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棉大路》

《售棉大路》

《售棉大路》寫的是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農民賣棉花的故事。小說設定了4個人物,除了單身的杜秋妹,還有軍人家屬臘梅、年輕的車把式和年輕的機手。因為售棉時前後排隊的位置,4個人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簡介

在莫言的小說作品中,《售棉大路》算不上代表作,但我認為,《售棉大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寫這個短篇小說之前,莫言只發表了3篇小說作品,都是在河北保定的刊物《蓮池》上發表的。《售棉大路》寫於1983年,那時莫言剛剛26歲,血氣方剛,文學創作剛剛起步,據莫言自己講,當時在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因為為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語感而苦惱,讀了阿根廷作家科塔薩爾的《南方高速公路》才找到了突破口,一氣呵成。這篇小說被1983年第7期的《小說月報》轉載,可以想見對莫言的創作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售棉大路》寫的是改革開放後農民賣棉花的故事。單身的杜秋妹、軍人家屬臘梅、年輕的車把式和年輕的機手。因為售棉時排隊相鄰,4個人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首先是機手隨地小便,惹怒了打抱不平的車把式,然後是杜秋妹發現了機手的棉花著火,幫忙救火,感動了機手。最後是杜秋妹和臘梅互相安慰鼓勁。大雨到來之前,4個人已經成了好朋友,杜秋妹和車把式還產生了朦朧的愛情。兩天兩夜的售棉之路,曲折而又圓滿,仿佛經歷了一場人生的嬗變,人物和場景的刻畫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為是莫言早期的小說作品,《售棉大路》走的還是現實主義的路子,無論是敘述語言還是小說結構,都很老實。也許正是這種紮實的功底,為作家今後的文學事業奠定了基礎。
這篇小說被《小說月報》轉載之後,還有一個很溫暖的小插曲。莫言曾誠懇地給責編——他的老師毛兆晃寫信:《售棉大路》一文從修改到出版,您付出的勞動並不比我少……您是我的父輩,我的文學的啟蒙老師,我有義務為您的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稿費(轉載費)——您的勞動報酬,應該變成滋補品來促進您和林阿姨(毛兆晃的愛人)的健康。假若,您硬要把錢寄來,那會使我很傷心的(如果您硬要寄來,我也要變法兒還給您)。反映了莫言當時的人品、文品和創作狀態。
讀《售棉大路》,內心涌動的,除了那些動人的故事,還有對那個年輕作家心性的感動。

作家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2000年,莫言的《紅高粱》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圍茅盾文學獎初選。
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3]12月6日,莫言獲頒授澳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13年10月30日,中國首家培養網路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路文學大學”開學,莫言擔任該校的名譽校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