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附子

鹽附子

鹽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旁生塊根(子根)。植物形態詳川烏頭條,呈圓錐形,長約5~8厘米,直徑約3~4厘米,頂端寬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滿,周圍生有瘤狀隆起的分支,習稱釘角,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鹽附子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炮製】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淨,置鍋內與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至切開後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去甘草、黑豆,颳去皮,切為兩瓣,置鍋內加水煮約2小時,取出,曬晾,反覆悶潤數次,潤透後切片,曬乾。

基本信息

簡介

鹽附子鹽附子

鹽附子(《本經》)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旁生塊根(子根)。

植物形態詳川烏頭條。

瓜葉烏頭 藤烏(湖北、四川),草烏(四川、湖南、湖北),羊角七、烏毒(湖北西部),鹽附子(河南)

塊根圓錐形,長1.6-3厘米,粗達1.6厘米。莖纏繞,無毛,常帶紫色,稀疏地生葉,分枝。莖中部葉的葉片五角形或卵狀五角形,長6.5-12厘米,寬8-13厘米,基部心形,三深裂至距基部0.9-3.2厘米處,中央深裂片梯狀菱形或卵狀菱形,短漸尖,不明顯三淺裂,淺裂片具少數小裂片或卵形粗牙齒,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淺裂;葉柄比葉片稍短,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總狀花序生莖或分枝頂端,有2-6(-12)朵花;軸和花梗無毛或被貼伏的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或不分裂而為寬橢圓形,上部苞片小,線形;花梗常下垂,弧狀彎曲,長2.2-6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下部或上部,線形,長3-5毫米,寬約0.5毫米,無毛;萼片深藍色,外面無毛或變無毛,上萼片高盔形或圓筒狀盔形,幾無爪,高2-2.4厘米,下緣長1.7-1.8厘米,直或稍凹,喙不明顯,側萼片近圓形,長1.5-1.6厘米;花瓣無毛,瓣片長約10毫米,寬約4毫米,唇長5毫米,距長約2毫米,向後彎;雄蕊無毛,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心皮5,無毛或偶而子房有柔毛。蓇葖直,長1.2-1.5厘米,喙長約2.5毫米;種子三棱形,長約3毫米,沿棱有狹翅並有橫膜翅。8-10月開花。

分布於四川、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北部、安徽西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生海拔1700-2200米山地林中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湖北房縣。

採集

夏至至小暑間挖取附於母根旁的子根,洗淨泥土,稱為泥附子,按大小分別加工: ①鹽附子選取較大的泥附子洗淨泥土,浸入鹽滷和食鹽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的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並體質變硬為止。

鹽附子鹽附子

②黑順片選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淨後浸入鹽滷水液中數日,並與鹽滷水同煮沸,撈出

,水漂,切成厚片,再浸入稀鹽滷水液中,並加入黃糖及菜油製成的調色劑,使附片染成濃茶色,用水漂洗至口嘗無麻辣感時,取出蒸熟,烘至半乾,再曬乾。

③白附片選取較小的泥附子,洗淨後浸入鹽滷水液中數日,並與鹽滷水同煮至透心為度,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薄片,用水漂洗至口嘗無辣感時,取出蒸熟,曬至半乾,以硫黃熏後,曬乾。

藥材

鹽附子鹽附子

【藥材】①鹽附子,呈圓錐形,長約5~8厘米,直徑約3~4厘米。

頂端寬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滿,周圍生有瘤狀隆起的分支,習稱釘角,表面灰黑色,被鹽霜。

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具不整齊的筋脈或中心有小空隙,其中充滿鹽霜。

無臭,味鹹而麻辣。

以個大、堅實、表面起鹽霜者為佳。

②黑順片,又名:黑附子(《簡要濟眾方》)。

呈不規則形的縱切片,上寬下窄,周邊略翹起,長2.5~4厘米,寬1.5~2.5厘米,厚約5毫米。

外皮黑褐色,內部暗黃色半透明狀,油潤而有光澤,並可見有縱走的筋脈。

質硬而脆,破碎面角質狀。

無臭,味淡。

以片均勻,表面油潤光澤者為佳。

③白附片,又名:明附片、雄片。

形狀與黑順片相同,唯全體均為黃白色半透明狀,片較薄,厚約3毫米。

氣味同黑順片。

以片勻、黃白色、油潤、半透明狀者為佳。

以上均主產於四川、陝西等地。

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

【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見川烏頭條。

【炮製】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淨,置鍋內與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至切開後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去甘草、黑豆,颳去皮,切為兩瓣,置鍋內加水煮約2小時,取出,曬晾,反覆悶潤數次,潤透後切片,曬乾。

