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區

涼州區

涼州區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平均海拔1632米。涼州,地處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是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1985年,武威縣改為縣級武威市;2001年,縣級武威市改為涼州區;1986年,原縣級武威市被國務院批准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現轄19鎮18鄉、2個生態建設指揮部,7個城區街道辦事處,全區總面積5081平方公里,有449個行政村,聚居著漢、回、藏、滿等25個民族,總人口102.25萬,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區。涼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有“五涼古都,河西都會”之美稱,以其“通一線之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戰略要地和“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為世人所矚目。境內有可供遊覽、觀光、考古、研究的古建築群、古遺址、古墓葬等160多處,館藏文物4萬多件,有舉世聞名的珍貴國寶西夏碑、被稱為隴右學宮之冠的武威文廟、被稱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西藏納入祖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雷台漢墓等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靳麗革編審)。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涼州區古稱涼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史有“四涼古都,河西都會”之美稱,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的富饒之地,以其“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戰略要地和“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為世人所矚目。
涼州區涼州區

早在4000多年前,涼州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群星燦爛的遠古文化。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後,這裡便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驛站和商埠。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徵服河西,為顯示漢軍的武功軍威而設定的“武威郡”,從此得名。三國時設定涼州,成為全國十三州之一。東晉十六國時期,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先後在這裡建都,創造了史不絕書的“五涼文化”。隋、唐三百年間,“涼州為河西都會,襟帶西蕃,蔥右諸國,商旅往來,無有停絕”。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宋朝時期,這裡是西夏國的“陪都”。元代成吉思汗之子與西藏宗教領袖薩班在這裡舉行了著名的“涼州會盟”,完成了西藏回歸祖國的統一大業。明、清時期,分別在這裡設定涼州衛和涼州府。中華民國置甘涼道,後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為專區所在地。1985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武威縣改為武威市,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2001年7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武威市,原縣級武威市改名為涼州區。現轄19鎮18鄉,2個指揮部,7個城區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02.2萬人,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區。有漢、回、蒙、藏等25個民族,為武威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行政區劃

漢置姑臧縣。故匈奴休屠王地,漢武帝以兵力所取,故云武威。明為涼州衛,清改武威縣。1986年6月,撤銷武威縣,設立武威市(縣級)。
2001年5月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47號):撤銷武威地區和縣級武威市,設立地級武威市。武威市設立涼州區,以原縣級武威市的行政區域為涼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大街。

涼州區涼州區

2000年,武威市轄6個街道、9個鎮、38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4650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東大街街道36173西大街街道48701東關街街道17964西關街街道28568火車站街街道8740地質新村街街道3870黃羊鎮42475武南鎮53076清源鎮23488永昌鎮42805雙城鎮33569豐樂鎮13675高壩鎮46482金羊鎮37937和平鎮17687羊下壩鄉16760中壩鄉16383永豐鄉10721五和鄉11816古城鄉16143韓佐鄉9886張義鄉16488發放鄉14855雙樹鄉10073大柳鄉12922長城鄉14987金沙鄉13590西營鄉11995紅星鄉11244金塔鄉13954下雙鄉11200九墩鄉7955四壩鄉13473洪祥鄉21717懷安鄉13779金山鄉6667青林鄉3071六壩鄉15797新華鄉12108南營鄉5379東河鄉12488二壩鄉12895河東鄉14864謝河鄉12575廟山鄉7364松樹鄉13303柏樹鄉15887中路鄉16195上泉鄉13316清水鄉19286校尉鄉9194吳家井鄉6494康寧鄉10689九墩灘指揮部虛擬鎮3869九條嶺煤礦虛擬鎮3910黃羊河農場虛擬鄉6000 

2004年,涼州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1、撤銷青林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豐樂鎮。2、撤銷南營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新華鄉。3、撤銷校尉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古城鎮。4、撤銷廟山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謝河鎮。5、撤銷六壩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高壩鎮。6、撤銷二壩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黃羊鎮。7、撤銷雙樹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發放鎮。8、撤銷上泉鄉、中路鄉,將兩鄉所有村併入張義鎮。9、撤銷西營鄉,將該鄉所有村併入紅星鎮,紅星鎮更名為西營鎮。10、新建榮華街道辦事處,將高壩鎮新關村、教師新村村劃歸該街道辦事處,教師新村村更名為教師新村社區居委會。
調整前:47鄉鎮(28鄉、19鎮)、6街道,36社區、448村,3765組。調整後,涼州區轄7個街道、19個鎮、18個鄉:東大街街道東關街街道西大街街道西關街街道地質新村街道火車站街道榮華街道黃羊鎮武南鎮清源鎮永昌鎮雙城鎮豐樂鎮高壩鎮張義鎮謝河鎮古城鎮發放鎮金羊鎮中壩鎮羊下壩鎮四壩鎮洪祥鎮永豐鎮西營鎮和平鎮河東鄉東河鄉韓佐鄉長城鄉吳家井鄉清水鄉大柳鄉金沙鄉下雙鄉九墩鄉金山鄉五和鄉懷安鄉松樹鄉柏樹鄉金塔鄉新華鄉康寧鄉,共有37社區、448村,3765組。

歷史沿革

涼州的由來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開闢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軍威之意,因此而得名。當時武威郡下屬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次、鸞鳥、撲、媼圍、蒼松、宣圍10個縣,治所在故臧。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屬涼州刺史部,涼州之名自此始。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三國魏黃初元年(220),魏文帝置涼州,一直到西晉,姑臧均為涼州治所。東晉,十六國時期,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及唐初的大涼,都曾建都與此。

近代涼州

涼州區涼州區
民國時期,涼州基本沿襲舊制,分別為甘涼道、督察區、專員分署所在地,轄武威、民勤、永昌、古浪、永登等縣。
在歷史上,涼州有過她容光煥發的年代,也有過悽慘哀怨的歲月。從民國十六年(1927)年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涼州連續發生了地震、水災、旱災、兵災和瘟疫等天災人禍,使這顆西部明星的天空失去了往日光輝,涼州人民也遭受了歷史上最為沉重的苦難。

現代涼州
從1953年起,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其後的二十多年裡,伴隨著國家發展的總鏇律,涼州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在農業方面,採取了以治水必改土為中心,蓄、引、提並舉,田、水、園、林路綜合治理的方針,開展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農電線路基本上通村入組,農、林、牧、副得到較大發展,成為國家重要商口糧基地。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初具規模;交通運輸、商業貿易有了顯著發展;文化、教育、衛生和城市建設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歷史性變革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1985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武威縣改為武威市,2001年7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武威市,原縣級武威市改名為涼州區。

區劃人口

區劃

涼州區涼州區
全區轄19鎮18鄉,2個開發指揮部,7個城區街道辦事處,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縣級行政區。國土總面積5081平方公里。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人口
全區總人口10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5萬人,非農業人口23.7萬人。

民族
涼州區是一個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匯的地區,全區有少數民族25個,人數較多的有漢族回族侗族滿族蒙古族藏族等。

物產資源

熱資源

涼州區涼州區
全區屬溫帶大陸乾旱氣候,具有乾旱少雨、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年蒸發量2020毫米,主要風向為西北風,靜風率26%,年平均溫度7.7℃,無期150天左右,日照時數2873.4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39.05千卡/平方厘米,屬太陽輻射量高值區,晝夜溫差平均7.9℃。豐富的光熱資源和較大的晝夜溫差,適宜各類植物進行光全作用和積累養份,並為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奠定了良好基礎。主要災害性天氣有乾旱、大風、沙塵暴霜凍暴雨等。

