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中年危機

1992中年危機

1992中年危機,指的是1992年出生的人到2017年開始步入中年的一個說法,聯合國對於“青年”的定義為15~24周歲,因此這一說法引發眾多90後的危機感,擔憂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帶來的雙重焦慮。

基本信息

由來

1992中年危機1992中年危機
“1992中年危機”源自聯合國對青年的定義,即15—24歲。聯合國系統通常將10-19歲界定為青少年(adolescent),15-24歲定義為青年(youth),10-24歲稱為年輕人(young people)。採用這樣的年齡劃分主要方便討論青年相關議題,比如貧窮、教育、就業、健康、吸毒、犯罪等。因此,1992年出生的人到2017年已經步入中年。

從“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到“34歲老來得子”,再到“1992年生人已經正式步入中年”,沒有一點點防備,“1992中年危機”襲來,引發熱議。從界定年齡到社交網路上的“1992中年危機”,畫風早已變了幾番,它帶有傲嬌、自嘲和調侃,但也讓這個群體充滿了對現實的緊張和對未來的迷茫。

表現

1992中年危機1992中年危機
不服老、不想長大,是很多人的樸素想法。就像在每個人的心中,心房一邊住著“年少”,心室一側住著“青春”。是否中年,年齡從來不是關隘,心態和氣質才是。在傳統認知里,“每逢中年,必有焦慮”,上有老、下有小,內有家、外有活,四面八方的壓力同時施加己身,如果再對當前生活不甚滿意,中年危機就成了很難逾越的心理障礙。遺憾的是,80後、90後們,雖未到中年,卻早早地感受到了中年階段才有的那份焦慮、重壓和不甘。心態上的“中齡化”、氣質上的“老態化”,讓他們少了應有的朝氣。

籠統說,80後、90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極短的時間裡,走完了前人未曾走過的路,既開拓了見識、享受了福祉,也承受著壓力。不過,時代的利與弊並非完全對稱,雖然有不小的付出,但它寄予人們的獲得感更明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80後,見證了國家的強大,更好的教育、更廣的視野和更多的機會;伴隨著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90後,見證了世界的虛擬化,更國際、更開放、更多元。他們既是時代的弄潮兒,也是發展的生力軍。從這個意義上說,80後、90後早來的“中年危機”,與其說是某個年齡段的表征,不如說透著時代發展的印記。

應對

80後、90後“與時代一起成長”,不讓這種伴隨體驗淹沒在牢騷與抱怨中,才是端正心態、重新出發的正確打開方式。這是個壞時代,因為剛出校門就開始背負著買房的“吶喊與彷徨”;這是個好時代,因為無論校園化還是社會化,都有足夠的舞台讓心中的可能成為現實;這是個巧時代,因為沒有人再刻板地定義“什麼年齡乾什麼事”,年少如王源可以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演講,年長如翻譯家許淵沖,90多歲高齡,仍“向夜晚偷一點時間”,用作品證明“生命的在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