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又稱之為第二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20屆奧運會。於1972年8月26日至1972年9月11日在當時的西德慕尼黑。是截止到1972年規模最大的一屆。來自121個國家的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所有數字均創造了紀錄。在本屆奧運會上首次出現奧運會吉祥物,是一隻名字叫瓦爾迪的德國獵犬。9月5日凌晨,由於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襲擊奧運村,奧運會被叫停,並在主體育場進行了悼念活動。暫停了34個小時後,賽事重新開始。參加本屆大會的國家和地區121個,運動員:7123名運動員(1058名女選手,6065名男選手)項目:23大項195小項,共產生了600枚獎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開幕時間:1972年8月26日

閉幕時間:1972年9月11日

舉辦地:德國慕尼黑

運動員:7123名運動員(1058名女選手,6065名男選手);

項目數量:23大項195小項;

第二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夏季奧運會會徽;

主辦城市:西德慕尼黑;

參賽國家及地區:121;

參賽運動員:7,170;

男:6,075/女:1,059;

比賽項目:195(23項運動);

開幕典禮:1972年8月26日;

閉幕典禮:1972年9月6日;

正式宣布開幕:德國聯邦總統古斯塔夫·海涅曼

運動員代表宣誓:海蒂·許勒爾(田徑);

裁判員代表宣誓:海因茨·波萊(馬術);

奧運聖火點燃:君特·贊恩(田徑);

主體育場: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申辦背景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66年4月26日,國際奧委會在羅馬召開的第64屆會議上,對第20屆奧運會會址進行了投票表決。申請主辦的有加拿大的蒙特婁、聯邦德國的慕尼黑、西班牙的馬德里和美國的底特律。在第一輪投票中,後兩個城市被淘汰。經過第二輪表決,慕尼黑獲勝,贏得了第二十屆奧運會主辦權。這是自羅馬奧運會12年後奧運會再次回到歐洲舉行。

火炬傳遞

慕尼黑奧運會的火炬傳遞從希臘的奧林匹亞開始,途經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歷時29天。當聖火進入奧地利時,一架直升機向火炬接力的路上撒放鮮花。貫穿5532公里的接力活動使用了腳踏車、機車、馬等傳遞方式,並第一次有殘疾人使用輪椅進行傳遞。設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主火炬由田徑運動員GuntherZahn點燃。

開閉幕式

式8月26日下午3時,大會舉行了開幕式。聯邦德國奧委會主席道默致歡迎詞,布倫戴奇用德語發表了他在奧運會上的最後一次講話,然後由聯邦德國總統海涅曼正式宣布大會開幕。本屆奧運會聖火於7月28日在希臘奧林匹亞點燃,後由5976名運動員接力傳遞,經過29天零7小時傳送到慕尼黑。在大會開幕式上,由1500米跑世界青年冠軍岡特爾·扎恩點燃了火炬台。東道主的田徑選手海蒂·舒勒爾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而代表裁判員宣誓的是聯邦德國的馬術裁判海因茨·波雷。

重大事件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大會開幕前夕,羅得西亞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到來,引起了非洲國家強烈的不滿。一些非洲國家宣布,如果允許羅得西亞參賽,非洲則進行集體抵制。因事態愈演愈烈,國際奧委會不得不舉行非常會議。8月22日,會議通過了取消羅得西亞參加資格的決定;大會還於8月23日接受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的辭呈,選舉了愛爾蘭基拉寧勳爵為國際奧委會第六任主席。不過,本屆有關活動仍由布倫戴奇主持,基拉寧任職從9月15日開始。

運動會原訂於1972年8月26日至9月10日舉行。由於9月5日5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成員襲擊奧運村的以色列選手,造成了流血事件,大會被迫停辦一天,順延至9月11日結束。這在奧運會史上是第一次。這一事件發生後,雖然大會仍於9月6日繼續舉行,但以色列及一些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因擔心安全得不到保證,離開了慕尼黑。流血事件也引起了體育界人士的震驚,促使後來各屆奧運會加強了安全保衛工作。

