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減法》

張清華所著《文學的減法》書稿(1冊,23.5萬字),是一部文學研究和當代文學批評的學術專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張清華近十年中一百多萬字的論文中篩選出來的,共19篇文章,約25萬字。其中第一輯是作家論,涉及莫言、余華王朔食指、海子等重要作家和詩人,第二輯是關於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美學研究與文化探討;第三輯是當代詩歌歷史的文化與美學的研究,涉及六70年代的非主流詩歌、世紀之交以來狂歡語境下的詩歌藝術嬗變等問題;第四輯是對近年若干文學問題的個案探討,涉及中國經驗、城市經驗、80後書寫、長篇小說文體等方面。?

上述文章曾發表於《文藝研究》《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小說評論》《上海文學》《十月》《鐘山》等刊物。

作者簡介

張清華,男,1963年10月生,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與評論,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美國《WORLD LITERATURE TODAY》等刊發表理論評論文章200餘篇,著有《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境外談文: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天堂的哀歌》等著作7部,出版學術隨筆與散文集《隱秘的狂歡》《海德堡筆記》等。曾於2000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學術獎學金,應邀到該校客座講學一學期。2006年應邀訪問講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曾獲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等。

目錄

第一輯

從精神分裂的方向看——論食指
“在幻象和流放中創造了偉大的詩歌”——論海子

《文學的減法》文學的減法

文學的減法——論余華
敘述的極限——論莫言
由語言通向歷史——論王朔

第二輯

論紅色敘事的傳統要素——以兩個傳奇模型為例
從“青春之歌”到“長恨歌”——中國當代小說的敘事奧秘及其美學的變遷
鏡與燈,寓言與寫真——當代小說的敘事美學研究之一
文化實踐與精神自否——20世紀中國文學中啟蒙主義的兩個基本問題

第三輯

黑夜深處的火光60年代、70年代地下詩歌的啟蒙主題
持續狂歡·倫理震盪·中產趣味——對新世紀詩歌狀況的一個簡略考察
個體的命運與時代的眼淚——由“底層生存寫作”談我們時代的寫作倫理
價值分裂與美學對峙——世紀之交以來詩歌流向的幾個問題
“誰來追趕這令人心碎的變化”——閱讀翟永明

第四輯

關於文學性與中國經驗的問題——與德國波恩大學顧彬教授商榷
《紅高粱家族》與長篇小說的當代變革
革命、歷史、個體無意識——關於格非的《山河入夢》與近年創作 
“殘酷青春”之後是什麼——由春樹感受80後寫作
比較劣勢與美學困境——關於當代文學中的城市經驗

後記

書摘插圖

在人們回首和追尋當代詩歌發展的歷史流脈時,越來越無法忽視一個人的作用,他不但是一個逝去時代的象徵和符號,也是一盞不滅的燈標,引領、影響甚至規定著後來者的行程。他是一個謎,他的方向朝著靈光燦爛的澄明高邁之境,同時也朝向幽晦黑暗的深淵。

文學歷史的存在是按照“加法”的規則來運行的,而文學史的構成——即文學的選擇則是按照“減法”的規則來實現的。從這個角度看,歷史上的作家便分成了兩類:一類只代表著他們自己,他們慢慢地被歷史忽略和遺忘了;而另一類則“代表”了全部文學的成就,他們被文學史記憶下來,並解釋著關於什麼是文學的一般規律的問題。也就是說,這樣的作家不但構成了他們自己,還構成了“規則和標準”。

在跨進新世紀門檻的時候,重提啟蒙的話題,不免令人感到有幾分沉重和悲涼。在業已逝去的這個充滿了吶喊與奮爭、挫折與失敗、變革與暴力、進步與災難的世紀裡,為了一個現代化的神話,幾代人前仆後繼,苦苦探尋,在面臨著本土與世界、現代與傳統、革新與救亡、群體與個人等等各個方面的重重矛盾與價值困境的情勢下,幾代前輩付出了悲壯的努力。

看看當今的詩歌寫作,包括那些已然成為了某種典範的詩人,就不難發現所謂的“敘事”正在泛濫中墮落,成為眼下的寫作者心靈乾癟、情感匱乏、精神能力短缺的說辭,成為詩歌粗製濫造批量產生的藉口,成為一些假詩人的維持寫作和欺世盜名的保護傘和遮羞布……這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的“敘事”,是造成現今詩歌寫作個性逐漸消弭、互相模仿和千篇一律的病根之一,某些人正是利用了將“敘事”作為一個高雅的詩學概念的名義,包裝起自己毫無意義的雞零狗碎,來硬塞給讀者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