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回族自治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

臨夏歷史悠久,是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兩千年前秦漢王朝就設縣、置州、建郡,古稱抱罕,後改導河、河州, 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絲綢之路南道之要衝,唐番古道之重鎮, 茶馬互市之中心,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馬司之一,有“河湟雄鎮”之稱。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 1956年11月19日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東臨洮河與定西地區相望, 西倚巍峨雄壯的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鄰, 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瀕湟水與蘭州市接壤,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州內山谷多,平地少,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向東北遞降,呈傾斜盆地狀態,平均海拔2000米。自治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半乾旱氣候, 西南部山區高寒陰濕,東北部乾旱,河谷平川溫和。冬無嚴寒, 夏無酷暑, 四季分明, 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6.3℃,最高氣溫32.5℃,最低氣溫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蒸發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時數2572.3小時 ,無霜期137天。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臨夏回族自治州旅遊景點
臨夏回族自治州地處甘肅省中南部,現轄臨夏市、臨夏縣和政縣康樂縣廣河縣永靖縣和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一市七縣。中華兒女的母親河——黃河橫貫南北。在8169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生活著回族漢族東鄉族保全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22個民族190多萬各族人民。其中,東鄉族、保全族是以臨夏為主聚居地的全國獨有少數民族。

走進臨夏,親近臨夏,撩開她朦朧而神秘的面紗,感悟她悠久豐蘊的歷史,領略她深厚燦爛的文化,目睹她獨特瑰麗的風情,飽覽她秀美多姿的風光,您定會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塊神奇迷人的地方。

——這裡是“大禹治水的源頭”

臨夏回族自治州地圖

遠古時代,華夏大地,黃河暴漲,洪水肆虐,剖腹而生的夏禹,承大任,率民眾,鑿龍門,辟伊闕,疏“九河”,歷經十三載,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息水患,造福蒼生。《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這“積石”便是現今臨夏州境內的積石關。積石雄關下,遺存至今的“禹王石”,歷經歲月滄桑,世事變遷,依然見證著當年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默默稱頌著大禹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的不朽精神。

——這裡是“中國西部的旱碼頭”

臨夏古稱河州,是黃河流域上唯一以黃河命名的地區——大河之州自古以來是溝通中原西域經濟、政治、文化的紐帶。善於經商的臨夏人激活了繁榮的市場。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這裡交匯縱橫、互補有無,素有“河湟雄鎮”之稱,名列“隴上八州”之首。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馬司一——河州茶馬司就設在這裡。多年來,這裡茶馬互市,商賈雲集,南來北往,東進西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贊曰:“東有溫州,西有河州。”

——這裡是“民族建築藝術的博覽園”

臨夏回族自治州彩陶館
臨夏是東西文化交融的代表地之一,建築藝術特色鮮明。走進臨夏,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鱗次櫛比、風格迥異的民族建築。綠色茵茵的清真寺,直聳雲霄的喚醒閣,獨特的阿拉伯建築風格,使你恍然走進“天方夜譚”中的神話世界;紅園東公館蝴蝶樓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於一身,獨具江南水鄉風格。回族磚雕、漢族木刻、藏族彩繪藝術的完美結合,阿拉伯建築與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巧妙運用,使臨夏成為領略民族建築藝術、了解中國伊斯蘭文化的勝地。

——這裡是“古動物的伊甸園”

臨夏是遠古時期古生物繁衍棲息的樂園,境內自然遺存十分豐富。出土於黃河之濱太極湖畔,形成於1億7千萬年前的永靖恐龍足印化石群,蜚聲中外,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遺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均屬世界之最;在巍巍太子山下發現的距今1000多萬年至200萬年的和政哺乳動物化石群, 雄居歐亞,世界罕見,有極高的科研、珍藏、展覽價值,占據六項世界之最的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現藏各類化石6000多件。

——這裡是“中國彩陶之鄉”

臨夏是古黃河文化發祥地和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地之一,這塊沃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存。以“馬家窯”文化為代表的各類文化遺址星羅棋布,“半山文化”、“齊家文化”因最早在這裡發現而命名。這裡是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存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現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被郭沫若先生命名“彩陶王” 的國寶就出土於臨夏。

——這裡是“中國花兒之鄉”

臨夏回族自治州風景區

臨夏是中國花兒兩大體系——河州花兒洮岷花兒的發源地,“花兒”文化經久不衰。“花兒”是流行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是當地各民族中廣為流行的口頭文學形式。河州“花兒”曲令之多,位列世界山歌之最。在臨夏,你可以聽到最地道的“花兒”。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山間小道,處處飄蕩著“花兒”美妙的鏇律。每年一度的松鳴岩“花兒會”、蓮花山“花兒會”,歌手雲集,人潮湧動,一片“花兒”的海洋。200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考察後正式命名臨夏州為“中國花兒之鄉”,康樂縣、和政縣分別為“中國花兒保護基地”和“中國花兒傳承基地”。前不久,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花兒文化專業委員會在臨夏成立並舉行了授牌儀式。

