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女人上抖音,
不用開美顏大眼瘦臉,
只是教教燒排骨,
重複N年前講過的話,
輕鬆斬獲300萬點讚。
年初,印有她頭像的運動衛衣,
剛一登入紐約時裝周登場,
國內同款就鏇風式“售罄”。
這個女人的名字叫陶華碧,
90後封她為“國民女神”,
更多人親切地喊她“老乾媽”。
毫無疑問,
陶華碧是華人圈最有名的女人,
遠超劉曉慶、張曼玉。
貴州,不沿江、不沿邊、不沿海,
整體的經濟發展並不出挑。
有俗語形容這裡是,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
近年來,貴州後來居上,
實際經濟增速穩占前三。
這離不開兩個當地品牌的帶動,
一個是國酒茅台,
另一個是國民女神老乾媽。
貼有陶碧華頭像的油辣椒,
全世界平均每天賣掉130萬瓶。
這股來自貴州的香辣風味,
拌入食堂宵夜的炒飯中、
抹在華人早餐的吐司上、
還頻頻點亮夏威夷主婦的餐單。
有國外網友說,
“當你和中國女人結婚的時候,
等於娶兩個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華碧”。
不分年齡膚色的食客驚呼,
這玩意兒,上癮!
如果說沙縣小吃是被債主逼出來的,
那么老乾媽就是在家庭慘劇里誕生的。
陶華碧生長在貴州省的一個偏僻山村。
20歲那年,她嫁給了地質隊的會計。
不久,丈夫急病去世,
她獨自拉扯兩個兒子。
生計所迫,
她開始擺攤賣自己做的米豆腐,
貴州當地的一種廉價涼粉。
一次從市集買完材料後,
陶華碧想坐公交,
卻被司機趕下車。
她背著滿滿一背篼(dōu)的材料,
司機說她多占了個座,
要多買一張票。
陶華碧不願意多掏錢,,
徑直背著80斤的材料,
走5公里的路回家。
那些年,她背爛了20多個背篼,
攢錢在貴陽龍洞堡蓋了個小餐館。
店裡繼續賣米豆腐,價格便宜,
吸引許多“學生黨”去光顧。
陶華碧家裡窮,沒念過一天書,
只會寫“陶華碧”三個字。
出於同情心,
家境困難的學生過去吃飯,
她分文不收。
這一善舉深得人心,
學生們都親切地喊她“乾媽”。
90年代初,貴陽建環城公路,
乾媽的小店挨近主幹道,
顧客里多了來來往往的貨車司機。
天氣熱開長途車,
司機們喜歡吃味重的東西。
看別人賣米豆腐加蔥蒜,
陶華碧就加豆豉辣椒、香辣菜,
你重口味,我比你更重口。
漸漸地,陶華碧的油辣椒,
竟然比她的米豆腐還受歡迎。
在市場的呼喚下,
陶華碧辦起了辣椒醬加工廠,
品牌名字就叫“老乾媽”。
經受種種創業的考驗,
“老乾媽”在貴陽當地站穩了腳跟。
去年老乾媽一瓶辣椒醬平均8塊,
每天生產230萬瓶,
一年用4.5萬噸貴州辣椒,
每年納稅6個多億。
早年開小店,三天兩頭被收保護費,
陶華碧拿起鍋鏟,直接跟地痞幹仗。
“哪怕面對一個土匪,
我都要跟你拼下去。
要拼才會贏,
不拼就會輸下去。
但是我不能輸,
輸了人家還要來笑話你。”
陶華碧不想被人欺負,
漸漸練就一身的霸氣。
生產老乾媽的過程中,
陶華碧的手腕非常強硬。
有一次,她的公司極缺豆豉原料,
從重慶緊急運來10多噸豆豉。
準備卸貨的時候,
才發現部分豆豉居然餿了!
經過特殊處理可以用來應急,
但陶華碧堅持退貨,
公司停產兩天,造成莫大損失。
看到老乾媽的辣醬賣得好,
市場上登時多出來一大批爹爹媽媽,
像是“四川乾媽”“老乾爹風味豆豉”。
陶華碧找來一個法務團隊,
一年花3千萬去打假。
眼見冒牌貨一茬又一茬,
她全包圍式地註冊近似商標,
把“乾媽老”“乾媽媽”“老媽子”統統拿下,
甚至不惜和商標局鬥法好幾輪。
一步步穩紮穩打,產品遠銷海內外,
老乾媽產值高達75億人民幣。
來自海內外的投資人,
前仆後繼地去跟陶華碧說,
只要同意融資上市,
你的身家就能漲個十倍百倍。
對這些資本運作,
陶華碧態度非常堅決:
不!要!
“不貸款、不融資、不上市”,
這是陶華碧一直堅持的原則。
陶華碧生怕經過複雜的資本操作,
這盤炒辣椒的生意,
不再有錢來貨往的穩當。
她說:“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
到時候把錢吸走了,
我來還債,我才不乾呢!”
去年底,陶華碧退出公司日常運作,
現在打理公司的是她倆兒子。
聽到太多“老乾媽要上市”的傳言,
這位退休老太太還是忍不住露臉,
重申自己的“三不”原則。
她在採訪中說:
陶華碧緊咬“不能輸”的信念,
遇佛殺佛,遇敵殺敵,
硬生生拼出一條霸氣的活路來。
原本路邊小攤當贈品的辣醬,
如今風光地走出國門,
迷倒萬千小哥哥小姐姐。
在社會這個大醬缸里,
只有拼盡全力,
才能顯得毫不費力;
貴陽 老乾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