土地資源

涼州區涼州區
國土總面積4873.85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積僅8.629畝,人均耕地1.88畝。區內土地包括:農用地20.6358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2.35%,其中: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24.16%、1.54%、2.81%、13.46%和0.38%;建設用地為3.415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未利用地為24.6873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0.65%。

水資源

涼州區涼州區

涼州區是古老的灌溉農業區,是石羊河中上游地區。區內地表水源主要來自祁連山冷龍嶺的黃羊、雜木、金塔、西營4條內陸河流,屬石羊河水系,徑流總量為9.012億m3,多年平均渠首引進量為6.8億m3/a,其中雜木河年徑多年平均2.45億m3,最小年徑流1.39億m3(1965年)、最大年徑流4.94億m3(1954年)。黃羊河多年平均1.38億m3,最小年徑流0.67億m3(1991年)、最大年徑流2.15億m3(1961年)。西營河多年平均3.82億m3,最小年徑流2.45億m3(1991年)、最大年徑流5.14億m3(2003年)。金塔河多年平均1.36億m3,最小年徑流0.79億m3(1991年)、最大年徑流2.31億m3(1954年)。

礦產資源

涼州區涼州區

目前已發現各類礦點100多處30多種,礦產資源品種主要有煤、陶土石英砂螢石矽石花崗石地熱水等。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5種,石英石石膏芒硝花崗岩等非金屬資源在西北占據優勢。除煤的開採規模較大,有一定的歷史,其餘均屬近幾年發現。我區煤炭資源初步探明儲藏量約8400萬噸,其中設計可開採儲量約為1700萬噸,年開採量近幾年均為30萬噸左右,開採回採率為82%,實際回採率為70%,煤炭主要有無煙煤和有煙煤。

森林資源

涼州區涼州區

全區森林總面積78.06萬畝,森林覆蓋率10.13%。全區森林覆蓋率略高於全省水平(9.9%),低於全國(18.21%)8.08個百分點。森林面積按林種分:農田防護林18.03萬畝,防風固沙林39.26萬畝,水源涵養林7.57萬畝,經濟林13.2萬畝。

生物資源

涼州區涼州

區內生物資源種類多,以小麥大麥穀子玉米高梁洋芋大豆等為主的糧食作物多達17種,油菜葡萄胡麻甜菜西瓜白蘭瓜蘋果蔬菜大麻纖維亞麻葵花籽菸葉髮菜等經濟作物有50多種;喬灌類植物多達170多種,用材樹50多種;野生植物2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85種,大部分分布在田埂地頭;動物有270多種,其中野生動物57種;野生鳥類178種。
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品種多,品質優,久負盛名,遠銷省內外,部分產品還銷往東南亞和俄羅斯,尤其是無殼瓜子為世界所僅有。

地理環境

涼州區位於東經101°59′~103°23′,北緯37°23′~38°12′,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東端,祁連山北麓,武威市中部。東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鄰肅南裕固自治縣,南連天祝藏族自治縣和古浪縣,北與永昌縣民勤縣相接。

涼州區涼州

區內土地總面積5081平方公里(762.15萬畝),東西長約122公里,南北寬約90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積7.46畝,比全省人均量(26.15畝)少18.69畝,比全國人均量(10.95畝)少2.49畝,是全省和西北乾旱地區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少的地區之一。全區耕地面積192.57萬畝(包括林草地22.36萬畝),人均耕地1.88畝,比全省人均(1.97畝)少0.09畝。農用地323.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2.9%;未利用地394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2.3%。
區內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地貌類型分祁連山山地、走廊平原綠洲和騰格里沙漠三種,海拔1440-3263米,在大地構造上位於祁連褶皺系中的走廊過渡帶。西南部是祁連山東段冷龍嶺的前山地帶,為走廊帶的毛藏古凸起和蓮花山凸起,山勢降為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主要山峰冬青頂蓮花山天梯山第五山,海拔2000-3200米;東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地東段,為走廊帶的凹陷,呈西北—東南向延伸,按其成因和形態可分為沖積平原,沖積細土平原,海拔1500-2000米;東部是騰格里沙漠,海拔1500米以下。
全區屬溫帶大陸乾旱氣候,具有乾旱少雨、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年蒸發量2020毫米,主要風向為西北風,靜風率26%,年平均溫度7.7℃,無霜期150天左右,日照時數2873.4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39.05千卡/平方厘米,屬太陽輻射量高值區,晝夜溫差平均7.9℃。豐富的光熱資源和較大的晝夜溫差,適宜各類植物進行光全作用和積累養份,並為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奠定了良好基礎。主要災害性天氣有乾旱、大風、沙塵暴、霜凍、暴雨等。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區認真實施人才強區、科教興區戰略,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科技

涼州區涼州區
涼州區認真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不斷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堅持開展科技、文化、衛生、法律“四下鄉”和科教、文體、衛生、法律、培訓、環保“六進社區”活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豐富。積極引進推廣先進實用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跨入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區)”行列。
教育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區各類幼稚園360所,國小469所,國中63所,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15.6萬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99%以上;普通高中17所,在校學生26906人,入學率達65.5%;中國小教師9195人,國小、國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到98.3%、96.2%和77.7%,比1985年分別提高33.3、85.2、32.7個百分點。中等職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2119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民辦教育機構91個,在校學生、幼兒1萬多人。“兩免一補”政策全面實施。2004-2007年,為43萬學生髮放了免費教科書,減免教科書費1619.5萬元;2006年,落實學雜費和公用經費2675萬元,有27萬人次學生受益。
衛生
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全區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67個,比1978年前增加211所,增長64%。其中區屬科級醫療衛生機構9個,農村中心衛生院10個,一般鄉鎮衛生院28個,有衛生院、分院10個,預防保健門診部14個,村級衛生所448所,個體及其他醫療機構248個;衛生技術人員3424人,比1978年前1800人增加1624人,增長90.2%,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4人。醫用病床1758張,比1978年460張增加1298張,增長300%,全區醫療預防保健網路已具規模。
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全面落實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紮實開展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試點、計畫生育特困家庭救助和“少生快富”整村推進項目扶貧試點工作,進一步落實了計畫生育綜合管理機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12‰。
文化體育
文化體育事業長足發展。全區有文物機構4個,鄉鎮文化站38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體育人口43萬人,占全區人口總數的42.2%,實施體育鍛鍊標準的學校510所,達標率96.2%。

民俗

春節社火
每年春節,在涼州大地上,傳統的社火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歡慶的鑼鼓,為城鎮和鄉村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流行於涼州的民間社火,陣容龐大,形式獨特,裝扮艷麗,表演精彩,引人入勝,風格鮮明,明顯地保留了古典西涼樂舞的遺風。