歷史沿革

臨夏州境,春秋時期,為羌、戎之地;戰國末期屬古雍州之城。
秦朝時,初為罕羌侯邑,後置枹罕縣。
西漢初,境內有大夏縣、枹罕縣、白石縣,屬隴西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枹罕縣、白石縣屬之;神爵二年(前60年),在今積石關內黃河南置河關縣,屬金城郡;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隴西,枹罕、大夏、白石、河關縣屬之;中平元年(184年),枹罕宋建割據自立,建元置百官,號“河首平漢王”;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遣夏侯淵討伐,平枹罕城。
三國時,屬魏國。初轄於秦州隴西郡,後分置涼州,枹罕、大夏屬雍州隴西郡,今州黃河以北地域及湟水下游一部屬涼州金城郡。
西晉初,屬秦州隴西郡;永寧中期,分西平郡界置晉興郡(今青海省民和縣)。
十六國時,前涼張駿太元二十一年(344年),分涼州東界六郡置河州,是今州地內設州一級建制之始;前秦苻堅建元七年(371年),設河州,治枹罕;西秦乞伏乾歸太初二年(389年),設北河州,治枹罕;後秦弘始二年(400年),姚興攻西秦取枹罕,亦設河州於枹罕,仍歸乞伏氏統轄;西秦更始九年(409年),乾歸復奪地興國;乞伏熾磐永康元年(412年),西秦徙都譚郊,後移都枹罕;乞伏暮末永弘四年(431年),為夏赫連定所滅,地遂入吐谷渾;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置枹罕鎮;太和十六年(492年),改置枹罕鎮為河州;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以西道空虛,置河州總管府;保定五年(565年),移總管府於洮州,未幾還治河州,鏇廢。
隋朝,初設枹罕郡;開皇三年(583年)改為河州;大業二年(606年)並省州、縣,後復改州為郡;隋末為金城校尉薛舉所據。
唐代,武德元年(618年),改置河州,屬隴右道;開元二年(714年),歸鄯州節度使統轄;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安鄉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河州;寶應元年(762年),為吐蕃屬地,仍稱河州。
北宋,初為河湟唃廝囉政權所轄;熙寧五年(1072年)置熙河路;熙寧六年(1073年),王韶取河州,屬熙河路經略安撫司。
金朝,天會九年(1131年),為河州;皇統二年(1142年),屬熙秦路總管府;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熙秦路總管府為臨洮路,仍屬之。
元代,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年),屬陝西行中書省鞏昌路;憲宗三年(1253年),置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隸宣政院;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年),改為河州路,劃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統轄。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置河州衛,受轄於陝西都司西安行都衛;洪武六年(1373年),置河州,隸陝西行中書省;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行都衛移治河州,河州衛仍屬之,另轄朵甘衛、烏斯藏衛(今西藏及四川西南部);洪武九年(1376年),西安行都衛廢,後復設,移治甘州(今張掖);洪武十年(1377年),改置為軍民指揮使司,治事河州城,統管軍民;成化九年(1413年)復置河州,屬臨洮府;河州軍民指揮使司改為河州衛,隸於陝西都指揮使司。
清代,初期州、衛並存,州屬甘肅行省,衛隸陝西都指揮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州屬陝西右布政使司臨洮府;雍正四年(1726年),裁撤河州衛;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臨洮府駐蘭州,遂名蘭州府,河州屬之。
民國二年(1913年),府、州制廢,改置為導河縣,屬甘肅省蘭山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改區,屬蘭山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更名臨夏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臨夏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臨夏縣(今臨夏市);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為甘肅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裁撤臨夏警備司令部,改稱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
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同年設臨夏專區,專署駐臨夏縣,轄臨夏(駐韓家集)、和政、夏河、寧定、永靖(駐蓮花城)、康樂(駐辛集)、洮沙、臨洮等8縣。1950年,由臨夏縣城區設臨夏市,專署駐臨夏市;撤銷洮沙縣,併入臨洮縣,並將臨洮縣劃歸定西專區;由臨夏、和政、寧定、永靖4縣部分地區設立東鄉自治區(9月25日),駐鎖南壩;原岷縣專區所屬臨潭縣劃入臨夏專區。轄1市、6縣、1自治區。
1952年臨潭縣駐地遷至舊城。1953年,臨夏市改為省轄市;寧定縣改設廣通回族自治區;將臨潭縣劃歸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鄉自治區改為東鄉族自治區。臨夏專區轄5縣、2自治區。1955年,廣通回族自治區改設廣通回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區改設東鄉族自治縣。臨夏專區轄4縣、2自治縣。
1956年撤銷臨夏專區,設立臨夏回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臨夏市。將臨夏市和臨夏、和政、永靖、康樂4縣及東鄉族自治縣、廣通回族自治縣劃歸臨夏回族自治州;廣通回族自治縣改設為廣通縣。轄1市、5縣、1自治縣。11月19日,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1957年廣通縣改名為廣河縣。1958年撤銷永靖、臨夏2縣,併入臨夏市;撤銷廣河、康樂2縣,併入和政縣;全州轄1市、1縣、1自治縣。
1961年,恢復臨夏(駐韓家集)、康樂、永靖(駐蓮花城)、廣河(駐太子寺)4縣;全州轄1市、5縣、1自治縣。1962年永靖縣由蓮花城遷駐小川。1973年撤銷臨夏市,併入臨夏縣。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駐臨夏縣。臨夏縣駐地由韓家集遷城關。臨夏回族自治州轄臨夏、永靖(駐小川)、和政、康樂、廣河(駐太子寺)5縣及東鄉族自治縣(駐鎖南壩)。
1983年,恢復臨夏市(縣級),以臨夏縣的城關鎮和城關、南龍、折橋、枹罕4個公社為臨夏市行政區域。臨夏縣人民政府駐地遷至韓家集。1996年,臨夏州面積8169平方千米,人口178萬人,其中回族占35.3%、東鄉族占18%,轄臨夏市和臨夏、康樂、永靖、廣河、和政5縣及東鄉族自治縣自治縣、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州政府駐臨夏市。

