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全戰事》

《四野全戰事》

《四野全戰事》是由作者郭輝著作、長城出版社於2010年4月1日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四野全戰事》《四野全戰事》

八年抗戰的烽火將熄,毛澤東蔣介石都將目光投向了東北這塊戰略要地。林彪領銜出征:四戰四平;四保臨江;三下江南;遼瀋戰役,拉開了國共兩軍決戰的大幕。四年北戰南征,兵鋒之下,180餘萬國民黨精銳部隊損失殆盡。

媒體評論

我們的戰略方針是打倒國民黨,建軍五百萬,殲敵正規軍五百個旅,我們準備五年左右(從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具有可能性的。
——毛澤東
我們的對策方針:一是切斷退路,一是圍困敵人,最後達到殲敵的目的。
——第四野戰軍政治委員羅榮恆
在國民黨的營壘中,我的道路愈走愈窄,心情也愈來愈痛苦……我意識到這個黨正在腐化、墮落,完全背棄了人民。
——國民黨東北“剿總”副司令長官鄭洞國

圖書前言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這幾句詩出自毛澤東在1949年4月所寫的著名詩篇《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它不僅寫出了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攻取南京的磅礴氣勢,也從一個點上抒寫了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英勇奮戰、摧枯拉朽的雄渾步伐。
這場起於1946年6月、結束於1950年5月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範圍內一次最具重要意義的戰爭。其戰場之廣闊、作戰形式之多樣、戰役戰鬥之頻繁激烈,以及作戰雙方投入人力物力之巨大,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這場戰爭中的勝利,不僅在中國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也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它使得占全人類1/4的中國人民獲得了最終解放,震撼性地改變了當時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並對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鬥爭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偉大戰爭中,一些屢建戰功的英勇部隊和別具才能的軍事人物也脫穎而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便是這些英勇部隊中一支獨具特色的軍事力量。
第四野戰軍是當時我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最初是在抗戰勝利後,以奔赴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為基礎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這的確是一支為了共同的理想而走到一起的、來自五湖四海的部隊。在這支隊伍中,有的參加過平江起義、上過井岡山、歷經過漫漫的長征、曾揚威在險要的平型關:有的親歷過北伐戰爭、曾戰鬥在“葉挺獨立團”、聆聽過南昌起義那最具歷史意義的第一聲槍響;有的曾跟隨楊靖宇縱橫在雪域叢林、靠著草根和樹皮堅持過長年抗戰:也有的曾在王震的隊伍中為了自立更生展開大生產,其先進事跡被寫入數十年後仍然四處傳唱的歌曲——《南泥灣》……

精彩書摘

1945年的7月17日,當和平的曙光剛剛鋪上歐洲大地之時,位於德國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已經戒備森嚴。英、美、蘇三大國的首腦邱吉爾、杜魯門和史達林即將在此召開一次意義深遠的國際大會。
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走向尾聲,漫布全球的戰爭陰雲正在緩緩消散。義大利和德國已相繼投降,只有已遭到重創的日本法西斯仍在負隅頑抗。英、美、蘇三國為了解決德國、歐洲及其他問題,相約在7月17日這一天在波茨坦舉行會議。
由於此次會議涉及到戰後的利益分配,英美兩國與蘇聯之間爭得面紅耳赤,面對著剛剛和即將擺脫法西斯控制的廣闊地區,誰都不願在這塊肥肉上少咬一口。會議因雙方的斤斤計較與討價還價一直拖到8月2日才緩緩落下帷幕,成了二戰期間召開時間最長的一次會議,也是三國間的最後一次會議。
會議期間,各國不僅為戰後處理歐洲問題而簽署了《柏林會議議定書》,還特別討論了對日作戰的問題,並通過了一項《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將其霸占的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地歸還中國。
會後,剛剛於當年4月取代羅斯福而成為美國新總統的杜魯門,下令美軍繼續加強太平洋攻勢和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並先後於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核子彈。
在第一次核子彈襲擊日本兩天后,即8月8日,蘇聯也正式對日宣戰。隨後,蘇聯派出後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1和第2方面軍,分別由馬林諾夫斯基元帥、麥列茨科夫元帥和普爾卡耶夫大將率領,兵分三路,從西、東、北三個方向向中國東北縱深實施了向心突擊。
8月9日凌晨,正當中國東北邊境線上的日本關東軍仍在酣睡之時,在牡丹江地區的綏芬河、東寧一線,蘇軍的重炮驚天動地地怒吼了。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密集的炮彈傾瀉到日軍陣地上,東北大地顫抖起來,蘇軍的坦克集群隆隆轟鳴著向日軍陣地猛撲而來。同時,天空中的蘇軍遠程轟炸機也如黑雲一般,呼嘯雲集。

編輯推薦

數百幅珍貴歷史圖片
引領我們走進戰火紛飛的年代
儘管硝煙早已散盡
但那些血雨火的往事仍歷歷在目
在字裡行間尋覓先輩們走過的足跡
隱約中仿佛又聽見了熟悉的衝鋒號
隆隆作響的槍炮聲

圖書目錄

第一卷無懼風雨如晦遠赴白山黑水
第一章捷足先登,十萬大軍奔赴東北
二戰的車輪緩緩地駛入終點,蘇聯突然出兵中國東北,日本的膏藥旗在秋風中紛紛倒地。中國人民迎來了抗戰的勝利,卻與和平擦肩而過。蔣介石和平談判的鼓聲響徹九州,暗地裡卻正在把搶掠之手伸向東北。毛澤東高瞻遠矚耍撕破國民黨重慶談判的假面具,更要保住東北。東北人民自治軍破殼而出。
歷史的岔路口:和平還是戰爭?
重慶的兩雙眼睛都在盯著東北
瀋陽突然冒出了中國軍隊
第二章短兵相接,山海關前初受挫折
蔣介石以為東北主權可以賣個大價錢,蘇聯人說要接收東北,請便。杜聿明乘坐美國軍艦,春光滿面,接管營口,可營口卻早已駐紮了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蔣介石惱羞成怒,長城關口烽煙再起。林彪剛到瀋陽,腳來站穩,便掉頭重返錦州。杜聿明一日連占數城,毛澤東電令束北“讓開大路,占領兩廂”。
毛澤東的急電:林彪在哪裡?
蘇聯人開了一個國際玩笑
山海關口,烽煙四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