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勝”理論

在未來戰爭中,作戰雙方將圍繞機動與反機動、制信息權與反制信息權、精確打擊與抗精確打擊而展開。信息對抗、機動作戰、精確作戰將貫穿戰爭的全過 程。從近期的幾場準信息化局部戰爭也可看出,“三制”理論將是未來戰爭的本質要求。

介紹

恩格斯曾經指出:“軍隊在運動中要比停駐時有4倍的價值。”拿破崙也曾提 出“運動是戰爭的靈魂”的著名論斷。機動制勝思想是隨著軍隊機動能力提高、 機動作戰成為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後才出現的。早期由於軍隊機動能力低,受地 形限制,戰鬥通常擺“陣”而戰。後來由於馬匹用於作戰,騎兵出現,軍隊的機 動能力大大提高,機動作戰的樣式越來越常見,機動制勝的思想才慢慢得到體現 。在信息化時代,戰場的透明性增強,精確打擊能力提高,信息實時共享,以機 動求生存、機動造勢、動中聚優等靈活機動、攻防一體的機動作戰樣式將更加普 遍。因此,在未來戰爭中,機動制勝的思想將體現得更加鮮明。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信息向社會全面滲透,國家機器的運轉、人們的工作 生活等無不打上信息的烙印。對軍事領域來說,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作戰力量逐 步信息化,戰爭形態也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信息流主導物質流與能 量流,信息已成為戰鬥力的倍增器。可預見,在未來戰場上,沒有及時準確的情 報信息支援,軍隊的戰鬥力將無法發揮,飛機、坦克、飛彈找不到目標,反而成 為對方的靶子。而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則能充分發揮其戰鬥力,實施陸、海、空 、天、電多維一體的整體協同作戰,以發揮各維作戰力量的整體作戰效能,最終 贏得戰爭的勝利。第4次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 克戰爭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奪取制信息權是取得現代戰爭勝利的重要前提,於 是人們提出了“信息制勝”的作戰理論。
在可靠的情報信息支援下,精確制導技術的出現使武器裝備的性能提高,射 程大大增加。這一切為實施精確作戰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而且因為現代戰爭受 政治、經濟、外交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增大,狂轟濫炸的火力戰會造成較大的附帶 損傷,尤其是平民的傷亡會給政治、外交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於是便出現了追 求“零傷亡”的遠程非接觸精確作戰。況且,過去以大兵團線式推進的層層剝殼 式的陣地消耗戰,效費比低,會給國家經濟造成較大的壓力,而精確作戰謀求對 敵作戰系統關節點或要害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或攻擊,效費比高。因此,軍事理論 界提出了“精確制勝”的作戰思想。

論述

“三制”理論:信息化戰場顯身手
在未來戰爭中,作戰雙方將圍繞機動與反機動、制信息權與反制信息權、精 確打擊與抗精確打擊而展開。信息對抗、機動作戰、精確作戰將貫穿戰爭的全過 程。從近期的幾場準信息化局部戰爭也可看出,“三制”理論將是未來戰爭的本 質要求。
奪取制信息權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前提條件。隨著信息戰爭時代的到來,信息 已成為戰鬥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及時可靠的情報信息,指揮員將無法決策和指 揮協調部隊;沒有情報信息的有效支援,以信息為紐帶的作戰系統將處於癱瘓, 毫無戰鬥力可言。所以,在未來戰爭中,信息戰將是最為激烈的戰鬥行動。在海 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戰前、戰中對伊拉克實施了一場“全空域、 全領域、全時域、全頻域”的電子戰,上演了一幕史無前例的電子“大屠殺”。 同時,美軍還動用了40多顆衛星,保障美軍對情報信息的需求。伊拉克戰爭中, 美軍更是動用了100多顆衛星。信息爭奪戰將是未來戰爭最為突出的作戰行動。
機動作戰將是未來戰爭最主要的作戰樣式。因作戰力量的機動能力大幅提高 ,作戰力量可在戰場實施全天候全維的機動作戰,通過兵力、火力與信息的機動 來迷惑、欺騙敵人,造成敵人決策失誤,動中聚優,對敵作戰系統要害目標與關 節點實施精確打擊或攻擊,為最終取勝奠定基礎。
精確作戰是未來戰爭最顯著的特徵與最佳作戰手段。增程技術與制導技術的 出現使武器的打擊力臂大大延伸,精確度更高。在海灣戰爭中,美軍的精確打擊 只占其整個火力打擊的10%,而在科索沃戰爭與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的精確火力 打擊上升到90%,在伊拉克戰爭中,更是幾乎全為精確火力打擊。在系統性對抗 日益增強的未來戰爭中,以精確打擊癱瘓敵作戰系統能起到以點制面的作用。因 此精確作戰將成為最常見的作戰手段與最顯著的特徵。“三制”理論:軍事技術 是“靠山”技術決定戰術。作戰理論的確立是建立在軍事技術可能實現的基礎之 上,否則再先進的作戰理論也是空中樓閣。
偵察與監視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三制”理論的確立提供了前提。在未來信 息化戰爭中,及時準確的情報信息是實施一切作戰行動的前提。網路偵察技術可 及時發現敵信息系統的網路節點、計算機後門等情報信息;先進的偵察衛星、預 警機、電子戰飛機、無人偵察機、戰術偵察機以及地面的各種感測器構成了全時 、全天候、全維立體化的偵察與監視體系,衛星的解析度高達厘米級,任何戰場 情況都難逃“天眼”的跟蹤。
先進的數字通信技術與網路技術保障了信息的實時溝通共享,為“三制”作 戰提供了可靠保證。在未來戰爭中,無論是信息對抗、機動作戰,還是精確作戰 ,都要集中優勢力量,多維協同一體對敵實施攻擊與打擊。而數字通信技術與網 絡技術的出現較好地解決了各軍兵種、各作戰力量、各維戰場空間之間的信息同 步共享問題,使作戰力量對戰場態勢的感知力大大增強。
導航定位技術、制導技術、增程技術的出現以及直升機大量裝備與部隊的機 械化使武器射程、打擊精度與部隊的機動能力都發生了質的飛躍,為“三制”理 論的確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導航定位技術能使作戰力量在廣闊的多維戰場 空間實施非線式機動,而不致迷失方向。部隊的機械化與直升機大量裝備,作戰 力量能實施快速機動,為達成作戰目的創造條件。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第3機械 化步兵師兩天時間內機動距離遠達240公里,是二次世界大戰蘇軍機械化部隊7天 機動的距離。而精確制導技術、增程技術套用於武器彈藥使其打擊精度大幅提升 ,射程大大增加,可對敵實施全維、全程的精確打擊。如美軍的“戰斧”巡航導 彈射程遠達1300公里,誤差僅以米級計算。
在未來戰爭中,信息制勝、機動制勝與精確制勝將互為一體、相輔相成。奪 取制信息權是機動作戰與精確打擊的前提條件,機動作戰與精確打擊是取得戰爭 勝利的方法和手段。僅僅奪取制信息權,難以使對手放棄對抗的意志。而如果沒 有實時可靠的情報信息的支援,機動就是毫無意義的,精確制導武器也因沒有目 標信息而無用武之地。因此,機動作戰與精確打擊離不開制信息權。同時,機動 作戰與精確打擊也是密不可分的。精確打擊是機動作戰的目的,而機動又是提高 精確作戰力量戰場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也是為了更好地實施精確作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