行政區劃

概況
截至2013年3月,臨夏州下轄有1縣級市、5縣、2民族縣。臨夏州政府位於臨夏市紅園路。
轄區

縣級行政區名稱
面積 人口 政府駐地 下轄鄉鎮街道 備註
臨夏市 88.6 27 城南街道 4鎮6街道 臨夏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臨夏縣 1212.4 38.69 韓集鎮 6鎮19鄉 臨夏州西南部,地勢東北低、西南高
永靖縣 1864 20.45 劉家峽鎮 17個鄉鎮 臨夏州北部,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廣河縣 538 22.7 城關鎮 6鎮3鄉 臨夏州東南部,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和政縣 960 20.81 城關鎮 6鎮7鄉 臨夏州南部
康樂縣 1083 26.63 附城鎮 5鎮10鄉 臨夏州東南端,以種養業為主的少數民族貧困縣
東鄉族自治縣 1510 28.72 鎖南鎮 5鎮19鄉 臨夏州東北部,東鄉族的發祥地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910 25.8 吹麻灘鎮 17個鄉鎮 臨夏州西部,是中國唯一的保全族聚居地
以上資料: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人),數據時間為截至於2013年3月。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夏州位於黃河上游,在甘肅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標在東經103°211′、北緯35°601′之間。東臨洮河與定西市相望,西倚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鄰,南靠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瀕湟水與蘭州市接壤。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臨夏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境內山谷多,平地少,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向東北遞降,呈傾斜盆地狀態,平均海拔2000米。
氣候
臨夏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半乾旱氣候,西南部山區高寒陰濕,東北部乾旱,河谷平川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氣溫6.3℃,最高氣溫32.5℃,最低氣溫零下27.8℃;年均降雨量537毫米,蒸發量1198至1745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572.3小時;無霜期137天。
河流水系
臨夏州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州內河流均屬黃河水系。黃河流經臨夏州境內達103公里,一級支流有洮河、大夏河、湟水河等,有黃河三級以上支流30多條。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臨夏州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達43種。主要是:金屬礦產17種(鐵、錳、鉻、銅、鎳、鉛、鋅、鎢、鉬、銻、金、銀、鉑、鉭、鈮、鈹、磷釔);能源礦產2種(煤、泥炭);非金屬礦產24種(重晶石、蛇紋岩、硼、磷、砷、鹽、鉀長石、螢石、白雲岩、矽石、耐火粘土、花崗岩、水泥灰岩、飾面大理岩、石膏、滑石、沸石、矽灰石、方解石、玄武岩、輝綠岩、磚瓦粘土、閃長岩、建築砂石)。發現礦產地87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17處、礦點44處、礦化點21處。
水能資源
截至2013年,臨夏州境內水資源總量336億立方米。其中過境水32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總量12.15億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516毫米。河流落差集中,水能理論蘊藏量225.5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264.32萬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臨夏州總人口為215.0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1.21萬人;鄉村人口173.81萬人。人口城鎮化率為26.69%。人口出生率為14.79‰,死亡率為7.0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78‰。
民族
截至2013年,臨夏州境內有回、漢、東鄉、保全、撒拉、土、藏等31個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9.2%。其中,東鄉族和保全族是以臨夏為主要聚居區的兩個少數民族。

政治

州委
州委書記:楊元忠
州委副書記、州政府黨組書記、州長:馬學禮
州委副書記:苟天宏
州委常委、臨夏市委書記:曹正民
州委常委、秘書長、州直機關工委書記:蔚俊
州委常委、副州長:趙維國
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者永明
州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宏亞
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國志
州委常委、副州長:劉富禎
州委常委、副州長、州政府黨組成員:馬順軍
州委常委、紀委書記:魏建寶
政府
州委副書記、州政府黨組書記、州長:馬學禮
州委常委、副州長:劉富禎
州委常委、副州長、州政府黨組成員:馬順軍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王建華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馬明傑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魏賀生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馬旭林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苟永平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賞進孝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連坤明
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白成君
臨夏州政府秘書長:馬有信

旅遊資源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臨夏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遺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發掘出的古動物化石以其數量、品種、規模和完整程度占據了六項世界之最,境內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齊家文化等文化遺址鱗次櫛比,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現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彩陶王”,被譽為“中國的彩陶之鄉”。全州共有各類旅遊景區、景點107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3處。較為知名的有炳靈寺石窟、“黃河三峽”、松鳴岩、蓮花山等。這裡是民歌“花兒”的發源地,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花兒之鄉”。臨夏民族風情濃郁,是古羌族文化、伊斯蘭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交匯融合的地方,特別是伊斯蘭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穆斯林民眾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國民經濟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8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78.59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68億元,增長7.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67億元,增長13.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6.24億元,增長17.0%。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二、三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6:28.6:44.8調整為23.8:30.1:46.1。全州人均生產總值3971元,增長14.2%。二、三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推力,第一、二、三產業的貢獻率分別為12.7%、30.2%和57.1%,分別拉動經濟成長1.7、4.1和7.8個百分點。非公有經濟快速發展,其實現的增加值占全州生產總值的43.55%。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2008年,全州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236.32萬畝,糧食總產52.54萬噸,再創歷史新高。不斷最佳化種植結構,玉米、馬鈴薯、雙低油菜、中藥材等特色優勢農產品種植面積148.31萬畝,占農作物種植總面積的62.8%。扶持發展設施農業,加快蔬菜基地建設,新增日光溫室2200萬畝、塑膠大棚1500畝。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全州造林16.35萬畝,義務植樹545.3萬株,新建綠色通道380.8公里;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新增花椒種植面積2.55萬畝、啤特果3.07萬畝、育苗1.1萬畝。大力發展畜牧產業,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72個、規模養殖場184個,全州大牲畜存欄、畜牧業產值、肉類總產量分別增長5.04%、8%、8.85%。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發展良好。實施73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解決了1.26萬絕對貧困人口和4.5萬低收入人口的溫飽問題。加強新農村建設,全面完成永靖省級試點縣和9個省級試點村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任務。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產生活條件,農田水利、農村道路、人飲工程、沼氣建設、危房改造取得較大進展,新修梯田5萬畝,完成0.6萬畝的東鄉南陽渠田間配套建設任務,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節水灌溉面積3萬畝,硬化農村公路556公里,解決15.51萬人的飲水安全和1.3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建成沼氣池1.6萬座。加大勞動培訓和輸出力度,全年培訓勞務18.52萬人,輸轉勞務45.3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9.94億元,增長27.9%。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運行質量有所提高。2008年,全州實現工業增加值17.71億元,增長1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3.14億元,增長11.1%。按隸屬關係分,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5.75億元,下降3.1%;省屬企業實現增加值2.47億元,增長11.4%;州縣屬企業實現增加值4.92億元,增長33.69%。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實現增加值1.63億元,增長51.4%;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1.51億元,增長7.0%。在支柱行業中,電力生產及供應業實現增加值5.69億元,同比下降0.03%;化學原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58億元,同比增長14.69%;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實現增加值0.73億元,同比增長1.45倍;飲料酒製造業實現增加值0.15億元,同比增長10.22%;食品製造業實現增加值0.34億元,同比增長18.1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73億元,比上年增長17.88%;工業產銷率為97.73%,比上年下降1.66個百分點;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99242元/人,比上年提高14489元/人。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5.96億元,同比增長16.8%。

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大,成效顯著。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67億元,比上年增長64.95%。按投資主體分,中央投資1.1億元,下降25.17%;省屬投資17.48億元,增長1.57倍;州縣屬投資34.09億元,增長44.08%。按城鄉分,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7.05億元,比上年增長70.84%;農村固定資產投資5.62億元,增長27.63%。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0.58億元,增長5.45%;第二產業投資22.19億元,增長59.28%;第三產業投資24.28億元,增長1.29倍。重大項目投資進展順利。全年在建重大項目20個,本年完成投資22.43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42.59%。

