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60空對空飛彈

R-60 是“三角旗”設計局於 1960 年代末期至 1970 年代初期發展的紅外線制導短距空對空飛彈,系 K-13(AA-2) 系列飛彈的後繼型,就發展歷史上屬於第三代蘇制空對空飛彈。R-60 的重量和尺寸都只有 K-13 的 70%,為一種袖珍型格鬥飛彈,因此可由 APU-6011M 型雙重掛架掛載。蘇聯AA—8空空飛彈 “蚜蟲”是西方國家給 R—60空對空飛彈起的編號和綽號。R—60是前蘇聯70年代中期的產品,從其外形尺 寸和發射重量看,它堪稱是世界上戰鬥機使用的最小的空對空飛彈。

簡介

R-60蚜蟲 R-60蚜蟲

R-60(AA-8)

R-60 的重量和尺寸都只有 K-13 的 70%,為一種袖珍型格鬥飛彈,因此可由 APU-6011M 型雙重掛架掛載。

在激烈的空戰中,超出視距時,想辨清是友是敵就很困難。視覺辨認最可靠,但這只能在幾公里範圍內進行。但是,敵我判別時常發生在AIM-7中程飛彈的射程內,甚至西方和東方的飛彈,美制AIM-9B和蘇制К-13А飛彈在高空高速的機動中是無法進行敵我識別的。嚴格的發射高度限制使這些飛彈不能充分展示機動能力。甚至在發射後,它的機動性很小,並且很難擊中機動的目標。

作用

對於短程飛彈,不需要自動駕駛儀,用K-13飛彈紅外線搜尋系統鎖定目標的過程,非常耗時,並且目標能被鎖定的角度很小。這要求飛行員能夠鎖定並一直追蹤目標。在越南戰爭中,早期飛彈這種錯誤導致米格-21PF和F-4C(這是兩個沒有安裝航炮的戰鬥機)的飛行員白白死掉。結果,美國、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同時構想一種新的、小體積的飛彈。這種飛彈打算用於近距離空戰。它沒有大的射程,但擁有小的重量和體積。發射它們能夠打擊大量的進入領空的敵機。這種新式飛彈接近傳統的武器但從戰術的觀點看又不同於傳統的武器。在蘇聯,為格鬥飛彈概念的研究在中央精密儀器設計局的發起下進行。同樣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很小的用於防空的適合於防空飛彈系統的飛彈9M31被研製出來了。這種飛彈比K-13A飛彈短1.5倍,並且比它輕3倍。彈頭是其四倍輕。新的近空空對空K-60飛彈準備在9M31飛彈的基礎上研製。然而,9M31飛彈許多質量問題不符合航空武器的需要。9M31飛彈裝備了一個目標照相追蹤系統,這種系統只適合於近地格鬥。除此之外,飛彈在近距離戰爭時,靠本身的軸線瞄準目標是很困難的。在這種條件下,飛彈瞄準靠武器控制系統的目標指示統一進行。9M31飛彈的能量限制使其不能擊中超音速飛機。

設計樣板

K-60飛彈的設計者不是A.耐德曼領導的中央精密儀器設計局,而是著名設計師M.比斯諾瓦特和他的第一副手V.伊拉金領導的“三角旗”設計局設計的。研製是在A.克格里斯,G.斯莫爾斯基和I.卡拉巴諾夫的領導下進行的,因此,與原定計畫不同,K-60飛彈僅僅繼承了120毫米口徑和彈頭尺寸。K-60飛彈的重量是9M31飛彈的1.5倍。當回憶К-60飛彈的原始數據時,他的設計者考慮不出他的同事在研製K-13飛彈家族時的難題,而他的設計者卻曾經研製過像K-8和K-80這樣的中遠程飛彈。然而,K-60D飛彈與“三角旗”以往研製的飛彈有本質的差別。

特點

像K-13飛彈一樣,K-60飛彈第一部分是紅外線搜尋系統。在S.阿列克申科領導下的基輔 兵工廠設計局的設計者們加裝了一個目標跟蹤頭裝置,可以打擊12度以內的敵人。這小小的彈頭設計畫了大量的草圖,一個低空爆炸信管彈頭對目標有一個2.5米的爆炸半徑威脅。然而,為了保證目標被擊毀,直接打擊目標是必須的。當彈頭穿破目標的防護甲時,飛彈的殺傷力最大。因此,K-60飛彈的彈頭被安置在儘可能前的地方,在第二部分緊挨著搜尋系統,因為他輕的重量和大口徑,彈頭被作成帶有一個大的通風槽。第三部分是保險絲裝置、自動駕駛儀。與K-13飛彈比較,如今的自動駕駛儀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在這部分的外表面是空氣動力控制面。第四部分是無線電低空爆炸信管和能源提供裝置。第五部分是PRD-259固體推進器發動機。在能量裝置上面安裝了掃瞄器和三角形機翼。小的翼面使飛機的機動性更靈活,並且可以在一架飛機上裝備許多飛彈。滾軸安裝在飛機的機翼後,K-60飛彈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研製出來。1971年大規模的試驗開始了,起初是地面的飛彈發射裝置朝熱源發射飛彈,不久以後,米格-21平台上的試驗開始。在1973年12月,K-60飛彈研究在R-60飛彈項目下開始運作。蘇聯的衛星國的米格-23S裝備了R-60飛彈後,被北約發現並定名為AA-8“蚜蟲”。

