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產生和基本觀點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J.B.華生,代表人物還有E.B.霍爾特、K.拉施里、A.P.魏斯等人。華生於1913年發表的論文《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被認為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派誕生的標誌。行為主義學派的產生在哲學思想上曾受到實用主義的影響。在反對內省方法和重視環境對機體的作用方面,它接受了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基本觀點,並表現得更為極端。動物心理學的發展和И.Π.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方法,對華生創立行為主義心理學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行為主義的重要特點是強調心理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和實際套用價值。它認為心理學應該是一門象物理、化學一樣的純客觀的實驗科學,而主觀意識是難以用通常的科學方法加以研究的,所以它極力排斥把意識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並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在於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它不僅把各種感覺、知覺看成是對刺激的各種不同反應,而且認為思維就是不顯現的全身肌肉、特別是喉頭肌肉的反應活動,情緒主要是內臟和腺體對刺激作用產生的一種變化,等等。這個學派側重於研究學習行為,認為學習是理解人類行為發展的關鍵所在,從而否認本能和遺傳因素的作用。
新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20世紀30年代初,出現了以E.C.托爾曼、C.L.赫爾、B.F.斯金納等人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托爾曼提出"中間變數O"(O即機體的內部狀態)的概念,將華生的公式“S—R”擴充為“S—O—R”,試圖探索有機體行為產生的內部過程。他還認為對各種刺激的組合(即情境)作出的複雜反應行為是“整體性行為”,而華生所謂的“刺激—反應”行為,只是生理學意義上的、分子性的行為。赫爾也承認“中間變數”概念,並強調用數量化、形式化方法提高行為研究的精確性。他由此建立的一套“假設—演繹”概念體系,對心理學的理論研究,甚至對一般科學方法論都產生了一定影響。斯金納提出“操作反射”和“操作性行為”的概念,把反射定義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一種可觀測的相互關係。他把“S—R”公式改變為“R=f(S)”公式,其中R表示行為反應,S表示情境刺激。他認為行為研究的任務,就是要建立在實驗者控制之下的刺激情境和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式關係。斯金納根據操作強化原理設計教學機器,對學習理論的研究有一定影響。
評價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曾對控制論的建立、程式教學的研究等有過積極作用。但它把人看作可控制的機器,形上學地把意識和行為割裂開來,或者否認意識的存在,或者否認意識的可知性,孤立地研究不受意識調節的行為,這是一種機械論的觀點,而且完全違背客觀事實。50年代以來逐漸興起的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潮,雖受過行為主義的影響,但它們主要是以克服行為主義否認意識這一根本缺陷的姿態出現的。
參考書目
J.B.華生著,臧玉詮譯:《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商務印書館,上海,1934。
B.F.Skinner,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