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

許氏

許姓,百家姓第二十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26位。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居廣東。明代,福建人許沖懷、許申移居台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台灣遷徙,進而又有移居海外者。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基本信息

起源

許氏先祖許由許氏先祖許由

1、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2.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傳說堯帝時許由的後代也稱許氏。許由相傳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後被葬在箕山,後人稱為許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動於穎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

聚集地

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帶遷都。許國被楚滅後,除部分遷居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數許姓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許姓北上最初遷徙之地是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後有許氏復遷回河南寶豐等地。秦漢之際許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北方許姓主要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居廣東。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許姓被列第十一,也是名門望族之一。明代永樂年間,福建人許沖懷、許申最先移居台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台灣遷徙,在清康熙時有泉州人許遠光、許太岳分別入墾雲林縣麥寮鄉和台北縣木柵鄉的社德坑等,從明末至汪代,入台的許姓的人氏越來越多。從台南擴至彰化、台北、澎湖、嘉義等地。以後進而又有從台移居海外者。

堂號

"洗耳堂":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穎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污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得仁堂":伯夷、叔劉在周滅商後,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孔子誇他"求仁而得仁"。許氏因以"得仁"為堂號。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誇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現在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後裔。
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後。
河內郡:河內郡是秦朝實行郡縣制時始置,治所在今河南省焦作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元初大學者、理學家、集賢大學士許衡之後。

歷史名人

許衡:元朝理學家。元世祖即位後,與劉秉忠等定朝儀官制,為元統治者策劃"立國規模"。與劉因、吳澄並稱為元朝三大理學家。

許劭:三國魏大名士。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幾乎稱為曹操一生的定論,"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

許渾:唐代詩人。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句為世人傳唱。

許夫人:元初畲民起義女英雄。1278年,她聯合黃華起義。當時,元軍已入福建,宋臣蒲壽庚降元。抗元將領張世傑轉戰至閩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討伐蒲壽庚及元軍,屢次獲勝。

許道寧:宋代畫家。以擅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聞名。張士遜曾贈詩有"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之句,以贊其作。

許敬宗: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

許行: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許姓著名人物,是戰國時楚國人,主張"賢者與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一種理想,有學生數十人。

許楊:西漢末年著名的水利專家,曾修復鴻隙坡
許慎: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說文解字”。
許廣平:魯迅夫人,生前出版過四本書:
欣慰的紀念”、“關於魯迅的生平”、“魯迅回憶錄”和“遭難前後”。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一代名將。
許勝發:台灣實業家,發起並成立了世界許氏宗親總會,任理事長。
許智明:香港國際投資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被評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許芥昱:美國學者、作家。

當代名人

許廣平:魯迅夫人,生前出版過四本書:《欣慰的紀念》、《關於魯迅的生平》、《魯迅回憶錄》和《遭難前後》。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筆名落華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一代名將。
許光達: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十大大將之一,時任裝甲兵司令。許世友(1905-1985),原名仕友,字漢禹。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許德珩(1890-1990),字楚生,江西九江市人。著名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學者。
許勝發:台灣實業家,發起並成立了世界許氏宗親總會,任理事長。
許智明:香港國際投資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被評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許芥昱:美國學者、作家。
許烺光:美籍華裔學者、美國人類學博士。
許連捷:現任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執行長。同時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鄉鎮企業協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副董事長、福建省商會副會長、泉州市商會會長等社會職務。
許嘉璐:語言學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
許信良:台灣新興民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民進黨前主席,已退黨。
許國璋:英語教育專家、語言學家。許文龍:台灣企業家,奇美企業集團創辦人。
許海峰:國家射擊隊教練,中國奧運會冠軍第一人。
許杏虎:光明日報駐貝爾格勒記者,1999年5月8日在北約對中國駐南使館的轟炸中殉職。 
許昱華:中國象棋棋手。
許仕仁香港政務司司長
許冠文:香港人,編劇、導演、演員。
許冠武:香港人,幕後製作,編導。

許龍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研究生、工學碩士、導師。

許冠英:香港人,影視演員、歌星。
許冠傑:“歌神”、“香港樂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
許仕龍: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許鞍華:香港人,導演。
許志安:香港人,歌手、演員。
許茹芸:台灣人,歌手。
許美靜:新加坡歌手。
許慧欣:歌手,出生於美國德州。
許戈輝:鳳凰衛視主持人。
許振超:金牌工人,全國勞模。
許 巍:歌手。
許 嵩:歌手
許 晴:演員。
許 飛:歌手。
許安東:作家。
許 姓:演員。

許姓鼻祖

許由,字武仲,生於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詳。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堯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隱居箕山,農耕而食。後堯帝又請他作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他死後葬於箕山之巔,堯帝封其為“箕山公神,配食五嶽,後世祀之”,故後人稱箕山為許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許由活動於潁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故後世許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許姓的另一種說法是出自姜姓,以國為氏,西周姜姓諸侯國許國始祖為文叔,即許文叔。許由和文叔同為許姓的始祖,只是許由早於文叔1100餘年,所以當認定許由是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是許姓的開國始祖。

