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和虜是明朝末年的兩大心頭之患,虜指遼東的滿清,賊則是指國內的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明朝官方一般稱作“流寇”,簡稱“賊”。
這些“賊”是明朝統治者的心腹大患,尤其李自成圍北京,逼得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後,流寇更是與明朝政府有了不共戴天之仇,但是想不到的是十餘年之後,南明政府居然要與流寇合作,而且流寇還要南明政府封其為王,面對這樣的困境,南明政府的皇帝和官員們是如何的反應呢?
張獻忠死後,大西軍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領導之下進入雲南,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孫可望等決定率領大西軍出滇抗清,為了利用南明這個旗幟團結天下人心,孫可望決定與南明聯合抗清,於是1649年(永曆三年,順治六年)孫可望派人前往永曆朝廷所在的廣東肇慶,向南明討封秦王,以便號令天下抗清勢力。
但是這個條件對於當時南明的永曆朝廷來說,是一個比較難以答應的要求。首先,秦王的封號是十分尊貴的,以地名為封號的一字王是明朝最尊貴的親王封號,其中又以“秦”字為最尊。另外,更加難辦的是明朝本來就有秦王的,第一代秦王是朱元璋第二字朱樉,而且秦王一系一直傳到明末11世16代秦王朱存烳。
現在一個流寇頭子,居然要求明朝封他作秦王,接到孫可望請求的南明朝廷炸開了鍋,文武大臣們對於孫可望提出的請求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不出意料,反對封孫可望為秦王的人大有人在。大學士嚴起恆等拒絕封孫可望為秦王;依附李成棟之子李元胤的金堡等人也反對封孫可望為王,因為他們害怕孫可望取代了他們成為永曆皇帝新的靠山;貴州的軍閥皮熊、王祥害怕孫可望出滇會奪了他們的地盤,也紛紛反對封孫可望為王。總之,反對的人各有各的心思,但是說出的理由都是同樣的冠冕堂皇——“孫可望是賊,不可封王。”
而贊成封王的也大有人在,督師閣部堵胤錫則主張封孫可望為王,這樣可以利用孫可望手中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反清復明的後盾,而且堵胤錫也是聯合農民軍的實際行動者,在此之前他就聯合大順軍餘部,將其改編為忠貞營為南明效力。堵胤錫連續上疏永曆皇帝,最終永曆皇帝同意封孫可望為平遼王。
上述的意見不同的雙方,反對封流寇為王的一方看起來冠冕堂皇,正氣凜然,實則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顧抗清大局,不聯合大西軍餘部,南明很快就會被清軍擊潰;而贊成封流寇為王的一方,雖然看起來不顧殺君之仇和朝廷顏面,然而他們卻是從實際形勢出發,一個不需要任何成本的虛名,就能換取大西軍數十萬軍隊的強大戰鬥力,可以說是無本萬利的生意,也是當時最正確的策略。
所以,反對封流寇為王的不見得是愛國者,而堅持封流寇為王的人更不是賣國賊,相反,他們才是真正的愛國者。
明朝 張獻忠 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