(每鹽附子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炮附片:取鹽附子洗淨,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臍,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嘗稍有麻竦感為度,取出,用薑湯浸1~3天,然後蒸熟,再焙至七成乾,倒入鍋內用武火急炒至煙起,微鼓裂為度,取出放涼。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事(附子),子文武火中炮令皴坼,用刀刮上孕子,並去底尖微細,劈破,於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於中一宿,至明取出焙乾用。

夫欲炮者,灰火勿用雜木火,只用柳木最妙。

若陰制使,即生去尖皮底了,薄切,用東流水並黑豆浸五日夜,然後漉出,於日中曬乾用。

……每十兩,用生烏豆五兩,東流水六升。

②《綱目》:附子生用則發散,熟用則峻補。

生用者,須如陰制之法,去皮臍入藥;熟用者,以水浸過,炮令發坼,去皮臍,乘熱切片再炒,令內外俱黃,去火毒入藥。

又法:每一個用甘草二錢,鹽水、薑汁、童尿各半盞,同煮熱,出火毒一夜,用之則毒去也。

③《本草備要》:水浸面裹煨令發坼,乘熱切片炒黃,去火毒。

性味

辛甘,熱,有毒。

①《本經》:味辛,溫。

②《吳普本草》:岐伯、雷公:甘,有毒。

李氏:苦,有毒,大溫。

③《別錄》:甘,大熱,有大毒。

④《本草正》:醃者大鹹,性大熱,有毒。

歸經

入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三焦、命門。

②《本草經疏》:入手厥陰、命門、手少陽,兼入足少陰、太陰經,亦可入足太陽。

③《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

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腎三經。

功用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

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陽痿,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1)回陽救逆:有較強之回陽作用。

用於畏寒、肢冷、脈微欲絕之虛脫,常配伍人參,或乾薑、甘草)。

(2)補益陽氣:附子辛熱,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故凡陽氣不足之證均可用之,尤能補益腎陽。

鹽附子鹽附子

補腎陽常配肉桂。

(3)祛寒止痛:本品大熱,祛寒力強,故能治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泄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①《本經》: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②《別錄》: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眙,為百藥長。

③《本草拾遺》:醋浸削如小指,納耳中,去聾。

去皮炮令坼,以蜜塗上炙之,令蜜入內,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④《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去臟腑沉寒;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

⑤李杲: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閉;補虛散壅。

⑥王好古: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⑦《綱目》: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痹,腫滿腳氣,頭風,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

合蔥涕,塞耳治聾。

⑧《本草備要》: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⑨《本草從新》:治痘瘡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證。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

陰虛陽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

①《本草經集注》:地膽為之使。

惡蜈蚣。

畏防風、甘草、黃芪、人參、烏韭、大豆。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綱目》:畏綠豆、烏韭、童溲、犀角。

忌豉汁、稷米。

得蜀椒、食鹽,下達命門。

④《本草匯言》:若病陰虛內熱或陽極似陰之證,誤用之,禍不鏇踵。

選方

①治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枚,乾薑三兩。

(《傷寒論》四逆湯) ②治傷寒陰盛格陽,其人必燥熱而不欲飲水者:大附子一枚燒為灰,存性,為末;蜜水調服。

(《傳家秘寶方》霹靂散) ③治陰毒傷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氣:大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臍)為末。

每服三錢,薑汁半盞,冷酒半盞,調服。

良久臍下如火暖為度。

(《濟生方》回陽散) ④治傷寒已經轉下,又曾發汗,內外俱虛,邪氣未解,表證不見,身無大熱,晝日煩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靜,不嘔不渴,脈候沉微者,宜服之。

又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並皆治之:乾薑(研粗末)一兩,附子(生,去皮臍,細切)一枚。

上合勻。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局方》姜附湯) ⑤治嘔逆翻胃:大附子一個,生薑一個(細銼)。