涼州區春節社火
關於社火隊的形成,涼州民間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據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齊國開戰,楚莊王被圍困在一座城裡,突圍不得。其時正逢春節,楚莊王苦思突圍之策,終於計上心來,裝扮成“春官老爺”,隨從侍衛扮成執事跟班衙役,御林軍扮成鼓子匠,王后嬪妃及宮娥彩女等扮成蠟花女,武將文臣等扮成金剛或羅漢,後隨各色臣民百姓,最後由御醫壓陣。他們打開城門,敲鑼打鼓從容而出。圍城敵軍見此陣勢,以為是天兵天將下凡,紛紛圍觀看熱鬧,不予或忘記阻攔圍攻,楚莊王因此得以脫險。從此,楚莊王為紀念這次脫險,就在每年春節按照以上規矩鬧起了社火,其本人也被尊奉為社火隊的祖師爺。
涼州民間傳統社火隊的結構,一般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社火的前導部分。打頭的是“春官老爺”,一般人都稱之為“老爺”。“春官”是封建社會對禮部的別稱,掌管禮儀、祭享、貢舉、外交等職。鬧社火一是在春天,二是文化活動,當屬份內之事。“春官老爺”是社火隊的總領隊,擔負著統領指揮整個社火隊的重任。按照民間的傳統習俗,“春官老爺”必須由當地輩份大且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德高望重者擔任。因此,在社火隊里扮演“春官老爺”是一份難得的殊榮。在鬧社火前,社火會(民間又稱元宵會)的頭一件大事就是推選“老爺”,然後由會長親自將大紅請帖鄭重其事地送到入選人手中。入選人為表謙虛,必然略有一番推諉,而後答應下來。為了不負眾望,入選“老爺”在接到請帖後還要有一番認真準備的過程。待到社火開鬧時,每天早晨社火會的人要敲鑼打鼓,燃放炮仗,前往請“老爺”。“老爺”裝扮齊整,欣然就位,率領社火隊,紅紅火火,走鄉串戶,正式開鬧。每天鬧完社火,社火會的人還要敲鑼打鼓送“老爺”回家,“老爺”家要設宴款待。說起“春官老爺”的打扮,還有一定的講究。古時候,“春官老爺”的服裝是朝廷命官打扮,頭戴烏紗帽,身穿紅蟒袍,還坐一頂四人抬的官轎。清朝時候,則穿滿清官員服裝,坐七品官轎。民國時期,穿長袍馬褂,頭戴禮帽,架一付茶色墨鏡,手執一把摺扇或鵝毛扇。官轎前,排列著全套儀仗執事,左右護衛手執寫有“迴避”、“肅靜”或“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樣的虎頭牌。另外還有道鑼、探、報子、門子、衙役等一班人前擁後衛,儼然一派官員出巡的威儀。到後來,這些人員逐漸有所裁減,如轎子、馬匹及儀仗執事等都不再出現了,但道鑼、探、報子、門子等依然如故。增加了“陪老爺”(一般由“春官老爺”的嫡親兄弟擔任)。“老爺”仍在社火隊里享有絕對的權威。
第二部分是鼓樂隊,一般由大鑼、大鐃、大鈸、鉸子、長號、嗩吶等組成。社火隊行進表演時,配以鑼鼓音樂,表演的人們按鑼鼓音樂的節奏扭擺踏步,左右搖晃,顯得十分熱鬧和諧。
第三部分是天公和天母。天公天母的扮相是一對農家夫婦。天公扛著鋤頭,拿著木杴;天母提著藍子,拿著笤帚。涼州民間傳說天公天母是司農之神,專管人間耕作之事,象徵著勤勞與智慧,他們行進之地,來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公與天母的表演動作十分逼真生動,天公揮鋤耕作,握杴揚場;天母撒種掃地,送茶送飯。同時二人邊唱邊舞,真箇是“夫唱婦隨”。
第四部分是腰鼓隊和蠟花隊。腰鼓隊也叫鼓子隊,打鼓人被稱為鼓子匠。鼓子匠一般為古代武士打扮,身穿黑色雙排扣武士裝,足蹬長筒靴,頭戴黑色英雄巾,上扎紅絨花,各背一面皮鼓,雙手執鼓錘,邊行進邊打鼓表演,動作粗獷有力。鼓子隊的人數一般為8至16人,有些為32人甚至更多。蠟花隊的人數與鼓子匠相同,身穿彩色女襖裙,一手拿一面手鑼,一手執鑼錘,鑼錘上系一條長長的彩綢,敲起小鑼,舞姿翩翩,彩綢飄飄,十分動人。隊前有傻公子和醜婆子領頭表演。傻公子和醜婆子的化妝和表演都非常滑稽可笑:傻公子一臉傻相,憨態可掬;醜婆子醜態百出,令人捧腹。他們相對扭舞打渾,為社隊增添了許多“笑料”。傻公子和醜婆子的表演是整個社火隊里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特別是兩隊或多隊社火相遇時,要展開對舞,互相迎接,以示禮貌。這時,傻公子和醜婆子便使出渾身解數,傻者愈傻,醜者愈醜,將各自的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引得觀眾捧腹大笑,讚不絕口。
涼州區春節社火

第五部分是和尚隊,也叫大頭隊。和尚隊一般穿僧衣戴僧帽,也有戴面具的。金剛穿武士裝,戴頭盔,手拿降魔杵、鋼鞭、畫戟等兵器,人數一般為8至10餘人。表演時,和尚模仿十八羅漢各種神態的舞蹈,金剛作武術表演。
第六部分是百色隊。這是社火隊里最隨便也是內容最豐富的一隊。這一隊由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色人物組成,大部分扮成傳統戲劇故事,如唐僧取經、白蛇傳、桃園結義等。這一隊的人數最多,大約在五六十人至七八十人乃至百人以上。表演時,百色隊在緊鑼密鼓聲中跑大場,有四門斗敵、五典坡、六月雪、七巧會、八陣圖、九穿梭、十面埋伏、八角茴香、蒜瓣子、雙會等很多花樣,使觀者眼花繚亂,讚嘆不已。
第七部分實際上有一個人,這是一個貫穿全隊、活躍全局的人物,即所謂的“膏藥匠”。這個角色是遊方郎中打扮,一手執蠅拂,一手搖串鈴。他的主要職責是隨時隨地制止亂擠亂鬧的人群,協調指揮各隊表演,起著維護秩序和照料全局演出的作用。在新到一個表演場所,或在各種表演間隙中,“膏藥匠”能即景生情地現編現唱“秧歌子”。“秧歌子”多為四句一首,內容大多為頌春節、賀太平、慶喬遷、祝長壽、恭喜發財等吉慶詞語,但要唱得切合實際,具體生動,詼諧有趣。長於此道的人,往往妙語連珠,好曲連台,博得觀眾齊聲喝采。社火隊中,“膏藥匠”這個人物的出現,還有其講究。據說,膏藥是藥物中的萬應靈藥,又名八面風。“膏藥匠”是古代涼州民間對醫生的代稱。涼州王蛤蟆膏藥非常有名,可能與此有關。因此,這個人物既有聯絡社火全局的職能,又象徵著驅瘟散疫、促進健康的良好祝願。
元宵燈會

涼州人過春節,到正月十五鬧花燈才算結束。正月十五,民間叫元宵節,這個節日最突出的景觀,就是圍繞張燈、賽燈、賞燈等一系列“燈”事活動而展開,因而也稱“燈節”。這是一個極富遊樂性質的群體節俗活動,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種沿襲。

