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作戰需求
多管火箭炮是一種能夠提供大面積火力支援任務的武器裝備,也是許多國家地面炮兵部隊的主要武器之一。由於多管火箭炮機動靈活、火力兇猛,其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陸軍炮兵不可或缺的炮兵武器之一 。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不僅以強大的制空權剝奪了伊拉克地面部隊的機動權利,還將美制M270多管火箭炮投入實戰,約200門M270火箭炮共發射了9600多枚227毫米口徑火箭彈,這些火箭彈對伊拉克地面目標投送了約600萬枚M77雙用途彈藥。因為這種火箭炮在一個連齊射時能覆蓋並摧毀標準軍用地圖上一英里方格上的所有物體,被多國部隊稱為“方格終結者”。在中國83式火箭炮誕生之前,國產火箭炮均是中程或近程火箭炮。83式273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40千米,該炮小批量裝備部隊後進行試用,但由於精度不足、火力密度不夠等原因,該炮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
20世紀80年代末,新一代遠程火箭炮的需求日益凸顯,引進俄羅斯龍捲風多管火箭炮系統成為中國的可能方案之一。“龍捲風”火箭炮系統1983年設計定型,1987年入役,是俄羅斯最大口徑的火箭炮,主要裝備軍屬遠程火箭炮兵旅。據台灣《尖端科技》雜誌稱,20世紀90年代初,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的廠商相繼向中國提供了“龍捲風”火箭炮的相關技術和資料,內容涉及發射系統、彈道控制系統、火箭彈、多種戰鬥部等。中國在引進、消化、吸收並博採眾家之長基礎上,研製出PHL-03式多管火箭炮系統。PHL-03火箭炮系統2005年左右開始服役,同時向國際軍品市場進軍 。
前期裝備
中國解放軍陸軍在建國不久後就裝備了火箭炮,並在朝鮮戰場上大發神威。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逐步擁有了研製和生產火箭炮的技術。從仿製BM-13火箭炮(506式火箭炮)開始,自主研製的火箭炮型號越來越多,如63式、81式、89式等火箭炮都是家喻戶曉的國產火箭炮。在多管火箭炮發展歷史中,遠程多管火箭炮的誕生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炮兵裝備。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師一級裝備的火炮在射程上很難突破30千米這個坎,但現代戰爭寬縱深作戰的要求又促使師一級炮兵裝備儘量延伸其射程,以提高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師一級身管火炮很難通過技術途徑解決射程近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遠程火箭炮應運而生 。
中國軍佇列裝的五代火箭炮的發展歷程:
1951年2月,列裝蘇制M-13火箭炮,即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
1972年11月,換裝中國國產63式19管130毫米火箭炮;
1985年10月,換裝中國國產82式30管130毫米火箭炮;
1995年7月,換裝中國國產81式122毫米火箭炮。
2005年,換裝中國國產PHL-03自行火箭炮 。
研製歷程
83式探索
在83式273毫米火箭炮誕生之前,中國國產火箭炮均是中程或近程火箭炮。83式火箭炮最大射程40千米,該炮小批量裝備部隊後進行試用,但由於精度不足、火力密度不夠等原因,該炮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20世紀80年代末,新一代遠程火箭炮的需求日益凸顯,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立項研製新一代遠程火箭炮。經過一番競爭,彈箭研究所仿製俄羅斯BM-30“龍捲風”的方案戰勝了航天科技的WS-1方案和A-100方案。該炮研製工作在1996年正式啟動,在2003年定型,被命名為PHL-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簡稱為03式火箭炮) 。
方案競爭
中國陸軍從80年代開始就尋求新型火箭炮,並對繼83式火箭炮和WM-80之後出現的幾款國產火箭炮進行過對比研究。
在研製“火箭炮方案競爭”中,參加競爭的有四個方案:四川航天科技七院的WS-1、北方工業公司長春彈箭所提出仿改俄制BM-30火箭炮方案(即後來的PHL-03)、航天科技一院則提出在仿改BM-30火箭炮基礎上加裝更高級的慣性制導元件的方案(即後來的A-100),以及北方工業公司齊齊哈爾127廠的WM-80。