煮研如麵糊,米飲下。

(《經驗方》) ⑥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兩(炮),鬱金、橘紅各一兩。

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酸棗大,以硃砂為衣。

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

(《宣明淪方》辰砂一粒丹) ⑦治七疝,心腹冷痛,腸鳴氣走,身寒白汗,大腑滑泄:木香(不見火)半兩,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濟生方》玄附湯) ⑧治休息痢及赤白痢: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雞子二枚(去黃取白)。

上二味,先將附子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一時傾入沸湯內,煮數沸濾出,分作兩眼,米飲下,空心、日午各一服。

(《聖濟總錄》附子丸) ⑨治髒寒脾泄,及老人中氣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兩(煨熱),大附子(去皮臍)一兩五錢。

為末,粥丸,梧子大。

每服八十丸,蓮肉煎湯下。

(《綱目》) ⑩治脾虛受濕發腫,一切虛腫:大附子十枚(生,削去皮,破四塊),赤小豆半升,藏附子於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軟,去豆,焙乾附子碾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冬瓜湯或蘿蔔湯下。

(《朱氏集驗醫方》) ⑾治腫疾喘滿,腫因積得,既取積而腫再作,小便不利者:生附子一個(去皮臍,切片),生薑十片,入沉香一錢,磨水同煎,食前冷飲,小兒每服三錢,水煎服。

(《朱氏集驗醫方》沉附湯) ⑿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朮二兩,桂枝(去皮)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論》甘草附子湯) ⒀治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詠沉者: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論》附子湯) ⒁治中風偏廢:附子一個(去皮臍),羌活、烏藥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簡易方論》羌活散) ⒂治風寒流注,偏正頭痛,年久不愈:大附子一個,生切四片,以薑汁一盞,浸炙,再浸再炙,汁盡乃止;高良姜,等分,為末。

每服一錢,臘茶清調下,忌熱物少時。

(《三因方》必效散) ⒃治氣虛頭痛:大附子一枚,全蠍二枚(去毒),鍾乳粉二(三)錢半。

上用附子剜去心,安全蠍在附於內,卻以全附為末,同鍾乳粉面少許,水和作劑,包裹煨令熟,並為細末,蔥涎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同椒鹽湯下。

一作散,蔥茶湯下。

(《澹寮方》蠍附丸) ⒄治頭痛:附子(炮)、石膏(煅)等分。

為末,入腦、麝少許,茶酒下半錢。

(《傳家秘寶方》) ⒅治經侯不調,血髒冷痛:當歸、附子(炮)各等分。

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空腹溫服。

(《簡易方論》小溫經湯) ⒆治吐血:生地黃一斤(淨洗,細研取汁,其滓再入好酒少許,又取汁令盡),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切片子,入地黃汁內,用銀器熬成膏,取出附子焙乾)。

上以山藥三兩為末,以地黃膏子和成劑,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飲空心服。

(《朱氏集驗醫方》地黃丸) ⒇治腎氣上攻,項背不能轉側:大附子一枚,六錢以上者,炮,去皮臍,末之。

每末二大錢,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滿,水一盞半,生薑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椒入鹽,空心服。

(《本事方》椒附散) (21)治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用淋閉通滑之劑不效者:附子一兩(重炮,去皮,鹽水內浸良久),澤瀉(不蛀者)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七莖,煎服。

(《普濟方》附子散) (22)少陰傷寒(初得二、三日,脈微細,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

用麻黃(去節)二兩、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

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餘二藥,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

