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為帝,仍不能挽救南宋,又在8歲時跳海自盡

宋末帝趙昺是宋度宗趙禥三子,母親俞氏,也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

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端宗病逝。群臣大都心灰意冷,打算一走了之。面對朝廷即將分崩離析的局面,簽樞密院事陸秀夫振臂高揮:“古人有靠一旅一城而中興天下的,如今我們百官皆備,又有精兵數萬,況且皇子還在,為什麼我們不能擁立衛王恢復大宋的萬里江山呢?”

小皇帝小皇帝

大臣們聽了他的話,倍感振奮,於是共同擁立年僅8歲的衛王趙昺為帝,改元祥興,是為宋末帝。

同年六月,遷到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南)。到達崖山之後,張世傑命人修建行宮、軍營,並整修器械,建造舟楫,企圖以此為據點抵抗元軍的進攻。次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將張弘范率領水陸精兵兩萬進攻崖山。

此時,流亡朝廷尚有士卒20餘萬人,占據著絕對的優勢。然而,作為三軍統帥的張世傑卻在這時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覺得士卒連年征戰海上,早已疲乏,莫如孤注一擲,與元軍一決雌雄。

張世傑張世傑

於是,他下令焚盡島上行宮草屋,全部人馬棄岸登舟,並用鐵索將幾千艘的戰船連線起來,一字排開,皇帝的坐船居於中間,文武大臣各在兩側,以此諭示上下一心,與艦船共存亡。

張弘范連攻數日,始終無法取勝,無奈只得增派戰船圍困崖山。宋軍漸漸補給不足,連續十餘天都以乾糧為食,以海水為飲,導致很多軍士因此病倒,戰鬥力大為減弱。

張弘范還對宋軍展開了心理攻勢。他讓張世傑的外甥給其寫信,曉以利害,勸其投降。張世傑不從,回信以歷朝的忠臣名士作為答覆。張弘范又讓已經被俘的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厲聲道:“我不能保護自己的父母,卻教人背叛自己的父母,這樣可以嗎?”

文天祥文天祥

張弘范以武力威脅,文天祥便寫了一首詩,作為答覆。這就是著名的《過零丁洋》,詩云:“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范看了擊節嘆好,只得作罷。

二月六日,海風呼嘯,張弘范趁著潮漲之時,趁機對宋軍發起了總攻。雙方奮勇廝殺,傷亡慘重。及至中午,張弘范的指揮艦上忽然奏起鼓樂,宋軍以為這是元軍在舉行宴會,便趁機進行休整。不料,這正是張弘范之計,鼓樂起時,全軍便要奮勇衝殺,一舉克敵。只見,元軍戰艦從南北兩面衝出,箭如雨下,射殺宋軍無數。

張弘范張弘范

宋軍猝然受到攻擊,防線大潰,元軍趁勢殺入宋軍船上。元軍本來不善水戰,但由於宋軍將所有戰艦都串連在一起,因此登船如履平地,很快就將疲憊不堪的宋軍擊潰。

張世傑見大勢已去,連忙砍斷船纜,派遣輕舟前往中軍接應趙昺,但局勢混亂,始終未能如願。陸秀夫守護在幼帝身旁,久久等不到援軍,毅然決定與皇帝一起殉國。他先仗劍逼迫自己的妻子兒女投海自盡,隨後將傳國玉璽縛在腰間,背負著幼帝趙昺縱身入海,自殺殉國。其他船艦上的大臣、宮眷、將士聞此噩耗,哭聲震天,數萬人紛紛投海殉國。張世傑久候不見迎接幼帝的輕舟歸來,便知凶多吉少,於是果斷地帶著楊太妃突出重圍。

陸秀夫與幼帝趙昺陸秀夫與幼帝趙昺

幾天之後,張弘范命人打撈陸秀夫和小皇帝的屍體。元軍發現了一具幼童屍體,身穿黃衣,懷揣著詔書之寶,只是面目腐爛,已經無法辨識。張弘范只好以宋廣王(趙昺以前的封號)溺斃上報元廷。楊太妃在得知幼帝身亡之後,悽然淚下,自覺對不起先王,於是投海而死。不久之後,張世傑心灰意冷之下,也投海自盡。南宋遂亡。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