交通郵電通訊業快速發展。2008年,全州公路通車裡程達4341.49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公路里程212.27公里。貨運周轉量3.42億噸公里,增長2.71%;客運周轉量3.58億人公里,增長9.78%。郵電業務總量3.53億元,增長12.2%;年末本地電話用戶15.99萬戶,增長3.76%;行動電話用戶29.1萬戶,增長5.5%。電話普及率每百人達到17.66部。

商貿流通日趨活躍,旅遊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2億元,同比增長19.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8.4%,出口創匯201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3%。接待國內外遊客144.8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2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和27.4%。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金融保險平穩運行。全州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7.23億元,增長20.6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49億元,增長27.97%,全年財政支出51.03億元,增長38.84%。各類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達114.35億元,比年初增長26.59%;貸款餘額54.12億元,比年初增長29.57%。財產險保費收入5460萬元,增長22.34%;壽險保費收入5451萬元,增長41.0%。

基礎設施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全州新開工項目290項,完成投資22.5億元;續建項目794項,完成投資23.8億元。蘭州-臨夏-甘南鐵路被納入全國鐵路建設規劃,總投資15.7億元的折達二級公路開工建設,康臨高速公路、劉家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一期工程等項目進展順利,東鄉縣鎖達路改建、和政縣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項目建成。狠抓生產財源性項目建設,實施了劉化集團年產20萬噸低壓合成氨、和政縣隴滇公司鋼材生產一期工程、永靖縣年產2萬噸離子膜燒鹼生產線、廣河縣宏良皮業公司二期工程、東鄉縣達板萬噸彩色鋁型材生產線等項目。加強電力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鹽鍋峽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永靖縣、臨夏330千伏輸電工程建設進入前期工作。加強社會事業項目建設,臨夏回民中學教學樓、5所明德國小,州婦保院門診樓暨傳染病區、和政縣醫院整體搬遷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簽約招商項目91個、資金60.7億元,到位資金17.33億元,項目履約率84.5%。最近,根據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大戰略部署,積極開展了項目申報和爭取工作,已落實項目60個、資金1.79億元。加大城鎮開發建設力度,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永靖縣古城新區、廣河縣城河北新區開民項目順利啟動,和政縣縣城開發、積石山縣縣城市政建設、臨夏市大夏河南岸綜合治理和工業園區建設、康樂縣縣城濱河新區開發和舊城區改造進展順利。狠抓小城鎮建設,確定39個集鎮進行規劃設計和改造建設。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分別下降4.7%、5%,劉化公司、臨夏市兩個污水處理廠實現了達標排放,飲用水源地保護得到加強。

社會事業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認真落實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給24.6萬名國小生、7.3萬名國中生免除了雜費、免費發放了教科書;對5711名職校生髮放國家助學金428萬元;爭取到國家助學代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108萬元,資助了2038名高校貧困生。狠抓“兩基”攻堅,廣河縣、和政縣“兩基”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全州聯考本科上線1452人,增長54.3%。加快衛生事業發展,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48所鄉鎮衛生院、52個村衛生所(室)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為128所鄉鎮衛生院配備醫療設備5318台(件);狠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94.67%;提高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健全應急預案,充實應急隊伍,加強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工作,及時處置各種疫情和突發事件。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成5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00個“農家書屋”;東鄉族擀氈技藝米拉尕黑、永靖七月跳會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年共組織實施科技計畫項目60項,共取得科技成果22項,其中20項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新選派246名科技特派員到基層開展科技服務。實現了人口和計畫生育控制目標,“少生快富”工程全面實施,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成功舉辦全州體育運動。

人民生活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8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1847元,同比增長15.8%。城鄉消費結構不斷最佳化,城鎮恩格爾係數37.5%,農村恩格爾係數為47%。積極擴大就業,全州新增就業1.0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3.91%;登記核實城鎮零就業家庭126戶,實現了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的目標。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8萬人、8.4萬人、4.9萬人、0.9萬人。全州23.71萬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0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8.4平方米。

濃郁的穆斯林風情

臨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東鄉族保全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109.76萬人,占全州總人口的56.2%。伊斯蘭教在臨夏有著悠久的傳播歷史和深遠影響,早在唐代,伴隨著絲綢之路的悠悠駝鈴聲,伊斯蘭教在這裡開始紮根,歷經廣泛傳播,這裡逐漸成為中國伊斯蘭教的繁盛之地。回族是臨夏穆斯林中人口最多的一個群體,現有62.7萬人;東鄉族和保全族是以臨夏為主要居住地的兩個少數民族。臨夏穆斯林各民族在衣著、飲食、婚喪嫁娶、節慶禮儀等物質、文化生活和喜好、風尚、禁忌等方面,都保持著較為完整的伊斯蘭風格,世代相傳,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每年到麥加朝覲的臨夏穆斯林近千人,一年一度隆重熱烈的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是臨夏穆斯林的傳統節日。

臨夏回族自治州風景保護區
遍布全境的伊斯蘭特色建築是臨夏穆斯林風情的一個重要體現。這裡清真寺和拱北(先賢陵)建築風格獨特,主要有中國古典式建築、阿拉伯風格式建築、中阿混合型建築三大類型,現代建築技術不斷融入。境內現有清真寺2614座,拱北143座。

獨具特色的清真飲食是臨夏穆斯林風情的又一體現。不論是三泡台蓋碗茶發子面腸釀皮子甜麥子和油炸食品等風味小吃,還是扣牛肉、東鄉手抓羊肉糊羊肉冬粉鴿蛋、羊肉葫茄等傳統菜餚都做工考究、色香味美。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走南闖北臨夏人的足跡,臨夏清真飲食在祖國各地廣泛傳播。

特色文化

臨夏州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過渡帶,又是東鄉保全撒拉等多個民族文化的交匯點,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獨特的地域孕育了臨夏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

——臨夏花兒

臨夏回族自治州蓮花山
臨夏花兒是傳唱在回、漢、東鄉、保全、撒拉、裕固等眾多的民族當中,流傳於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陝西四川的部分地區,源於甘肅臨夏的高腔山歌,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書”而享譽中外。

