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CT療法

MBCT療法,即內觀認知療法,是上海橘子紅心理諮詢中心的專家積多年神經症治療經驗,結合西方認知療法、NLP神經語言學、催眠學、心靈創富學、日本森田療法和來源於佛教的內觀技術所創立的。此療法不僅可以治癒急性抑鬱症患者,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抑鬱症的復發。 MBCT療法不僅是一套治療抑鬱症的終極方案,更是心靈創富的學問,最終可以讓你獲得健康、喜悅、寧靜、幸福的人生!

MBCT療法,即內觀認知療法,是上海橘子紅心理諮詢中心的專家積多年神經症治療經驗,結合西方認知療法、NLP神經語言學、催眠學、心靈創富學、日本森田療法和來源於佛教的內觀技術所創立的。此療法不僅可以治癒急性抑鬱症患者,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抑鬱症的復發。 MBCT療法不僅是一套治療抑鬱症的終極方案,更是心靈創富的學問,最終可以讓你獲得健康、喜悅、寧靜、幸福的人生!
MBCT療法的核心目標:
使正處於抑鬱症狀期的患者康復起來;
使曾經患有抑鬱症的人學會預防抑鬱復發的技能;
使參加治療的更好的覺察自己每時每刻的軀體感受、情感和想法;
幫助參與治療者建立一種不同的感覺、思維和情感方式。特別是,了解和有意識地接受那些自己覺得討厭的不必要的感受和想法,而且不再為那些習慣的、自動的、預編好程式的,同時又讓自己產生困難的行為模式繼續持續下去;
幫助接受治療者使之能夠使用最有效的技能來處理所有不愉快的想法、情感或他們所遭遇到的情境;
幫助參與者了解自己的潛意識運作,掌握有效的運用自己強意識的能力,現實心靈創富。
什麼是內觀: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這整條(法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而且不是只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
內觀是能根除痛苦的技巧
內觀是生活的藝術,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內觀是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壓力及困難。
內觀靜坐的最終目標是證得完全的解脫和全然的覺悟。它的目的決不是僅僅只為了治療身理上的疾病。可是許多由心理或情感因素所引起的病症都會被根除,事因這些均是心淨化過程的副產品。事實上,修習內觀可以根除三大苦的根源,亦即:貪愛、瞋恨與愚痴。透過持續不斷的練習,靜坐可消緩日常生活上所產生的緊張情緒,對愉悅或不愉悅的境遇而不平衡的生起習性反應的舊有情結一一被解開。
雖然內觀技巧是由佛陀所開展出來,但這並不等於只限於佛教徒才可以修習。也絕對沒有必要改變信仰。此內觀技巧建立於此基本要素,那就是全人類都遭遇與面對相同的困難與問題,而能根除這些問題的技巧必定要是普遍性適用的。很多來自不同宗教的人都已體驗過內觀靜坐所帶來的利益,亦發覺和本身的信仰毫無衝突。
所要學習的內容: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放在一個特定焦點上並維持一段時間,這種能力是MBCT治療的重心。這種注意是持續的、有質量的注意集中,不是走神也不是分散而是聚焦。
對想法、情感、軀體感覺的覺察與內觀。一點很重要,因為只有我們去覺察它們,才可以有意識地讓這些無益的思維模式順其自然;也因為覺知本身需要的加工資源,從而使得無益的自我長期保存的認知模式得不到加工;還因為覺知到困難(特別是身體上的)可以使我們以“最佳心理”承受這一過程,從而可能表現出更有創造性的一面。
此時此刻。指導者通過非追蹤模式,來建立此時此刻的模式。也就是說,指導者不要提前給參與者提供指導語,而是在實際真正需要指導語進行練習時再給提供給他們。
去中心化。作為一種真正的覺知想法、情感和軀體感覺的方式教給參與者。
接受/不厭惡、不依戀、溫和的覺知。激起人們一種自動化的認知習慣的動機往往是厭惡或渴望。由於這個原因,“接受所有的一切”就會削弱驅動這些習慣的力量。接受和覺知能使我們以更加清晰的、更廣泛的觀點來看待所謂的“壞事情”或“好事情”,因此,我們可以更有能力應對整個情境,而不是只讓它的一個片段就制住了我們的軟肋。
順其自然。這既是防止一個人進入惡性循環的關鍵技能,也是使人走出這樣的惡性循環的關鍵技能。它是軀體掃描和內觀呼吸一個重要部分,它是最困難的事情(走神)卻也是最有用的東西。也就是說,人們在練習的過程中,他們的內心想法反覆地從呼吸或身體開始走神到其他的東西上面去了,然後覺察到走神後,又回來,然後重複這一過程。實際上,這個過程比把注意力百分之百保持在呼吸/身體上更重要。內觀呼吸是順其自然的一個自然手段。
“存在”模式而不是“行動”模式,不依戀目標,不用達到某個特定的狀態(放鬆、幸福、平靜等等)。所有的無益模式都是“行動/驅動”模式之間的差異。要品味“存在”這種模式,並能隨意進入這種狀態,這樣可以強有力地代替可能導致抑鬱發作的習慣性行動模式。
覺知反映在身體上的問題。身體上出現的問題,往往是出現厭惡、壓力的線索。覺知到軀體上的問題,是一種將加工資源從自動的、無益的(目標定向的)習慣認知模式中撤退回來的方式。
治療療程安排:
MBCT治療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內觀練習階段,8次主體諮詢,每天一小時練習,半小時反饋練習,共8周。
第一周咨詢主題:自動引導。這周治療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變得更加有覺知。
第二周諮詢主題:處理障礙
第三周諮詢主題:內觀呼吸
第四周諮詢主題:活在當下
第五周諮詢主題:順其自然
第六周諮詢主題:想法不是事實
第七周諮詢主題:如何能最好地照顧自己
第八周諮詢主題:運用所學應付未來的心境
第二階段:鞏固階段 6次諮詢 6周
第三階段:心靈創富階段 6次諮詢 6周
第四階段:結束調整期 4次諮詢 4周
治療共24周,前面8周每周一次主體諮詢,每天一小時練習,半小時反饋;第9-14周每周一次諮詢;第15-20周每周一次諮詢;第21-24周每周一次結束調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