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李銀河的家庭權力關係方面的最新研究作品。以描述性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河北省一個普通農村——後村的家庭結構、性別權力關係等情況,針對女性的不同社會角色——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進行走訪調查,分析她們在上學、就業、婚嫁、撫育後代、家務勞動、參與社會和政治活動等方面與男人的權力差異,從而得出當代農村家庭權力關係,男女仍然是不平等的,但這種不平等正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縮小。
創作背景
在傳統中國社會中,男女兩性在受教育的機會上存在巨大差異。這種情況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有了明顯的改善。從20世紀初興女學開始,中國婦女的解放實際上是從女子上學受教育開始的。經過了一百年的努力,中國女性在受教育權利上正在拉短與男性的距離。
《後村的女人們——農村性別權力關係》,是作者從未出版過的新作,是一份翔實生動的調查研究報告,也是李銀河教授關於農村家庭權力關係的最新研究作品。該項調查始於2006年秋,2007年夏結束,成書於2008年,2009年補充整理後,首次出版面世。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特色是,當前社會學界對農村家庭權力關係變遷研究較少,而這個問題相當重要。研究的難點在於中國地域廣闊,難以通過抽樣或非抽樣方式獲取最全面、客觀的材料。本研究以描述性研究方法為主,迴避了這一問題。本調查內容詳細、充實,是一本“有趣”的社會學研究作品,是對農村權力關係的生動記錄。
研究視角
自孔德伊始,經涂爾幹、韋伯及馬克思等搭基建台,一百多年來,社會學研究理論頻出,領域漸拓,但研究方法仍未像傳統學科那樣自成一體。李銀河教授既關注同性戀、虐戀等少數群體,也一直關注村落文化、情感婚育。在研究方法上,她素來既注重屬於定量範疇的樣本選取、統計分析,又注重屬於定性研究範疇的方法,並受福柯等學者影響,善於挖掘深層東西,對某些現象或事實得出讓人不願正視的結論。這在她的許多作品尤其是《同性戀亞文化》和《虐戀亞文化》中,多有體現。人文科學發展至今,人們熱衷製造術語、意念和概念。李銀河從來不是話語創造者,但她的許多話語既招人攻擊同時又應者雲集,正是因為她看到了別人忽視或故意掩目不看的東西,她還說出了誠懇的實話。《後村的女人們》正是她的價值立場的反映,是她研究方法與成果的延續和提升。
寫作歷程
文革期間,李銀河曾有過一段長達五年時間的“上山下鄉”經歷,時隔三十多年,她再次“上山下鄉”,只不過,這一次,李銀河是自願的,她帶著“如果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依然存在,它在農村會有怎樣的表現形式?”這個問題,走進了冀魯兩省交界處的一個村莊——後村。
“許多當代中國人已經感覺不到性別問題的存在了,有的人甚至在抱怨我們這個社會開始變得陰盛陽衰,事情果真是這樣嗎?中國真的不存在性別不平等問題了嗎?中國最大多數婦女的生存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她們真的是在一切方面都與男人平等了嗎?如果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依然存在,她在農村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就是本項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推出的《後村的女人們》一書里,李銀河老師如是說。
《後村的女人們》是一份關於中國當代農村家庭權力關係的調查報告,這項調查始於2006年秋,2007年夏結束,成書於2008年,2009年補充整理後,首次出版面世,收錄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李銀河文集》里。這套文集共有10本,其中兩本是首次出版,一本是《社會學精要》,另一本就是《後村的女人們》。
三年前的今天,後村(化名)村長正耐心等待著一位遠方來客。他不知道這位客人是當時正因“換偶”話題而站在風口浪尖上的李銀河。“李銀河”這三個字,對他來說,是跟“美國”一樣陌生的詞。他肯等待客人,是因為本村的“女秀才”從北京打來電話,讓他在家等一位“李老師”。中午,李銀河教授乘坐的小汽車到來,在胡同口碰到一個難題:胡同太窄,汽車進不去。一位圍觀婦女好客地說:開俺家去,俺家住村邊,路寬!
