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論》

《反杜林論》

《反杜林論》是恩格斯於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的著作,是一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基本信息

概述

《反杜林論》《反杜林論》
《反杜林論》原名《歐根·杜林先生在科學中實行的變革》,是恩格斯在批判德國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E.杜林的鬥爭中所寫的論戰性著作。1877年1月~1878年7月以論文形式陸續發表在《前進報》上。1878年 7月在萊比錫出了單行本第一版,書名為《歐根·杜林先生在科學中實行的變革·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該書在恩格斯生前發行過 3版,恩格斯逝世後以各種文字在全世界大量翻譯出版。1878年10月德國政府把它列為禁書。在中國,1936年也被國民黨政府列為禁書。《反杜林論》部分篇章的中譯文,最早發表在1912年上海《新世界》半月刊上,篇名為《理想社會主義與實行社會主義》。這部著作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是1930年11月由上海江南書店出版、吳黎平翻譯的《反杜林論》。後來,中國共產黨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根據德文重新翻擇,1970年出版了單行本,並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寫作背景

《反杜林論》作者 恩格斯《反杜林論》作者 恩格斯

19世紀70年代初,打著社會主義改革者旗號的杜林,向馬克思主義發動了全面的進攻。這不但沒有遭到應有的回擊,反而得到德國社會民主黨內一些領導人的支持和保護。為了粉碎杜林的進攻,維護黨的統一和團結,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恩格斯放下從事多年的自然辯證法研究工作,投入了批判杜林的戰鬥。《反杜林論》是一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書中,恩格斯對杜林的各種錯誤觀點進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論述了唯物論的一元論、唯物論的反映論、唯物辯證法的時空觀、運動觀和生命觀,闡述了唯物辯證法同形上學的對立,對唯物辯證法的三個主要規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論證,並運用歷史唯物論對社會歷史、道德與法作出了科學、透徹的說明。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化、體系化的第一部著作,《反杜林論》為全面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材。歐根·杜林出生於德國一個大官僚家庭。他是柏林大學講師,小資產階級思想家。早在1867年,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他就寫文章進行“批判”。可是,在1875年前後,他卻搖身一變,宣布改信社會主義,並以社會主義“改革家”自居,揚言要在科學中實行一次全面的“改革”。

馬克思大力支持和贊助了恩格斯批判杜林的鬥爭。他不僅聽恩格斯念過《反杜林論》的全稿,還親自為該書撰寫了政治經濟學編中《〈批判史〉論述》一章。

主要內容

《反杜林論》輔導資料《反杜林論》輔導資料

《反杜林論》共分五個部分,即《序言》、《引論》、《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序言》主要有三版,是說明《反杜林論》一書出版的歷史背景。《引論》部分設有兩章,其中心思想是闡述社會主義怎樣從空想變成科學的。《哲學》設有十二章,恩格斯嚴厲批判了杜林反動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系統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反映論。《政治經濟學》共有十章,其中第十章是馬克思寫的。前四章論述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科學地說明了政治經濟學的歷史性和階級性,批判了杜林在政治經濟學上的先驗主義和形上學觀點;第五章到第九章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範疇、價值和價值規律等,批判了杜林的庸俗政治經濟學;第十章是政治經濟學說史的論述,批判了杜林的歷史虛無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共有五章,這是全書最重要的部分,是全書的核心。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是前兩者的落腳點和歸宿。

(一)剖析了杜林唯心主義和形上學的世界觀,系統地論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
(二)駁斥了杜林的庸俗經濟學觀點,全面地論證和發揮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說
(三)揭露了杜林假社會主義的實質,進一步闡述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過程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

重要位置

《反杜林論》科學地總結了馬克思主義誕生後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和自然科學發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馬克思說,不僅普通工人,而且真正有科學知識的人,都能夠從恩格斯的正面闡述中汲取許多東西。列寧也高度評價這部著作,說它是每個覺悟工人的必讀書籍。 《反杜林論》

《反杜林論》作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的“教科書”,在歷史上已樹豐碑,但因一百二十年來社會主義的曲折歷程,它的使命並未完結。頗具現實指導意義的是針對杜林模仿空想社會主義、“從他的至上的頭腦中,從他的孕育著‘最後真理’的理性中,構想出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標準’體系”,《反杜林論》著重闡釋馬克思、恩格斯如何把社會主義“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恩格斯集中論證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的發現把社會主義變成了科學,其意義即在於指明這兩個偉大發現把社會主義從“求助於理性來構想”、“從頭腦中構想”轉為從“有關時代的經濟”或現實社會的“經濟的事實”中去尋找與發現,因而從根本上克服了以往社會主義的空想性。這也是《反杜林論》全書的基點,掌握了這個基點,是正確領會恩格斯闡釋、特別是對哲學闡釋的關鍵。比如,把“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作為“對事物的唯一唯物主義的觀點”;對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強調要“由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長期的和持續的發展”來證明,否定了在“物質”概念上的陳舊觀念;在真理和道德問題上,強調它們的相對性,反對絕對主義的真理觀和道德觀;在平等和自由的問題上,強調它們的具體性與歷史性,反對先驗的抽象的平等觀和自由觀;對辯證法堅持其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質,既把辯證自然觀的核心規定為關於對立和區別“只具有相對意義”的認識,又明確地反對把辯證法當成“單純證明的工具”,強調對現實過程要作“歷史的和經濟的證明”,等等,都是把社會主義“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所必須堅持的。正是《反杜林論》的這個基點,實現了對西方傳統哲學的根本變革,使新哲學成為“共產主義世界觀”。

《反杜林論》科學地總結了馬克思主義誕生後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和自然科學發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馬克思說,不僅普通工人,而且真正有科學知識的人,都能夠從恩格斯的正面闡述中汲取許多東西。列寧也高度評價這部著作,說它是每個覺悟工人的必讀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