臨夏花兒分為“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洮岷花兒)兩大類型。河州花兒又名“少年”,在花兒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其格律奇特,韻律別致,在中華詩律中獨樹一幟。河州花兒的曲調用“令”來稱呼,曲調豐富,在百餘種以上,最具代表作的曲令有《河州大令》、《河州二令》、《河州三令》、《尕馬兒令》《水紅花令》、《白牡丹令》、《大眼睛令》、《保全令》等。“蓮花山花兒”(洮岷花兒)歌詞純正樸實,格律自由獨特,曲調高亢奔放,在內容上有 “散花”和“整花”之分,在形式上則有“單套”和“雙套”之別,把“花呀、蓮葉兒”作為每一首花兒的尾聲,為嫵媚的蓮花山更是添葉增色。

諺語說:“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呀由不得自家。在臨夏的田間地頭、林間牧場,到處都可以聽到悠揚的“花兒”歌聲。 “花兒”除了平時散唱外,一年四季都有朝山賽歌的“花兒”勝會,據統計,臨夏州境內,大型“花兒”會就有100多處,其中以松鳴岩花兒會、蓮花山花兒會、蓋新坪花兒會、炳靈寺花兒會因其規模之大、影響之廣被稱為花兒歌會之最。

——茶馬互市

“茶馬互市”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以物易物的特殊貿易形式,在我國民族史與貿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河州作為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之紐帶,茶馬貿易由來已久。

臨夏回族自治州化石
河州的茶馬互市始自唐宋,興盛於明代。唐代“始驅馬市茶”,時中原王朝與吐蕃各取所需,茶馬互易。宋神宗九年,在河州設立官辦市場(榷場),市易司專管,招募各地商人交易,後又設買馬場,茶馬貿易迅速發展起來。金、元時期,統治者來自漠北,戰馬耕畜不缺,茶馬互市一度中斷;明洪武七年,河州城內設茶馬司,主管“收放茶斤,招易番馬”,“萬馬騰驤,殆成雲錦”之繁榮景象,蔚為壯觀。茶馬司初,公平交易,後推行金牌信符制,壟斷買賣,茶貴馬賤,官辦貿易遂之蕭條,時至乾隆年間,撤消茶馬司。期間,民間茶馬貿易日趨活躍,“南關客棧十八座,四方商賈雲集焉”為之寫照。

茶馬互市的持續繁榮,推動了農牧經濟的互補發展,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也培育了臨夏人 “善商”的特長,使臨夏地區發展成為西部物資集散的“旱碼頭”。在開放開發的新時期,古老的“旱碼頭”不斷煥發著生機與活力。

——河州彩陶

臨夏回族自治州彩陶王
彩陶是人類應生產、生活而產生的用具,它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河州彩陶的密集出土,既使臨夏享有“中國彩陶之鄉”的美譽,又見證了臨夏為人類發祥地之一,把臨夏的歷史提前了5000年。

河州彩陶多姿多彩,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四個文化類型各具風韻。各種陶器造型迥異,有等,表面飾以精美的花紋,紋飾多以黑、橙、褐、紅、灰色為主的平行線、曲線、交叉線、同心圓渦形紋組成。河州彩陶最負盛名的是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的陶器,其代表作為1954年出土於積石山縣三坪村、被郭沫若先生稱為“彩陶王”的雙耳四鋬彩陶瓮,為國家一級文物,現珍藏於中國國家物館

臨夏的先民在河州大地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彩陶文化,境內發掘的370餘處古文明遺址,就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皿,佐證了遠古時期的臨夏就是人類生息繁衍的樂土,演繹了臨夏這方熱土的人們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旅。

——河州磚雕

河州磚雕,源遠流長,發端於北宋,成熟於明清,完善於當代,是臨夏民族建築裝飾藝術別具一格的集中體現,蜚聲隴上,著稱於世。

自古以來,河州磚雕裝點於牆面影壁、門楣榍頭、屋脊台座、甬道側壁等處,始終閃耀著藝術的光彩。河州磚雕多以梅蘭竹菊、山水花鳥、珍饈佳肴、八寶博品等物象為題材,富有濃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河州磚雕有“捏

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積石雄關
雕”和“刻雕”之分,捏雕為手工捏制,焙燒而成,造型有脊獸套獸寶瓶等;刻雕取材青綿磚,雕工技法有陰線刻、凹面線刻、凸面線刻、淺浮雕、深浮雕、鏤空雕等。磚雕作品通常由幾塊乃至數十塊青磚拼接而成,往往由三四層圖案構成,重重疊疊,里呼外應,巧妙地將書法、繪畫和雕刻融為一體,活靈活現,典雅傳神,令人叫絕嘆服。

河州磚雕,藝人輩出,歷經磨礪,日臻完美,形成了以綻成元和周聲普為代表的兩大流派。綻派推陳出新,注重寫實,東公館的“江山圖”為其代表作,實乃全國罕見的磚雕珍品;周派刻意傳統構圖,因物設圖,紅園的“山水圖”是其代表作。燦若星辰的河州藝人匠心獨運,以其嫻熟的雕工和獨特的手法,將冰冷的磚塊精磨細雕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品,是我國古典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

——河州牡丹

牡丹隨處有,勝絕是河州

河州牡丹,歷史悠久。早在800年前,牡丹已綻放於臨夏大地,植牡丹、賞牡丹、唱牡丹、“浪牡丹”之風盛行,經久不衰。在花鄉歌海的臨夏,對牡丹的鐘愛,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從作畫、刺繡、吟唱到磚雕、木刻、彩繪,無不以牡丹為題材。今日的河州牡丹,已成為臨夏市市花,象徵著臨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河州牡丹,名冠神州。魏紫姚黃梨花雪粉西施、佛頭青、硃砂紅、花二喬綠蝴蝶醉貴妃等牡丹顯貴遍布臨夏,爭奇鬥妍,而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顯明紫斑而得名,其基本花色有紅、白、紫、黃等多種,樹冠高達兩米,花大盈尺、端莊嫵媚、花香襲人、色澤艷麗,一簇簇如花傘撐開,一朵朵似彩雲追月,因其為臨夏獨有,更顯珍貴,實為牡丹皇后,曾榮獲中國第三屆花卉博覽會銅獎。