這位“李老師”和村民一樣,大碗吃粥,喝井水,睡大炕,一點兒沒架子。但村支書認為“李老師”有來頭,組織村裡頭面人物(皆為男性),向李銀河求助:“村里2000多畝地,以前為少交公糧一直報1400畝,現在取消農業稅還發補貼,上級只按1400畝發,村里虧大了。你說俺們怎么辦?”不過,支書很快就失望地發現,這位女教授並不關心“正事”,只喜歡找“老娘們兒”嘮叨“沒用的閒話”。
一項關於農村家庭性別權力關係的社會學調查,在後村開始了。
女人們親歷的故事
農閒時,女人們喜歡坐成堆兒數落家長里短。對“男女不平等”格外有話說,何況還有個外人聽得津津有味:
“俺一落生,俺爹就要把俺扔出去,說有一個小子了再養個丫頭,吃十幾年乾飯,將來還是別人家的人。俺娘也不喜歡俺。小時候常挨打。一家人在一個炕上睡覺,家裡被子少,俺哥哥尿了床,每回都是俺挨打——大人埋怨俺沒有及時把他叫醒起來。”
“有好吃的,先讓哥哥吃。就一回有好的先讓俺吃的!那年(1962年)發大水,外地運來一些救濟,俺家分到一塊牛肉。那天黑下(晚上),大人煮好了,光讓俺吃,不讓哥哥吃,大人們也不吃!俺心裡那個美!其實是家裡人怕牛肉有毒有病的,怕吃死人!俺當時小,不知道這事,挺高興地吃飽了,就躺到炕上睡覺了,他們都瞅著俺。到第二天早上俺還活著,他們才相信牛肉沒有病、沒有毒,才敢讓俺哥哥吃!”
“俺爹把兩個桔子都剝開,桔子瓣都給弟弟,桔子皮給俺。俺把兩個桔子皮吃了,吃得嘴裡又苦又澀,連水都喝不下去了,嘴裡難受就哭。俺娘看著俺哭,跟俺爸爸說,‘這個小丫頭子怎么這么饞!長大了誰家要(娶)啊?’”
還有人對李老師說起內心最隱秘的事(比如家庭性暴力),“(對性事)不能拒絕,拒絕就挨打。……有一回我身上不方便,他要,我不同意,他就打,打得我的牙都掉了一個,滿嘴是血。(張開嘴)你看這邊,牙窟窿還有呢!”
社會調查選取樣本框、確定調查對象很重要;而調查對象提供虛假信息,掩飾自己的非主流行為或想法,是社會調查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李銀河善於對症下藥,她充分利用初級群體人們彼此高度熟知的特點,迅速把話語背後的事實找出來。比如,後村偶有妻子打丈夫的現象。這位村婦信誓旦旦地對李銀河說:“俺家是男人當家,俺受氣!”其他圍觀的村婦立即向李老師告狀:“她瞎說!她是母老虎!有一回她拿著大鐵棍子(農村冬天取暖生爐子,用來捅爐火的鐵棍)把男人追到大街上打!俺們都看見了!”
站在這片世代生息繁衍的大地上,李銀河觸動了婦女的心,摸到了塵封的真相,也捕到了時代變遷的氣息。《後村的女人們》以社會學家的眼光和敏銳的筆觸,如實記下了此情此景。數年後,作為讀者,當我們在相對較為文明的城市,伴著清茶讀著這一行行工整的文字時,眼前還能出現一幕幕生動的原生態情景。這不是小說,不是電影,而是生活在某處的女人們的真實生活。
女人們的生活環境
二十年前,村子四周環繞著蘆葦池塘和片片樹林,家家有淺井,拎根扁擔隨時汲水,大白天蛐蛐時常跳進屋裡。那時村民下地幹活,往往把大門鑰匙掛在門上。進村第一天,李銀河看到了村莊尚存的原始、純樸和自然。次日清晨,李銀河站在大門口,望著幾米遠處的麥田,剛剛破土不久的麥苗尖細柔嫩的小葉子上掛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沿平原遠眺,一輪紅日正從地平線上奔涌而出,巨大的火球瞬間把金黃的光芒鋪滿大地。她不禁對站在身邊的調查員說:站在你家門口比在泰山看日出還壯觀!
