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1941年7月14日,侵略蘇聯的德國中央集團軍先頭部隊剛剛攻占了蘇聯戰略重鎮——奧爾沙。奧爾沙火車站一片繁忙景象,德軍利用繳獲到的為數不多的蘇聯寬軌列車,抓緊將後方的補給物資運往這個靠近前線的供應站。莫斯科時間下午2點30分,一陣突如其來的咆哮嚇住了正在忙碌的德軍,緊接著的一頓迅猛的密集炮火把車站附近的德軍和他們的物資列車全部炸上了天。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到10秒的時間內,一切又陷於死寂。倖存的德軍迷惑不解,是什麼火炮能夠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傾瀉如此多的彈藥?關於蘇軍使用新式火炮的報告被迅速上報,不過德軍上層同樣的迷惑不解。直到莫斯科會戰期間,德軍首次繳獲了一種架在卡車上的火箭發射器後,德國人才了解到蘇聯的這種秘密武器。她就是我們的主角:喀秋莎火箭炮。
不言而喻,火箭炮的名堂全在彈上。蘇聯火箭武器的研製里程可以追溯到沙俄時代。一戰爆發後,苦於飛機裝備的武器威力不足,俄國人便想在飛機上安裝大威力的航空武器。大口徑機槍和機炮的重量和後坐力太大,難以在簡陋的戰鬥機上安裝。聰明的俄國工程師想到了航空火箭。但是由於不信任自己的技術,俄國高層未能允許工廠開發航空火箭彈。十月革命勝利後,蘇俄很早就在在航天火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1921年,專門研製火箭的第2中央特別設計局成立。不過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研製合格的固體火箭燃料和發動機。原來蘇聯工程師試圖在炮彈發射藥的基礎上研製火箭發動機。很快他們就發現這是一條死胡同,隨即開始研製專門的固體燃料。經過不懈努力,蘇聯設計師先後研製出了可以穩定飛行400米的固體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彈,以及РС-8282毫米和РС-132132毫米航空火箭彈。蘇聯飛行員曾使用РС-82火箭彈在哈拉哈河狠狠地教訓了驕橫的日本人。而炮兵用的火箭彈時間上就是根據以上這兩種火箭彈發展而來的。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以ЗИС(吉斯)-6 6X4載重卡車為平台。實驗車的定向器非常有特色,為了儘可能的多搭載火箭彈,火箭炮共有24條工字型發射軌,上下兩排交錯排列,每排12條,看上去活像兩排籬笆。更有意思的是,發射軌的指向竟與車頭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調整。也就是說,開火的時候,必須將車身與目標保持90度角,方向調整隻能通過車輛轉向來實現。不言而喻,這種調整方式所賦予的方向射角的精度是極差的,調整速度也是不可接受的。但是這次試驗也證明了採用道軌式發射裝置完全可靠,火箭彈的飛行也讓人滿意。關鍵性技術的解決使蘇聯在以後發展火箭炮的路途上一帆風順 。
1939年3月,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8導軌的БМ-13-16試製成功,它的發射架也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別掛1枚火箭彈。這樣БМ-13總共可以攜帶16枚М-13(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發射架擁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蘇聯軍方隨即對其進行了各項嚴格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БМ-13特別適合打擊暴露的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於БМ-13是自行的,因此也適合打擊突然出現的敵軍以及與對方進行炮戰。不過由於火箭炮發射時,煙塵火光特別明顯,且完全沒有防護,因此它不適合在敵炮火威脅比較大的地域裡作戰。
1940年,БМ-13已經試生產了6門,1941年軍方又訂購了40門,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門的定貨。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以及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進行了成功地發射表演。6月21日,蘇德戰爭爆發的前夜,在БМ-13的定性測試尚未全部完成時,蘇聯政府作出決定,全力生產БМ-13火箭炮及М-13火箭彈。6月28日,蘇軍決定組建一個БМ-13特別獨立火箭炮連。30日夜,頭2門火箭炮開到了駐地。第2天,炮兵連正式成立。
當時只有7輛試生產型的БМ-13,3000發火箭彈,連長是36歲的伊萬·安德烈耶維奇·費列洛夫大尉。經過1個多星期的應急訓練後,全連已經熟練的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於極端保密,連炮兵連的人員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稱。但是炮架上有一個К字(共產國際工廠的第一個字母),便愛稱其為喀秋莎(Катюша)。這個名字後來不脛而走,幾乎成為紅軍戰士對火箭炮的標準稱呼。7月上旬,獨立炮兵連被編入西方方面軍,來到了危如累卵的斯摩棱斯克前線。7月14日,7門喀秋莎隔著奧爾沙河,發射了112枚火箭彈,打擊了對岸德軍占領的火車站。為了避免遭到德軍炮火襲擊,費列洛夫連沒有再次裝填,匆匆撤出了陣地,而對於德國人來說,這還只是個開始。在此之後,費列洛夫連躲過了德軍的空中偵察和炮兵觀測隊,在斯摩棱斯克,在葉爾尼亞,用自己憤怒的齊射,毫不留情地教訓了法西斯侵略者。德軍上層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找到蘇聯火箭炮的發射陣地,最好俘虜他們,不行就全殲他們。但是德國佬的每次行動都是白費工夫。
1941年10月初,德軍發起了進攻莫斯科的颱風行動。10月7日夜,正在行軍的費列洛夫連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不幸與德軍滲透的先頭部隊遭遇。炮兵連沉著應戰,炮手們迅速架起火箭炮,其他人員則拚死擋住德軍的衝鋒,為火箭炮的發射爭取時間。在打光了全部火箭彈後,為了不讓秘密落到敵人手裡,蘇聯炮手徹底銷毀了7門火箭炮。由於發射火箭彈和銷毀火箭炮耽誤了時間,炮兵連被包圍。在突圍過程中,包括連長費列洛夫大尉在內的絕大部分蘇軍官兵犧牲。蘇軍的第一個火箭炮單位就這樣結束了戰鬥歷程。後來費列洛夫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家鄉里配斯特和奧爾沙的幾條大街被命名為費列洛夫街。1995年6月21日,根據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簽署的第619號總統令,費列洛夫被追授俄羅斯聯邦英雄稱號。
