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詞派

江西詞派

五代南唐馮延巳、宋初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的詞打破了從晚唐到五代前期以花間派為代表的香艷熟軟、無深意寄託的詞風。賦詞以較深邃的思想蘊含和更誠摯的情感寄托在藝術上引入詩歌的比興手法,並從民歌中汲取養料,對宋詞日後的繁榮昌盛起到開先河的作用,從而形成了詞壇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流派——江西詞派。

介紹

賦詞以較深邃的思想蘊含和更誠摯的情感寄託;在唐宋詞發展史上, 晏殊是將詞從晚唐五代過渡到北宋的領袖人物,。“ 上承南唐之風,下啟蘇秦先河”,起了承先啟後的關鍵作用。馮熙說:“晏同叔去五代未遠,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宮右徵,和婉而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又說:“ 文忠與元獻學之既至,為之亦勤,翔雙鵠於交衢,馭二龍於天路。且文忠家廬陵而元獻家臨川,詞家遂有西江一派。”這說明晏殊既是北宋初祖,又是北宋江西詞派的領袖。

代表文人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 新唐書》,並獨撰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

主要貢獻

一是擴大了詞的內容

由晚唐五代的濃妝艷抹的“花間詞”,過渡到表現生活真情實感的北宋前期小令;

二是創造了新的詞牌

《欽定詞譜》收錄了晏殊發展和創造的詞牌二十調;

三是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

突出地運用“婉”字法,含蓄而細膩地描寫心中的情思;

四是掀開了宋詞風格流派的序幕

以晏殊為代表的前期小令,可說是北宋詞壇的第一批報春花,開婉約詞派的先聲。

領袖人物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西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晏殊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和諧,如其閒雅之情調、曠達之懷抱,及其寫富貴而不鄙俗、寫艷情而不纖佻,寫景重其精神,賦於自然物以生命,能將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敘寫中,在傷春怨別之情緒內,表現出一種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銳感之中,透露出一種圓融曠達之理性的觀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 他既是導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袖,還是中國詩史上的一位多產詩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