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憲救國論》

《君憲救國論》是1915年3月,由楊度寫出《君憲救國論》,托同學夏壽田(為袁幕僚中三要角之一,是楊度舉薦的)密呈袁世凱,因為他早已通過這位同門窺見袁稱帝的野心了,所以才投其所好,想一言為天下先。袁閱後說:“姑密之。然所論列,灼見時弊,可寄湖北段芝貴精印數千冊,以備參考。”還親筆寫了“曠代逸才”四字,由政事堂製成匾額頒給楊度。

 
 

文章大意

  《君憲救國論》分上、中、下三篇,以對話形式闡述“非立憲不足以救中國,非君主不足以成立憲。立憲則有一定法制,君主則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謂定於一也”的觀點。他稱其為“救亡之策,富強之本”,而將民國以來的政局混亂,統統歸結為共和的弊端。他認為人民的程度還不知道共和為何物?更不知法律、自由、平等是什麼?貿然由專制直接進入共和,只能是富國無望、強國無望、立憲也無望。中篇著重提出了政治繼承權的問題,認為只有君主立憲才能防止出現為爭奪元首地位而發生內戰。下篇是講“假立憲,必成真革命”,詳細列舉了清朝假立憲導致滅亡的例子,指出必須真立憲,才能以正當安國,以誠實取信於民,“政府所頒,一字即有一字之效力,乃為憲政實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