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信按摩育兒經》

《劉長信按摩育兒經》

給孩子最好的健康禮物是父母正確的健康理念和平和的心態。正確的健康理念就是儘量用對孩子“傷害”最小的醫療方法解決孩子的健康問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劉長信按摩育兒經》內容簡介:父母用雙手給孩子“種疫苗”。親愛的父母朋友:孩子,是上天給父母的禮物,是社會的未來,是我們人類的希望!我們都有孩子,我們都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身心健康、無憂無慮地長大成人。中醫發展了幾千年,在無數人的身體上有過實踐,可以說中醫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中醫這個寶藏中,小兒推拿按摩就是一顆瑰麗的明珠:她簡便易行,保健與治療並舉,能夠充分調動孩子自己的免疫力——這是所有的藥物所不能比及的!而且,只要經過簡單的學習,父母在家中就能正確操作給孩子進行按摩推拿,類似遊戲一樣,增加親子交流,加深孩子與父母的感情。
我在多年的臨床中,受惠於東直門醫院臧福科等老一輩的按摩大師,他們將一些秘不外傳的按摩手法教授於我,加上我和同事們總結出了一些“手法疫苗”,來對付現在孩子常見的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近視等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想應該教會更多的父母,讓更多的孩子受惠!

編輯推薦

《劉長信按摩育兒經》:劉長信教授首倡“手法疫苗”概念:父母雙手點按孩子的特效穴位就有“疫苗”樣的效果,可以強身健體、改善睡眠、增進食慾、預防近視,充分調動孩子的免疫力……
按摩是孩子最有趣的遊戲,按摩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不同於成人的兒童經絡穴位,22種小兒常吧病推拿防治法。
讓健康伴隨您有孩子,隨書贈送,全彩小兒特效穴位掛圖。

作者簡介

劉長信,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推拿科主任、疼痛科主任、推拿教研室主任;全國推拿按摩委員會理事,北京市推拿按摩學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職稱考試命題專家。發表學術專業論文18篇,著書9部,並主持校級、局級及部級課題多項。近年來在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北京電視台《養生堂》、《身邊》、《七日》,遼寧電視台《健康一身輕》,山東衛視《養生欄目》等電視節目中進行科學普及與宣傳,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目錄

劉教授的開場白
第一章孩子有趣的遊戲,家長最容易上手的按摩八法
一、運用最廣泛的推法
二、最受歡迎的揉法
三、富有節奏感的按法
四、帶給孩子溫暖的摩法
五、刺激強度大的捏法
六、最慢最輕的運法
七、手法最特別的搗法
八、刺激性最強的拿法
第二章不同於成人的小兒穴位
一、小兒頭面部穴位
1.頭痛、頭暈不用怕——天門穴
2.孩子眉間的“眼藥水”——坎宮穴
3.消除大腦疲勞——太陽穴
4.感冒頭痛有奇效——耳後高骨
5.孩子神志方面的管家——百會
6.鼻子的保健醫生——迎香
二、小兒上肢部穴位
7.五臟的“潤滑油”——五經穴
8.腸胃的清道夫——大腸穴
9.孩子的“水”閥門——小腸穴
10.“掐”去孩子的疳積——四橫紋
11.脾胃的動力之源——板門穴
12.平衡陰陽的開關——大橫紋穴
13.周身之氣的“總管家”——內八卦
14.小兒口瘡的消炎藥——內勞宮(水底撈明月
15.清涼安神之寶——小天心
16.指間中的“感冒沖劑”——二扇門
17.掌“握”止痛劑——一窩風
18.滋潤補水劑——二人上馬
19.撲滅孩子身上的邪火——天河水
20.“寒魔”終結關——三關穴
21.“熱邪”剋星——六腑穴
三、小兒胸腹背部穴位
22.寬胸理氣找膻中——膻中穴
23.淨化孩子的呼吸系統——肺俞穴
24.解除孩子的腹脹、便秘——腹穴
25.肚子上的“嗎丁啉”——中脘穴
26.調理腸胃臍穴尋——臍穴
27.孩子腹痛的剋星——肚角穴
28.黃金分割穴——關元、丹田
29.疏通氣血經絡——脅肋穴
30.降逆止嘔有良效——天柱骨穴
31.便秘腹瀉均可用——七節骨穴
32.七節骨的兄弟穴——龜尾穴
33.讓你的孩子強壯起來——脊柱穴
四、小兒下肢部穴位
34.孩子腸胃的遙控器——足三里穴
35.瀉“五心”之熱——湧泉穴
36.通利小便之門——箕門穴
第三章“手法疫苗”——用按摩手法改善小兒的體質
一、強身健體
二、改善睡眠
三、增進食慾
四、預防近視眼
第四章22種常見小兒疾病的按摩防治法
一、小兒感冒
二、小兒咳嗽
三、小兒哮喘
四、小兒暑熱症
五、小兒遺尿
六、小兒尿閉
七、小兒近視
八、小兒流涎(流口水)
九、小兒多汗
十、小兒鵝口瘡
十一、小兒腹痛
十二、小兒嘔吐
十三、小兒便秘
十四、小兒脫肛
十五、小兒腹瀉
十六、小兒厭食
十七、小兒夜啼
十八、小兒佝僂
十九、小兒頸椎病
二十、小兒腦癱
二十一、小兒肌性斜頸
二十二、小兒疝氣

文摘

插圖插圖

其實我們常常提到的五臟是指:脾、肝、心、肺、腎五臟。這裡提到的五臟的概念是中醫理論的五臟概念,與西醫解剖學中五臟的概念較相似,但不完全等同。簡單地來說就是西醫的五臟概念是建立在形態、結構的基礎上的,以形態、結構為依據解釋各個臟腑的功能;而中醫的五臟概念強調的是功能,不單單依靠臟器的形態、結構去理解功能。舉個例子來說吧:“肝”在西醫來講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通過對其結構的分析和臨床的生物化學研究來發現肝臟的功能:①參與代謝;②分泌膽汁;③排泄及吞噬的功能。中醫是如何看待“肝”的呢?中醫根據長期的臨床實踐以及解剖知識,認識到肝有調暢情志的作用,有儲藏血液的作用,有主管全身關節、肌腱的作用,有滋潤眼睛的作用……同時中醫還把肝和肝經穴(與肝密切聯繫的穴位)聯繫起來,通過對肝經穴推拿可以起到治療肝經疾病的作用。
所以不難看出中醫理論中“肝”的概念比西醫理論中“肝”的概念範圍更廣、作用更多。這並不是中醫學不嚴謹、不科學,反而這正是中醫學的精髓所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醫以不同於西醫的角度,用更實效、更整體的方法看待問題、解決問題,而不僅僅局限、拘泥於其形態結構。
中醫認為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可見五臟在人體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五經穴又與其相應的五臟密切關聯。如果家長們學會了五經穴的推拿方法,就能通過按摩五經穴來達到調理相應臟器的作用,從而能夠強身健體,治療各髒疾病,使我們的寶寶更聰明更健康。以下將具體為您介紹五經穴的操作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