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臣子的大肚裡裝的是啥 大臣趁機表忠心最終卻反叛

唐玄宗在位的中後期,奸相李林甫長期執政,為阻止各地節度使憑藉軍功入朝拜相,從而取代他的位置,於是在藩鎮起用外族將領為節度使(按例,宰相只能由漢人充任)。其中,栗特人安祿山因善於逢迎,加上一系列由殺良冒功創造的“戰績”,竟然搖身一變而成為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是當時唐朝最有實力的藩帥。

皇帝問臣子的大肚裡裝的是啥 大臣趁機表忠心最終卻反叛

安祿山貌似忠厚老實,實際上卻奸猾陰狠

安祿山外表看似忠厚老實,實際上卻奸猾陰狠(“外若痴直,內實狡黠。”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唐紀三十一》),為了能長期保持權勢,除了討好李林甫、高力士等一乾權貴外,還拚命地巴結楊貴妃,並經常向唐玄宗大表忠心,稱得上一個貨真價實的“忠心婊”。安祿山表忠心的水平其實並不高,但在昏聵顢頇的唐玄宗聽來卻很順耳順心。

比如,在天寶二年(743年)正月入朝時,安祿山曾向玄宗上奏說:“去年營州發生蝗災,微臣憂心如焚,於是焚香向天禱告,若我心術不正,對陛下不忠,那么就讓蝗蟲吃掉我的心臟;如果我沒有辜負陛下,沒有欺騙神靈,那么就請上天將消滅蝗蟲。果然沒多久,便有一群鳥從北方飛來,立刻吃盡這些蝗蟲。”玄宗聽後對他讚許有加,並將此事交付史官記錄。

皇帝問臣子的大肚裡裝的是啥 大臣趁機表忠心最終卻反叛

安祿山之所以能崛起,跟李林甫有很大關係

祿山奏言:“去年營州蟲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若不負神祗,願使蟲散。’即有群鳥從北來,食蟲立盡。請宣付史官。”從之。引文同上。

比如,在天寶六載(747年)入朝時,唐玄宗某次曾指著安祿山三百斤的大肚子,跟他開玩笑說:“這胡人的肚子如此碩大,朕非常好奇,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呢?”安祿山腦瓜子轉得很快,聽完皇帝的問話後,馬上便回復到:“微臣肚子的確很大,但其中除了對陛下的一片赤膽忠心外,再沒裝其他的東西!”玄宗聽後哈哈大笑,認為安祿山很真誠。

皇帝問臣子的大肚裡裝的是啥 大臣趁機表忠心最終卻反叛

唐玄宗很欣賞安祿山的“忠誠”

祿山在上前,應對敏給,雜以詼諧,上嘗戲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爾!”對曰:“更無餘物,正有赤心耳!”上悅。引文同上。

以上兩則史實,只是安祿山討好唐玄宗的言行當中的經典案例,與之相似的記錄還有很多,雖然無比虛假,卻很合皇帝的胃口。唐玄宗因為欣賞安祿山的“忠誠”,便不斷地給他加官進爵、賞賜財寶,還讓他自由出入宮禁,並拜楊貴妃為乾娘,可見對他的寵遇之深(“祿山得出入禁中,因請為貴妃兒。”引文同上)。

安祿山經常向玄宗表忠心,但其實早生異心

可唐玄宗哪裡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安祿山非但不是忠臣義士,反而是個野心極大,意圖謀朝篡位的野心家。擁有三鎮數十萬軍馬已讓安祿山產生異心,而在親眼目睹內地的防守薄弱和朝廷的腐朽後,更是讓他蠢蠢欲動。然而,由於此時安祿山最為畏懼的李林甫還在台上,對他的監防甚嚴,所以一時間還不敢貿然舉兵。

等到李林甫薨逝、楊國忠上台後,由於跟安祿山不和,便經常在玄宗面前揭發安祿山,聲稱他必然會反叛,並慫恿皇帝利用安祿山進京之機將其剷除。而安祿山既鄙薄於楊國忠的才能、德行,又對他揭發自己感到恐懼,於是在局勢要滑向失控、玄宗開始對他產生疑心之際,便悍然舉兵造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756-763年)。

安史之亂形勢圖

“安史之亂”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使得大唐江山千瘡百孔,盛世難現。為迅速平息叛亂,唐朝不得不默視地方割據武裝的興起,從而演化為持續200餘年的藩鎮之亂,而大唐便在這藩鎮之亂期間走向滅亡。而這一起的始作俑者,便是“忠心婊”安祿山。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