R-60飛彈能用來攻擊7.2千米以外的目標。不過,它只有在12千米的高空發射才能達到這樣的距離。在地面附近,距離是它的三分之一。飛彈的紅外線搜尋器有一個5°的偵察角極限:在鎖定目標之後,搜尋器以30 -35 度的搜尋平衡環對目標進行跟蹤。

飛彈能夠通過使用兩發齊射戰術攻擊機動的目標,估計有0.7-0.8的成功率。

考慮到飛彈的較小的尺寸與重量,掛架被設計成能裝載三枚、兩枚或者一枚飛彈的型號。PU-62-I火箭是單軌掛架,PU-62-II是雙軌掛架,PU-62-II掛架的左右翼發生了變化。R-60的良好性能已經讓它與許多類的俄國戰鬥機一起投入戰爭,諸如: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米格-29、米格-25、米格-31、蘇-15和蘇-17等。作為一種防禦武器,它也被裝備在蘇-24和蘇-25上。改裝了的APU-60-I和APU-60-II運載火箭也對其起促進作用(APU-60II可以同時掛兩個飛彈)。飛彈掛載常規彈藥的位置,靠一個機械鎖和一個單一電接口驅動。R-60飛彈的出口類型是R-60K。在1982年黎巴嫩衝突里敘利亞和以色列空戰中,R-60飛彈的良好性能再一次被證實。一些以色列飛機被R-60飛彈擊中了發動機噴口。與此同時,隨著K-60飛彈的服役,R-60飛彈的現代化程式研製開始了。改良後的R-60M飛彈安裝了“Komar-M”(OGS-75)搜尋探頭。由於紅外搜尋探頭系統的使用,搜尋半徑增加了17°,使飛彈能命中目標的前半球。由於彈頭節能系統的運用,彈頭重量增加17%。因此,飛彈的重量也隨之增加並且它的長度增加了43毫米。最底射程減少了三分之一,最大射程增加了500米。

在過去三十年中,R-60和R-60M已經廣泛地運用在戰爭中。最近,當這些武器又被裝備在像米格-31這樣能達到時速3000千米的飛機上時,它們作為“改進型”裝備了更強勁的動力以增加射程。另外,它們加裝了應付超高溫的裝置。

R-60 的氣動布局特殊,尋的頭後方裝有 4 片長方形固定穩定翼,與梯形尾翼共同確保飛彈的飛行穩定性,彈體前段還裝有 4 片三角形彈翼,用來控制飛彈的飛行方向。控制翼後方的彈體裝有 2 組主動無線電近炸引信天線,彈體中段還裝有一具功能不明的條板。R-60 裝有一個重量 6 公斤的高爆破片彈頭,據說內含約 0.6 公斤的鈾材,它的彈頭重量僅有 K-13 飛彈彈頭的 53%、美制響尾蛇飛彈彈頭的 67% 以下,由於彈頭過輕影響了此種飛彈的效能,R-60 在實戰中甚至發現無法有效擊落敵機的情形。

初期的 R-60 僅具備尾追攻擊能力,蘇聯於 1970 年代末期推出 R-60M 改進型,配備有光電引信和改進型尋的頭,具備準全向位攻擊能力,其前半球的最大射程增至 5 公里。該系列飛彈後來再改進出最新的 R-60MK,據說能與 米格-29 或 蘇-27 戰鬥機的頭盔瞄準具運動追蹤、鎖定目標,其有效射程在 0.4 至 5 公里之間,僅 0.4 公里的最短有效射程使它在近距離空戰中享有戰術優勢。R-60 在 SU-27 所配備的武器系統中算是較舊型的一種,蘇-27 最多僅掛載 6 枚 R-60 執行任務。

R-60的重要諸元如下:全長 2.08 米;彈徑 0.13 米;翼展 0.13 米;發射重量 65 公斤;彈頭重量 6 公斤;有效射程 3 至 5 公里(R-60M)

AA-8蚜蟲(Aphid)

飛彈 : AA-8 (Aphid)

俄羅斯名稱 : R-60

類別 : 空對空, 短程格鬥

年代 : 1967

射程 : 0.5 - 10/5 km

重量 : 45 kg

彈長 : 2.1 m

引導頭類型 : 紅外製導

載機 : Mi-24, Su-15bis, Su-17M3, Yak-38, Su-25, Su-24M, MiG-21bis, MiG-23, MiG-25, MiG-27, MiG-29, MiG-31

蘇聯AA-8空空飛彈介紹

蘇聯AA—8空空飛彈是蘇聯自行研製並裝備前線戰術空軍殲擊機的第一個真正的近距格鬥空空飛彈,屬於第三代近距空空飛彈。該彈由位於莫斯科的“三角旗”機械製造設計局於60年代末研製,系統代號和編號分別為К- 60(K-60)和Изд.62Izd.62),1973年投產,1975年服役,空軍使用代號為Р-60(R-60)。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空空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8“蚜蟲”。西方早期報導,該彈同前蘇聯/俄羅斯的其他早期空空飛彈一樣採用可互換的半主動雷達和被動紅外導引頭,只有紅外型投入批生產並裝備部隊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