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師範學院學報》](/img/1/b87/nBnauM3XxAzN1QTN5MzN4gzNyITM4AzMykjMwADMwAzMxAzLzc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期刊信息
期刊編號:TSSY
期刊名稱:天水師範學院學報
期刊漢語拼音:TianshuishifanxueyuanXuebao
刊期:雙月
創辦日期:1981年
主管部門:甘肅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天水師範學院
承辦單位: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
主編:吳衛東
副主編:左國防
編輯部主任:吳衛東
編輯部副主任:左國防
出版: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
刊社地址:天水師範學院
編輯部通信地址:甘肅省天水市濱河西路
郵政編碼:741001
國內統一刊號:CN62-1162/G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1-1351
發行範圍:國內外公開發行
訂購處: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
排版: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
印刷裝訂:天水中核復興科工貿公司印刷廠
出版日期:單月20日
期刊簡介
一、建制沿革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81年,其前身是《教學研究》和《天水師專學報》。
1981年,丁恩培、溫至孝、傅世倫等教師在學校支持下,創辦了《教學研究》,兩年共出刊4期。從1983年起,刊物更名為《天水師專學報》,先後有張舉鵬、彭懷祖、徐日輝、溫寶麟任編輯,譚廉任編務。學校設有學報編輯室,隸屬教務處。1996年12月,校黨委決定撤銷學報編輯室,設立學報編輯部,為獨立建置的副處級單位。2000年6月,在學院機構改革中,學報編輯部升格為處級建置單位。1997年1月,學校聘任雍際春副教授為編輯部主任,成立新一屆學報編輯委員會,由主管學報工作的副校長張秦齡教授任編委會主任、主編,雍際春任編委會副主任、副主編。
2000年11月,《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獲得公開刊號後,學院改組了學報編委會,實行主編負責制。張秦齡副院長任編委會主任,雍際春任副主任、主編。先後調入劉保義、王小風、艾小剛為編輯,聘任劉郁華為錄入員。2003年3月,院黨委再次調整編委會,由院黨委書記、院長陳保平任主任,劉新生、張俊宗(常務)、安濤、楊聲、李仲芳、雍際春為副主任;聘任劉保義副教授為副主編。2003年12月,天水師範學院聘任吳衛東副教授為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聘任左國防(碩士)為編輯部副主任。2004年3月,天水師範學院聘任吳衛東副教授為天水師範學院學報主編,聘任左國防(碩士)為副主編,聘任胡秋萍為編務,同時對學報編委會進行了調整。
二、辦刊宗旨與方針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科學求實的精神,提倡學術上的百家爭鳴,以繁榮學術和教育事業,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宗旨。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以堅持為教學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辦出特色,保證質量,促進科研,扶持新人,繁榮學術,增進交流,擴大影響為辦刊方針。
三、欄目設定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刊發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項領域關涉學科前沿,探析社會熱點的具有學術創見與理論深度的學術論文。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主要開設哲學、政治學、經濟學、中外語言文學、歷史學、教育學、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自然科學套用研究等欄目;同時還開闢了敦煌學、西北史地、隴右文化研究、杜甫隴右詩、西部開發論壇等特色欄目。
四、辦刊特色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辦刊以來,在突出師範院校學報“師範性、學術性、地方性”特色的基礎上,始終以注重學術品味,立足地域優勢,突出西部特色為追求。既立足西北又依託本院學術優勢,既立足師範教育又注重學術創新,以實現學術與教學、科研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歷史文化研究與西部開發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報的服務功能。初步形成了刊物立足隴右、突出西部、面向全國的廣闊學術視野和“做西部文章,辦隴上名刊”的個性風格。
近年來,刊物在隴右文化研究、西部大開發、語言文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高等師範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設有專欄,並刊發了不少優秀論文,在學術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在我國百花爭艷的學術期刊園地里,《天水師範學院學報》還是一顆幼苗和小草。我們將以智慧的力量和辛勞的汗水,努力把學報辦成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和富有學術品味的學術教育類優秀刊物。伴隨新世紀的腳步,《天水師範學院學報》必將走向更為輝煌的明天。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十四)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