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約翰斯頓是英國當代著名地理學家,所著《地理學與地理學家》與他主編的《人文地理學詞典》為其代表作,在國際地理學界影響頗大。本書是系統、深入、全面介紹自二戰直至今日英美人文地理學研究發展潮流的唯一著作,是許多英美大學地理學史課程的首選參考書。對於英美本國的學生,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系統框架,將他們原先所知的分散零碎、深淺不一的學科知識,上升為一套彼此勾聯、有脈絡、有結構的學科史。對於外國學生,除了類似的用處而外,更有一層意義,即在整體上認識英美當代人文地理學。
本書的主題
是關於英美人文地理學。所討論的大多數研究工作出自美國和英國,也有一些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的學者所做,而世界其餘地區的研究工作,則大致從略。(瑞典有些例外,那裡同英美的學術聯繫十分密切,且瑞典地理學研究成果多以英文發表。)這種學術上的狹隘主義一部分來自個人語言方面的不足。然而它並不是一個完全排他性的決定。近幾十年來,英美與德法兩方面在人文地理學上接觸很少,所以集中談英美的情況並不算是犯了一個割裂整體性的大錯誤。
本書兩個特點
英美人文地理學
本書是一部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不是一部客觀的歷史。書中的內容體現著主觀評判:對某些主題的強調是主觀的,組織方式也是主觀的。然而,儘管本書是非客觀的(也沒有打算這樣做),卻是中立的。作者並沒有講述自己的觀點,也不想故意暗示過去寫過的東西(雖然有些是可以識別出的)。書中沒有評論,只有—些作者認為精華特色的複述。
有意保持中立性
有意保持中立性(即依據別人的撰述)是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書中長的引文很少,大多是短的。對不少觀點要做必要的解讀或闡述,在這種情況下會不自覺地改變原文的側重點。作者的目標是要報導別人寫作的內容,如第二至第六章的內容完全是來自發表的東西,不利用私人回憶(如果能匯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它們也還是有價值的)。這樣做的結果會成為一個冗長的文獻目錄。對某些作者的東西附有人們的評論,以便於利用他們的成果。作者則會指明本書所依據的文獻材料。
目錄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第一章地理學的學科性質
學術活動:職業結構
學術研究的環境
外部環境
科學的三種類別
結論
第二章背景
近代時期的地理學
探險
境決定論與可能論
區域與區域地理學
結論
第三章系統性研究的增強和“科學方法”的採用
舍費爾的文章及其反應
美國系統地理學的發展
人文地理學中的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的傳播
跨越大西洋的轉換
相對未涉及的領域
結論
第四章尋找焦點
空間差異與空間體系
空間理論
反對空間分離主義
系統
向前發展
結論
第五章行為地理學
向一個更積極、更行為化的空間科學發展
對行為地理學的探討
繼續進展
第六章人本主義地理學
文化的和歷史的行為地理學
對實證主義的批判與人本主義研究
實踐中的文化地理學與人本主義地理學
結論
第七章應甩地理學與關聯性的爭論
學院式地理學的醒悟和幻滅
關聯什麼?為誰關聯?
自由派的貢獻
地理學家和政策
變化著的背景與套用地理學
第八章激進派
激進主義的起源
現實主義的套用
地方性、結構性及“新區域地理學”
關於激進派的討論
自由主義者和激進派的辯論
結論
第九章評價
人文地理學家和學科發展模式
地理學及其環境
人文地理學:範式,或研究綱領,或……?
未來?
