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歌·東屯稻畦一百頃》

《夔州歌·東屯稻畦一百頃》

《夔州歌·東屯稻畦一百頃》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作品信息

【名稱】《夔州歌·東屯稻畦百頃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夔州歌
東屯稻畦一百頃,北有澗水道青苗。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

作品鑑賞

組詩《夔州歌十絕句》作於公元766年(唐代宗大曆元年)夏,時杜甫寓居西閣,詩寫夔州形勝、江峽之險、歷史人物及當地風土人情。這是第六首。
“東屯稻畦一百頃”:東屯在白帝城東北角,因公孫述曾在此屯田,故稱東屯。“東屯稻畦一百頃,”一百頃就是一萬畝,但東屯遠遠沒有這么寬的稻田面積,這是一個疑問。譚文興教授多方研究的結論是:東屯的範圍不僅在白帝城東北角,應當是從黃連樹(地名)下面的大橋村起,一直到白帝廟東面的沿東瀼水西岸比較平坦的土地。這一大片土地正有一百頃左右寬。所以說“東屯稻畦一百頃。”
“北有澗水通青苗”:北,指東屯北面。澗水,就是兩山之間的流水,就是上壩(地名)上面那一段東瀼水。東屯的稻田可以從東瀼水上游直接引水自流灌溉稻田。所以說,“北有澗水通青苗”。
“晴浴狎鷗分處處”:由於東瀼水源遠流長,流量大,就是晴天流量也不小,鷗鳥到處可以遊玩洗濯,所以說:“晴浴狎鷗分處處。”
“雨隨神女下朝朝”:用“神女”這個典故,一是點明東屯距巫山近,二是說當地經常下雨。因為雨水充沛,灌溉東屯稻田的澗水充足。因為雨水充沛,東屯稻田還可以經常得到大量的天花水和兩邊山上的地面流水灌概。
這首詩寫夔州風景幽美,結構上渾然一體。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像 杜甫像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