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階層分明,在忍者的劃分中,這一特點格外顯著。忍者分為上忍、中忍、下忍三個等級,對於上忍的指派,中忍絕對言聽計從,對於中忍的命令,下忍必定服從到底。
上忍又被稱為智囊忍,負責作戰計畫和策略的制定工作,一般由所屬的忍者家族的族長或者組織的組長擔任,由上一任上忍指定而來。中忍,由所屬的忍者家族或者組織中各個方面都十分優秀的忍者擔任,從下忍中選拔而來,負責實際作戰中的運籌帷幄,並根據下忍的不同特點和專長,將其合理調度。下忍,也稱體忍,是所屬的忍者家族或者組織中站在第一線的忍者,在忍者家族或組織中里,人數最多,是真正參與戰鬥的中堅力量。
忍者的歷史雖然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但名目稱謂卻在不同時代不盡相同。“忍者”這個稱謂真正出現是在江戶時代,在此之前的飛鳥時代,他們被稱為“志能便”或者“志能備”;到了奈良時代,忍者被稱為“斥堠”,意思是偵查,相當于軍隊的特種兵。而到了戰亂頻繁的戰國時代,忍者的作用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其活動更加頻繁,而名目也最為繁多。這一時期,忍者會根據地域不同而稱謂不一,如在京都、奈良被稱為“水破”、“伺見”、“奪口”;而在新卸、富山兩地,忍者被稱為“軒轅”、“間士”、“間者役”、“導”、“談”;根據忍者所屬組織的不同,忍者的稱謂也會有所不同,如武田信玄的“亂波”、上杉謙信的“軒轅”、織田信長的“談”和北條家的“風魔黨”。
直到江戶時代,德川家康將所有稱謂統一為“忍者”,並納入正式編制,並建立專門的忍者組織——伊賀同心組,這一組織是德川家康在經歷了“平生第一艱難”的“伊賀越”事件後建立的忍者組織。
忍者的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到飛鳥時代,但真正的興起卻是在“應仁之亂”之後的戰國亂世。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歲月里,地位低微但身懷絕技的忍者得以大放異彩。所謂得忍者者,得天下。著名的織田信長就因忍者失天下。
織田信長(1534年-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綽號為“第六天魔王”,出生於尾張國勝幡城。他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之初勢力最強大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稱霸日本,號令天下,推翻了名義上統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的戰國亂世走向終結,被稱作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
1573年,織田信長將幕府將軍足利義昭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他又通過火燒石山本願寺、鎮壓一向宗等方式,打擊異己,樹立威名。在安土桃山時代,忍者原本蓬勃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雖然之前由於戰略需要而不得不重用忍者,但織田信長內心深處卻始終對忍者充滿厭惡,或者說,懷有一種深深的恐懼,他認為忍者是非人的怪物,神出鬼沒,難以掌控,因此必須予以打擊。後來,織田信長先後兩次對忍者聚居的伊賀進行圍剿,使伊賀忍者遭受了巨大損失,史稱“天正伊賀之亂”。
1578年,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奉命在丸山築城作為攻打伊賀的戰略據點,但伊賀的地侍百田藤兵衛先發制人,趕走了負責築城的瀧川雄利,放火燒毀了丸山城。因為這場敗績,本來就聲望不足的織田信雄更加遭到了家臣的輕視,急於報復的他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貿然發動了對伊賀的攻擊。結果織田信雄的軍隊在山地戰中遭到了伊賀勢的迎頭痛擊,損失過半。當時在京的織田信長得知後,勃然大怒。兩年後的1581年9月,信長制定了徹底消滅伊賀的戰術。信長以信雄為總大將,率丹羽長秀、瀧川一益、蒲生氏鄉等名將,集結數萬大軍,兵分六路進攻伊賀。迎擊的伊賀人不足一萬,兵力相差懸殊,伊賀忍者遭遇大敗,四十九院等神社佛閣、城塞都被燒毀,伊賀化為一片焦土。
在“天正伊賀之亂”中僥倖逃生的忍者輾轉各地,並伺機報仇。1581年10月,織田信長在視察伊賀時,伊賀忍者城戶彌左衛門決定對他實行暗殺。參與暗殺行動的有城戶彌左衛門、原田木工、印代判官,三人手持火槍,趁織田信長在敢國社休息的間歇對其進行射擊,可惜都未命中,暗殺行動失敗的三人只好借火遁術逃脫追捕。此後織田信長更加堅定了打擊忍者的決心。
天正十年(1582年),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几乎奪取了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全境,而宿敵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勝賴的勢力也在這一年被織田和德川家康的聯軍攻滅。此時,織田信長眼中的大敵,僅剩下中國地區的毛利氏、關東地區的北條氏以及北陸地區的上杉氏而已。負責攻略中國地方的羽柴秀吉(即日後的豐臣秀吉)攻下了毛利氏的鳥取城,沉重打擊了後者的力量。與此同時,織田信長以瀧川一益為統率,聯合德川氏開始了對北條氏的進攻。
此外,上杉謙信死後,上杉家發生了為爭奪繼承權的御館之亂,最終由其養子上杉景勝掌權,本來強盛的勢力也已大幅削弱。織田信長以安土城為據點,統率著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羽柴秀吉、明智光秀、瀧川一益等能臣名將,結束戰國時代和統一日本的宏偉目標眼看即將達成,而全日本的忍者,似乎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然而,造化弄人,1582年6月21日卻發生了震驚全日本的本能寺之變。據說,因被解除招待德川家康的職務加上其他積怨對信長多有不滿的家臣明智光秀,乘主公率少量親兵前往京都本能寺之際,突然謀反。6月20日下午,光秀率領13000餘士兵從丹波龜山城出發,以“接受信長公的檢閱”為幌子,向京都進發。次日凌晨,在橫渡桂川的時候,光秀卻向全軍大喊“敵人就在本能寺”,正式舉兵討伐信長。
信長遠望敵軍打出水色桔梗家紋的旗幟,淡定地說道:“沒有辦法”,親自取出弓箭長槍出外迎敵。然而信長的護衛僅有數百之眾,很快便落入下風,信長也在亂軍中負傷。侍衛希望信長突圍逃脫以便東山再起,而信長不願做逃兵,於是回到殿內自盡。混戰時寺內發生火災,而本能寺地下儲存的大量火藥(本能寺僧侶在赴種子島傳教時接觸了來自歐洲的鐵炮,之後成為日本戰國時代鐵炮推廣的重心之一,故設有存放火藥的倉庫)更進一步助長了火勢,信長的屍體最終下落不明,估計已化為灰燼。
接到明智光秀謀反的訊息,身旁只有數百武士的信長繼承人織田信忠認為“謀這等大逆的賊黨,必已把守了各個重要路口,一旦途中遭遇必定不妙,還是不要徒勞移動。”遂否決了近臣逃到安土城興兵討伐明智的建議,匆忙逃離妙覺寺,和當時京都行政長官村井貞勝一起逃到誠仁親王居住的二條御所。明智光秀在誠仁親王離開二條御所後便開始發起進攻,奮戰了兩個多小時後的信忠和五弟織田勝長最後因寡不敵眾而被迫自戕,織田信忠是年二十六歲。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張瑩。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日本 織田信長 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