這其中,WM-80由於最為老舊,精度、火力密度等各方面都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很快落選。航天科技七院的WS-1雖然射程高達100公里以上,然而精度比WM-80還差,在打靶試驗中甚至摧毀了遠離靶區的測量儀器,也沒能入圍。而航天科技的方案則是低估了將航天級別的慣性元件裝入300毫米火箭彈的難度,最後發現以當時的水平根本做不到,結果沒有高性能陀螺儀的A-100火箭炮精度和WS-1和WM-80沒啥區別,也自然沒有入選。
相比之下,蘇聯1983年開始研製的BM-30火箭炮由於採用簡單的加速度計作為慣性元件進行彈道修正,反而能以較低成本實現較好的命中精度,也適合當時中國的基礎技術水平。同時,當時國內仿製MAZ-543重型越野卡車的工作也接近成功,加上1993年從俄羅斯引進BM-30火箭炮進行技術摸底,基本掃清了生產的主要障礙。2003年,在方案入選之後7年,中國陸軍的第一種遠程火箭炮PHL-03定型,次年裝備部隊。不過,PHL-03並不是仿製BM-30火箭炮,兩者間並不能通用彈藥 。
遠火概況
PHL-03自行火箭炮,是中國發展的新一代300毫米輪式多管遠程火箭炮(簡稱:遠火)。發射車採用萬山WS2400型8×8越野底盤,12根發射管分上、中、下三排布局成田字形排列,使調整火箭炮射角的液壓桿等設備安置在其中。自重21噸,載重22噸,可攜帶12發火箭彈。滿載時在公路上最大行駛速度應該可達60千米/小時,一次加油行程不小於650千米,最小轉彎半徑15米,最大爬坡度57%,最大涉水深度不低於1.1米。該發射車可在公路、土路或灘頭實施機動,在中雨、中雪或能見度大於50米的霧天進行發射,在局部照明條件下進行夜間發射。從行進狀態轉入戰鬥準備狀態僅需3分鐘。戰車占據發射位置、得到目標指示後,地形定位、火箭彈軌跡定位、發射仰角確認自動完成,齊射時間38秒,戰鬥班組緊急撤出發射陣地的時間為1分鐘 。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PHL-03自行火箭炮的底盤,是中國內地所能提供的最佳大型輪式越野車輛——萬山-2400型8×8越野車。說起萬山-2400,還得談起大名鼎鼎的白俄羅斯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瑪斯),該廠最興盛時曾擁有2.3萬名員工,可生產400種不同型號的汽車,蘇聯時期幾乎包攬了蘇聯陸軍和戰略火箭軍大部分特種輪式車輛的訂單,“瑪斯”牌汽車的形象就此與飛彈、火箭炮緊密相聯,“飛毛腿”、“撒旦”、“薩姆”這些飛彈明星乃至“龍捲風”火箭炮都用“瑪斯”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21世紀初,明斯克廠與中國三江航天集團建立合資企業,向其轉移全套MAZ-543飛彈發射車(該車也是蘇/俄龍捲風火箭炮所用底盤)的設計圖紙,協助中方進行部件改進並進行技術升級,最終使三江集團製造出性能更優良的萬山2400型20噸級越野車。該車繼用作東風-11近程彈道飛彈的發射車和供彈車後,又被選為PHL-03火箭炮的底盤,足見其在解放軍重型輪式車輛家族中的王者地位。
PHL-03自行火箭炮系統的炮車和裝填車底盤均採用萬山2400底盤。駕駛艙均有裝甲防護,其中炮車的駕駛艙後部還有一個無線電通訊設備和火控系統指揮艙,艙內有火箭炮的發射控制系統,並可搭載除車長、副駕駛外的另兩名炮班成員。無論裝填車還是炮車,駕駛艙和火控系統指揮艙內均裝有整體式三防濾毒通風設備,配合全車各主要部分的遙控功能,車組成員不佩帶防毒面具、穿著防護服就可操縱車輛行軍、發射和裝填。
武器系統
火炮配置
PHL-03火箭炮設計有12根定向發射管,分上、中、下三層配置,上層4個並排配置,中、下層則分左右配置,左右各並排配置2個發射管,調整火箭炮射角的液壓桿等設備則安置在集束髮射管下方。進行射擊時,炮車位於第三軸和第四軸之間的兩個液壓千斤頂下落到地面,以便使炮車穩定。火箭炮能夠在炮車中軸兩側正負30度的弧形區域內射擊,即人們平常所說的方向射界正負30度,因此該炮在進入陣地時不需要嚴格按照射擊測地指向線來停車。炮車可在公路、土路或灘頭實施機動,在中雨、中雪或能見度大於50米的霧天進行發射,在局部照明條件下進行夜間發射。從行進狀態轉入戰鬥準備狀態僅需3分鐘。發射車占據發射位置、得到目標指示後,地形定位、火箭彈軌跡定位、發射仰角確認自動完成。可以單發或齊射火箭彈,單發最小間隔3秒,齊射時間38秒,戰鬥班組緊急撤出發射陣地的時間為1分鐘。
同樣基於萬山-2400底盤的PHL-03供彈車運載另外12枚火箭,需要裝填彈藥時,該車通過位於駕駛艙後部的液壓起重機,為炮車提供機械化裝彈,裝填時間小於20分鐘 。
火箭彈藥
