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UPT

CQUPT

標誌上的1950代表重慶郵電大學的過去和未來,1950是學校創建時間。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注重素質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高等學校。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重視對外交流,產學研合作不斷擴大的高等學校。

中文名

重慶郵電大學

重郵全景重郵全景

全稱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學校簡介

[校徽]重慶郵電大學校徽

標誌形象地表明了重慶郵電大學辦學的特點,緊握知識經濟、網路社會的脈搏,與當今社會的信息化浪潮密切相連。
學校位於山城重慶南山文峰塔下,在學校對面的山上聳立著一座七層塔,這便是文峰塔。

重慶郵電大學校徽重慶郵電大學校徽
標誌中間的三角形寓意山城重慶的地理形態,三角形邊上的齒輪一方面代表了郵票的齒孔,另一方面也寓意了我們求學路上不斷向上攀登的征程,此外還代表了文峰塔的七層塔高,象徵著佛家的七級浮屠。
標誌上的1950代表重慶郵電大學的過去和未來,1950是學校創建時間。
標誌由黃、綠、黑三色組合而成。黃色三原色中最耀眼最明亮的顏色象徵光明、豐收,綠色象徵生命、安全、快速,黑色象徵莊嚴、高貴。輕鬆明快的色彩則表明了學校充滿希望的未來。[校訓]

修德 博學 求實 創新

[簡介]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以信息科學技術為優勢,在郵電通信行業、在信息產業領域、在重慶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高等學校,是國家重點部署特色高校省部特別指定重點大學。學校創建於 1950 年。 1959 年,國務院命名為重慶郵電學院開始本科教育; 1965 年,成為當時四川省有權招收碩士研究生的 10 所院校之一; 2000 年,由信息產業部劃轉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管為主; 2006 年,學校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信息產業部和重慶市簽署了《共建重慶郵電大學》協定,實行部市共建。學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建設,已經先後為國家培養輸送了 4 萬多名各類高級人才,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產業的振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綜合辦學實力顯著增強的高等學校。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近兩萬人,其中研究生 2000 餘人;教職工 1600 餘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 140 餘人,具有副高職稱的 330 餘人,外聘了 10 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為該校兼職教授,我校校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院士為我校名譽校長。學校現有 11 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16 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學校現有 40個本科專業, 4 個一級學科、 20 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在 6 個學科領域招收培養工程碩士,有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授予權和推薦本科生免試直接攻讀研究生資格。學校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及華僑學生,與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聯合培 養 博士研究生,與英國南岸大學、韓國仁荷大學、韓國鮮文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外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堅持自主創新,不斷開拓進取的高等學校。學校以發展郵電通信事業、振興民族信息產業為使命,是中國數字通信的發源地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為我國研製出第一套符合國際電聯標準的 24 路、 30/32 路脈衝編碼機和 120 路復接設備及其配套儀表,獲得 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八十年代承擔了國家“七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TDM/FDM60 路復用轉換設備研究”, 1992 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 年起,作為主研單位參加了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制定和終端產品的開發,制定出移動通信領域第一個中國標準 TD-SCDMA ,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 年,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部 TD-SCDMA 3G 手機樣機及世界上第一顆採用 0.13 微米工藝的 TD-SCDMA 手機核心晶片,榮獲了 2005 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殊榮。 2006 年, 學校順利通過了國防武器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格認證,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制定的《工業測量與控制系統的 EPA 通信標準》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被 IEC 認可的工業自動化領域國際標準,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實現了原創性技術創新。 TD-SCDMA 標準和 EPA 標準是我國相應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實現了重慶市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近 5 年,完成國家級、部(省)級科研項目近 400 餘項,獲得國家級、部(省)級科研成果獎 60 餘項。由於在信息產業領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學校被評為 2006 年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注重素質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高等學校。長期以來,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學生參加全國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較高,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全國性競賽中成績優秀。近 5 年,學生共獲得各類國家級獎勵 100 餘項、部省級獎勵 500 餘項,學生科技作品“ TD-SCDMA 終端測試平台”獲中國科協、團中央共同組織的世界工程師大會“未來工程師聯展”二等獎,是西南地區唯一獲獎的高校。目前,學校已成為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獲得推薦本科生免試直讀研究生的資格。由於培養的人才質量高,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本科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 95 %以上,畢業研究生供不應求。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重視對外交流,產學研合作不斷擴大的高等學校。學校與國內外許多著名院校、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中國郵政及其在西南、中南地區的分支機構等信息運營企業,與大唐電信、中興通信、華為公司、普天集團等信息產品製造企業,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 24 所、第 26 所、第 44 所等信息行業的科研院所以及四聯集團、中藥研究院、重慶社科院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建立了長期和牢固的產學研合作辦學關係。學校 與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多次主辦或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並多次接待國外政要、商界精英、著名專家學者來訪。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基礎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優美的高等學校。校園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一個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的好地方。學校現占地 3800 畝(包括2200畝森林公園),校舍建築面積 55 萬平方米, 10000 多台微機聯網運行,圖書館藏紙質圖書 100 余萬冊、電子圖書 90 余萬冊,擁有寬敞的教室、標準的運動場、舒適的生活條件。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重慶郵電大學(原重慶郵電學院)位於重慶市南山風景區,是一所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和優勢,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950年,以前隸屬於原郵電部和信息產業部,2000年由信息產業部劃轉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管理為主。學校建校以來,不斷完善學科體系,努力提高辦學層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已為國家培養輸送了3萬多名各類高級人才,現為重慶市電子學會理事長單位,在國內外特別是在西南、中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
出版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數字通信》三種學術刊物和《重慶郵電大學報》。 2008年12月29日,經重慶市第三屆學位委員會一次全體會議通過,批准我校成為立項建設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審核辦法改革草案》([2008]29號)和《關於做好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工作的指導指導意見》([2008]30號)精神和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相關要求,我校高度重視,精心籌劃,根據學校“十一五”事業發展規劃並結合學校發展實際,認真總結學校學科建設取得的成效和各學科發展現狀,舉全校之力科學制定了我校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並高質量的做好了申博的有關材料。
學校十分重視科學研究,有一批科研成果獲國家和部、省級獎勵,現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高科技項目、國家和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等高水平科研課題,年均科研經費5000多萬元。作為主研單位承擔的“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研究榮獲200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世界第一部 TD-SCDMA 3G 手機樣機及世界上第一顆採用 0.13 微米工藝的 TD-SCDMA 手機核心晶片在我校研製成功,“TD-SCDMA 手機核心晶片的研製與實現”榮獲200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殊榮。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2005年已在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重點批次錄取。學校一貫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中心工作,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的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好、理論基礎紮實、業務能力較強、創新意識濃厚、誠信度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研究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近五年來學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全國性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共獲得各類國家級獎勵110多項,省部級獎勵500餘項。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和產學研合作,與國內外許多著名院校、信息技術領域的著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與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德國、韓國、日本、紐西蘭、泰國等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伴隨著西部大開發、信息產業大發展進程的加快,學校將按照 “ 堅持方向、科學發展,深化改革、著力創新,注重效益、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我國信息通信領域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