涼州區元宵燈會
元宵燈會,據說是從漢朝留下來的。西漢時,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燒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來群臣計議,大臣東方朔獻計說,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說情,免此一難。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駕臨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萬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燒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靈塗炭,無奈聖命在身,不敢違犯天條。正左右為難之際,東方朔又獻一計。當夜,京城長安內外,從皇宮到百姓庭院,都依東方朔之計張燈燃炬,一片通明,與白晝無異。火光直透雲霄,火德星君見那景象果如天火降臨一般,料得足以瞞過玉帝,便回天庭復命了。此後,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燈張炬,以示紀念,且用糯米粉團成丸子,狀似珍珠,俗稱“元宵”,表面上是敬火德星君,實際上是想用糯米糕粘住他的牙齒讓他少說話。涼州的元宵燈會,輝煌奇巧,蔚為壯觀。每年元宵節前,各行各業人士便紛紛忙碌起來,那些彩紙顏料,鐵絲竹篾,紗線布帛,經過剪、剔、繪、染、扎、纏、繃,在一雙雙巧手的運作下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各式花燈,有各種動物、花卉、瓜果、神話人物等。到了元宵這天四街八巷的臨街人家、店鋪、機關單位,都在門前張掛彩燈,裝點得涼州城宛如燈的海洋,天剛擦黑,便萬燈競放光華。此夜,涼州人都要出門游燈,街上人頭攢動,燈光閃爍,熱鬧非凡。如果遇到龍燈,則觀燈者必從龍下鑽過,說這樣一來就沾了“龍光”。又據說龍是多子多孫的吉祥物,且“燈”又從“火”從“丁”,鑽了龍燈,就可以人丁興旺,日子紅火。由此可見,元宵節的盞盞彩燈,不僅好看,而且也寄託了涼州人對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的嚮往。在涼州農村,元宵鬧燈又別有情趣。農村的花燈,於樸拙自然中見巧奪天工的智慧。有的用玉米芯浸油,燃作火炬;有的用洋芋或蘿蔔將裡面剜空,灌上油,插稔子點燃作火炬;還有的將老葫蘆殼削至半透明,外繪以各種圖案,製成花燈。更多的是以彩紙紮成各種形狀的燈籠。涼州的元宵燈會,源遠流長,頗負盛名。舊時《風俗志》載:涼州“元宵前後,四市豎坊,盛張燈炬,且架高山,蒙紗畫佛像,名鰲山燈者,不一而足。鎮海、姑洗兩塔,亦層層燃燈。一時燃爆竹,吹簫管,火樹銀花,與日月交輝;笙歌歡騰,徹夜不休;人民雲集遊樂,以為太平豐余之兆,自唐時已然。”然而,在涼州的諸般燈市中,最神奇有趣、出類拔萃者,當數金塔寺的“黃河燈會”。“黃河燈會”,顧名思義,就是取黃河九曲十八彎之意,有“陣排天地,勢擺黃河”之妙。又說是仿照古典小說《封神演義》第五十回“三姑擺布黃河陣”里黃河陣的擺法。先紮好燈山門一座,懸燈結彩,以立門戶;後取中央太極之意,在燈陣中央豎五丈高桿一根,上掛九蓮寶燈、吊斗、旗幡;再將360根燈桿,挑起360盞各色花燈,按九宮八卦之勢,分為九座城池,擺成黃河九曲連環之陣。觀燈者必須按八卦方位,按照一定路線行進,方能曲盡其妙,遍踏所有燈城而出,否則將會迷失方向,如入迷宮。每年元宵燃燈,四方鄉民蜂湧而至,照以上規矩遨遊黃河燈陣,“出入門戶,連環進退,井井有條”。
元宵之夜,涼州大地“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暮色剛剛降臨,皎月從東方升起,漫山遍野像是披上了一層銀白的輕紗。一塊平坦的高地上,豎起一座方方正正的燈城,巍峨輝煌,燈月交輝,五彩繽紛。那雄偉華麗的燈山門,那閃閃爍爍的一片燈海,還有那高架在中心燈桿上的九蓮寶燈,那飄搖的旗幡、吊斗,映襯著祁連山暗黑的山影和開闊起伏的山野。“黃河燈陣”仿佛一座古代的軍營,在夜色中顯得那樣莊嚴神秘。“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一時間,從四面八方前來觀燈的人們,高舉著燈籠火把,潮水般地湧來,從燈山門正中進入“黃河燈陣”,在這個神秘莫測的燈的迷宮中盤旋迴繞,盡情漫遊。都說是九曲黃河十八彎,但看燈的人們,誰也弄不清到底拐了多少個彎,轉了多少個圈,只感到忽而左盤,忽而右鏇,忽而朝南,忽而往北;興趣盎然中,但覺燈海錦簇,萬頭攢動。各種各樣的燈猶如百花爭艷,各具情態。且不說那些傳統的走馬燈、玉兔燈、孔雀開屏燈、子牙封神燈、三戰呂布燈、大鬧天宮燈等諸色花燈仿佛使人進入神話世界,單就這些白菜燈、葫蘆燈、西瓜燈、辣子燈、貓兒燈、狗兒燈、羔燈、娃娃燈……也是形象逼真,色彩艷麗,美不勝收,確實匠心獨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本色,真可謂大千世界,盡收眼底了。此情此景,正應了一首古詩:
正月圓時燈正新,滿城燈火白如銀。
圓圓月下燈千盞,灼灼燈中月一輪。
月下看燈燈富貴,燈前賞月月精神。
今宵月色燈光內,儘是觀燈賞月人。
這一天,有時遇上下雪,正好應了“正月十五雪打燈”之語。漫天飛雪,銀裝素裹,此時此景,別有一番滋味。
四壩“滾鼓子”
涼州區四壩“滾鼓子”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一隊黑色的古代武士,黑衣、黑褲、黑靴、黑幞頭,身背羊皮長鼓,手執棗木鼓錘,在一陣由輕而重,由緩而急,初似錚?流泉,漸如驚雷奔電的隆隆鼓聲中起舞,那整齊劃一、沉著穩健的步伐,那一往無前、冷峻剛毅的神情,那力貫千鈞、震人心魄的擊鼓動作,還有那忽而如雁翎般展開、忽而如長蛇般疾沖、忽而鏇走太極、忽而列成方陣的進退變化,把人們帶進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如聞刀槍撞擊,鐵騎突奔,如見浴血奮戰,出生入死這就是被稱為西部鼓魂的涼州四壩滾鼓子
滾鼓子是流傳在涼州北鄉一帶尤其是四壩鄉的一種民間鼓樂舞蹈。據說這是一種古代軍旅出征樂舞的遺存,四壩鄉農民不斷挖掘整理這一民間藝術之花,革古鼎新,代代相傳。四壩滾鼓子,與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風格迥然不同,從它的化妝到表演,都給人以威武雄壯、粗獷豪放的美感,具有強烈的西部特色。滾鼓子的表演特點是打起鼓來要手到、眼到、神到,儀態瀟灑,乾淨利落,穩健大方。它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訣來概括,即“雙手胸前劃弧線,交錯擊鼓輪換翻,上前踏地憑腳力,挺胸抬頭身不彎”。它一般由數十名到上百名精壯漢子組隊表演。每年正月鬧社火時,鄉民們自發地組織起來,走鄉串戶進行表演,有時還要進行鼓子表演,叫做“會鼓子”。“會鼓子”的場面十分宏大壯觀,每隊鼓子都有一個領隊指揮,幾十隊、甚至上百隊鼓子匯在一起,由數十面大鼓配合掌握節奏,外加鑼鑔烘托氣氛。幾百人同敲一個鼓點,同走一種步伐,遊走變化,配合默契,進退開合,和諧統一,形成一種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氣勢,給人以極大的鼓舞與鞭策,令人奮發,催人奮進。
涼州區四壩“滾鼓子”