河州牡丹,崢嶸園庭。牡丹作為臨夏花中之魁,隨處可見,品之有所,賞之有處。臨夏較大的牡丹園有百餘處,尤以臨夏紅園、東郊公園牡丹園為之著稱,更有數不勝數的居民牡丹庭院

臨夏有“小洛陽”之稱,名至實歸。

——河州雕刻葫蘆

臨夏回族自治州劉家峽水電站
河州雕刻葫蘆約有上百年的歷史。著名的回族雕刻葫蘆老藝人馬耀良所雕的葫蘆作品,更是遠近有名。雕刻葫蘆的原材料來源於家種葫蘆,但又不同於一般的“螞蟻葫蘆”和“長頸葫蘆”。雕刻用的葫蘆,專用小圓葫蘆和單吊葫蘆,講究大小均勻,即所謂“小如珠,大如拳”。

河州雕刻葫蘆大體有三種。一是小圓雕葫蘆。最小的僅有算盤珠大,一般做裝飾物和旅遊紀念品,不僅可以觀賞,而且還可當作健身球。二是單吊葫蘆。通常裝養蟈蟈和秋蟬、蚱蜢。這種葫蘆講究要圓潤,不能有疤結,這樣才聚音。頂上鏇開個圓口,再刻上花邊圖案,腰部鏤一“貫錢”。蟈蟈裝在裡面,鼓翼振翅,嗡嗡之音,有一種金屬碰撞的鏗鏘聲。夏日裡,玩家們揣於袖內,三三兩兩湊在一起,邊品音邊賞畫,自有一番田園詩話般的醉人情調。三是天然生成的疙瘩葫蘆。渾身布滿了奇形怪狀的疙瘩,這是種子變異造成的,極為罕見。稍加雕琢修飾,用手越摸越亮,熠熠生輝,有一種天然的拙趣。

河州雕刻葫蘆多取材於傳統戲劇古典文學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山水花草蟲鳥、名勝古蹟以及民族風情,取材廣泛,不拘一格。在表現形式上,有的一人一物或一個場景,採用特寫的手法;有的則用連環的方式,人物形象眾多,畫面連貫。精美的雕刻葫蘆,一枚在手,反覆欣賞,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窮的遐想。

——河州木刻

臨夏回族自治州化石
河州木雕主要用於古典建築和板裝飾民居之中。早期木刻見於炳靈寺石窟及其木結構 窟檐和重樓、棧道上。古代木雕多採用松木、梨木、也有楠木紅木等貴重木材,採用榫鉚結構,造型洗鍊,工藝精緻。明清時,木雕已發展成一種專門工藝。河州木雕經長期發展形成南北兩派,北派以喇嘛三川為主,擅長藏傳佛教寺院和清真寺建築,南派以枹罕川工匠為主,擅長民居別墅和傳統古建築。

——臨夏彩繪

臨夏彩繪是在吸收和璽彩畫鏇子彩畫、蘇式彩畫京式彩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融會和吸收漢族構圖雍容大方、色彩和諧統一,回族構圖飽滿、設色素雅,藏族用色對比強烈、大紅大綠、熱烈飽滿的風格,以鏇子彩畫為基本格局,以蘇式彩畫和京式彩畫為主要表現形式,突破清式彩畫的樊籬,用色熱烈大方,富麗堂皇,題材新穎別致,形成具有西部特點的河州彩畫。

自然人文景觀

臨夏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帶,地貌特徵別具特色,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奇秀險峻的自然景觀,既有梁峁起伏、溝壑縱橫的大川絕谷,雙有一馬平川土地鬆軟的川盆地,既有植被裸露的黃土高坡,更有光怪陸離、奇異迷人的丹霞石林,春夏秋冬景色各異。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蓮花山

蓮花山,位於臨夏州康樂縣境內。海拔3578米,山體絕對高度1578米,正好是泰山的海拔高度。山體陡峭險峻,直插雲霄。

臨夏回族自治州劉家峽水電站
蓮花山是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景區內建有花園式賓館,萬年古松,奇花異草,潺潺清泉,古剎鐘聲,讓人流連駐足。登山是人們游蓮花山的必選項目,穿過茂密的森林,拾階而上,歷經險要的頭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四天門、紫霄宮金頂,最後到達玉皇閣,其攀登難度遠大於“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的泰山。蓮花山上建有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經常香火繚繞,信徒絡繹不絕。文人雅士在蓮花山峭崖陡峰篆金石、刻墨跡,平添了許多文化色彩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是蓮花山“花兒”會,從六月初一開始,到六月初六,數以萬計的朝山者和民間歌手,到這裡朝山對歌,一片“花兒”的海洋,成為中外遊客旅遊觀光,採集民風的絕好良機。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松鳴岩森林公園

松鳴岩,位於和政縣境內,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內建有豪華賓館,其間山峰疊嶂,清泉飛瀑,松濤合鳴,牛羊成群,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松鳴岩有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每逢農曆四月初八,“開化龍會,朝拜寺者,累聚萬千,香火其盛”。龍華會是佛教的傳統節日,寺院要舉行用香湯洗佛像的活動,因此,也叫“浴佛節”。

松鳴岩也是“花兒”會的盛地。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到四月二十八日,這裡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花兒”盛會,美景歡歌,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來這裡觀光採風。

大禹治水的源頭——積石雄關

臨夏回族自治州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積石關在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坐落於滔滔黃河之濱,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相毗鄰,是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西漢時期設定的古河州(臨夏)二十四關之第一關。積石關和大禹的名字緊緊相聯,據史書記載,積石“乃大禹導河之極地”。公元1368—1644年明代時此地還建有一座禹王廟

積石關是條黃河峽谷,山勢陡峭狹窄,黃河兩岸,或峭壁千仞,對峙相望;或重岩疊嶂,隱天蔽日。中心地帶,危石險峰,橫出天際,大有將崩欲傾之勢。而黃河激流奔湍,生雲吐霧,橫衝怒闖地奔出石峽,遠流而去。真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大河賦》讚美道:“覽百川之雄壯,莫高美於黃河;潛崑崙之峻極,出積石之嵯峨”。

