在品質。對於調查性的報導,國外新聞界早有定論:所謂調查性報導就是揭露一種被某些個人或組織故意掩蓋的、損害公眾利益的內幕。結合國情,我們提出了“探尋事實真相”這個口號。探尋事實真相,不但包括所謂的內幕調查,同時也包括對複雜問題的深層探究。製作流程
節目製作流程:選題遴選->選題申報->前前期調查->前期拍攝->後期製作->樣片送審->節目播出->總結評議(周評、季評)為確保上述機制的順利運行,《新聞調查》欄目設有以下崗位:
製片人、秘書、製片、編導、記者、攝像、錄音、策劃與統籌、後期製作。
主創簡介
張潔,1984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中文系,1985年在雲南投身電視業。1993年加盟央視《東方時空》,1996 年供職於《新聞調查》,編導的主要節目有《西古縣村紀事》、《公交是否優先》、《公開選拔副局》、《嘉化改制錄》、《香港百年大事記》、《眼球丟失的背後》、《硝煙中的霸權》、《戰火中的中國記者》、《魚死之謎》、《羊泉村記憶》、《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上下集)。2000年11月起擔任《新聞調查》副製片人,2003年3月起擔任《新聞調查》製片人。出鏡記者
柴靜:2003年從非典系列報導開始了《新聞調查》的主持人、記者生涯。1976年出生於山西,1995年畢業於湖南長沙鐵道學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藝廣播電台《夜色溫柔》節目;1998年辭職到北京廣播電視學院進修電視編輯;2001年擔任央視《東方時空·時空連線》主持人;2003年4月,成為央視《新聞調查》出鏡記者,“零距離”報導“非典”。《北京:“非典”阻擊戰》《征服感染》《非典時期王府井》《“非典”突襲人民醫院》《專訪何大一》《阿文的噩夢》《雙城的創傷》《村官的價格》《一隻貓的非常死亡》
楊春:一進中央電視台,就一直在《新聞調查》做主持人、記者。1971年出生,1994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專業,進入新華通訊社音像部工作,2000年通過主持人大賽考入中央電視台。《第二監獄的春天》《非典元凶果子狸?》《加盟陷阱》《無責任事故》《溫嶺黑幫真相》《行賄大公家》《范李之死》《水心村罷“村官”》《南丹礦難內幕》《胡衛民醫生》《三輪車夫與警察》《山陰的槍聲》《鄉鎮負債》《業主維權故事》《一體的城鄉》《中日經貿關係解析》《憲法的與時俱進》《長風二村》。
發展歷程
創辦背景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媒體的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對此專家用三個走向進行了概括:走向娛樂、走向財經和走向調查。而“走向調查”的標誌則是以1996年5月17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的創辦為標誌的。如果說1993年5月,《東方時空》的問世是中央電視台新聞改革的第一步,那么1994年4月1日推出《焦點訪談》,則是中央電視台進行新聞改革的第二步。而《新聞調查》的創辦則是第三步。逐步走向深入的新聞節目改革,標誌著中央電視台正向國際大台邁進。正是由於這個節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對於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就特別高。
1996年年初,當時的評論部主任孫玉勝找到了時任《焦點訪談》一組製片人的張步兵和《東方時空·音樂電視》的製片人王堅平來擔綱重任。很快,中國電視界最優秀的一批電視人逐漸匯聚在《新聞調查》的大旗之下。
張潔,從《東方時空·東方之子》加盟《新聞調查》,編導的節目《生命》獲第36屆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聯盟特別獎,2003年起任《新聞調查》第四任製片人。
夏駿,1996年加盟《新聞調查》,《改革開放20年》總導演,1998年任《新聞調查》第二任製片人,曾任民營銀漢電視公司總經理。
賽納,1996年加盟《新聞調查》,2000年任第三任製片人,2003年創辦《面對面》並任首任製片人,現負責新聞評論部的節目研發。
王利芬,1996年加盟做出鏡記者和編導,代表作《透視運城滲灌工程》、《跨世紀的握手》,後創辦《對話》、《經濟信息聯播》,曾任中央電視台廣經信息中心資訊節目工作室主任。
劉春,1996加盟《新聞調查》,曾任執行製片人,編導了《山頂上的希望》、《成克傑腐敗案》等,現為鳳凰衛視中文台副台長。
錢鋼,著名報告文學作家,1996年9月加盟,任記者、策劃,後任《南方周末》主編,現任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者、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項目”負責人。
王志,1996年加盟,任出鏡記者,代表作《與神話較量的人》。現任《面對面》出鏡記者和第二任製片人。
節目形態
《新聞調查》到底要做成什麼樣?剛剛匯聚到一起的這個團隊並不是特別清晰。後來,時任新聞評論部主任孫玉勝和副主任袁正明明確提出:“我們要做中國的《60分鐘》。”讓大夥明白了要乾什麼,並由此自然而然地構想出未來節目的形態。