新中國成立以來,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對滾鼓子這一民間藝術之花進行了不斷地整理和改進,使之逐漸完美,表演質量穩步提高,屢獲殊榮。1955年,四壩滾鼓子隊赴京參加全國民間舞蹈調演,獲優秀節目獎。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又先後應邀參加了全國第四屆藝術節和絲綢之路節、酒文化節、民運會等節會的文藝表演,因風格獨特、氣勢恢宏而獲獎。1990年4月,甘肅電視台拍攝電視藝術片《西部之舞》,滾鼓子作為重點節目之一被介紹到國內外,從此,聲名大振,被稱為西部“鼓魂”。

石碑滾燈

涼州區石碑滾燈 
永昌鎮石碑村鬧滾燈,由來已久。作為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石碑村的滾燈具有地方特色。1957年,石碑滾燈曾在涼州轟動一時,並赴張掖專區參加調研,得到與會者高度評價。之後,石碑滾燈便存留於人們的記憶之中。直到1997年農曆正月十五,石碑人又立架起燈,重組滾燈班子。
據傳,石碑溝一鬧社火就滾燈。過去,從十三日開始鬧社,一鬧四天。從正月十三日開始,石碑村便立架起燈,燈架立於石牛前。燈架長386米、寬16米,共18層。架上之燈,十三日擺“上元一品”字形,十四日擺“中元二品”,十五日擺“下元三品”(或“天下太平”),所需燈約100多隻。燈里添清油,隨時注油,直到鬧滾燈結束。所滾之燈過去用瓷碗底,現用小碟替代。燈架前掛黃幔(一取吉祥,二擋雪遮風)。
涼州區石碑滾燈 

十五日晚八時,滾燈表演開始,一般為12人,據推測取意十二生肖、十二月、十二時辰等。表演者特殊裝束而出,額上頂碗,碗裡置泥,泥中插蠟,碗邊糊紙,上貼由本地心靈手巧者所剪十二生肖圖案,紙高出碗沿10寸許。表演者雙手做虛托碗狀,首先繞場幾周,然後起陣法。“八角茴香”;“四門斗底”;“雙環套月”;“卷棉花”,一繞二緊三捲兒;“鴨子鳧水”,手劃腳挪往前奔;“母鴨偎蛋”,小心挪腳碎步緊;“單摔雙摔”,扭著屁股左右擺;“左右重複”,前六(人)後六(人)背相移;“蓮瓣盛開”,中燈一立蓮瓣抖;“柳樹盤根”,兩人相勾腿套腿;“辮蒜瓣”,扭來擰去大繞環;“猴兒式”,抓耳撓腮惹人樂。滾到最後,12人齊趨於地,360度大轉身,爾後將燈從額上取下,放兩排,碗等距,舞燈者一人“老鼠倒倉”(俗稱翻跟頭),12人從碗距間翻過(也稱打車輪)後滾燈才告結束。隨即觀燈(因其有唱之意,故應為唱燈)開始。唱燈者或二人或四人。須有熟知曲調、歌詞者才能勝任。曲調為西北民歌花兒,悠揚頓挫,唱調鏗鏘,韻律圓潤。唱者從第一盞燈唱起,唱完12盞,再重複,歌詞內容多限於歷史人物或典故,一問一答,詼諧有趣,又不乏教益,一直到曲終詞盡。此時,皓月當空,燈月相映萬人齊喧,車歡馬叫,呼兒叫娘聲迭起,人們踏月歸家,弄不好睡夢中還會來一聲“好!”涼州賢孝
一踏上涼州的土地,只要是人群聚集之地,無論農舍街巷還是茶坊酒肆,幾乎都可以看到這樣一幅鄉土味十足的民族風情畫卷:一位雙目失明的盲藝人,懷抱三弦,席地而坐,自彈自唱;他的周圍,或站、或坐、或蹲,圍滿了聽眾。盲人那動情的演唱,時而低沉,時而歡樂,時而悲憤。人們的心被他深深地牽動著,或怒、或喜、或悲、或愁,或感嘆唏噓,或自言自語。人們在這種鄉土藝術的濃郁氛圍里,咀嚼著人生的酸甜苦辣……
這便是涼州賢孝。作為一種植根於涼州民間的古老說唱藝術,真可謂“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它以一種極為直白、樸素的形式,作為一種通俗的審美對象而存在,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與藝術感染力。
涼州賢孝起源於涼州東北鄉,據說其創始人為清朝年間長城鄉紅水村一位姓盛的落第秀才。賢孝廣泛流傳於涼州城鄉及毗鄰的古浪、金昌、張掖、泉等地,一般由藝人們師徒間口傳心授。從事涼州賢孝演唱職業的藝人,大多是盲人,特別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數。為了謀生,一些盲孩子便自幼從師學藝,學成之後走街串村四處賣唱,當地人稱之為“瞎弦”。
涼州區涼州賢孝

涼州賢孝的演唱形式很簡單,說白、誦唱和伴奏一般都由一人完成。多於一人的演唱方式也偶而有之,如果另有一、二人吹笛子拉二胡敲碟子木魚等伴奏擊節,或有數人合唱最末一句以加強氣氛,謂之“接後音”。
涼州賢孝的內容,主要以述頌古今英雄賢士、烈婦淑女、孝子賢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故事為主,寓隱惡揚善、喻時勸世、因果報應、為賢行孝等宗旨於其中,故名為“賢孝”。
涼州賢孝的唱詞以涼州方言為主,幽默風趣,通俗生動,富有生活氣息,又蘊含著一定的人生哲理。涼州賢孝只有以涼州方言演唱,才韻味十足,感人至深,如果換了別處方言,其藝術力量則大打折扣。因此,它是

涼州

本土所獨有的、不可替代的一種民間文藝形式。在演唱中間,藝人們為了活躍氣氛或調動聽眾情感,有時還邊與聽眾交流,邊進行即興創作,多合轍押韻,妙語連珠,引人入勝。
涼州賢孝的音樂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涼州雜調”和西北民歌的豐富營養,充滿著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曲調流暢動聽,富於變化,並能即興發揮,生動形象、活脫逼真地表現各種故事人物。說白誦唱自由多變,一般是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而靈活設定,不拘一格。間奏過門長短隨意,也是按當前聽眾的多寡、興味的高低而安排。涼州賢孝常用的曲調有:招徠觀眾、烘托氣氛的光調過門;賦比起興、預示情節的開篇越音;交待事件、步步發展的光調;引向高潮、字字緊扣的喉音;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悲音;悲憤欲絕或詼諧有趣的花調等。
涼州賢孝的唱本十分豐富,多以古典、傳統的內容為主。在演唱中,根據聽眾構成和季節特點,分“段子”和“大戲”兩種。“段子”的內容較少,多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的教說、勸誡內容,直抒胸臆,簡潔明快。如《勸妹子》《小姑賢》《目連生孝母》等,夾敘夾議,曲調也始終不變,一般是四句一段。“大戲”則適合農閒季節演唱,內容多為野史演義,可唱數十小時至上百小時。“大戲”一般有“家書”和“國書”兩大類。前者以反映人情世故、悲歡離合的生活故事為主,如《白鸚鴿盜桃》《丁郎刻母》《汗巾記》等;後者以帝王將相、國事興亡為主要內容,如《薛仁貴征東》、《五女興唐傳》等;也有的反映近現代的政治事件,如《鞭桿記》、《打西北》《解放武威》等。對於這些內容,聽眾們其實早已熟稔,大凡都能哼上三兩句,但因涼州賢孝的獨特唱法,仍能將他們深深吸引。新中國成立以來,由一些民眾文藝工作者專為盲藝人創作的新唱本,如《王婆養雞》、《盲藝人重見光明》等,也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
涼州賢孝是一種極富地方特色和民族傳統的民間演唱,直白自然,原汁原味,無矯揉造作之感。由於其創作方式和流傳方式的局限,個別唱本中亦有一些迷信的、甚至淫穢的東西。經過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揚棄,藝術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弘揚民族文化、宣傳歷史文化名城涼州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文化