令病人發微汗。

引方名麻黃附子甘草湯。

(23)少陰發熱(少陰病初得,反發熱而脈沉)。

用麻黃(去節)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細辛二兩,水一斗。

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餘二藥,煮汁成三長,分作三次服下。

令病人發微汗。

此方名麻典附子細辛湯。

(24)少陰下利(下得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

身不惡寒,反而面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

用大附子一個(去皮,切成片)、甘草(炙)二兩、乾薑三兩,加不沽升,煮成一升,分兩次溫服,脈出現即愈。

面赤,加蔥九根;腹痛,加芍藥二兩;乾嘔,加生薑二兩;咽痛,加桔梗一兩;利止,而脈不出,加人參二兩。

此方名脈四逆湯。

(25)陰病惡寒(傷寒已發汗,不解,反惡寒,是體虛的現象)。

芍藥三兩、甘草(炙)三兩、附子(炮,去皮)一枚,加水五程式,煮成一升五合。

分次服下。

此方名芍藥甘草附子湯。

(26)陰盛格陽(病人燥熱面飲水、脈沉、手足厥逆)。

用大附子一枚,燒存性,研為末,蜜水調服。

逼散寒氣後使熱氣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靂散。

(27)中風痰厥(昏不積壓人,口眼歪斜)。

用生川烏頭、生附子,都去掉皮臍,各取半兩,和一南星一兩,生木香二錢五分。

各藥混合後,每取五錢,加生薑十片、水二碗,煎成一碗溫服。

此方名五生飲。

(28)風病癱緩(手足軟垂,口眼歪斜,語音蹇澀,步履不正)。

用川烏頭(去皮臍),五靈脂各五兩,共研為末,加龍腦、麝香溫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服至五、七丸,便覺手能抬動。

腳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梳頭,此方名神驗烏龍丹。

(29)風寒濕痹(麻木不仁,或手足不遂)。

用香白米煮粥一碗,加入生川烏頭末四錢,慢熬適當,下姜汗一匙、蜜三大匙,空腹服下。

或加薏苡末二亦可。

(30)風癇。

用生川烏頭(去皮)二錢半、五靈脂半兩,共研為末,加豬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丸,薑湯送下。

(31)小兒慢驚(抽筋,涎壅厥逆)。

用生川烏頭(去皮臍)一兩、全蠍十個(去尾),分作三他,每服用水一碗、姜七片煎藥飲下。

(32)小兒囟陷。

用烏頭附子(生,去皮臍)二鯛、雄黃八分,共研為末。

以蔥根搗和作餅巾2陷處。

(33)腳氣腫痛。

用黑附子一個(生,去皮臍),研為末,加生薑汁調成膏塗腫痛處。

藥乾再塗,到腫消為止。

(34)多年頭痛。

用川烏頭、天南星,等分為末,蔥汁調塗太陽穴。

(35)耳鳴不止。

用烏頭(燒作灰)、菖蒲,等分為末棉花裹著塞耳內。

一天換藥兩次。

(36)牙痛。

用附子一兩(燒灰)、枯礬一分,共研為末,擦牙。

又方:川烏頭、川附子,生三匣麵糊成丸子,如小豆在。

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納牙孔中,痛乃止。

(37)虛寒腰痛。

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鹽花三分,共三工業區末,加棗肉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38)寒熱瘧疾。

用附子一枚重五錢者,裹在面中火煨,然後去面,加人參、丹砂各一錢,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未發病前連進三服。

如藥有效,則有嘔吐現象或身體有麻木感覺,否則次日須再次服藥。

(39)水泄久痢。

用川烏頭二枚,一枚生用,另一枚以黑豆半契約煮熟,一起研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五丸,黃連湯送下。

(40)陽虛吐血。

用生地黃一斤,搗成汁,加酒少許。

另以熟附子一兩半,去皮臍,切成片,放入地黃汁內,石器中煮成膏,取出附片焙乾,同山藥三兩研為末,再以膏調末成為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41)白濁。

用熟附子研為末。

每服二錢,加姜三片、水一碗煮至六成,溫服。

(42)月經不調。

用熟附子(去皮)當歸等分。

每服三錢,水煎服。

(43)癰疽腫毒辣。

用川烏頭(炒)、黃櫱(炒)各一兩,研末唾液調塗患處。

留頭。

藥乾則以淘米水潤濕。

(44)疔瘡腫痛。

用醋和附子末塗患處。

藥乾再塗。

(45)疥癬,用川烏頭生切,煎水洗,甚驗。

(46)手足凍裂。

用附子去皮,研為末,以水、面調塗,有效。

臨床套用

【臨床套用】治療心力衰竭用熟附子製成注射液(每毫升含附子2克),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3~4次。

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三級心力衰竭13例,包括心原性休克1例,用藥後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心率減慢,呼吸困難、肝腫大、浮腫等亦相繼減輕。

少數病例套用後,有周身拘急、發熱的副作用,但可自行消失。

中毒

【中毒】附子中亦含烏頭鹼,雖其含量較烏頭為低,但因服用不當而引起中毒者卻屢見不鮮。

其原因除與劑量過大、煎煮時間過短,及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有關外,與藥物品種及服法等也有密切關係;曾有1例用雲南騰衝所產附子3錢煎後連渣服下,即引起嚴重中毒。

