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後宮活人陪葬到底有多殘忍?

活人陪葬,古代叫人殉,簡單地說就是以活人作為死者殉葬品的葬俗,以卑者殉尊者為常見。在中國古代帝王死後,人殉比較普遍,秦始皇嬴政死後,殉葬者數量驚人,大概創造了歷史之最。但在漢朝以後,此惡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則已非常罕見,接近廢除。但到明朝卻死灰復燃,這古老的葬俗由此再添一層神秘。

活人通過什麼方式陪葬?

中國古代帝王墓葬制度里,最殘忍的就是殉葬。秦漢時期,殉葬制度還比較盛行,但到漢朝以後,統治者發覺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漸將其廢止了。

殉葬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考古學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發現了眾多宮女的白骨,很明顯,朱元璋死時實行過秦漢時期的人殉制度。那么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

殉葬

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殺或自殺後陪葬。下達殉葬的命令之後,便派人將後宮所有符合條件的嬪妃列出名單,殉葬那天,這些被列入殉葬名單的宮女和妃嬪都被集中在一個房間。

太監們事先在房間中安放了與殉葬人數同等數量的太師椅,每個太師椅的上方都懸掛著七尺白綾。膽大一點的宮女一咬牙便將頭伸向了白綾結成的套扣內,然後用腳推開了太師椅,過幾分鐘便沒了聲息。

殉葬

膽小一點的宮女,太監會強行將這些嚇得半死的宮女扶上太師椅,隨後將頭上方那個用白綾結成的套扣套在這些宮女的頭上,然後將太師椅搬走,這些宮女本來已經被嚇得半死,再經過如此折騰,很快便一命嗚呼。

還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些嬪妃是通過體內注入水銀的方式來陪葬的。為了保持陪葬嬪妃像朱元璋的遺體一樣不腐爛,一些侍臣和太監便採納了在嬪妃的體內注入水銀的提議。

在朱允炆命人將殉葬嬪妃的名單造冊之後,到了殉葬的那天,所有名單上的嬪妃便被集中在一起,然後給她們每人喝了一杯放有安眠藥的茶水。待這些嬪妃們睡著之後,旁邊的太監們便將她們的頭部切開一塊,執行人手持銅勺,往切開的部位裡面倒水銀,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銀之後,再用針線將頭部縫好,待一切做好後,這些陪葬的嬪妃再也沒有存活者。

根據現在考古學家的發現,朱元璋陵墓內陪葬的嬪妃也只是一堆堆白骨,如果體內真灌有水銀,那么在一個全封閉的墓穴里,容顏保存幾百年應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此為朱元璋陪葬的嬪妃死亡的方式,很有可能是“上吊自殺”。

各朝皇帝死後 後宮佳麗都是什麼下場?

殉葬

春秋時期改用人形偶像殉葬

春秋晚期,奴隸制瀕於崩潰,人殉的作法引起非議。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後用177人殉葬。 國人因此作《黃鳥》詩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對暴君的憎恨。這時在各諸侯國,婦女作為主人婢妾生殉的惡俗也逐漸受到摒棄。

春秋之後,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見,基本上改用木製或泥制的人形偶像殉葬。戰國時的秦國於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廢止人殉。

殉葬

秦始皇執政掀起人殉狂潮

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卻再次發生了大規模的生殉事件。 秦始皇嬴政死後,殉葬的確切人數至今仍是個謎。史料記載後宮女人大約全部殉葬了。秦王朝的速亡,也狠狠地教訓了漢朝的統治者。漢武帝死後,雖然殉葬了大批金銀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但他的幾千名妃子、宮女卻都保住了性命。從此,除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外,強制婦女殉葬的制度,基本不復存在。

明朝到達活人殉葬高潮

明太祖死後,共有40個妃嬪殉葬,除了兩個死在太祖之前,最後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東西兩側外,其餘38人都是殉葬而死。

仁宗死後有5個妃子殉葬,宣宗死後有10人殉葬。至於景帝,史書上僅記載“諸妃嬪唐氏等”殉葬,具體人數不明。5個皇帝加起來,殉葬妃嬪總數約100人左右。

殉葬

明代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縊、絕食。史料記載,明永樂二十二年,皇室大臣挑選出宮女嬪妃幾十人進行殉葬,集體自殺那天,先讓她們在殿外用餐,吃完後帶到殿內,彼時“哭聲震殿閣”。殿內放了幾十張“小木床”,這些即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們的頭頂上方是已經準備好的繩子,末端結圈,讓她們自縊而亡……

殉葬

康熙下詔人殉制度終於廢止

在明朝皇帝之中,英宗朱祁鎮是公認的沒有建樹的皇帝。可到他臨終時,卻做出一個決定:從他開始,廢除人殉制度。他的繼任皇帝明憲宗在臨終前也再一次強調不要殉葬,以表達對先帝決定的尊重。這兩代皇帝的堅持執行,終於給明以來的人殉制度畫上了句號。

但實際上,這一制度到清朝卻沒有真正絕跡。清太宗皇太極死後,其妃敦達里、安達里殉葬;世祖福臨死後,其妃楝鄂氏、傅達里從殉;睿親王多爾袞死後,侍女吳爾庫尼從殉。這說明清初皇室的人殉制曾經非常盛行。

公元1673年,康熙下詔,明令禁止奴僕隨主人殉葬。從此,帝王死後的殉葬制才真正退出了歷史舞台。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