到積石關旅遊,不僅可以欣賞到大山大河的壯美,還可以聆聽大禹治水的傳奇故事,發思古之幽情。這裡還是黃河漂流的勝地。

隴上杏花村——唐汪川

隴上杏花村,指東鄉族自治縣的唐汪川。唐汪川地處洮河下游的河谷地帶,與甘肅省臨洮縣一水相隔。在唐汪川,田間地埂,房前屋後,到處是枝節橫生的桃杏樹清明時節,正是唐汪川杏花盛開的時候,滿川的杏花如脂如粉,粉紅中帶著晶亮,加上初春麥苗嫩綠的映襯,顯得十分妖嬈。人說,家中無桃杏,愧為唐汪人

西部水上樂園——黃河三峽

臨夏回族自治州松鳴岩
黃河三峽(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在永靖縣境內,黃河之水穿峽而過,故名黃河三峽。這裡,山環著水,水繞著山,水之秀麗,山之雄渾,珠聯璧合,相映成景。炳靈峽內兩岸丹霞地貌的山崖,奇峰林立,摩肩接踵,形態各異,氣象萬千,美不勝收。這裡有距今1600多年歷史的中國六大佛教石窟之一的炳靈寺石窟。

出炳靈峽便進入了西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劉家峽水庫。水庫崖線長55公里,庫容量5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66平方公里,水面積1.33萬公頃,水面遼闊,風光旑旎,是西部最大的水上樂園。水面上楫穿梭,漁帆點點,沙鷗翔集,既可以品賞到鮮的黃河鯉魚,又可欣賞高原平湖的秀麗風光,也可參觀中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的風采。

黃河三峽的迷人之處,不光是炳靈峽炳靈湖太極湖太極鳥島,更是妙趣橫生。劉家峽水電站大壩下游,是一條比較寬闊的谷地,由於黃河在這裡拐了一個S形的彎,恰似太極圖形而得名太極島。島上池塘連連,蘆葦叢生,荷花映水,荷葉搖曳,一派江南水鄉韻味,是理想的避暑盛地。棗園新村的農莊式度假別墅,建築風格獨特,民俗風味濃重。乘船順流西下,景致更佳。專用鐵路線開有旅遊專列。距鹽鍋峽水電站不到5公里處,便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地質遺蹟。

高原明珠——劉家峽水電站

劉家峽水電站位於永靖縣境內的黃河幹流上,它是由我國自行勘測、設計、建造的亞洲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是黃河上的一顆明珠,是黃河幹流規劃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中的第七個梯級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為122.5萬千瓦,年發電57億度。1958年正式動工建設,1974年全部建成,胡錦濤總書記曾經參加過水電站建設。劉家峽水電站把陝西、甘肅、青海三省的電網連線在一起。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劉家峽水電站的建成,在祖國黃土高原形成了罕見的高峽平湖,令遊人驚嘆不已。1971年,偉大的文學家郭沫若來劉家峽視察時,寫下了著名的《滿江紅·遊覽劉家峽水電站》:"成績輝煌,嘆人力,真正偉大。回憶處,新安鴨綠,都成次亞。自力更生遵教導,施工設計憑華夏。使黃河馴服成電流,兆千瓦。綠水庫,高大壩,龍門吊千鈞閘。看奔騰泄水,何殊萬馬。一艇風馳過洮口,千岩壁立疑巫峽。想將來,高峽出平湖,更驚訝!"隨著庫區綠化和遊覽項目的不斷完善,庫區周圍山嶺塬台,綠樹成蔭,遊人如織,已成為西北著名的旅遊勝地。

中國六大石窟之一——炳靈寺石窟

臨夏回族自治州太極湖
炳靈寺石窟位於臨夏州永靖縣城西南約35公里處的大寺溝內。是中國六大石窟寺之一,被列為國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十六國時代(公元439年)開始雕鑿,歷經北魏北周各代,已有1600多年歷史。“炳靈”藏語音譯,為“十萬佛”之意。《中國通史》一書中認為,炳靈寺石窟與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駕齊驅,有著同樣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炳靈寺現存窟龕共183個,有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萬平方米。最大的彌勒坐佛高達27米,最小的雕像僅0.25米,分布在長200米、高60米的懸崖絕壁上。該窟中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顯的墨書題記,是國內石窟中所保留的最早的紀年題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169窟西秦《文殊菩薩問疾圖》是國內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一幅維詰經變圖;原16號窟,現歸位在石窟群對面睡佛殿內長8.6米泥塑炳靈寺臥佛,是中國目前現存的北魏時期的惟一一尊臥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高0.25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國內現存石窟像中最為珍貴的一尊,充分體現了盛唐風貌。171窟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石脂泥塑的彌勒佛大坐像,依山雕鑿,高達27米,雄渾莊嚴。特別是168窟保存完整的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南北壁正立的大立佛,向世人展示了罕世瑰寶的藝術魅力。

炳靈寺石窟塑像造形凝練,神態生動,手法簡練,比例協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達到了完美的藝術境界,充分體現了當時高超的藝術技法,在中國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世界罕見的自然遺存——和政古動物化石群

和政古動物化石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朵奇葩,打開了人類窺視黃河古文明的視窗。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和政古動物化石種類繁多、珍貴驚奇,雄居歐亞、震驚世界,分爬行綱和哺乳綱7個目130個屬種,大致可分為距今約1900萬年—1300萬年的鏟齒象動物群、距今約1100萬年—200萬年的三趾馬動物群和距今約250萬年—200萬年的真馬動物群三大類型,占據了六項世界之最,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化石、世界上最大馬——埃氏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

和政古動物化石的發現,填補了我國哺乳動物化石群研究收藏中的空白,對於人類探索中華文明,研究氣候變遷、地質演變及環境變化,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專家考察後認為:“現在出土的數量十分驚人,遠大於整個亞歐大陸已知同時代的任何一個地點的採集數量,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我國再無可能找到像和政地區這樣的在同一地區同時發現多個動物群,化石保存得如此豐富完好、地層出露既好而且連續的地點了。”“它的潛在的尚待發掘的價值絕不遜於聞名於世界的珠穆朗瑪峰南坡的西瓦利克(siwatiks)。”

現已建成的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收藏各類化石6000多件,其中一級品50多件、二級品180多件、三級品350多件,作為一個縣級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如此之多,如此珍貴,是我國絕無僅有的。化石館的建設為科學、長期、妥善保護這一珍貴資源,為舉辦科學展覽,接納國內外專業研究人員,進行國際文化交流和國內外遊客參觀遊覽提供了場所,不僅使和政古城增添了一處歷史文化亮點,而且已成為甘肅乃至全國的主要歷史文化景觀