中毒表現與烏頭基本相同,如口唇、肢體發麻,噁心,嘔吐,心慌,氣促,煩躁不安,甚至昏迷,間或抽搐,嚴重者心跳、呼吸暫停,心電圖顯示室性過早搏動,而呈阿-斯二氏綜合徵象。

中毒者如能及時搶救,一般均可恢復。

此外,曾報導1例用附子外敷臍部引起接觸性皮炎,可能系過敏所致。

名家論述

①張元素: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濕之聖藥,濕藥少加之引經。

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烏、附是也。

②《湯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浮中沉,無所不至,味辛太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

非身表涼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③朱震亨:氣虛熱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參、芪,肥人多濕,亦宜少加烏、附行經。

《衍義》論附子有五等,同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為用,至哉言矣,然猶未明也。

仲景八味丸以附子為少陰嚮導,其補自是地黃為主,後世因以附子為補藥誤矣。

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可致遠爾。

④《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

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

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⑤虞摶: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

⑥《本草蒙筌》:天雄,其氣親上,補上焦陽虛;附子,其氣親下,補下焦陽虛;烏頭,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側子,其氣輕揚,宜其發四肢、充皮毛,為治風疹之神妙也;烏喙,共氣鋒銳,宜共通經絡、利關節,尋蹊達徑,而直抵病所也。

⑦《綱目》:按《王氏究原方》雲,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川烏頭性輕疏,溫脾去風;若是寒疾,即用附子;風疾即用川烏頭。

一雲,凡人中風,不可先用風藥及烏、附,若先用氣藥,後用烏、附乃宜也。

又凡用烏、附藥,並宜冷服者,熱因寒用也。

蓋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

熱藥冷飲,下咽之後,冷體既消,挑性便發,而病氣隨愈,不違共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

昔張仲景治寒疝內結,用蜜煎烏頭;《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朱丹溪治疝氣,用烏頭、梔子,並熱團寒用也。

烏、附毒藥,非危病不可用,而補藥中少加引導甚捷。

有人才服錢匕即發燥不堪,而昔人補劑用為常藥,豈古今運氣不同耶?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歲。

蘄州衛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餘,康健倍常。

若此數人,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不可以常理概淪也。

又《瑣碎錄》言滑颱風土極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則地氣使然爾。

⑧《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諸經,故曰與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及婦人經寒不調,小兒慢驚等證。

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熱者所當急用。

⑨《本草匯言》: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

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游之火自熄矣。

凡屬陽虛陰極之侯,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⑩《本草經讀》:附子,味辛氣溫,火性迅發,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本經》雲,風寒咳逆邪氣,是寒邪之逆於上焦也。

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著於下焦筋骨也。

症堅積聚血瘕,是寒氣凝結,血滯於中也。

考《大觀本草》,咳逆邪氣句下有溫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溫,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腎,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營衛,因寒濕而病者,無有不宜。

即陽氣不足,寒自內生,大汗、大瀉、大喘,中風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氣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經》言外意也。

誤藥大汗不止為亡陽,仲景用四逆湯、真武湯等法以迎之。

吐利厥冷為亡陽,仲景用通脈四逆湯、姜附湯以救之。

且太陽之標陽,外呈而發熱,附子能使之交於少陰而熱已;少陰之神機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脈生,周行通達而厥愈。

合苦甘之芍、草而補虛,合苦淡之苓、芍而溫固。

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於苓、芍、甘草中,雜於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補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法也。

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甘草附子湯,辛燥以祛除風濕也;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辛潤以溫補水髒也;若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加入尿豬膽汁,則取西方秋收之氣,保復元陽,則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⑾《本草正義》: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髒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

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陰用事,汩沒真陽,地加於天;倉猝暴症之肢冷膚清,脈微欲絕,或上吐下瀉,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為功。

而其他寒症之尚可緩緩圖功者,則皆宜熟用較為馴良。

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鹽制之藥,而又浸之水中,去淨鹹味,實則辛溫氣味,既一制於鹽之鹹,復再制於水之浸,久久炮製,真性幾於盡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乾薑、吳萸等相助為現,方有功用,獨以錢許,其力甚緩。

壽頤嘗於臨症之餘,實地體驗,附片二錢,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於桴應,蓋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

是以苟遇大症,非用至一、二錢,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錢,非敢孟浪從事,實緣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勢。

若用生附,或兼用烏頭、草烏,終嫌毒氣太烈,非敢操必勝之券矣。

貯藏

鹽附子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