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稅》

《上海財稅》

《上海財稅》是由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稅務局和上海市財政學會主辦的經濟類綜合性學術期刊。

基本信息

簡介

財政、稅收、財務與會計專業刊物。旨在宣傳財稅政策,探討財稅理論,介紹財稅工作經驗和有關知識,推動財政稅收、財務體制的改革。

概論

上海作為我國嘴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在人均GDP近5000美元邁向7500美元的新一輪發展中,“新教興市”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更須實施“科教興市”總戰略,增加科技資金投入總量,改善科技資金使用效益。
國際上一般認為,研究與開發經費占FDP的比重在1%或以下時,時缺乏創新能力的;達到1~2%時,可以有所作為;達到2%以上時,就具備了較強的創新能力。上海2002年的GDP達到5408.8億元,研究與開發經費占GDP的比重為1.89%。這一方面說明,還要繼續加大對科技資金的投入。問題在於加大投入的錢從何來?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解決問題的路徑有兩條:一是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二是政府調控,適時解決市場難以較快發揮作用的問題。在政府轉向公共政府、財政轉向公共財政的過程中,政府應量力增加科技投入,促進市場機制發揮,激活市場主體——企業來承擔大部分科技投入。
目前,上海企業的科技投入明顯不足。究其原因,市場意識薄弱,依賴政府指揮是重要原因之一。千不久,市科委主持召開了一系列落實“科教興市”總戰略座談會,不少與會者都將話題圍繞在財政政策的支持上。當然,政策扶持導向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企業爭取財稅政策支持是必須的,但過分強調支持而忽視企業的自身因素,固守對政府的依賴情節勢必導致企業科技進步投入不足。
在科技投入上,政府也應有所作為。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有精闢的見解:“一個國家,一個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快慢,不是決定於政府給了多少錢,調動了多少人,研製出多少技術,而是決定於是否有一套有利於創新活動開展和人的潛能充分發揮的制度安排、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這正是“科教興市”政策的聚焦點。就財稅政策而言,一是要在制度安排上為企業提供寬鬆的創業環境,解決其後顧之憂,使企業積極大膽地加入科技投入。二是調整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與科技成果產業化之間地分配比例,以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地進程。有資料顯示,上海在科學研究與科技成果產業化地資源、資金配置比為8:1,而已開發國家的這一比例為1:2。三是突出重點,高效運作政府風險投資基金,向關鍵項目投入啟動資金,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讓企業真正成為科技投資的主體,輔之以必要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傾斜,相信上海的科技發展,包括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一定能走通華山天險一條路


經濟財政類期刊大全(六)

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
《商界》
《商務周刊》
《商業文化》
《審計與理財》
《商業周刊》
《時尚旅遊》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商業故事》
《商業時代》
《山西財稅》
《三聯競爭力》
《上海房地》
《上海質量》
《社團管理研究》
《商品評介》
《商情》
《世界經濟年鑑》
《全球科技經濟瞭望》
《商業會計》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
《山西農經》
《商業研究》
《山西統計》
《上海財稅》
《上海城市管理》
《商場現代化》
《上海管理科學》
《上海海關學院學報》
《上海經濟》
《上海農村經濟》
《上海企業》
《上海商學院學報》
《人口與發展》
《青海金融》
《審計與經濟研究》
《商品與質量》
《審計月刊》
《施工企業管理》
《山東經濟》
《全國商情》
《世界經濟文匯》
《商訊商業經濟文薈》
《上海會計》
《上海金融學院學報》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
《企業與市場》
《山東經濟戰略研究》
《山東企業管理》
《上海商業》
《上海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上海綜合經濟》
《商品儲運與養護》
《審計理論與實踐》
《山東審計》
《山東財政學院學報》
《山東對外經貿》
《上海改革》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
《時代財會》
《時代金融》
《時代經貿》
《上海工業》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
《上海國資》
《上海審計》
《上海生產資料價格信息》
《上海工商》
《上海統計》
《上海投資》
《商業經濟論壇》
《上海供銷合作經濟》
《區域金融研究》
《山東稅務縱橫》
《商務技術通訊》
《人類居住》
《上海機電進出口貿易》
《生意與市場》
《商周刊》
《上海保險》
《上海經濟年鑑》
《企業之友》
《上海城市發展》
《青海商業經濟》
《全球商業經典》
《商業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