PHL-03型300毫米火箭彈:火箭彈長7.3米,直徑0.3米,起飛質量840千克,戰鬥部質量235千克,最大射程為150公里。眾多新技術的採用使火箭彈在射程、命中精度、殺傷威力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火箭彈採用先進的一次拋散的破甲、殺傷雙用途子母彈戰鬥部,開殼、拋殼、拋撒子彈一次完成。子彈不少於500個,子彈的動破甲厚度不小於50毫米,有效殺傷半徑不小於7米,子彈散布半徑為100±40米 。
PHL-03火箭炮所配備的彈種包括殺傷爆破彈、殺傷破甲雙用途子母彈、反坦克子母彈、末敏彈和雲爆彈,基本型火箭彈最大射程70千米,最小射程20千米,一次齊射時間38秒,再裝填時間20分鐘。03式火箭炮定型之後,中國軍工研製出的改進型火箭彈,最大射程超過原來彈藥一倍,在150千米左右,遠程打擊能力進一步增強。每輛車可連續發射24枚火箭彈,而一個作戰單元可連續發射火箭彈96~144發,覆蓋大約2平方千米範圍 。
簡易制導
PHL-03所發射的各類300毫米口徑火箭彈還裝有初始段簡易控制自動修正系統,該系統可以使該炮獲得比傳統火箭炮密集得多的彈著點,彈著點密集度提高一倍,射擊精度提高兩倍,只需較少的火箭彈就可以發揮較高的殺傷機率。因為這種火箭彈只修正初始飛行主動段的速度矢量,而不進行其他控制,所以稱之為“簡易制導火箭彈”。PHL-03火箭炮的每根定向發射管頭部都有一個顯著的方盒子,其功能是發射火箭彈之前用來自動給各自定向管中的火箭彈裝定數據程式 。
新型彈藥
中國軍工首先以全面配發新型300毫米制導火箭彈為提高火箭炮部隊打擊能力的手段。同時,現役PHL-03自行火炮也將不引人注目地升級為PHL-03A,升級內容主要是指揮車和通訊系統方面,而發射車外形不會有變化了,改進後的火箭炮系統的前方觀察組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更便捷地實現對多個目標的精確定位,並將目標方位信息實時傳回指揮車,轉化為火控數據,引導火箭彈實施攻擊。
2015年9月3日通過天安門廣場的PLZ-03A式自行火炮炮車外形上也和PLZ-03自行火炮相比沒有什麼變化,但作戰效能卻大有提高 。
動力系統
炮車發動機採用V-3D12柴油發動機,功率超過500馬力,單位功率達到20馬力/噸以上,這在同級別的越野底盤中屬於佼佼者。該底盤載重量超過20噸,配備各類設備、武器後整車重量一般在45噸左右。其傳動系統也頗為“豪華”:三檔位液力行星齒輪變速箱、液壓傳動系統驅動每側4個1.5×0.5米(直徑×寬度)的大型輪胎,扭桿懸掛系統加上每個寬大的低壓胎都有自己的獨立懸掛減震器,再配合全輪驅動和中央輪胎壓力調整系統使其越野能力超群。PHL-03火箭炮可以開上中國通行地域最惡劣的青藏高原,其公路最高行駛速度為65千米/小時,一次加油行程不小於850千米,最小轉彎半徑15米,車輛爬坡度達60%,最大涉水深度不低於1米 。
作戰單元
PHL-03型300毫米多管火箭武器系統的一個基本作戰單元,包括1輛指揮車、4~6輛發射車和4~6輛運彈車,其中運彈車裝填彈藥時可使用液壓起重機進行機械化作業。採用無預置陣地和有預置陣地兩種作戰模式。在無預置陣地作戰模式下,各發射車接收到指揮車或上級提供的目標坐標和高空氣象數據後,自主定位定向、測量低空氣象數據、測量發動機藥溫、進行發射諸元計算、瞄準、發射;在有預置陣地作戰模式下,各發射車接收到指揮車或上級命令後,進入預定發射陣地,到達發射位置後按標誌進行方向瞄準;指揮車計算射擊主要傳送給各發射車,發射車收到後進行瞄準,火箭參數裝訂及點火、發射 。
性能數據
PHL-03自行火箭炮參考數據:
裝備入役 | 2004 - 2005 |
乘員 | 4人 |
尺寸和重量 | |
整車重量 | 43噸 |
車長 | 12米 |
車寬 | 3米 |
車高 | 3米 |
武器裝備 | |
口徑 | 300毫米 |
管數 | 12 |
火箭重量 | 800公斤 |
彈頭重量 | 280公斤 |
射程 | 20 - 150公里 |
全彈齊射時間 | 30 s |
裝填時間 | 30分鐘 |
機動性 | |
柴油機 | 發動機功率500馬力 |
最高道路速度 | 60公里/小時 |
最大行程 | 650公里 |
越野性能 | |
爬坡 | 60% |
側面邊坡 | 30% |
垂直台階 | 0.6米 |
跨越壕溝 | ~ 2米 |
涉水 | 1米 |
總體評價
分析評價
PHL-03自行火箭炮,配有可進行信息化操作的車輛定位系統、鍵盤操作武器系統、火炮自動尋找目標和修正系統,火炮射程、精度和覆蓋範圍大大提高 。
國際比較
與國際上的美國、俄羅斯現役火箭炮比較可以看出,由於廣泛採用高新技術,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無論在總體設計上,還是在射程、密集度、威力、生存力和機動性等具體指標上,較傳統火箭炮有一系列重大突破,達到或部分超過了世界水平。
PHL-03式火箭炮的服役提高了陸軍炮兵的遠程火力支援能力,並且隨著中國火箭炮技術的不斷發展,火箭炮的作戰性能也會不斷提高,成為陸軍不可或缺的遠程打擊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