河西寶卷

涼州區河西寶卷
每逢農閒時節,在夏日的樹陰下,在冬天的熱炕上,涼州山區的農民們總愛三五成群,甚至幾十個人聚成一團,津津有味地聽人演講寶卷。隨著念卷人情緒的變化和故事情節的起落髮展,念到一定的“接口”上,聽眾們還會不約而同地加入集體朗誦和合唱。那情景,那神情,既莊嚴,又活潑,使寶卷不僅成為一種簡樸實用的娛樂,也使人從中受到一定的教育。
寶卷是由唐代變文、宋代說經發展而成的一種民間吟唱的文娛活動,在河西走廊一帶極為盛行。涼州的廟山中路上泉張義等山鄉,是念寶卷較為集中的地方。
寶卷脫化於變文,因此二者較為相近。但變文主要吸收了印度佛經的結構形式,內容也以佛經故事為主,而寶卷則在繼承的同時加以發展,使之更加民族化、地方化,成為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講唱文學的一種。寶卷的主要形式是韻白結合,有說有唱,相輔相成,互為彌補,不僅能吸引廣大的聽眾,同時還能起到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其中,白話是念卷人為了敘述故事情節,交待事件發展過程,鋪敘人物關係,點明時間、地點而採用的一種表演手法,相當於戲曲中的“道白”,是“講”或“說”的。而韻文則是念卷人為了寄寓善惡褒貶,推演故事情節,抒發愛憎情緒,烘托渲染氣氛而採取的表現手段,是“吟”或“唱”的。韻文的主要形式是七字句和十字句,均用日常口語,通俗易懂。卷首一般都是定場詩,用以賦比起興或預示故事情節,如“池塘水滿今朝,葉落庭前昨夜風。今日不知明日事,人爭閒事一場空”。然後即以白話“卻說……”開頭,往下講唱。結尾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勸善詩,類似於變文中的“偈語”,如“男為孝心,女為賢良”、“事事都順不哄人”,有總結主題的作用。念寶卷的調子很多,可惜後來大多失傳了,現在僅存的有“哭五更”、“蓮花落”等不多的一些民歌俚曲。為了豐富吟唱曲調,涼州寶卷的講唱者又吸收了涼州賢孝中的相關調子,新鮮活潑,別有風味,從而有異於其他地方的寶卷了。
寶卷的腳本大多是木刻版和手抄本。內容基本上分三類:一是反映宗教的題材,它們是唐代變文和宋代說經的沿襲和衍化,如《目連三世寶卷》《灶君寶卷》;二是根據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改編的,如《孟姜女寶卷》《白玉樓掛畫寶卷》;三是反映社會日常生活的,如《鸚鴿寶卷》《紅燈寶卷》等。現在留存於世的寶卷腳本,數量大約有六、七十種,且與涼州賢孝的唱本在故事情節和語言運用方面有許多相同之處,互為映襯,互相借鑑,從而成為地方講唱文學的兩枝異葩。
寶卷大量反映的是人民民眾切身的社會生活,有些寓言,也是譴責忤逆,規勸孝道,隱惡揚善的。寶卷雖通俗,卻寄託著人民民眾發自內心的喜怒哀樂。也惟其通俗易懂,寓教於樂,才深深地植根於民眾之中,世代相傳,經久不衰。

半台小戲
半台小戲是流傳於涼州民間的一個戲曲品種,針對於“大戲”秦腔而言,它只是一種民間小曲戲,故稱之為“半台戲”。
作為一個劇種,半台戲以當地的民歌俚曲為基本聲腔,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一方面大量吸收了山陝眉戶的曲牌聲腔,另一方面逐漸引進了蘭州鼓子的行腔伴奏。半台戲的特徵十分鮮明。首先,演出陣營小,有“七緊八慢九消停”之說,意指演職人員只需七至九人。其次,劇目短小,多是生動風趣的地方戲和精煉感人的折子戲。再次,演出場地隨意,院落、廟台、堂屋、廊下均可。第四,行頭服裝輕便而簡單,以軟當先,便於打成隨手攜帶的包袱。最後,隊伍聚散靈活,半台戲的演職員多系農村民間藝人,農忙務農,農閒唱戲。

涼州區半台小戲
半台戲的音樂屬於曲牌連綴體。從構成上看,它分別有器樂曲牌、唱腔曲牌和鑼鼓經構成。從調式上看,它多由宮、徵調組成。主奏樂器為三弦,伴以其他弦索。半台戲的音樂原始古樸,風趣幽默,短小整齊,好記易唱,唱腔中沒有過大的起伏,動作中少用複雜的銅器,貼近生活的戲劇情節和富有特色的涼州方言,使其更顯古樸稚拙。
半台戲因其人員設施和服務對象的制約和引導,其劇目以傳統折子戲和風趣幽默的生活小戲為主。其風格以粗獷通俗見長,適於農村鄉野娛樂。常演的較有名的劇目有《李亞仙刺目》《田三婆倒灶》《兩親家打架》《三娘教子》《張連賣布》《劉海撒金錢》《小放牛》等二十餘種。由於藝人們文化素質低,表演自發而分散,除上演代代因襲、世世相傳的劇目以外,自創劇目幾乎沒有。
半台戲誕生於農村,其觀眾亦多以農民為主,後來逐漸走向城市,其觀眾面亦擴展到市民、商人,社會影響逐漸擴大。半台戲因其從業者多為半職業性質,自發性較強,隨著專業戲班的勃興,逐漸走向了衰落。它從興起到式微,經歷了近百年時光。它的升沉興衰,既是生活的呼喚,也是社會的選擇。半台戲的風雨滄桑,給予了人們豐富的啟示,即在民間文藝的發展過程中,應有吸收引進、為我所用的胸懷,以小為主、運作靈活的應變能力,貼近生活、著眼觀眾的藝術追求,不諱俗陋、不附風雅的品格風骨。半台戲是一份頗有份量的民間文藝遺產,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景點區

