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行政區劃

甘肅省行政區劃

甘肅省行政區劃是將甘肅省進行行政區劃的做法,比如全省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自治縣。

簡介

甘肅省鄉鎮行政區劃數據 ,是結合野外實測資料,同時參照有關地理圖件,採用人機互動的方式開展行政區劃地圖矢量化工作,最終獲取甘肅省鄉鎮區劃邊界數據。主要包括省市鄉、鎮、街道矢量邊界,精度滿足1:1萬比例尺要求。

甘肅省鄉鎮行政區劃地圖數據甘肅省鄉鎮行政區劃地圖數據

行政區劃詳表

 全省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自治縣。
蘭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關區。
城關區 七里河區西固區 安寧區 紅古區(海石灣鎮)
永登縣(城關鎮)榆中縣(城關鎮)皋蘭縣(石洞鎮)
金昌市轄1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金川區。
金川區
永昌縣(城關鎮)
白銀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政府駐白銀區。
白銀區 平川區(寶積路街道)
靖遠縣(烏蘭鎮)景泰縣(一條山鎮) 會寧縣(會師鎮)
天水市轄2個市轄區、4個縣、1個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秦州區。
秦州區 麥積區
武山縣(城關鎮)甘谷縣(大像山鎮) 清水縣(永清鎮)秦安縣(興國鎮)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家川鎮
嘉峪關市
武威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涼州區。
涼州區
民勤縣(三雷鎮)古浪縣(古浪鎮)
天祝藏族自治縣(華藏寺鎮)
張掖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1個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甘州區南環路。
甘州區
民樂縣(洪水鎮)山丹縣(清泉鎮)臨澤縣(沙河鎮)高台縣(城關鎮)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
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崆峒區西大街。
崆峒區
靈台縣(中台鎮)靜寧縣(城關鎮)崇信縣(錦屏鎮)華亭縣(東華鎮)涇川縣(城關鎮)
莊浪縣(水洛鎮)
酒泉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2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肅州區倉門街。
肅州區
玉門市(玉門鎮)敦煌市(沙洲鎮)
瓜州縣(淵泉鎮)金塔縣(金塔鎮)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紅柳灣鎮)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黨城灣鎮)
慶陽市轄1個市轄區、7個縣。市人民政府駐西峰區長慶北路
西峰區
慶城縣(慶城鎮)鎮原縣(城關鎮)合水縣(西華池鎮) 華池縣(柔遠鎮)環 縣(環城鎮)
寧 縣(新寧鎮)正寧縣(山河鎮)
定西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安定區中華路。
安定區
岷 縣(岷陽鎮)渭源縣(清源鎮)隴西縣(鞏昌鎮)通渭縣(平襄鎮)漳 縣(武陽鎮)
臨洮縣(洮陽鎮
隴南市轄1個市轄區、8個縣。市人民政府駐武都區城關鎮。
武都區(城關鎮)
成 縣(城關鎮)禮 縣(城關鎮)康 縣(城關鎮)文 縣(城關鎮)兩當縣(城關鎮)
徽 縣(城關鎮)宕昌縣(城關鎮)西和縣(漢源鎮)
臨夏回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5個縣、2個自治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臨夏市。
臨夏市
臨夏縣(韓集鎮)康樂縣(附城鎮)永靖縣(劉家峽鎮)廣河縣(城關鎮) 和政縣(城關鎮)
東鄉族自治縣(鎖南壩鎮)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吹麻灘鎮)

甘南藏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7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合作市。
合作市(合作鎮)
臨潭縣(城關鎮)卓尼縣(柳林鎮)舟曲縣(城關鎮)迭部縣(電尕鎮)瑪曲縣(尼瑪鎮)
碌曲縣(瑪艾鎮)夏河縣(拉卜楞鎮)

甘肅歷史悠久,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華夏始祖伏羲氏曾在這裡推八卦、授漁獵。甘肅作為我國東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漢唐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甘肅大地上,散布著上千處人文景觀,其中有堪稱世界石窟壁畫藝術寶庫的敦煌莫高窟、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以泥塑著稱於世的天水麥積山石窟等。
甘肅,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大地灣遺址證明,這裡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就誕生在渭河上游。三千多年前,周人先祖發祥於隴東一帶。漢唐以來,甘肅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商貿往來的絲綢之路,留下豐富的文物古蹟。
甘肅地域遼闊,自然風光優美,茫茫的戈壁、淳樸的黃土高原、廣袤無垠的草原、潔白瑩潤的冰川共同構成了一幅雄渾壯麗的畫卷。鳴沙山、月牙泉的奇異組合,給神秘沉重的絲路古道增添了一絲輕鬆愜意。隴東黃土高原和隴南山地起伏於甘肅的東南部,西越蘭州後便是河西走廊,起自蘭州西北,止於疏勒河玉門關,長達一千二百多公里,與青海界山祁連山脈接壤。 河西走廊是一片狹長平坦的高原,海拔一千至一千五百多公尺俯瞰走廊地帶,是綿延不絕的沙磧地、沙丘和風化的緩地,其中也有綠洲出現。綠洲的水源,來自由祁連山三千三百多條冰川的雪水所匯成的河流,為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以及緊靠祁連山谷的鄉鎮提供水源。河西走廊最窄處僅四十多公里,最寬處也不過幾百公里。
甘肅的石窟分布於河西走廊兩側,這裡原是絲綢之路的要衝,當年那些遠走漠漠塞外絲路的人為保平安, 紛紛在這個艱辛跋涉之地開窟造像,這些歷千年而不毀的石窟,既是宗教、文化、藝術的結晶,也是絲路歷史的見證。於是有了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縣的榆林窟、玉門的昌馬石窟、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文殊山石窟和馬蹄寺石窟、永靖縣的炳靈寺石窟、武山縣的水濂洞石窟、甘谷縣的大像山石窟、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涇川縣的王母宮石窟、慶陽縣的北石窟寺等,簡直是一條石窟走廊。
甘肅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獨具魅力的甘南藏族風情、肅南裕固族民俗,讓許多國人甚至外國客人都新奇不已。
以前曾是絲路孔道的邊荒之地,如今已被蘭新鐵路鐵路自東而西伸展,把一片片綠洲串連一起,其中各縣、市、城、鄉均有公車可達,交通相當便利。

人口 面積 區號 郵編 車牌號 行政代碼 人民政府地址

甘肅行政區劃 甘肅行政區劃

蘭州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1 730000 甘A 620100
嘉峪關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7 735100 甘B 620200
金昌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5 737100 甘C 620300
白銀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43 730900 甘D 620400
天水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8 741000 甘E 620500
武威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5 733000 甘H 620600
張掖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6 734000 甘G 620700
平涼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3 744000 甘L 620800
酒泉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7 735000 甘F 620900
慶陽 0萬人 0平方公里 00934 745000 甘M 621000
定西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2 743000 甘J 621100
隴南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9 746000 甘K 621200
臨夏 0萬人 0平方公里 0930 731100 甘N 622900
合作(甘南) 0萬人 0平方公里 00941 747000 甘P 623000

資料來源

行政區劃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