《60分鐘》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王牌節目,是美國歷史最悠久、收視率最高的10個節目之一,曾經連續22年高居全美收視排行榜前10名。在分析研究《60分鐘》節目的過程中,確立了把《新聞調查》做成調查類節目的共識,並提出用調查的方式來做這種深度新聞節目的構想,對理想中的節目形態做出了初步界定。比如採用紀錄式的雙機拍攝方式,使用專任出鏡記者,節目既是拍攝採訪對象,也是拍攝記者的活動,這在當時的中國電視界是開創性的。
第一期開拍的節目《西古縣村紀事》:1996年4月,中央電視台對晚間9點段實行競標,共有近10幾個欄目參加招標。為了迎接這次競標,製片人張步兵確定了兩個選題作為樣片開拍,一個是西古縣村紀事,一個是宏志班。《宏志班》由夏駿負責,《西古縣村紀事》由張潔負責。
在張潔帶領攝製組出發前,製片人張步兵交待了三句話:《焦點訪談》的題材、《東方之子》式的採訪、《生活空間》的拍攝方式。
但是誕生於1996年的《西古縣村紀事》,她的命運注定是多舛的。
由於節目涉及到上訪,涉及到三農,涉及到基層民主這些尖銳的矛盾,並且當時還出現過類似節目播出後成百上千的人上訪的現象,所以《西古縣村紀事》在當年未能播出也就不奇怪了,更重要的是它使《新聞調查》不得不轉換路數。
首播節目《宏志班》:《新聞調查》開拍的第二個樣片是《宏志班》。
節目講的是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為救助北京地區成績優秀而經濟困難的學生,將這些學生編在一個班裡,學校免全部學費,並在高中三年每年給予1500元的生活補助。幾個月以後,《宏志班》節目面世,製片人張步兵和王堅平意外地發現,節目比他們想像的要好。
《宏志班》這樣一個小的題材,做出了特殊的味道,讓人感到很豐富飽滿入情入理,不乏情感和故事,更閃現出理性的光輝。這給《新聞調查》的創作提供了一種思路:小選題也可以從理性的角度進行多層次透視。而這種多層次的深刻理性,又可以通過一些細節和故事來表達和展開。
緊接著,《宏志班》作為《新聞調查》的樣片參加中央電視台晚間九點時段節目競標,以排名第一的實績脫穎而出,奪得周五黃金時段。
1996年5月17日,《新聞調查》正式開播,首播節目《宏志班》。開播時節目打出的口號是“正在發生的歷史,新聞背後的新聞”。由於《宏志班》強烈的形式感,從形式到內容上呈現出的獨特形貌,所以這個節目一面世就奠定了《新聞調查》的基準節目樣態:雙機拍攝、記者現場採訪、現場評述,對事件多角度分析、遞進式探究。這種節目形態一直沿用至今。
理論探求
2003年當《新聞調查》旗幟鮮明地打出調查性報導的口號,但是當時國內關於調查性報導的理論研究還不是特別深入,大多是在輿論監督的語境下進行的理論探討。因此,在進行調查性報導實踐的同時,《新聞調查》對於調查性報導的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新聞調查》認為,一個選題能否算得上調查性報導,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調查的內容是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第二,這種行為被掩蓋;第三,調查是記者獨立展開的。只要符合這三個要素,就是調查性報導。
而電視調查性報導是調查性報導中的一類,從實現的過程來看,電視調查性報導有四個特點:
獨立的電視媒體調查。是電視媒體自身進行的調查,並非報導他人的調查行為和調查結果。藉助司法或者是紀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屬於調查節目,不是調查性報導,因為它不是獨立調查。
個性化的調查記者。對於電視調查性報導來說,出鏡記者的表現尤為重要,既是調查行為的主體,同時也是一個節目的結構元素,他是調查行為的實施者、調查過程的表現者,是節目的外化標誌和品牌形象。
深入的獨家發現。強調的是調查記者必須有新的獨家發現,這種發現對揭示事實真相具有推動的作用,能夠深化節目的主題。
完整的調查過程。就是記者作為調查行為的主體,他的行為貫穿節目的始終。記者在調查當中,提出問題,求證問題,得出結論或者判斷。得出結論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調查性報導的最高境界。
運作機制
為了追求節目的高品質和職業化,《新聞調查》設定了最專業化的細緻分工,有製片人、編導、攝像、錄音、策劃、秘書、製片、統籌、後期製作等工種。一個節目的完成,需要這些工種分工合作。製片人負責欄目的整體運作和日常管理,欄目實行製片人負責制。記者,專司採訪,編導整體把握結構故事,攝像實現內容的影像化,錄音負責聲音的紀錄和表達,等等,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專業特點都發揮到極致,以確保這個欄目的高品質。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為保證節目生產運作的效率,從2003年開始《新聞調查》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人力資源專家的幫助下,在中國電視界首次引入資源管理的概念,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機制。包括:績效評估體系;調查性報導的風險機制;記者中心制;積極藉助外腦等等。
