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13型火箭炮

BM-13型火箭炮

蘇聯的火箭炮--"喀秋莎",有著烈火史詩般的傳奇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總共有四大系列的,他們分別是82毫米 M8系列,132毫米 M13系列,300毫米M30系列,310毫米 M31系列·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軍隊總共裝備了2400門 BM-8,6800門 BM-13,1800門 BM-31喀秋莎,以嘎斯卡車底盤總共生產了3374輛火箭發射車(不包括美國援助的吉普車改裝的喀秋莎). 是蘇聯最先研製成功火箭炮,並首先用於實戰。在當時,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象前蘇聯那樣投入人力、財力去研究各種火箭裝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威名遠揚的自行火炮--喀秋莎系列就是蘇聯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

戰後,蘇聯又將其套用範圍擴大,發展出了完備的火箭炮武器運載平台,使蘇聯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火箭強國。

蘇聯火箭武器發展經歷了十分崎嶇坎坷的歷程。早在沙俄時代,就有大批具有開拓精神的科學家和航空工作者在航空和火箭領域做過許多先驅性的嘗試,但因政治環境影響,他們的工作受到種種限制和阻礙,直到十月革命後這種情況才得到改變。當時,傑出的火箭學家尼古拉.依萬諾維奇.迪秋米洛夫在蘇聯政府的支持下,與其他科學家一起組成了氣體力學研究小組(簡稱GDI)。這是蘇聯火箭研究和開發事業真正的開端。

1920年,科學家V.A.阿爾特米耶夫完成了固體燃料火箭的設計、組裝和試射,但遺憾的是,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內有叛亂,外有干涉的嚴峻形勢,火箭事業再次陷入停頓。直到1925年,迪秋米洛夫開發組才又集中力量開始研究以固體燃料為動力的火箭彈課題。經過3年奮鬥,開發組終於完成了供炮兵使用的以無煙火藥為動力、射程1300米的火箭炮。

1930年4月,迪秋米洛夫不幸逝世,剛剛起步的蘇聯火箭工業又遭沉重打擊。群龍無首的GDI研究所差點解散,幸得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的庇護,研發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1933年末,RS-82型82毫米火箭彈和RS-132型130毫米火箭彈研製成功。兩種火箭彈既可車載發射,又可機載,射程可達5公里以上。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以吉斯--6載重卡車為平台,實驗車的彈架結構非常有特色,共有24條發射軌,上下兩排交錯排列,每排12條,看上去活像兩排籬笆。更有意思的是,發射軌的指向竟與車頭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調整。也就是說,開火的時候,必須將車身與目標保持90度角,方向調整隻能通過車輛轉向來實現。

通過這次不太成熟卻有革命性意義的實驗,蘇聯終於在1939年4月製造出16管132毫米、彈架能進行180度旋轉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BM-13-16型樣車。 這種新兵器以“喀秋莎”的綽號於1939年9月開始秘密裝備部隊。6輛配屬陸軍,另5輛配屬塞瓦斯托波爾的海軍岸防部隊試用。

喀秋莎的諸多優點在試用過程中得到肯定,但好事多磨,它的卓越性能反而給自己帶來了麻煩。1940年,當時的中央炮兵局局長庫利克元帥對喀秋莎發難,原因居然是擔心火箭炮的使用會淘汰原有的火炮品種!他對喀秋莎的生產工作製造了重重障礙。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GKO)直到1941年4月才式為“喀秋莎”定下軍用編號--BM-13-16。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當日,莫斯科科布雷薩工廠接到指示開始BM-13-16的大批量生產。首批7輛BM-13-16發射車和3000發RS-132火箭彈配屬莫斯科軍區。同年10月,工廠整體轉移到車里雅賓斯克,在那裡一直生產到1945年。在搬遷的同時,132毫米火箭彈的編號由RS-132變更為M-13。這種口徑的火箭彈在當時已被劃入重炮的範圍,殺傷力可觀,最大射程為9.05公里。

1943年夏天,為提高射程,蘇軍把兩枚M-13火箭彈合併發展出增程型M-13DD,並配發部隊,最大射程達到了11公里,同時攜彈量也從原有的16枚減至8枚。火箭彈的發射方式也有改進,延長的點火線可使操作人員在駕駛室內完成發射。為了防止高溫尾焰對駕駛室的燒 ,在其周圍加裝了可摺疊的薄鋼板。

1941年6月28日,蘇聯編成了BM-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作戰部隊。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由NKVD(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弗利尤洛夫上尉指揮,成員都是從捷爾任斯基炮兵學校的黨團員中挑選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