相關

姜姓之後許,原指上古地,後指上古許國,再後則指西周許國和東周許國。指地、指國,並非指人指姓。因為此時許地居民、許國國民皆姓姜,同族同源於姜姓祖先炎帝神農氏;源於姜水,成於許地,封有許國。歷史上承認這一種說法的書籍很多,也很一致,其中有唐“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南宋“通志·氏族略”等。至於唐宋以前著作如“漢書”、“史記”、“左傳”、“呂氏春秋”以及其他諸子百家之說,多同此議:許民即姜姓許地之民,許為姜後之義甚明。
以地為姓許亡國之前,已經有人因地而為姓,但不普遍,是自發的,且知者無多。作為一種現象,此種因地為姓的做法很有其產生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也是後來姓氏合一發展進程的萌芽與先例。比如,許國亡國之前,晉有許偃、鄭有許瑕,楚之中便有楚國要員許伯。再以後,“左傳”中還有許圍其人出現於魯召公十三年,即公元前529年。這些許地人物此時已經姓許,決不是“左傳”作者左丘明先生以後事推演前人而冠以許姓。
以氏為姓 最初以氏為姓的人,對於許氏家族來說,可以尋找到姜信許由。不過,許由當年叫姜信,許由以氏為姓的事是後人追加給他的。他當時因許地而封於許,為上古許國首位國君,堯雖賜其氏為許,但氏當時不用於姓。是後人將其氏稱用為姓,史書因此出現許由之名。以氏為姓的事發展到西漢時候,已成定局;司馬遷大書特書其以氏為姓之例,不勝枚舉。應該說,雖然如此,以氏為姓的事還是少數,並不普及。比如同是一國國君,同是賜氏為呂的伯夷,就沒有人將之以氏為姓,都稱伯夷,可算一例。因此說,認氏為姓的事,不在多數。

許烺光:美籍華裔學者、美國人類學博士。1911年生,遼寧省莊河市南尖鎮潮河沿人。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社會系,考取庚款公費生留學英國倫敦大學文化人類學系。1940年取得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後,曾返正置抗戰烽火中的祖國,在華中大學和雲南大學任教,並在西北、西南從事文化人類學考察活動。1944年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和西北大學講授人類學,歷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這位蜚聲西方人類學界的學者,曾到過夏威夷、香港、日本等地實地考察,並把研究心得融合在他的大量著述之中。許教授套用的方法是從每一文化體系的對事對物的看法想法中,抽出若干主要概念概括那個民族的基本主張進行比較研究,作為認識不同文化體系的關鍵所在。1969年問世的“有文字文明的研究”書中,他從中國文化和民族意識中抽出十四條基本主張,也從美國抽出十數條基本主張。在中國文化的第一條寫道:“一個人的最大義務和責任是對待父母的”,“孝道即是用以報答父母給他生命並撫養他長大”。而在美國的第一條則稱“一個人的最大關心所在是他的自我利益,這包含他的自我表示、自我發展、自我滿足以及獨立”。許氏的分析研究引起人類學的廣泛注意。1983年5月曾歸國訪問,就學術問題同中國學者作了有意的探討,他對中國重建社會學表示高興。用心理學法從事人類學研究由來已久,可是美籍華裔學者許烺光博士在1961年所著“心理人類學”及1973年的增訂本中,就此作了新的見解。許氏認為,心理人類學是現代人類學的一個分支科學。他的任務是著重研究人類文化與人類社會人格、社會心理之間的相互作用。許氏就不同民族的民族性,以及不同文化的歧異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他套用心理學的觀點分析民族心理學和不同文化體系的差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從而使心理人類學成為人類學領域中獨樹一幟的學派。正因為許博士的獨特貢獻,他在七十年代當選為美國人類學會副會長、會長。
以國為姓以國為姓的事,是許亡國之後,許族流離,四處遷徙,於是以國為姓,非常普遍,逐漸形成當今中國許姓的格局。

遷徙分布

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帶遷都。許國被楚滅後,除部分遷居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數許姓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
許姓北上最初遷徙之地是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後有許氏復遷回河南寶豐等地。
秦漢之際許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北方許姓主要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
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
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
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
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
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居廣東。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許姓被列第十一,也是名門望族之一。
明代永樂年間,福建人許沖懷、許申最先移居台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台灣遷徙,在清康熙時有泉州人許遠光、許太岳分別入墾雲林縣麥寮鄉和台北縣木柵鄉的社德坑等,從明末至清代,入台的許姓的人氏越來越多。從台南擴至彰化、台北澎湖嘉義等地。以後進而又有從台移居海外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