震驚世界的——恐龍足印化石群

臨夏是遠古時期古生物繁衍棲息的樂園,自然遺存十分豐富,出土於黃河之濱,太極湖畔,形成於1億7千萬年前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的永靖恐龍足印化石群,斐聲中外,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遺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堪稱世界之最。目前,在甘肅永靖鹽鍋峽一帶約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已揭露的2000多平方米的岩層層面上,共發現了10類150組1724個足印化石,同時還發現了首例翼龍鳥腳化石,這是生活在距今1億7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或早白嚴於紀恐龍所留的足印遺蹟。主要有巨型類蜥腳類恐龍足印化石、小型類蜥腳類恐龍足印化石和虛骨龍足印化石三種類型。其中,最大的一隻足印長1.5米,寬1.2米,約有半個桌球桌大小,比此前中國四川發現的最大恐龍足印(長0.5米,寬0.4米)還要大得多,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化石。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蜥腳類、巨型獸腳類、蜥蜴類腳印和鳥腳類足印。

2001年12月4日,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建立“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總投資為9600萬元人民幣。劉家峽恐龍地質公園的建設,對恐龍足印群的保護開發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也使甘肅永靖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文化景觀。

民族建築藝術的縮影——東公館

東公館坐落在臨夏市八坊的東南面,三道橋廣場以東,修建於20世紀40年代,因館內樓閣屹立,廳院相連,雕樑畫棟,富麗堂皇而馳名。現為臨夏市青少年科技宮,臨夏市文物保護單位。

東公館原稱臨夏公館,占地面積達10公頃(約150畝),包括素琴女校、果園、菜園水磨避暑山莊(黃家閘)等。始建於1938年,竣工於1945年,歷時8年,是一座“田”字形的莊院,其布局獨具匠心,正門為西洋式建築,門道過庭風格迥異,作用不同。正院主屋為3層5間大樓,上28根通天柱構成,主樓兩側有2層黑心角隨樓,每層5間。兩廂和對廳都是攢金大七架舊式廳堂,每面都是7間。西南、西北兩院均為四合院修有攢金七架堂屋和抱屋,均為七間,東南院有觀花樓,西南院為廚房院,東北為衛兵院、車馬院、四院毗鄰,四院中間有一小天井。通道兩側載有四秀常青的松柏,院內隨處可見的磚雕,均出自磚雕藝術家綻成元及其門陡之手,其圖案各具特色,堪稱一絕,過庭影壁的大型磚雕“江山圖”為絕代佳作,既是領略河州磚雕藝術也是臨夏旅遊的必去之處。東公館木刻也堪稱藝術精品,尤其是過庭屋檐上的一對麒麟,更是栩栩如生,逼真動人,令人叫絕嘆服。

東公館是臨夏最古老的樓院建築,它的主體設計,整個布局室內外、院內外的各種裝飾,堪稱首屈一指,其建築、裝飾的豪華精緻是臨夏人民聰明智慧的集中展示。

隴上名園——蝴蝶樓

蝴蝶樓位於臨夏市八坊西南面,三道橋廣場以西,因樓似蝶身,隨樓似蝶翅,從遠處俯瞰主樓,形似蝴蝶,故名“蝴蝶樓”,建成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現存蝴蝶樓正院一座,建成時便為隴上名園而聞名遐邇,現為臨夏市文物保護單位。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

蝴蝶樓初名為“永樂園”,繼改為“勤安村”,總面積500餘畝,建成於1943年,歷時5年,主樓卒北朝南,為二層磚木結構樓房,每層各5間,邊樓各3間,以穿廊相連,六角形隨樓各5間,樓東西寬56米,南北長74米,建築面積2660平方米,四周有寬敞的迴廊環繞。

蝴蝶樓整個建築結構精巧,雕樑畫棟,磚雕木刻,挑角翼形,窗欞軒敝,可近觀南龍山之蔥蘢,遠眺太子山之睛嵐。

整個建築風格獨特,集傳統木質建築之大成,聚園林的技藝之精華,整個建築結構中,不曾使用一枚鐵釘,至今卻保存完好,工藝精湛,世人稱道,既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一直被視為建築藝術之精品,至今依然熠熠生輝。

著名人物

王竑
王竑(1413-1488)字公度,號戇蓭,亦號休蓭。1439年會試,賜二甲進士。後官至兵部尚書。著有《戇蓭集》、《休蓭集》。
朱貴
朱貴(1778-1842)字黼堂,一字君山。祖籍金陵(今南京市)。17歲中循化武秀才。後累官至守備、游擊、參將。鴉片戰爭時,朱貴為浙江金華協副將,以身殉國。
馬福祿
馬福祿(1854-1900)字壽三,回族。1876年中武舉人,1880年中武進士,留京侍衛。八國聯軍侵華時殉國,時年46歲。
喇世俊
喇世俊(1865-1946)字秀珊,回族。1893年中恩科舉人。先後任四川東鄉縣知事、灌縣知事、甘肅實業司司長、甘肅財政司司長等職。著述《榆泉書屋日記》、《榆泉書屋詩集》手書本,均已無存,僅存所撰《馬星垣將軍墓志銘》一文。
馬輔臣
馬輔臣(1879-1968)回族。歷任寧海礦務局、鹽務局局長,西北軍騎兵第3旅團長,臨夏抗日救國理事會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副部長,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
馬鴻賓
馬鴻賓(1884-1960)回族。曾任寧夏鎮守使、甘肅省政府代理主席、軍長、集團軍副總司令、西北行轅副主任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西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甘肅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第1屆政協副主席。
馬惇靖
馬惇靖(1908-1972)國民黨陸軍中將。抗戰時期,任第八十一軍參謀長、第八十一軍第三十五師師長。抗戰勝利後,任整編第八十一師師長、第八十一軍軍長、固海兵團指揮官等。
魯瑞林
魯瑞林(1912-1999)原名魯瑞麟。1931年11月參加革命,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軍軍事學院畢業,少將軍銜。
黃德魁
黃德魁(1910-1992)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警衛排排長、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江漢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