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MG42通用機關槍](/img/0/5bf/nBnauM3XycjNxMTOyYT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2E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生產單位:德國毛瑟公司(Mauser-Werke AG, DE)
現狀:裝備
用途:殺傷中、遠距離有生目標
性能數據
![MG42通用機關槍](/img/d/a46/nBnauM3X0EjM1cjM1YT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2E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初速----755m/s
理論射速----1200發/min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式
閉鎖方式----中間零件(滾柱)式
發射方式----連發
供彈方式----彈鏈
容彈量----50發
全槍長----1219mm
槍管長——533mm
膛線----4條,右鏇
全槍質量(含兩腳架)----11.05kg
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
配用彈種----毛瑟98式7.92×57,mm槍彈
概 述
![MG42通用機關槍](/img/f/d97/nBnauM3X2EDMwYTO2YT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2E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50年代,聯邦德國將該機槍改進成使用北約7.62×51,mm槍彈,並重新命名為MG1式。該型號與原型不同之處僅是槍機結構和供彈機構作了些改變。一些原型MG42式7.92mm機槍也改成使用北約7.62mm槍彈。MG42式機槍的另一重要改型槍是MG3式,它的供彈機構不僅使用標準的DM1式彈鏈,也使用DM6式和美國的M13式彈鏈。
在義大利生產的MG1式改稱為MG42/59式7.62mm機槍,同時裝備義大利軍隊。前南斯拉夫仍生產7.92mm口徑原型MG42式機槍,並命名為M59式7.92mm機槍。
該槍可作輕機槍使用,也可作重機槍使用。作重機槍使用時,安裝在與MG3式機槍同一類型的簡化槍架上。
結構特點
![MG42通用機關槍](/img/f/93b/nBnauM3X1ITM4YzM4YT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2E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槍
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膛口槍管助退器兼有消焰、制退作用;閉鎖機構為滾柱撐開式,仿形式槍機開鎖加速機構。閉鎖時,位於槍機頭內的兩滾柱進入槍管節套凹槽後,被位於機體內的楔塊撐開,完成閉鎖。開鎖時,兩滾柱在機匣仿形槽作用下使滾柱向內收攏開鎖,同時通過楔塊加速槍體後坐;供彈機構與MG34式機槍使用的相同,為開式金屬彈鏈,雙程輸彈機構利用槍機能量帶動。在槍機後退
![MG42通用機關槍](/img/6/bbd/nBnauM3X1cTN2YjM1UT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1E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瞄準裝置
該槍採用機械瞄準具,瞄準具由弧形表尺和準星組成,準星與照門均可摺疊。
3.彈藥
該槍發射德國或波蘭毛瑟98式7.92mm槍彈。
MG42歷史
![MG42通用機關槍](/img/a/2ad/nBnauM3XyUjM4IDMwcT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3E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德國在一戰後,國家實力迅速恢復。隨著國力的恢復,曾經有著歐洲最強陸軍稱號德國軍方--自然不甘心受條約的限制,永遠成為一支半保全性質的部隊(只有10萬人,不可以裝備先進武器)。其實上,幾乎從剛剛結束戰爭開始,德國的各項科研活動轉入地下,研製的步伐雖然有時候放緩但是始終沒有停頓。
不過德國始終是一戰的戰敗國,如果明著去違背凡爾賽條約規定,一定會立刻遭到西方盟國的嚴厲處罰。所以,這根紅線是不敢碰的,既要隱諱,又要發展,這好像就難了。
呵呵,所謂願者不難,德國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迴過了條約的限制。他們研究了一種從傳統眼光看來,完全不是重機槍的通用機槍。
功能特點
![MG42通用機關槍](/img/4/5db/nBnauM3X0gjMyMjN1Ej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xI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代表作是德國槍械專家施坦格研製的MG34機槍,該槍1934年設計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廠生產,採用和毛瑟步槍相同的彈藥(7 .92 x 57 毫米子彈)。它有很多劃時代的亮點之作,如:既可用彈鏈供彈,又可換裝75彈鼓供彈,使用彈鏈供彈左右都可進行,能雙槍聯裝使用(可以對付飛機);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裝卸,操作簡單,可迅速變換射擊方式(機槍能夠迅速轉移陣地在實戰中特別重要);該槍理論射速為 800到900 發/分;有兩根備份槍管,一旦槍管過熱可迅速更換。作輕機槍使用時,其有效射程為800 米;作重機槍使用時,其有效射程為1000米。
MG34大量裝備德軍部隊各級部隊,也是德軍的各種裝甲車輛的制式武器。
實戰中
![MG42通用機關槍](/img/b/3d2/nBnauM3XxMjN0EjM3Ej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xI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但是MG34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點,它的結構較複雜,複雜的結構直接導致製造工藝的複雜--耗費更多的工時和材料。
在實戰中,需要的是可以大量製造和裝備部隊的機槍,而根據MG34的生產能力,即使所有工廠全部開足全部馬力,也沒法滿足前線的需要。
德軍方一直要求武器研製部門對MG34進行改進。德國專家針對MG34有過多種改進方案,其中一種據說是受波蘭戰役中繳獲波蘭的一款機槍設計圖的啟發,由德國金屬衝壓專家格魯諾夫博士完成,對MG34進行了多項重要的改進。這個方案由於自己的超出其他改進方案的優異性能而很快中標。
這就是MG42通用機槍。
機械生產的突破
![MG42通用機關槍](/img/e/2c8/nBnauM3XyUTO4czM4Ej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xI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不過MG42剛剛誕生並且裝備部隊的時候,在西方潛伏於歐洲的諜報人員來看,這實在是一款粗製濫造的武器,是若干鐵片和一根鐵管的拼湊物。當時雪片一樣的報告飛告華盛頓和倫敦,內容都是同樣的:德國已經不行了,他們極端缺乏原材料,連他們戰術核心的機槍,都採用如此簡陋粗糙的製造技術。
不過,當美英的槍械製造專家得知這個情況以後,卻是大吃一驚。他們清楚的知道,採用衝壓技術的德軍在機槍這個方面,已經遠遠領先了他們。在後來的實戰中,也很好的證明了這點。
無論在蘇聯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還是諾曼第低矮的灌木叢林,是北非炎熱的沙漠,還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礫堆,MG42都是德軍絕對的火力支柱,也是盟軍士兵的惡夢!
