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晏殊
詩詞正文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注釋
①天聖五年(1027),晏殊罷樞密副使,出為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詩在南京時作。張寺丞:指張亢,字公壽,曾任大理寺丞。王校勘:指王琪,字君玉,天聖三年授大理評事、館閣校勘。兩人時在南京為晏殊僚屬。
②元巳:即上巳節,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後固定為三月初三。
③假未開:古時上巳日休假,到水邊俢契,拔除不祥。未開:未滿,未結束。
④斑斑:形容雨點雜亂眾多。
⑤宿醉:隔夜余醉。灩灩:水光閃動的樣子,此形容杯中酒液。
⑥游梁賦客:指曾被漢梁孝王延至梁園宴遊的辭賦家司馬相如、枚乘等人。此藉以稱譽張亢、王琪。風味:才情風采。
⑦青錢萬選:“公卿稱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鷟青錢學士。”(《新唐書·張薦傳》)後以“青錢萬選”喻文章出眾。在此,敦促張、王兩位吟詩作文,不要吝惜出眾的才華。
作品簡析
詩寫暮春天氣和散淡心情,頗顯身份和氣度。其中多有為晏殊所自愛之句,故復用以填詞。其中《浣溪沙》春恨詞下片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三句俱出此詩,一時傳為名句。
“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正是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死亡。晏殊雖然位極人臣,但是他無法挽回流逝的時光,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歲月的腳步匆匆離去。宦海風波中,晏殊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在官場平庸無聊的應酬中,敏感的詩人當然會時時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無意義消耗。這就是詞人在舒適生活環境中也不能避免的“閒愁”,是擺脫不了的一種淡淡的哀傷。清﹒《詞林經事》:“細玩‘無可奈何’一聯,情致纏綿,音調諧婉,的是倚聲家語。若作七律,未免軟弱矣。”此語一語道破“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以詞傳而不是以詩傳的原因。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漢族,撫州臨川文港鄉人。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升官做了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梁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說刪並《世說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晏殊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四六、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和諧,寫景重其精神,賦於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鵲踏枝》)、“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他既是導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袖,還是中國詩史上的一位多產詩人。《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殘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