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成實師
成實學派是研習《成實論》的佛學派別,其學者被稱為成實師。
簡介 觀點表明 -
成實學派
中國佛教學派,亦稱成實宗。以傳習、弘揚《成實論》而得名。其學者稱成實師。從南北朝到唐初的250年間,弘傳的範圍遍於長安、壽春、彭城、建業、洛陽、鄴都、平...
學派介紹 發展歷程 教義 學派思想 梁代三大師 -
頓悟入道要門論
夫善知識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類,長夜明炬,善破群昏。
序 卷上 卷下 -
大毗婆沙論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梵文: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毗達磨發智大毗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
基本信息 歷史作用 流傳版本 -
坐忘論
《坐忘論》是一部道家坐忘的理論專著,《坐忘論》認為,天地間最可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最可寶貴的是道。 《坐忘論》的宗旨,就是講述修道的“階次”。按修習次第,...
影響 作者 原文 坐忘論另篇 兩種《坐忘論》 -
中觀應成派
概述 中觀應成派(梵文音譯:Madhyamika-Prasangika ),又名應成派中觀,前者為此派的自稱,是中晚期佛教內出現的分支,由印度佛護論師借...
思想起源 時代背景和佛教的分裂演化 中觀真實義 佛理剖析 藏傳佛教他派對應成派中觀的看法 -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
-
三論宗
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因據印度龍樹《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百論》三部論典創宗而得名。又因其闡揚“一切皆空”、“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
簡介 源起 由來 理論概述 宗義 -
三解脫門
【三解脫門】 【出法界次第】 解脫即自在之義也。門即能通之義。謂由此三解脫門。則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脫門
三解脫門 英文解釋 《顯揚聖教論》 附 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