賽事名人

1、獨一無二的成就:不可阻擋的美國游泳選手馬克·斯皮茨參加了7個項目的比賽,並創造了奧運會非凡的歷史奪得每一個項目的金牌,並創造了7項世界紀錄。在他完成100米蝶泳比賽後一個小時又參加了4×200米接力的比賽。至於200米自由式的金牌,也是他3天內的第3枚金牌。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2、16歲奪金牌:希臘田徑選手梅法斯在參加跳高比賽時年僅16歲。她將自己的最好成績提高了7厘米以平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金牌。她成為了在個人項目上奪得徑賽金牌的最年輕運動員。

3、古爾德獲五牌:澳大利亞游泳選手古爾德在200米,400米自由式和200米個人混合泳三個項目上以創造新世界紀錄的成績摘金,另外在800米比賽中奪得銀牌,在100米自由式項目獲得銅牌。

4、日本泳壇的成績:日本游泳運動員田口信教和青木真弓分別在男子100米蛙泳(1分04秒94)和女子100米蝶泳(1分04秒94)、女子100米蝶泳(1分03秒34)中奪得了金牌,兩人成績都是世界新紀錄。這是自1956年後日本再次在奧運會取勝,引起了泳壇人士的注意。

比賽結果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慕尼黑是聯邦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優美而寧靜市,到處可見博物館和音樂廳,但缺乏現代化體育設施。為了使奧運會順利進行,籌委會花了6億多美元,興建了一個體育建築群,其中包括一個可容8萬觀眾的運動場,可供1.5萬名運動員住宿的奧運村,一個有1萬座席的游泳館、有1.3萬座位的賽車場等,設施都很先進。主體育場奧林匹克運動場別具一格,有一個半透明帳篷形頂棚,可使觀眾避免日曬雨淋。不少場館的頂棚還是活動的,可以上下升降。如排球館,原建高度為10米,因不符合國際排聯關於館高不得低於12.5米的規定,便臨時升高了館頂,運動會後又把它降到了原來的高度。田徑場下面25厘米深處敷設了管道,冷天可注入熱水,增加場地的溫度。成績檢驗使用了先進的電子計時器和有"投擲運動員魔鏡"之稱的雷射測距儀。這些設備的特點是準確(如計時精度可達千分之一秒)、快速(幾秒鐘內可報告成績)和自動化。其優點是跑表、皮尺無法比擬的。無怪乎人們稱慕尼黑奧運會是跑表、皮尺時代的結束。

在這次比賽中,也確實令人信服地驗證了電子設備的優越性。如男子400米個人混合泳第一名瑞典的貢·拉爾松,僅比第二名美國的蒂·麥基快千分之二秒;又如田徑男子800米決賽中,美國達·沃特爾和蘇聯葉·阿爾扎諾夫同時撞線,但安裝在終點的攝影機拍下的照片表明,沃特爾領先百分之一秒;再如射擊,朝鮮李浩準在小口徑步槍60發臥射中以599環破世界紀錄,起初裁判只算了596環,後來經過一種首次使用的特殊儀器檢查,確定成績是599環,等等。

本次奧運會,蘇聯獲得了50枚金牌,27枚銀牌,22枚銅牌,美國金、銀、銅牌分別為33、31、30枚。這是蘇聯在上兩屆失利後,再次以金牌多數壓倒美國。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列第三位的民主德國隊獲得了金牌20枚,銀、銅牌各23枚。民主德國從1956年起至本屆止,總共參加了5屆奧運會,如果將5屆獲獎情況作一對比,它的進步是相當驚人的。

比賽特色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與墨西哥城奧運會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次游泳取得了出色的成績:30次破22項世界紀錄(男女各11項,上屆總共才5項)。成績突出的當然要首推美國的馬克·施皮茨。他在100米、200米自由式(51秒22、1分52秒78)和100米、200米蝶泳(54秒27、2分00秒70)以及3個接力賽中均創造了世界紀錄,共獲7枚金牌,成為奧運會史上一屆獲金牌最多的運動員。加上上屆得到的兩枚金牌,他是繼蘇聯拉蒂尼娜(體操)、芬蘭努米(長跑)後,奧運會史上第三個獲9枚金牌的運動員。

本屆球類比賽頗多意外。手球是德國人的拿手項目。但這次重新列入奧運會比賽後,南斯拉夫卻獲得了冠軍,而聯邦德國只得了第六名。曲棍球是亞洲印度、巴基斯坦的"傳統"項目,這次印、巴只分獲了銅、銀牌,而金牌得主卻是聯邦德國。這是亞洲人自1928年奧運會以來,首次輸掉這個項目。