缺點
![MG42通用機關槍](/img/c/cc7/nBnauM3XxUDN1IDM4Qj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0I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實戰中,MG42採用75發彈鼓或者250發彈鏈。如果使用75發彈鼓,三四次齊射就會射光。
所以在部隊運動時,德軍步槍兵往往也必須協助搬運彈藥,平均每名步槍兵均需要攜帶兩個300發彈箱。這才使得每個步兵班機槍彈戰鬥攜帶量從標準配置得每班1150發,增加到3000發上下,客觀上加大了普通士兵得負重。
實戰中,由於MG42耗彈量大,所以需要射手很好得把握射擊得次數,還要很好把握齊射和點射得切換。
同時,還需要後勤人員即使補充機槍彈藥,這在激戰中,自然是很困難得。
2。射擊技術要求較高
MG42由於射速快,子彈消耗量大,持續射擊槍身震動明顯,需要射手有很好得射擊技術和使用機槍得經驗。
一般新兵是不能勝任得。所以在德軍中,機槍班得射擊手一般是班裡射擊技術最好得戰士。
射擊技術得要求,使得MG42得射手訓練要比較嚴格,很難速成。 這一定程度制約了MG42的使用。
3。形成不了很大的射擊扇面
MG42由於耗彈量大,一般不採用普通機槍得大面積長時間的掃射。 慢速機槍(如馬克希姆重機槍)得優勢在於可以對於大量若隱若現得目標進行無目標得大範圍壓制,他們往往可以掃射一二個小時。
但是MG42這類快速機槍就沒法做到,對於四面八方衝鋒的敵軍,MG42仍然以掃射配置短點射為主。
國軍沒配備它
![MG42通用機關槍](/img/d/cba/nBnauM3X3gzM2kTOwIjM5UjMxITMwgTO4UTMwADMwAzMxAzLyI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而由於日軍的因素,德國與1938年就宣布和中國斷交,那么1942年才裝備部隊的MG42自然也不可能給中國使用。
實際上,捷克式輕機槍並不是很適合中國的需要,它雖然有著良好的性能,是輕機槍歷史上的成功之作。但是他裝彈量太小,只有20發,無法造成有效的火力壓制,不能滿足國軍對於火力的極度需要。它在對付日軍集團衝鋒時候,幾次射擊後就必須更換彈夾,造成火力的斷檔,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當時的中國軍隊,能夠裝備一定數量的MG42,一定會給裝備垃圾歪把子機槍的日軍沉重的打擊。
後記
近代通用機槍之母
由於它得成功,戰爭結束以後,西德軍隊繼續裝備這款機槍,型號改為MG3,一直列裝到今天。MG3在國際市場上非常走俏,目前列裝MG3機槍除在德國生產並作為現裝備外,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巴基斯坦等國均獲得特許生產權。裝備該機槍的國家還有奧地利、智利、丹麥、伊朗、挪威、蘇丹和土耳其等。目前仍有義大利、西班牙等十幾個國家在使用。
美國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在德國MG42的基礎上研製第一挺通用機槍M60 。美軍用M60取代了裝備了幾十年的勃郎寧重機槍和勃郎寧輕機槍。
相關連線
http://club.mil.news.sohu.com/r-zz0255-42123-0-5-0.html
名槍
名槍的魅力讓熱愛它的人們朝思暮想。當我們將槍與戰爭脫離開,會發現它與汽車、照相機一樣。都是因人類骨子裡對機械的痴迷而完成的一件作品,是富有生命的、令人心醉神迷的藝術品。擁有一種金屬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