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之毒誰之過?了解罌粟花的歷史

提起「罌粟」,絕大部分人都會立刻聯想到毒品,並對這種美麗的花朵敬而遠之。然而你並不知道的是,它早已深深滲入你的生活之中,甚至在餐桌上發揮著作用。罌粟上了誰的餐桌?你已經被「毒害」了嗎?為什麼很多人明知有毒,依然趨之若鶩?

罌粟之毒誰之過?了解罌粟花的歷史

在亞洲西南部,從土耳其東部,經伊朗、阿富汗一直延伸到巴基斯坦一帶,這片地形好像一彎新月,所以有了一個相稱的名字——金新月。金新月是一個僅次於金三角的海洛因生產基地。這裡一直大面積種植鴉片,產量很高,曾經是世界最大的鴉片產地。而金新月的毒品最大產地,是阿富汗。

罌粟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它的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比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鹼、那可丁。而罌粟籽卻是重要的食物原料,其中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油脂,被廣泛套用於世界各地的沙拉中;麵包房則會將烘烤後的罌粟籽覆在烤麵包的表面,製造香脆的口感;它也可以和糖一起製成帶有榛果香味的罌粟籽醬。

罌粟之毒誰之過?了解罌粟花的歷史

在罌粟的果實還沒成熟的時候,劃破它的果皮,就會流出白色的乳汁。乳汁乾燥之後會成為黑色的凝膠狀物,這就是「鴉片」。在新石器時代的地中海東岸,有人無意中切開了罌粟的蒴果,並品嘗了這種白色的汁液。在經歷了最初的苦澀之後,體會到了些許睡意和無比的舒適。

從那之後,人們開始研究並逐漸認識這種植物。蘇美爾人稱它為「快樂的植物」,埃及戰士把它當做療傷的「神藥」,古希臘人把它與睡眠、夜晚和死亡之神聯繫在一起。第一個記錄罌粟藥用功效的人是希波克拉底:「罌粟可以用作止咳、止痛、鎮靜。」此後,很多歐洲人、阿拉伯人也將罌粟用於治療。

罌粟之毒誰之過?了解罌粟花的歷史

罌粟的種子在唐朝時由阿拉伯帶進中國,中國的部分地區也開始種植罌粟。不過,當時純粹是為了觀賞和藥用,而不是把它當成毒品吸食。同時,世界各地的罌粟種植量越來越大,人們汲取新鮮的汁液,晾曬凝固,發酵之後製成各種形狀,燃燒後吸食,已獲得無盡的愉悅。

曾經的土耳其大量種植罌粟,再加工成鴉片。英國從土耳其進口的鴉片,其中的嗎啡含量高達10%以上。藥商將其做成各類藥劑,像普通藥品一樣大量出售,毫無節制。一些給小孩用的「嬰兒保靜劑」中也含有鴉片的成分,服下這種強鎮靜劑後的孩子自然不哭不鬧,但也因此對鴉片產生了終身的藥物依賴。

罌粟之毒誰之過?了解罌粟花的歷史

直到19世紀末,人們才對鴉片的作用機制有所了解,開始將其當作危害人類的「毒品」,各國開始對罌粟種植和鴉片貿易進行嚴格的控制。如今,人們對各類毒品的了解愈發深刻,各國的治理也愈發嚴格,卻仍然屢禁不止。據聯合國的統計,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達5千億美元以上,吸食各種毒品的人數已高達2億以上。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