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結合在了一起,他用自己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本書薈萃了史鐵生的5部小說,內容涉及社會、人生等多方面,充滿對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命題的精神思考,視角獨特,思辨深刻,文字質樸凝重。
本書是“當代名家代表作”中的一冊,“當代名家代表作”選入了史鐵生、蘇童、王安憶、殘雪、劉醒龍、張欣六位“文學中堅”的部分作品,這六位作家,都是從80年代起就投身於文學事業,在他們的眼中,文學是一種有生命價值的事業,值得一輩子為它所奉獻。如果說,創作時間也是一種生命的過程,那么在從事創作二十多年者,也算是壯年了。他們不再是青年先鋒,橫空出世,驚世駭俗;他們也不是文壇大佬,擁兵自重,守成啟後;他們更不是初出茅廬的娃娃,撒野以眩眾,賣俏以自薦。他們已經擁有了個人的創作履歷和創作聲望,已經有了固定的文學觀念和市場渠道,已經形成了個人印記的獨特文字風格,讓我們從他們的作品中管窺他們文學創作的軌跡。
作者簡介
史鐵生,男,漢族,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隊,1972年雙腿癱瘓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廠做工,七年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隨筆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以及《史鐵生作品集》。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一些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單篇或結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史鐵生榮獲華語文學傳播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同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
目錄
文學中堅(總序)/陳思和
我與地壇
毒藥
記憶與印象
記憶與印象
我們活著的可能性有多少
附:作者的話
書摘
我也沒有忘記一個孩子——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個下午,我第一次到這園子裡來就看見了她,那時她大約三歲,蹲在齋宮西邊的小路上撿樹上掉落的“小燈籠”。那兒有幾棵大欒樹,春天開一簇簇細小而稠密的黃花,花落了便結出無數如同三片葉子合抱的小燈籠,小燈籠先是綠色,繼而轉白,再變黃,成熟了掉落得滿地都是。小燈籠精巧得令人愛惜,成年人也不免撿了一個還要撿一個。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說著話,一邊撿小燈籠。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個年齡所常有的那般尖細,而是很圓潤甚或是厚重,也許是因為那個下午園子裡太安靜了。我奇怪這么小的孩子怎么一個人跑來這園子裡?我問她住在哪兒?她隨手指一下,就喊她的哥哥,沿牆根一帶的茂草之中便站起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朝我望望,看我不像壞人便對他的妹妹說“我在這兒呢”,又伏下身去;他在捉什麼蟲子。他捉到螳螂,螞蚱,知了和蜻蜓,來取悅他的妹妹。有那么兩三年,我經常在那幾棵大欒樹下見到他們,兄妹倆總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都漸漸長大了些。之後有很多年沒見到他們。我想他們都在學校里吧,小姑娘也到了上學的年齡,必是告別了孩提時光,沒有很多機會來這兒玩了。這事很正常,沒理由太擱在心上,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園中見到他們,肯定就會慢慢把他們忘記。那是個禮拜日的上午。那是個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時隔多年,我競發現那個漂亮的小姑娘原來足個弱智的孩子。我搖著車到那幾棵大欒樹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滿了小燈籠的季節。當時我正為一篇小說的結尾所苦,即不知為什麼要給它那樣一個結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讓它有那樣一個結尾,於是從家裡跑出來,想依靠著園中的鎮靜,看看是否應該把那篇小說放棄。