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的四種理論》

《報刊的四種理論》,是由美國伊利諾大學教授弗雷德·西伯特等三人出版的。即:集權主義理論、自由主義理論、社會責任理論、蘇聯的共產主義理論。曾得到美國領導集團的賞識和美國新聞學榮譽學會授予的獎章。

簡介

美國伊利諾大學教授弗雷德·西伯特(FredS.Siebert)、西奧多·彼得森(TheodorePeterson)和韋爾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56年出版《報刊的四種理論》(FourTheoriesofthePress)。由美國教會全國委員會作為研究大眾傳播媒介的資料編輯出版後,曾得到美國領導集團的賞識和美國新聞學榮譽學會授予的獎章。該書所用“報刊”一詞,是指一切大眾傳播媒介。書的著者認為,世界各國的新聞傳播制度與其社會政治制度是一脈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為四種。

基本信息

書名:報刊的四種理論

報刊的四種理論報刊的四種理論

作者:<美>韋爾伯·斯拉姆等

譯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出版年:1980年11月

頁數:182

定價:0.50元

統一書號:7203-004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美國新聞傳播學者,媒介法學家。1957年至1960年擔任州立密西根大學新聞學院院長,1960年至1967年擔任該校傳播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西伯特是一位傑出的教師和學者,除了與彼得森和施拉姆合著了《傳媒的四種理論》以外,他還著有極富聲望的歷史著作《1476年—1779年的英格蘭的新聞自由》和《新聞界的權利和特許權》。 

西奧多·彼得森,美國新聞傳播學者,伊利諾伊大學傳播學院首任院長。他與西伯特和施拉姆合作撰寫了《傳媒的四種理論》,此外,其著作還有《為雜誌撰寫非虛構作品》。

主要內容

Ⅰ、集權主義理論 

人類傳播史上第一種也是最古老的一種傳播制度理論。

代表:馬基爾維利《君主論》,“國家安全高於一切,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就必須嚴格制約自由討論和信息的傳播。”

這一理論的研究者賽伯特(F·Siebert,1956)認為,集權主義理論是人類傳播史上第一種也是最古老的一種傳播制度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報刊是國家的公刊,必須對當權者負責;大眾媒介統一步調,國家才能順利地為公眾的利益服務;在某些情況下(如在交戰狀態的國家裡,軍人統治下),集權原則甚至體現人民的意志。所以,對報刊應嚴加控制和審查,對違反有關規則的應加重處罰。比如給予那些經過選擇的馴順的人以經營報刊的權利,實行頒發出版許可證制度,法院對違法(如叛亂罪、煽動罪、誹謗罪)者提起公訴,加以處罰,等等。研究認為,這一理論本身在當今的大多數國家已經被擯棄了。

Ⅱ、自由主義理論 

這一報刊理論興起於資產階級革命年代,本質上體現著自有資本主義時代的特徵。

代表:
彌爾頓(Milton)《論出版自由》(Areopagitica),觀點的自由市場:不管觀點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應該讓他在報刊上出現,自由討論,有可能在討論中在一定時代中錯誤有可能壓倒真理,但真理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吸取力量,最終達到謬誤而重現真理的光彩。

約翰·米爾《論自由》,反對多數人的暴力:多數人有可能壓制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壓制少數人不同觀點也是一種暴力。

自由論的基本主張可以概括為三點:①個人權益高於一切,所為國家歸根到底套用來保護個人權益。
而個人權益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權利”。②之所以允許人們有言論自由,是因為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擁有判斷正誤的能力。③真理只有在各種意見展開“自由而公正”的競爭中才能產生,才能發展。

自由論堅決反對對新聞活動實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倡導讓新聞媒介隨意報導任何事實,不受任何干預,暢所欲言,自由行事,為社會新聞客群提供儘可能廣闊的選擇空間和判斷餘地,從而使他們能夠得出儘可能真切的結論。

