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七言律詩,是和中書舍人賈至的《早朝大明宮》之作。詩裡帶出了幾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對歷史透徹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賈至的高遠。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別名:《和賈舍人早朝》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作品譯文

滴漏中的竹箭指向五更,皇宮裡的桃子在春色中泛著醉酒般的顏色。朝陽升起來印在旌旗上,旗幟被風鼓動,上面有龍蛇圖案,看起來像是要騰飛而起,大殿上風微微的,在這微風裡燕雀倒是飛得很高,盤旋於金頂之上。賈舍人帶著兩袖香氣下了早朝,珠玉一般的《早朝大明宮》就是他一揮而就的。要說這一朝兩代中書舍人同出一家的佳話,指得不就是賈至和他的父親么。

作品鑑賞

和,即按照作者原來的題材或者體裁來寫一首詩,以示自己的意見,韻腳可以相同也可以完全用別的。杜甫這首詩是和中書舍人賈至的《早朝大明宮》之作。
這裡首先解釋詩里用到的典故的意思吧。絲綸美:因為賈家父子歷任兩朝的中書舍人,後有一日賈至供職的肅宗對賈至說,“昔先天誥命,乃父為之,今茲命冊,又爾為之,兩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謂繼美矣……”主要意思是讚揚賈至繼承了父親的才華,並能做出像父親一樣的政績,實在是朝廷里的一段佳話。“池上於今有鳳毛”里的鳳毛並非簡單的鳳毛鱗角的鳳毛,也不時簡單說賈至的才華出眾,在一班大臣里很少見。而是用了一個典故:南北朝到了南朝時有謝鳳和謝超宗父子,他們文章風格和成就都很出眾,於是梁武帝就稱讚他們說,“超宗殊有鳳毛”。意思是想說謝超宗終歸繼承了父親謝鳳特有的風格和才華。
理解了詩里用的典故讀這首詩就容易多了。詩是分為兩部分。前兩句為應和,即基本描繪同賈至的詩一樣的場面;後兩句為褒揚,說賈至和其父親的成就輝煌,得到了皇帝的讚揚。與杜甫多數傳下來的作品不一樣,這首詩里諷刺和揭露的成份不多,幾乎不見痕跡,倒是多了些歌功頌德。也許這樣可以理解為詩人是在用鸚鵡學舌的方法譏笑賈至,但杜甫畢竟也是那個時代的文人,歌頌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未必就沒有可能。
杜甫的這首詩裡帶出了幾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對歷史透徹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賈至的高遠。這首詩少了一般詩人寫宮廷生活所會有的呆板,多了些靈氣,而又不減少場面的宏大氣勢,杜甫比起賈至來綽綽有餘。思想決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隱藏,字裡行間的精神是很難不露端倪的。賈至是世家出身又較為一帆風順的人,杜甫則才華橫溢飽經風霜,這兩種人寫出來的文章當然不一樣。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