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是面向全校幾乎所有專業本科生的核心基礎課。定位於為培養非物理類專業研究型人才打好物理基礎,按照研究型大學的教學理念向研究型教學模式轉化。課程的教學理念:把通過物理教學培養學

相關教材
本課程包括7門課,大學物理B是系列課的主體,教材是“大學物理學”第二版(張三慧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高新技術物理基礎是國內首次開設的課程,教材是“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物理基礎”(陳澤民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在歷屆北京市非物理類專業大學物理競賽中,清華大學學生均取得優異成績。
課程特色
先進的教學理念:把通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把大學物理課建設成為既是學生學習科技知識的基礎課,又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基礎課。
先進的教學內容:精講經典,鞏固基礎,著重加強近代,充分反映前沿。
先進的教學方法:講課主要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思路、講方法;既注意嚴格的邏輯推理又進行滲透式、歸納式、討論式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先進的教學手段:課堂講授與大量演示實驗緊密配合,全部採用多媒體授課,電子教案上網,開展網路討論和師生交流。
地位
不足之處
1、與國外著名大學同類課程相比,本課程教師和學生的比例較小。
2、國外大學許多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承擔大學物理課。相比之下在本課程任課教師中著名物理學家的比例太小。
3、本課程某些內容講授得過細、過難。
教學資料
1、大學物理學,第二版,共五冊,張三慧主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2、近代與高新技術的物理基礎,陳澤民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3、力學與熱學,上和下冊分別由陳惟蓉和張三慧編寫,清華大學出版社;
4、電磁學,陳惟蓉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5、波動與光學,上下冊,牟緒程等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6、量子物理,史斌星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7、大學物理學導論,共二冊,向義和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8、大學物理學習題解答,第二版,張三慧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9、普通物理輔導與答疑,共三冊,清華大學基礎物理教研組,北京出版社;
10、大學物理習題討論課指導,共二冊,沈慧君、王虎珠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11、大學物理學輔導,向義和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12、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原理,李復編,氣象出版社;
13、雷射原理及套用,丁俊華、崔硯生、吳美娟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14、諾貝爾物理學獎,郭奕玲,沈慧君,高等教育出版社。
電子教材
1、大學物理電子教案,基礎物理教研組,清華大學出版社;
2、大學物理多媒體教材網路版,鄧新元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3、大學物理電子教案集萃,基礎物理教研組,清華大學出版社;
4、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物理演示實驗室,清華大學出版社;
5、核磁共振錄像片,楊紅、鄧新元等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6、穆斯堡爾效應錄像片,楊紅等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7、大學物理簡明電子教案,劉鳳英,鄧新元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實驗目錄
1.曹躍祖,趙英必。大學物理實驗,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8。
2.丁慎訓。大學物理實驗(實驗部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5。

3.爐廷濟,胡德敬等。大學物理實驗。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
4.陳守川,田志偉。大學物理實驗實驗教程,浙江大學出版社1995。
5.馬文蔚。物理學(上、中、下)2004。
6.郭偉強,杜志強。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新探索,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22(5)7-8。
7.林木欣主編。近代物理實驗教程,科學出版社,2000.
8.吳思誠。近代物理實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9.王家春,韓繼明。大學物理實驗,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
10.熊永紅主編.大學物理實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11.丁慎訓,張連芳主編.物理實驗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2.吳泳華等主編.大學物理實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張憲魁著.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
14.沈元華主編.設計性研究性物理實驗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6.
15.南京大學近代物理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16.周孝安等編.〈近代物理實驗教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