Ⅲ、社會責任理論 

1947年報告《自由與負責的報刊》(AFreeandResponsiblePress)T.B.佩特森,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

這一理論是對自由主義理論的修正,也是“在傳統理論上—個新思想的接技”。這一理論的核心內容,全部蘊含在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的《自由和負責的報刊》和霍京的《新聞自由;原則的綱要》的著作之中。鑒於自由報刊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並招致許多批評的現狀,社會責任論主張:傳媒(報刊)對社會有著種種義務,要不負公眾的信任;報刊要“供給真實的、概括的、明智的關於當天事件的記述,它要能說明事件的意義”;它應當成為“一個交換評論和批評的論壇”;要能描繪出“社會各個成員集團的典型圖畫”;要負責介紹和闡明社會的目標和美德;要使人們“便於獲得當天的訊息。”作為真正的職業傳播者,還應當遵循公認的道德準則和職業標準,不會為金錢而去做某些事,切實關心公眾利益和國家利益。該理論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筆時既肯定了社會責任論正在日益興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還有不夠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這無疑是個正確的。

Ⅳ、蘇聯的共產主義理論 

在書中所論述的蘇共理論,為集權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理論的集合體,由於當時處於美蘇冷戰時期,因此書中對此部分頗有偏見,一般為後人所遺棄。

威爾伯·施拉姆認為,這一理論既是集權主義的變體,也可以從馬克思那裡找到它的根,在列寧和史達林的花園中看到它的莖。在施拉姆的筆下,蘇維埃國家的大眾傳播媒介被描述為:大眾傳播媒介與組織傳播媒介不可分割;大眾傳播媒介是作為國家和黨的工具來使用的,並作為黨實現統一的工具、發布“指示”的工具;它們幾乎是專用於宣傳和鼓動;傳播者被強制性地要求承擔嚴格的宣傳責任;它們由國家經營和控制;傳播者的自由和責任也不可分地連在一起。施拉姆曾撰寫過許多較為客觀、公正的學術著作,但他在這一理論的分析上則帶有明顯的片面性、主觀性和“冷戰”色彩。麥奎爾(D·McQuail)的分析則冷靜得多:

“毫不奇怪,該理論並不贊成自由表達,但它建議傳媒在社會上和在世界上發揮積極作用,非常重視文化和資訊,重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任務。”而且,“它在其祖國,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拋棄。”

新聞理論補充

Ⅴ、民主(客群)參與理論

70年代後社會信息化發展、媒介壟斷程度達到新高度,民眾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識提高而現實中缺乏可利用的傳播資源→美、日、歐等已開發國家出現,要求大眾傳媒向一般民眾開放,允許民眾個人和群體的自主參與。

核心價值:多元性、小規模性、雙向互動性、傳播關係的橫向性或平等性。

主要觀點:

a.任何民眾個人和社會群體都擁有知曉權、傳播權、對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權、接受媒介服務權;

b.媒介應主要為客群而非媒介組織、廣告主、宣傳家存在;

c.社會各界都應有自己的媒介;

d.小規模的、雙向互動性的、參與性的媒介
更合乎社會理想。

評價:反映了一般民眾因社會責任論沒有改變現狀而對其產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民眾參與理論屬於體制外的規範理論。

Ⅵ、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範理論

新聞事業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堅持黨性原則;新聞事業執行報導新聞、傳遞信息、引導輿論、提供娛樂等多項社會職能,應持真實性、高品位、高質量的原則;新聞傳播事業有重要經濟功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服務於國民經濟。

Ⅵ、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範理論

新聞事業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堅持黨性原則;新聞事業執行報導新聞、傳遞信息、引導輿論、提供娛樂等多項社會職能,應持真實性、高品位、高質量的原則;新聞傳播事業有重要經濟功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服務於國民經濟。

參考書目

回歸與超越--理論新聞學新視野》張小元四川人民出版社;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