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嘟》

湖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嗚嘟 流傳於湖北民間的土類古樂,據記載其歷史嗚嘟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能發和音的土類樂器,它與北方土塤一起分別代表了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域文化。

簡介

嗚嘟,流傳於湖北民間的土類古樂,據記載其歷史可追溯自27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嗚嘟為黏土製成,狀為魚形,腔體中空。“魚”嘴為哨口,“魚”背和“魚”腹分兩列排有10枚音孔,雙手十指相握按不同開啟排序控制對應音準,音域11度。其音色渾厚穿透力強,既有塤、蕭的特色兼有蘆笙、古琴的聲韻,尤善表現幽遠飄逸、古樸的意境。嗚嘟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能發和音的土類樂器,它與北方土塤一起分別代表了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域文化。

荊楚大地乃古樂之城,戰國時期的楚國音樂藝術取得了輝煌成就,其曲賦繁多器樂豐富聞名世界的編鐘便是其中之一。古樂分“八音”,以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劃分,嗚嘟即屬“土”系。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喻,古代楚國用魚形意寓吉祥和富裕,信奉魚形的器物會帶來豐收好運,嗚嘟的魚形因此千年不變。勞動創造了藝術,楚地百姓在生產活動中利用取材最為便捷的泥土最初製作成發聲的工具,進而發展成音樂器具,從此為中華民族的器樂藝術增添了一隻奇葩。
土嗚嘟代代相傳又一個個消失於歷史的風雨中,現流傳在湖北民間各地的雖都保持了魚的形狀卻差異眾多,有單音的、多音的且大小不等,1986年湖北演奏家畢寅生先生在地方縣誌記載和民間流傳的基礎上發掘複製成功,使“嗚嘟”這一被歷史長河淹沒的荊楚古樂獲得新生,並採用陶藝的燒制工藝使嗚嘟真正登列藝術的殿堂。

沿革

1989年5月7日,湖北省文化廳組織的文化和民族藝術方面的專家學者對嗚嘟作出鑑定,鑑定嗚嘟是“湖北特色的土類古樂藝術”;
1991年,湖北電視台拍攝了《嗚嘟》的專題片,獲得當年全國“地方電視台節目一等獎”,經中央台向海外播放;
1992年,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在雲南舉辦,嗚嘟作為湖北的代表參加,獨奏《思念》。後大會特別撰文評價嗚嘟是“對中國民族藝術的重大貢獻”;
1995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專題介紹了藝術家畢寅生和他的“嗚嘟”,被喻為“來自人類最初的聲音”;
我原不懂音樂,卻被一種聲音深深地吸引,這種聲音偶爾能在電影的背景中聽到,幽深、哀婉、穿透,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仿佛回到遠古時代,浩瀚天地中只有自己。
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來自人類最初的聲音,尋著聲音我開始尋找,在天籟之音的源頭我見到了一種被稱之“嗚嘟”的東西。它象一條魚,透著說不出的高雅和神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