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年
公元366年,東晉太和元年
本年年表
事件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中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一個有1600餘年歷史的曠世奇葩。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樂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萬道,狀若千佛,感悟到這裡是佛地,便在崖壁上鑿建了第一個佛窟。
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縣境東屬襄陽郡,西屬漢中郡。
公元366年,前秦平定了匈奴右賢王曹轂、左賢王劉衛辰的叛亂。
敦煌莫高窟及周邊石窟群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世界文化遺產,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敦煌石窟群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1600餘年的造窟運動創造了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藏經洞的發現使敦煌成為一個響亮全球的名字,一百多年來,形成了一門國際性的顯學--敦煌學,因此,敦煌成為人類的敦煌。
廢帝司馬奕公元366年即位,有瘺病,被桓溫廢為東海王,瘺病是淫慾過度所致。
東晉廢帝(司馬奕)太和元年(前燕建熙七年,公元366年)
十月,前燕撫軍將軍下邳王慕容厲攻打兗州,入泰山,晉泰山太守諸葛攸逃往淮南。《十六國春秋・前燕錄》
去世支遁(約314-366年)是晉朝名僧,又名支道林,俗姓關,陳留人(今河南開封市南),亦說河東林慮人。 自小跟家人遷居江南,25歲出家,對《盤若經》頗有研究,提出“即色本空”思想,成為般若學中六家七宗之一的即色宗,著有《道行指歸》等10卷文集,是我國佛教史上很有影響的一代高僧。晉愍帝建興二年(公元314年),他出生在一個佛教徒的家庭里。幼年時期即流寓江南。25歲出家,在京城建康時,他同一些名士如王、殷融等有來往,並備受賞識。在餘杭山隱居時,他研究《道行般若》等經典。其後回到吳地支硎山建立了 支山寺(又稱支硎庵),聚眾講學,闡發玄理。後來他去剡地(今浙江嵊縣)經會稽郡時與王羲之晤面,王請他住在靈嘉寺。以後移到石城山,立棲光寺。晉哀帝即位(公元362年)以後,曾屢次派人征請。他於是又到建康,住在東安寺。在晉京停留將近3年,上書請求回山,哀帝應允,並給了他很優厚的饋贈和照顧。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去世。
歷史大事
代入貢於秦
代建國二十九年(366)五月,代王什翼犍派左長史燕鳳向秦入貢,以示通好。
王猛主軍攻荊州
晉太和元年(366)七月,秦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揚武將軍姚萇等率軍二萬進攻晉荊州(今湖北江陵),攻略南鄉郡(今河南均縣東南),晉荊州刺史桓豁援救;秦兵俘掠漢陽(即沔陽,今陝南)民眾萬餘戶而歸。
秦救於儼
隴西人李儼原系前涼部將。建興四十三年(355),前涼內亂,涼河州刺史張�廢其主張祚,立張玄靚,李儼趁機據守本郡不受�命,用東晉年號。張�派軍征討,儼於是依附前秦以自固。及張天錫嗣位,儼又與之通好。晉太和元年(366)十二月,羌人斂岐率略陽四千家叛秦附儼,儼於是拜置牧,與秦、涼告絕而自立。次年三月,張天錫率大軍進攻本儼,儼軍不能敵,退守�罕(今甘肅臨夏),並向秦謝罪求援。秦王苻堅派軍會合王猛增援�罕,大破涼軍,俘斬一萬七千人,王猛又致書張天錫令合李儼部,前涼遂退兵。李儼旋為秦人所執,王猛派彭越為涼州刺史,鎮守�罕,攜李儼東歸長安,苻堅即任命儼為光祿勛,賜爵歸安侯。
晉、燕交攻
晉太和元年(366)十月,前燕撫軍將軍下邳王慕容厲寇晉兗州(今山東鄄城東北),攻攏魯、高平數郡,設定守宰而退軍。同年底,晉南陽督護趙億又據宛城(今河南南陽)叛晉降燕,太守桓澹走保新野;燕遣南中郎將趙盤戍守宛城。次年五月,晉荊州刺史桓豁、竟陵太守羅崇又攻克宛,趙億退歸魯陽,(今河南魯山),桓豁擒獲趙盤,派晉兵戍宛城而退軍。
史料記載
孝宗穆皇帝下太和元年(丙寅,公元三六六年)
春,三月,荊州刺史桓豁使督護桓羆攻南鄭,討司馬勛。
燕太宰、大司馬恪,太傅、司徒評,稽首歸政,上章綬,請歸第;燕主?不許。
夏,五月,戊寅,皇后庾氏崩。
朱序、周楚擊司馬勛,破之,擒勛及其黨,送大司馬溫;溫皆斬之,傳首建康。
代王什翼犍遣左長史燕鳳入貢於秦。
秋,七月,癸酉,葬孝皇后於敬平陵。
秦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揚武將軍姚萇等帥眾二萬寇荊州,攻南鄉郡,荊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軍於新野。秦兵掠安陽民萬餘戶而還。
九月,甲午,曲赦梁、益二州。
冬,十月,加司徒昱丞相、錄尚書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張天錫遣使至秦境上,告絕於秦。
燕撫軍將軍下邳王厲寇兗州,拔魯、高平數郡,置守宰而還。
初,隴西李儼以郡降秦,既而復通於張天錫。十二月,羌斂岐以略陽四千家叛秦,稱臣於儼;儼於是拜置牧守,與秦、涼絕。
南陽督護趙億據宛城降燕,太守桓澹走保新野;燕人遣南中郎將趙盤自魯陽戌宛。
徐、兗二州刺史庾希,以後族故,兄弟貴顯,大司馬溫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