我剛剛把車停下,就見前面不遠處有幾個人在戲耍一個少女,作出怪樣子來嚇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攔截她,少女在幾棵大樹間驚惶地東跑西躲,卻不鬆手揪卷在懷裡的裙裾,兩條腿袒露著也似毫無察覺。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卻還沒看出她是誰。我正要驅車上前為少女解圍,就見遠處飛快地騎車來了個小伙子,於是那幾個戲耍少女的傢伙望風而逃。小伙子把腳踏車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著那幾個四散逃竄的傢伙,一聲不吭喘著粗氣,臉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樣一會比一會蒼白。這時我認出了他們,小伙子和少女就是當年那對小兄妹。我幾乎是在心裡驚叫了一聲,或者是哀號。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變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鬆開……
讀後感
中國當代文學因為有了史鐵生才顯得不那么淺陋與浮華,在繁華時代的鬧市,他顯得孤獨而淒清。但是,他對人的生與死、苦與樂、愛與欲、殘與全等等人們本不該忽略的大命題進行了深入而有力的拷問。面對人類無法掙脫的多種根本性的生存困境,他以自己的生命來思考,並給我們指引了一條通向天國的朝聖之路。
1983年,《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這篇令他蜚聲文壇的作品,曾經按照當時的解說慣例被納入到“知青文學”的範圍內大加褒揚,並認定史鐵生的作品“洋溢著對我們的土地和人民耿耿深情”。但是人們很快就發現,史鐵生並未在主流評論家所言的這個方向上前進一步,相反,他以《命若琴弦》(寫於1985年)為標誌迅即拉開了?社會、歷史、時代這些宏大的事物的距離。
因此,當1991年《我與地壇》發表之後,整個文學界對史鐵生這個名字及其文學寫作的歡迎,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一個人與一個所在,一個絕對的障礙與一種克服之道,一個有限的孤獨的個體與廣大無垠深不可測的世界,就這樣在《我與地壇》的深情厚意之間被訴說了。
史鐵生41萬字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寫於1997年),是一部奇特的書,一部完全將生活心靈化的小說,一部在精神王國漫遊中不斷對世俗價值觀念發出拷問的動人的“筆記”?《務虛筆記》演繹了20世紀漢文化語境中知青這代人和他們上代人以及更上一代革命者三代人的悲劇命運,但小說追求的卻不是外在的史詩效應,其精神核心是對人的心靈苦難的抒寫,對人生命存在的印象、虛無及各種可能性進行探究揭秘,是破譯人生密碼的生命寓言。
他一心致力於對人的內心世界的開掘,致力於對廣闊而平凡的自然生活大道的探究。為此他付出了超人的代價。一方面他必須承受著文學寫作內與外的雙重壓力,時刻擔心創作資源的枯竭,人家滿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險,而他坐在這輪椅上憑什麼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寫呢?他憑藉一己之力和超出常人的彌天大勇克服著這些障礙,與命運進行著殊死搏鬥,並不斷向那些飽受命運折磨孤苦無告的人們奉獻著自己的精神覺悟。
在玄思的哲學人生下,幻化了“生本無樂”的苦痛、泯滅,史鐵生超脫出“雖哀尤愛”的鬥爭且平靜心態。在孤獨的殘疾世界裡,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悟性,激活了豐厚的傳統文化,並轉化成自己內在的動力,用來平靜地戰勝人生苦難的過程,這是活著的內需,這是愛的力量,這是人類都應具有的“頑強”。
史鐵生的小說《命若琴弦》,曾經在90年代初期被陳凱歌改編成電影《邊走邊唱》,只是這部純藝術電影在當時沒有取得什麼市場影響。
一個盲童從他師傅口中曉得有一道可以治癒雙眼的藥方,令他重見天日。不過,他必須要彈斷一千根弦,才可以從琴匣里取出藥方,否則無效。師傅死後,那盲童踏遍窮山惡水,唱盡千古蒼涼,把一根又一根的弦彈斷。有志者事竟成,盲終於彈斷千根弦,以琴匣取出藥方,立即到鎮上藥鋪去買藥,店員一看,赫然發覺是一張白紙。盲人琴師受到致命打擊,臨終之際,突然領悟到師傅的良苦用心。因為,如果沒有彈斷一千根弦的動力和過程?他黯淡無光的人生不會支撐到今天。於是,琴師又一次把那張白紙塞進琴匣,用同樣的謊言告知他新收的小徒弟,告訴他如果彈斷一千根弦,就可憑那張藥方重見天日……
人生的盡頭最終是一張淒空的白紙,但彈斷一千根琴弦的過程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