銅奔馬

1969年9月發現的武威雷台漢墓,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收穫,漢墓中出土的銅奔引起中國乃至世界的矚目。我國著名學者郭沫若、常書鴻等親筆撰文研究,社會各界為此發表了許多文章。在我國眾多精美的文物中,銅奔馬是一件舉世無雙、技藝水平極高的精品,1984年被確定為我國旅遊標誌,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寶級文物,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銅奔馬擁有“馬踏飛燕”、“馬踏飛鳥”、“天馬”、“馬超龍雀”等多種名稱。馬長45厘米,寬10.1厘米,通高34.5厘米。作者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巧妙地利用力學與鑄造原理為一體,塑造了風馳電掣的千里馬形象。為了表現奔馬超越飛鳥那一剎那間的情景,作者刻意將馬的兩條前腿一前一後,有力地跨越在飛鳥之前,左後腿直挺在身之後,右後腿馬蹄輕輕觸及鳥背,使飛鳥回首驚望,自嘆不如。通過奔馬與飛鳥速度之強烈對比,襯托出奔馬的神速。這極富想像力和獨創性的構思,賦予奔馬以旺盛的生命力。作品整體構思巧妙,細部構造恰到好處,各部位大小比例適當,位置準確,整體造型優美無比。馬的軀體壯實,頸部如鶴頸卓立,給人以穩定之感;張嘴嘶鳴,尾巴上揚,四條腿又作飛奔狀,給人以動感。整個造型設計奇絕,表現了作者高深的藝術造詣,是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
銅奔馬的製造,極巧妙地解決了支撐點、重心、平衡、抗阻力等科技問題。即用一隻展開雙翅,有著長寬尾巴的飛鳥作為馬蹄的支撐點,使馬的著地面積擴大,站立不倒。同時,飛鳥又位於馬腹下前部,馬蹄在鳥背上,恰是奔的重心所在,增加了穩定程度。馬的前右腿和後左腿向前後伸直,另外,兩腿則同時向腹底收縮,以保持軀體平衡。另外馬的軀體溜圓,可減輕風的阻力,給人以飛速奔跑的感覺。在製作工藝上,模鑄與焊接相結合,技術精湛,看不出沙眼和焊接的痕跡,它使我們看到了我國漢代時期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
銅奔馬作為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是我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最好見證。它的出土不僅引起中外史學界的高度重視和極大關注,而且也備受國內外人民的青睞和愛戴。曾多次作為中國和甘肅優秀文物的代表,到很多國家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得到了高度讚譽,傾倒了無數觀眾。銅奔馬作為絕世珍寶,國家已作出決定不再出國展出,但它的復仿製品仍將遨遊全球。

百塔寺

涼州區百塔寺

百塔寺,位於城南20公里的武南鎮白塔村劉家台莊。相傳寺內有大塔一座,周圍環繞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
公元1247年,元太宗窩闊台之了、西涼王闊端與西藏地方宗教領袖薩班在涼州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涼州商談”,使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其後,薩班在涼州講經說法,宣傳佛教。他先後改擴建了涼州四部寺(藏傳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擴建的最宏偉的藏傳佛教寺院。據史料記載,寺院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有4座城門,8座烽墩,東西長420米,南北長440米,四周有圍牆,猶如城垣。寺內建築眾多,有山門、鐘樓、鼓樓、金剛殿、三寶殿、大經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樑畫棟,佛像千姿百態,莊嚴肅穆。白塔寺在涼州城東雜木河流域綠洲拔地而起,莊嚴肅穆,金碧輝煌,其規模和造型,均為涼州諸寺之冠,號稱“涼州佛城”,融政治、經濟、宗教、民族、文化於一體,成為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員、民眾和僧侶聽經禮佛的聖地和從事貿易的場所。
薩班在白塔寺圓寂後,闊端在白塔寺內按藏式佛塔修建了一座高16層40多米,周邊60多米的白塔,將薩班靈骨葬於塔內。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涼州白塔寺》碑記載:帝師薩班居,師後化於本寺,乃建大塔一座,高百餘尺。其後凡由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都到塔前頂禮膜拜。

白塔及薩班靈骨大塔毀於1927年的大地震。700多年過去了,白塔寺及大塔塔基和《重修涼州白塔寺》(明)、《建塔記》(明)、《重修白塔碑記》(清)碑刻尚存。這些遺址和碑刻,將永遠記載著西涼王闊端和薩班大師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所開創的偉業。白塔寺保護維修工程已被國家列為“十五”期間重點文物保護工程。
2001年,白塔寺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5月31日,百塔寺重建工程正式開工,現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進行當中。不久的將來,百塔寺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國內外遊客。

天梯山石窟

涼州區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與莫高窟齊名)。位於武威市城南約40公里的張義鎮燈山村。因山道崎嶇,峰巒疊嶂,形如懸梯,故名。天梯山巔白雪皚皚,常年不化,山間泉水叮咚,草木叢生,風光綺麗。“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較早的石窟。據范文瀾《中國迥史》記載,天梯石窟始創於北涼王沮渠蒙遜時(40I~432)距今已1500多年,早於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北涼王沮渠蒙遜是臨松盧水胡人,先氏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為姓氏。沮渠蒙遜信仰佛教,從日常生活到軍事政治都表現出對大自然的頂禮膜拜:打仗要看日月星辰的變化,月滿則進攻,月虧則遲兵,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東晉義熙八年(412),蒙遜由張掖遷都武成,自稱河西王,設定百官,修繕宮殿,大興佛教,並“取佛書以名其於”稱“菩薩”(梵語,意為正道)。不久其母病故,蒙遜散錢賑濟百姓,還下沼自責自譴,實行大赦,並在武威南部天梯山上召集工匠,劈山開路,伐木毀林,開鑿石窟,大造佛像。
天梯石窟的開鑿,使西域高僧接踵而來,佛教徒劇增。當時,就有西域畿賓國尚憎曇無讖由鄯善遠道而來,在天梯山石窟傳經說法,自稱能驅鬼神療疾病,深受蒙遜的器重,神尊為“聖人”。昊無讖對佛教的傳播貢獻很大,也使天梯石窟更具盛名。
此後,天梯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間均有擴建,至明、清已成為喇嘛教寺院。據明正統十三年劉永誠《重修涼州廣善寺銘》記載:正統十年(1445)天梯山石窟尚存26處。由於地質結構鬆軟,天梯石窟在歷次地震中遭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僅1927年武威大地震,就震毀洞窟10餘處。解放後,實存造像和壁畫的只有8窟。1959年9月,因興修黃羊水庫,而窟址地處水庫淹沒區,部分造像、壁畫遂被遷至蘭州市甘肅省博物館。北魏、隋唐時期的藏文經卷、絹畫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現在,天梯山石窟僅存3層,大小洞窟17處。其中一大型洞窟殘高30米,寬19米,深6米。窟內有釋迦牟尼大像1尊,高15米,寬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釋迦兩旁還有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迦葉阿難等6尊造像,造型生動,神態威嚴。窟內南北兩壁繪有大幅壁畫。南壁上部為雲紋青龍;中部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馱有煙焰發光的經卷,下部是猛虎和樹木花卉。北壁上部繪有青龍雙虎,中部繪有白馬、墨虎、菩提樹,馬背上經卷閃光;下部繪有牡丹花卉。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艷麗,形象逼真,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的代表,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不但為佛教的傳播培養了人才,而且為石窟的開鑿造就了技術力量。後來,北魏在大同開鑿雲崗石窟時,所用能工巧匠都是從姑臧遷徙而去的,主持開鑿的也是姑臧憎人昊曜。
天梯山石窟以它獨特的湖光山色和古老的佛教文化吸引著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和遊客。
文廟