1941年6月30日,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開始批量生產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產的火箭炮順利地通過了測試。從此,喀秋莎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迅速裝備部隊。“喀秋莎”底盤的後部,有2個手動的千斤頂。發射時,炮手要把它放下,以保證發射平台的穩定性。發射裝置位於駕駛室中,由炮長操作,也可以通過電線連線,由連統一發射。初期的БМ-13一般編為獨立迫擊炮營或連(為了保密,不用火箭炮的名稱),主要用於堵口子。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反擊;堵不住則可以利用良好的機動性能撤退。後來,蘇聯人在實戰中發現,БМ-13在泥濘路況下的越野機動性不夠,便想開發一種履帶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夠搭載132毫米火箭發射架的履帶底盤只有Т-34和КВ。顯而易見,在當時急需坦克的戰況下,炮兵是不可能獲得這些底盤的。無奈,他們只好選擇了過時的Т-40水陸坦克底盤,安裝了БМ-8-2424聯火箭炮發射器。БМ-8火箭彈則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彈改進得來。不過Т-40在1941年秋已經停產,車況和數量都遠不能滿足要求。所以定型生產的БМ-8-24是以新的Т-60輕型坦克為底盤的。БМ-8-16的威力比БМ-13小,射程也近些,不過它的機動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適合打擊近距離的敵有生力量和輕型野戰工事。此外還有一些安裝在史達林СТЗ-5拖拉機上的БМ-13和БМ-8-24火箭炮。不過,拖拉機的行駛速度實在太慢,這些笨傢伙在機動作戰中根本無法跟上部隊,因此它們同樣沒有定型批量生產。這些亂糟糟的火箭炮反映出了蘇聯當時面臨的近乎山窮水盡的境地,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可以用的底盤。
因此,1943年以後生產的火箭炮幾乎都是以通用GMC 卡車為底盤,這種型號的火箭炮改稱БМ-13Н。不過由於絕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為底盤,所以後來БМ-13Н就統稱為БМ-13。蘇軍還在美國卡車底盤上生產了БМ-8-36 36聯裝БМ-8-48 48聯裝和БМ-8-72 72聯裝火箭炮。
1943年2月。蘇軍取得了史達林格勒會戰的偉大勝利。1531門喀秋莎在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對付德軍的堅固火力點,蘇軍投入了剛剛研製成功的М-31-4火箭炮。這是固定簡易的火箭炮。發射М-31 310毫米火箭彈。她所發射的М-31是一種超口徑火箭彈,戰鬥部的口徑是306毫米,後部發動機的為152毫米。戰鬥部裝藥重達達28.9千克,可以摧毀戰爭後期德軍的堅固火力點。1944年,近衛火箭炮兵通過修改“喀秋莎”以適應這種巨大的火箭彈,產物就是БМ-31-12 “安德柳莎”12聯裝自行火箭炮。БМ-31火箭炮在布達佩斯、布拉格、柯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堅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1944年7月17日,在Налючи附近的戰鬥中,蘇軍投入了12門“安德柳莎”火箭炮對德軍進行了144發齊射,對負隅頑抗的德軍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在柏林戰役中,威力巨大的“安德柳莎”火箭炮用作直瞄火力,給於德軍巨大的殺傷,在最終攻克國會大樓的過程中,蘇軍調集了89門B-4榴彈炮、BR-5重炮、ISU-152突擊炮以及安德柳莎火箭炮幾乎將街區夷為平地。
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1941年底,蘇聯曾經研製了線導的M-13CH火箭彈,具體技術數據不詳。估計由於難度太大放棄了研製。
由於前線對裝備火箭炮的呼聲越來越高,蘇聯還在3輪機車和摩托雪橇上搞了一種奇特的БМ-8-12 12聯火箭炮。不過在機車上的火箭炮發射穩定性實在太差,所以它並沒有定型批量生產。開始組裝的少量БМ-8-12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還有一種裝在重機槍槍架上的M-8-66聯火箭炮也曾經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
1942年秋,蘇軍和德軍在高加索地區展開激戰。由於高加索地域是山地,蘇軍的火箭炮開不上去。而前線部隊又需要火力支援。蘇聯人又緊急開發了一種山地型喀秋莎——БМ-8 8聯火箭炮。БМ-8-8由3個模組組成,總重68千克(不含彈),每個模組重22-23千克。因此,只要3個人就可以攜帶1門,非常適合山地作戰。不過等到火箭炮正式裝備部隊時,已是1943年初。此時的德軍為了避免被包圍,正積極從高加索撤退。蘇聯的山地喀秋莎只裝備了2個獨立營,沒有能夠發揮大的作用。由於後來的戰鬥主要是在平原上進行的,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很快停產了。
性能數據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BM-13,這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它由汽車部分和發射部分組成。發射部分由滑軌床、炮架、迴轉盤、底架、瞄準裝置、發射裝置等組成。在發射前,火箭彈是用定向鈕鉗在滑軌槽的定向溝內。火箭彈的戰鬥部分的彈體內是TNT炸藥。藥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狀發射藥筒組成,汽車駕駛室內裝有發射裝置的發火轉輪。
主要諸元:彈徑132毫米,滑軌長5米,彈長1450毫米,彈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