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介紹
20世紀5O年代,冷戰在歐洲乃至全球擴散開來,東西方兩大陣營不僅在內政外交上採取敵視姿態,而且力圖通過發展軍事工業以技術優勢威懾對手。繼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在朝鮮戰爭大出風頭後,前蘇聯又於1959年推出了另一種劃時代的超音速戰鬥機——米格-21,其獨特的三角翼布局設計及平飛時超過2馬赫的卓越飛行性能令世人注目。後該機成為40多個國家空軍的主力機種,被譽為“米格外交家”。北約集團卻將之蔑稱為“魚窩”,簡直與米格-21在當時表現出的傑出戰鬥力風馬牛不相及。
時光轉入21世紀,米格-21仍宛如“不死鳥”般,在一些地區衝突的最前沿奮戰不已,且依然被不下30個國家作為主力戰鬥機使用,總產量不少於6000架。這么高的產量位居有史以來超音速噴氣機之首,遠超美國的F-4“鬼怪”,若加上其它國家從前蘇聯引進制造的“翻版機”,估計會達到8000架以上。
米格-21還在七八十年代創下過一項軍貿交易記錄:每年出口200架左右,宛如“紅潮”擴散,讓西方震驚。
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戰鬥機發展史中,米格-21都稱得上“風雲人物”,而在其不平凡的服役生涯中所產生的形形色色的塗裝樣式更是引人入勝。
MiG-21PF
是較早的量產型,還未在突出的背脊中裝備較精密的航電設備,垂尾亦顯窄小。此機當時服役乾前蘇聯前線航空師(1964年),上機身為前蘇聯空軍傳統的墨綠色塗裝,下機身為淺灰色。
MiG-21FL
服役於鮮為人知的印度空軍“紅色射手”特技飛行隊 (1970年)。此時已經出於安全降落考慮而在機尾裝備阻力傘艙,機頭、上機身後部、上機翼和垂尾兩側塗布一種很女性化的桃紅色,為軍用飛機中罕見的“異類”。在機身前後段各塗有一個印度空軍圓形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