涼州區文廟

文廟位於城東南隅,復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其規模壯偉宏耀,為“隴右學宮之冠”。此後,歷經明、清兩代以及民國年間重修擴建,逐漸完整,其“規模宏大,氣象雄壯,知非府縣所及”。
文廟由儒學、孔廟、文昌宮三部分組成,占地約25萬平方米。現存建築有儒學部分的忠烈、節孝祠和孔廟、文昌宮兩組建築。整個建築群布局勻稱,結構嚴謹,古柏蒼天,嘉樹蔥鬱。富有我國古代建築壯嚴雄偉的特點。
文廟東南設有正門。影壁兩邊為兩道門,東面叫“禮門”,西面叫“義路”。由禮門進入聖廟,影壁北面就是半月形的泮池和明正統四年所建主體建築之一的欞星門。泮池中心原築木構拱形橋,名曰“狀元橋”,因木橋年久殘損,現作石拱橋代替。
欞星門,是一座牌樓式的木構建築,四根粗壯的通天柱,將它分作三間門樓,門樓間又通過額枋等構件,巧妙地相互結合起來,翹檐飛角。正中走板上前面書“欞星門”,背面書“太和元氣”,用筆圓潤遒勁,當為名家手筆。穿過欞星門,對面是裝有金黃色泡釘的六扇朱紅色戟門,又叫“大成門”,戟門兩側是鄉賢、名宦祠,是供養社會賢達和清官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建在寬闊的1米多高的磚包台基上,雄偉而莊嚴,建築尚存宋元風格。殿內原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現殿前有孔子行教像一尊。大成殿後的尊經閣,是涼州現存最為高大的古代重樓建築。
文昌宮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建築自成一組,古樸莊重。最引人注目的是殿內懸掛著從清康熙一直到民國200年間的幾十塊巨型匾額,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書法瀟灑秀麗,堪為藝術珍品。

涼州區西夏博物館
武威文廟又是甘肅河西走廊最大的博物館。1983年成立武威縣博物館,收藏曆代陶器、玉器、幣、經卷、書畫、碑刻等各種文物近4萬多件,最著名的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西夏碑,晉至隋唐墓志銘及碑刻、漢簡,大批漢、唐木雕和西夏文物等。館內辟有7個文物陳列展室,通過歷史文物、文字圖片說明,簡要地反映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晴時期的涼州歷史。2002年5月,又開闢了西夏博物館。武威文廟已成為人們遊覽參觀,欣賞古代文化藝術,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勝地。
武威文廟1963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夏博物館

西夏博物館位於城區東南隅,與武威文廟毗鄰,占地面積3570平方米,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為“回”字型二層仿古式框架結構建築,主要展示涼州出土的西夏珍貴文物。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碑、國寶木緣塔、國家一級文物西夏木板畫及西夏泥活字版經文等。展覽用大型浮雕、文物圖片、壁畫、背景畫相結合的手法,真實生動了反映了西夏統治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旅遊購物

銅奔複製品

涼州區銅奔馬

中國旅遊標誌“銅奔”出土於武威雷台漢墓,它高34.5cm,長45cm,重7.15kg。目前,我區生產製造的銅奔馬有原馬放大4倍、3倍、2倍、1倍等十二種規格五種檔次的銅奔馬系列產品及其它如:金制、玉制、水晶制等不同材質的奔馬系列商品。

東漢銅車馬複製品

銅車是東漢時期的銅鑄文物,與銅奔馬同時挖掘出土,現為武威市涼州區的標誌性文物,其構思獨特、設計合理、寓意豐富、姿態各異,象徵東漢時期擁有強大的武裝官僚勢力,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史學知識和文物內涵。

老鼠娶親

老鼠娶親》是流傳民間的民俗故事,於1988年3月張吉道老先生以木雕民間藝術品的形式分別參加了“甘肅省民間藝術品展覽”和“全國民俗作品展覽”,受到了專家和學者的充分肯定和讚譽。原創作品被國家民眾文化局收藏。現我市生產的《老鼠娶親》是根據張吉道老先生提供原創作品的部分原樣,並設計製作全部模型、模具,採用較為先進的精密鑄造工藝和全手工加工工序,以黃銅為主要材料而加工生產的銅鑄工藝品,屬整體鑄成,部件合成,具有設計寓意深刻、內涵豐富、構思巧妙、造型獨特、形態各異、形意明了、趣味性強的整體特點,工藝品表面光滑平整,無任何粗糙痕跡,特別是老鼠的嘴、耳、眼、尾等形象逼真,工藝品的整體布局和搭配顯得神形並茂,猶如一幅立體民間故事的圖畫。

大漠靈駝

沙漠之舟——駱駝,性情溫順而執拗,耐力堅韌又頑強。她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生存的奇蹟。炎炎烈日,水乾草枯時能夠找到生命之水,堅強地存活;漫漫黃沙,逆風飛揚中能為迷路的人找到歸路。“大漠靈駝”是靈性和智慧、勤勞和勇敢的象徵,凝聚著民勤人和自然抗爭、艱苦創業的頑強信念,是民勤精神的縮影。

馬踏飛燕水晶盤

涼州區馬踏飛燕水晶盤

天梯山人參果

天梯山人參果產於涼州張義鎮,屬茄科類多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具有低糖、低脂肪的特點。其爽甜多汁,清香味美,富含維生素C及多種胺基酸,同時還含有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食用人參果對人體十分有益,對防治糖尿病心臟病,調節血脂等具有很好的輔助功能。

涼州區天梯山人參果
馬踏飛燕水晶視窗
涼州區馬踏飛燕水晶視窗

名人書畫

毛澤東手書:唐代詩人王翰《涼州詞》

涼州區毛澤東手書:唐代詩人王翰《涼州詞》

齊白石的畫--蝦趣

齊白石(1863-1957),現代傑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原名齊璜,純芝,字渭青、號白石、瀕生、阿芝、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歲學粗木工,後做雕花木匠,兼習畫。亦習詩文,書法、篆刻,初為畫工,為鄉里人畫衣冠像。六十歲後定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職業。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前輩諸家,重視創新,不斷變化,創造了獨特不群的風貌。所畫作品,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其篆刻朴茂有力,書法剛勁沉著,詩文、畫論也有獨到之處。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委員,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涼州區 蜻蜓
涼州區 蝦趣

韓美琳國畫

韓美琳,1936年生,山東省濟南人。196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專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涼州區牛 韓美琳 1997 紙本設色 自藏 102×130cm
魯迅手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涼州區魯迅手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陳石國畫

作者簡介:陳石,本名孔憲勇,號子裔齋主人,1959年生於甘肅成縣,現任武威市民眾藝術館副館長,武威書副院院長,副研究館員,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書畫家協會理事,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武威市文聯委員,武威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書法家協會主席,政協武威市常委。
作品多次在全國,省級展覽展出和報刊發表並獲獎,甘肅電視台和《甘肅書畫》報給予專版評介。版畫《祁連晴雪》入選第八屆全國版畫展覽,《五月祁連》入選絲綢之路版畫藝術展,並由北京民族文化館收藏,國畫《聽雨》發表於《國畫家》。書法作品獲甘肅省文化廳首屆群星獎金獎,國畫《荷塘月色》獲甘肅省第二屆群星獎銅獎。

涼州區《高標逸韻》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