然而,中國當前發生的變革,場面之壯闊、性質之深入,席捲大地每一角落,後村也不例外。村里幾乎所有的男勞力和部分女勞力都在外打工,各種沿襲至今的觀念受到全面衝擊。“後村調查”期間,2007年春節村里發生一個大變化:村民之間拜年,不再互相跪地磕頭,而代以彎腰鞠躬。幾乎沒有人反對這一變化,年輕人早就急不可耐地希望變革。
李銀河看到了後村正向“文明”邁出蹣跚但毋庸置疑的腳步,也看到了村內外正滋生的不安和騷動,比如“性騷擾”。調查報告中寫道:“村子四周是小樹林,過了樹林就是大片的農田。樹林和莊稼地,是最容易發生性侵犯事件的地方。每年夏秋兩季,種植的莊稼以玉米、高粱、棉花等為主,這些密植高株的莊稼地,在大半年時間裡都是女人們刻意迴避的地方,因為那裡給性侵犯提供了機會。而‘某人和某人鑽莊稼地’,也成了‘通姦’的代用語。除非是去自家地里幹活,一般情況下,女人們是不願意在中午人少的時候下地、也不願意單獨經由田間小路的。”
春天的風沙一年比一年大,村里還沒有人關心環境、污染,人們生活的最大主題是掙錢。打穀場上給牲畜準備的草料越來越少,因為機械化正代替人力畜力。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極高,因為它們可使糧食產量高。低產值的作物逐漸消失,許多十歲以下的孩子不認識蓖麻、黍米和芝麻作物。村里不再養雞賣蛋、養豬賣肉,由於近年地下水位驟降,也不再種植耗水的蔬菜。好在村裡的小賣部賣各種常見蔬菜,有錢啥都能買到。
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的,還有屬於農耕文明的人與自然的協調。2006年冬,村裡的兒童還和大黃狗在玉米苞上翻滾嬉戲,稍大的小孩子在靜臥反芻的老牛身上爬上爬下,老人們不緊不忙地聊著七大姑八大姨的家常事,某個家庭的舊物倉中可能還存放著20年前使用的紡線車、織布機。而此景此物,和被變革的許多東西一樣,都正在不可避免地成為回憶。
相關評論
《後村的女人們》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和思想深度,該書還解析了關於性別不平等起源,即米切爾的四因論、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階級論、弗雷澤的後現代性別理論和威蒂格的社會建構論。作品中受訪者們趣味橫生的對話,使這部作品不但會吸引農村問題和婦女問題研究學者的關注,更適合那些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廣大讀者閱讀。筆者身邊已有多位讀過此作品的朋友,都說它讓人時而莞爾,時而憂思,知識與心靈皆有收穫。
有關作者
李銀河,1952年生於北京,山西大學歷史系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銀河是當代中國最富社會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主要研究領域是婦女社會學、家庭社會學、性別研究、性社會學。她的許多理論對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和中國社會的進步起到了推動性作用。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50人”之一。2008年,入選“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社會人物”。
主要著譯作有:《生育與中國村落文化》,《中國婚姻家庭及其變遷》,《女性權力的崛起》,《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等。
目錄
序言
第1章 村莊概況與調查方法(本次調查選擇的村莊是河北省的後村(化名)。該村位於河北、山東兩省交界處,距河北省衡水市45公里,距山東省德州市18公里,距石德鐵路1公里。據縣誌記載及當地的傳說,該村出現於明朝中期。明英宗朱祁鎮征瓦剌時,以此地為大後方,儲備軍糧,戰爭結束後,部分老弱傷殘軍人留下來就地居住,漸成村落,取名為後村。)
第2章 作為女兒(農村女性在孩提時代的生活究竟與男孩有哪些不同?她們作為女兒是否得到與男孩一樣的疼愛?在父母心目中,女兒和兒子的意義和價值是否一樣?女兒能否得到和兒子一樣的營養?在受教育的機會上有什麼不同?在生病後得到充分治療的機會上有無差異?在參加社會生產勞動方面有何不同?在家務勞動方面有何不同?)
1.父母的喜愛
2.營養
3.教育
4.醫療
5.社會勞動
6.家務勞動
7.收入歸屬
8.繼承權
第3章 作為妻子和母親(本章將探討後村的女人作為妻子和母親的種種經歷和處境,其中包括相親和戀愛、結婚、婚後居處、婆媳關係與親子關係、婚後與娘家的關係、性、生育、夫妻關係、外遇、家庭暴力、離婚、喪偶等。)
1.相親和戀愛
2.結婚
3.婚後居處與招贅婚
4.親子關係與婆媳關係
5.與娘家的聯繫
6.性(上)
7.性(下)
8.生育
9.家庭地位
10.外遇與離婚
11.家庭暴力
12.喪偶與改嫁
第4章 作為勞動者
1.活計
2.收入
3.家務勞動分工
4.入黨當幹部
第5章 自我評價與觀念
1.自我排斥
2.自殺問題
3.男女平等的感覺
第6章 性別不平等的起源理論
1.米切爾的四因論
2.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階級論
3.弗雷澤的後現代性別理論
4.威蒂格的社會建構論
5.盧賓的性/性別制度分析
6.分析與結論
參考文獻
作品影響
《後村的女人們》出版後,被同行譽為是一部“十分有趣十分有意義”的社會學著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李銀河教授最初的研究衝動竟源自對一些外國“圈外人”對有關中國問題的“胡亂猜疑”:新聞告訴我們,溺女嬰、拐賣婦女、賣老婆及較高的女性自殺率仍在繼續,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那么,當代中國的男女不平等到底有多嚴重?實地調查數年,她認為後村女人所遭遇到的家庭暴力等問題實際上是男權社會遺留的習俗。
《後村的女人們》被批“抹黑中國”?
“李銀河採訪百名婦女後撰寫農村性別權力現狀”,11月底的這則新聞報導,再度將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銀河推到輿論爭議之中。
“這就是美國匹茲堡大學回來的海歸博士?”“這算什麼科學研究?”眾多網友的批評和質疑紛至沓來。個別網友甚至指責李銀河是在“抹黑中國”。
質疑一:沒有代表性? 質疑二:以偏概全? 質疑三:抹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