製作過程
《新聞調查》的節目製作,從立項到完成整個傳播過程,一般有七個過程:選題遴選—選題申報—前期調查與拍攝—後期製作—樣片送審—節目播出—總結評價。選題申報:每周一、周四欄目定期召開選題會,節目組成員將自認為符合選題標準的信息提交選題會篩選討論,經製片人認可後,按照節目規定的統一格式撰寫選題報告,交製片人審閱,然後呈送分管台領導審批。批覆後的選題報告是製片人安排拍攝任務、編導選擇題材的依據。《新聞調查》選題遴選的標準有三個:第一是調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運感。調查性一方面是指事件與公眾的利益密切相關觀眾十分關注,另外,調查性還特指選題具有調查的空間,必須要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準備調查:為保證節目的真實深入,立項的選題在攝製組進行前期拍攝之前,往往都要進行先行調查,稱作前前期調查。一是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確定哪些人可以在鏡頭前接受採訪,選擇調查方式和路徑等。
前期:攝製組赴新聞事件發生地進行拍攝、採訪。開機拍攝前,攝製組應該召開會議,就策劃案的內容進行充分溝通,就調查重點、影像化方案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預案。
後期剪輯:後期剪輯是調查成片的關鍵環節。編導需要組織起畫面、聲音和語言等元素,重建事件的邏輯、展現調查的過程、突出調查重點。
節目行銷
為了擴大節目的影響力,提高節目傳播效果,從2003年開始,《新聞調查》逐漸形成了一套節目行銷的理念和體系。確立了單期節目的行銷、品牌的行銷和重大活動行銷等多種方式。就單期節目的行銷來說,包括節目播出前的預告、節目播出後的二次傳播、與觀眾的互動交流等。節目預告主要渠道是通過央視新聞頻道《約會新七天》和每日滾動的導視以及綜合頻道的導視等視窗進行。另外,《新聞調查》和多家平面媒體和網路有合作,優秀的節目會被一些平面媒體和網路再次傳播,形成輿論熱點。如果時機適合,還會組織節目的主創人員和網友交流。再者,每年《新聞調查》還會把優秀節目結集出版,形成文本方便讀者長久閱讀。為了提升品牌的影響力,《新聞調查》還開展了多次校園行活動,和在校大學生交流新聞理念和職業理想,並就節目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專家學者共同研討。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廣播學院舉行了第一次校園行活動——“電視調查性報導暨《新聞調查》節目發展高級論壇”。2004年6月10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了第二次校園行活動——“調查性報導”暨《新聞調查》節目研討會。2004年11月又在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華東地區的高校舉行了第三次校園行活動。
播出時間
首播時間:每星期一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21:45;重播時間:每星期六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14:10;
每星期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23:10;
重點回顧
輿論監督 《命運的琴弦》 2004年 《胡衛民醫生》腐敗罪案 《廈門特大走私案——罪惡陷阱》
改革問題 火車也能承包 1998年 鐵路面臨重大改革
公共衛生 北京:非典阻擊戰 第二次生命 1999年
三農問題 大官村里選村官 張潤栓的年關 2004年
環境保護 《動物福利》2004年 藏羚羊之死 1999年
愛滋病問題 同伴教育 2005年 最後的警示 2002年
社會問題 《B肝歧視》2003年 山頂上的希望 1999年
青少年問題 《網癮少年》2004年 《校規第二十條》
榮譽
1996年中國廣播電視新聞
社教政治類二等獎 《宏志班》
1998年
第36屆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聯盟(亞廣聯)
特別獎 《生命》
蒙特卡洛電視節紀錄片類
女神銀質獎 《大官村里選村官》
1999年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第十二屆優秀播音與主持作品獎
二等獎 《國企最大破產案》
2000年
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
社教長片類一等獎 《戒毒者自白》
2001年
39屆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聯盟(亞廣聯)
電視信息類大獎 《婚禮後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