參考文獻
人名對照表
什麼是人類地理學的學科體系
較完整的學科體系
人類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係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經濟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是以闡釋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分配等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分布和空間組織為主要任務。近代地理大發現以後,人類的商業活動空前繁榮,從而產生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傳統的經濟地理學關心各種資源、生產及商業的分布同自然環境的關係,以生產布局、區位分析為研究的核心。其中區位論和中心地學說曾對地理學和其他學科的發展起到過重要作用。現代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開始注意社會結構、政府決策以及人們的行為決策對經濟布局的影響,出現了國土經濟學,重視國土整治問題。有些學者認為旅遊地理學研究所涉及的旅遊屬於經濟活動範疇,因此旅遊地理學也是經濟地理學的組成部分之一。
政治地理學
政治地理學是通過研究國民與領土的關係來分析政治現象的地域體系,並分析以政治、軍事、經濟和宗教為背景的各種國家集團對世界和地區所起的作用。1897年出版的拉采爾的《政治地理學》,將國家當作附著於地球上的有機物,並提出“生存空間”的概念。以後,麥金德於1904年提出陸心說。由於他們及其他學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20世紀30年代,豪斯霍弗把地緣政治學引入為德國納粹的侵略政策服務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治地理學的發展受到影響。現代分析技術及模式的套用,使地理學者得以制定各類各級政治區域的效率和效果,並開始研究政治行為和政府決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參與對國土整治的決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區的結構、國家公園的設定、選票地域分布模型以及領海界線和沿海捕魚權等課題的研究。
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介紹
公認的分類體系
地理學至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傳統的分類是將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蘇聯長時間內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較多的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這些分類方案中都沒有考慮地理學的技術性分支──地圖學和背景性分支──歷史地理學。鑒於現代地理學的發展迅速,不斷出現新的生長點,形成新的知識領域或新的分支學科,本文遵循科學性兼顧穩定性,從現實出發兼顧歷史狀況的原則,按研究對象對地理學體系劃分。
自然地理學
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及其地域分異規律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一個。其研究對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大氣對流層、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屬的分支按研究特點分為兩組:一組是綜合性的,包括綜合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一組是部門性的,包括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下分植物地理學和動物地理學),還包括新近發展起來的、同其他自然學科結合而成的一些邊緣學科,如化學地理學、醫學地理學,以及以特殊自然要素為對象的學科,如冰川學、凍土學等。
人文地理學
研究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和變化,以及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另一個。按研究對象可以分為社會文化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分支。社會文化地理學即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以及新近形成的旅遊地理學等。政治地理學包括狹義的政治地理學和軍事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曾是聚落地理學的一部分,隸屬社會文化地理學,經過最近20年的發展,它的研究對象和內容遠遠超出了聚落和社會文化的範圍,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
歷史地理學
研究人類歷史時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環境及其變化規律,是地理學的一個年輕分支學科。過去很長時期該學科的研究工作囿於歷史時期的人文地理環境,因而把歷史地理學歸屬人文地理學內。20世紀30、40年代以來,隨著歷史自然地理學和區域歷史地理學研究的發展,歷史地理學目前已成為地理學中一個獨立分支。
區域地理學
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區域地理環境的形成、結構、特徵和演化過程,以及區域分異規律,是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分為區域自然地理學和區域人文地理學,前者著重研究一定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結構及其發展規律,後者著重研究一定區域的人文地理環境結構及其發展規律。現代區域地理學強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統一,注重研究區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區域綜合和空間聯繫。
地圖學
研究編制和套用地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是一門以地圖的形式來綜合表達某一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科。它是地理學中的技術性學科,同地理學各分支學科都有密切的關係,在促進地理學的發展和實際套用中歷來起著重要的作用。
地名學
研究地名的起源、演變、分布和標準化,以及地名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在中國歷史上,地名研究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方面,近代地名學也是地理學的輔助學科。由於地名學還與語言學、歷史學、民族學等密切相關,20世紀70、80年代不少學者主張它是一門與多學科有關的獨立學科。
方誌學
研究方誌的產生和發展、類別和功能,以及編纂理論。方誌是綜合記述一個地區情況的著作,內容包括自然、經濟、歷史、文化、人物風俗、災害、文藝等,大多以行政區域為單位,但也有以山、水等為單位的。在中國,方誌有著悠久的歷史,留傳下浩翰的卷帙,至今仍在普遍進行修志工作,這在世界各國是無可相比的。方誌長期以來屬於地理書籍,清代章學誠提出方誌屬於歷史學範疇。現在,不少學者認為方誌學的發展已超越地理學和歷史學範圍,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其他分支
20世紀60、70年代以來,在地理學中還形成了一些橫向的理論性、套用性和方法性分支學科,如理論地理學、套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等。
理論地理學
研究各類地理現象在統一性的基礎上所遵循的總體規律。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空間結構論、人地關係論和區位論等。
套用地理學
運用地理學的理論、原則和方法解決實際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學科。地理學各分支學科都有自己的套用方面,有的已成為專門的學科,如套用地貌學、套用氣候學等。實際上,地理學的不少分支學科就是為了套用而發展起來的,如醫學地理學、軍事地理學等。應該指出,許多重大問題,如荒漠化、土壤侵蝕、環境管理與保護、土地利用規劃等的解決與研究都不是一門學科所能單獨勝任的。地理學由於是綜合性的橫斷學科,特別適於這種套用性研究。
地理數量方法
又稱數量地理學。它研究地理要素的描述統計和數量分析技術、地理系統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套用,曾稱計量地理學。它的出現促進了地理學從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發展。
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科體系中地位
人生地理學
以人地關係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經知識的積累、學科的形成和理論的演變、學科的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上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3個階段。
對人地關係理論的研究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係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3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本文按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當前各分支學科發展的實際情況,將人文地理學分為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社會文化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四部分。
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作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課題中,有許多也是其他學科的基本研究內容之一。如經濟地理學對於經濟學、人口地理學對於人口科學、城市地理學對於城市科學、政治地理學對於政治學、軍事地理學對於軍事科學、民族地理對於民族學、語言地理對於語言學、宗教地理對於宗教學、人種地理學對於人類學,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質)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