女子排球蘇聯蟬聯了冠軍,男排結果卻出人意外。日本為奪取本屆冠軍曾制訂了一個八年規劃。這次它在分組賽中未與上屆冠軍蘇聯相遇,而在複賽中,蘇聯又被民主德國淘汰。這就為日本最後奪得冠軍創造了有利條件。蘇聯隊只得了第三名。中國台灣派出63中國男女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柔道、摔跤、拳擊、舉重、射擊、射箭、帆船和腳踏車共10個項目的比賽。

中國台灣派出63中國男女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柔道、摔跤、拳擊、舉重、射擊、射箭、帆船和腳踏車共10個項目的比賽。

參賽規模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參加本屆大會的國家和地區共121個,運動員7123人,其中女子1058人,男子6065人。蘇聯在1964、1968年兩屆接連失利,這次力圖東山再起,派出了由411名運動員組成的龐大隊伍,僅次於東道主聯邦德國(421人),居第二位。美國運動員數共394人,列第三。首次參賽的有阿爾巴尼亞、上沃爾特、加彭、達荷美、賴索托、馬拉威、多哥、沙烏地阿拉伯、史瓦濟蘭和索馬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是第一次參加,但此前參加了1964、1972年兩屆冬季奧運會。

本屆比賽項目除上屆的18個大項外,又增加了上屆取消了的柔道,恢復了多年來未舉行的手球和射箭,大項總數達到23個。此後,1976、1980、1984年3屆奧運會的大項一直未變,只是單項以後每屆都有增加。本屆東道主在皮划艇比賽中首次增設了障礙迴旋賽(男女4個單項)。大會還增設了另一些單項,使小項總數達195個。此外,還將羽毛球和滑水列為表演項目。

吉祥物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第20屆奧運會,德國慕尼黑--小獵狗“瓦爾第”Waldi。1972的慕尼黑奧運會上,一隻被稱為Waldi的裝飾性德國純種小獵狗形象在巴伐利亞隨處可見。小獵狗的靈活、忍耐和堅韌的特性也是運動員性格的表征。其頭尾對稱地塗著淺藍、深藍、深綠、嫩綠、黃、褐諸色,以此象徵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這種暖色還表達了一種熱鬧和諧的氣氛。

Waldi是一隻短腿長身的德國獵犬,是夏季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官方的奧運吉祥物,代表了運動員堅韌、堅持和敏捷的特性。Waldi被生產成為各種形式和尺寸的紀念品:長毛絨、塑膠玩具、海報、鈕扣等等。

此後,幾乎每屆奧運會的舉辦國都選擇一些活潑可愛的動物形象作為本屆奧運會的吉祥物,用以同各屆奧運會相區別。儘管第一個奧運會吉祥物出現在1968年法國格海納布第10屆冬奧會上,但人民習慣上還是將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五彩狗“瓦爾第”稱為歷史上第一個奧運會吉祥物。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足球門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游泳門票

歷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語: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法語:Jeux olympiques;英語: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會期不超過16日,分為夏季奧運會(奧運會)、夏季殘奧會冬季奧運會(冬奧會)、冬季殘奧會夏季青年奧運會(青奧會)和冬季青年奧運會。奧運會是各個國家用運動交流各國文化,以及切磋體育技能,其目的是為了鼓勵人民的運動精神。
1896年雅典奧運會(第1屆) 1900年巴黎奧運會(第2屆)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第3屆) 1908年倫敦奧運會(第4屆)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第5屆)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第7屆) 1924年巴黎奧運會(第8屆)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第9屆)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第10屆)
1936年柏林奧運會 (第11屆) 1948年倫敦奧運會 (第14屆)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 (第15屆)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第16屆) 1960年羅馬奧運會 (第17屆) 1964年東京奧運會 (第18屆)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 (第19屆)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第20屆)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第21屆)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第22屆)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第23屆) 1988年漢城奧運會(第24屆)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第25屆)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第26屆) 2000年悉尼奧運會(第27屆) 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28屆) 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29屆) 2012年倫敦奧運會(第30屆) 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2屆未舉辦)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第6屆、第12屆、第13屆奧運會因戰停辦。

歷屆奧運會吉祥物

1
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季奧運會吉祥物雪士Schuss
1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吉祥物——德國小獵狗犬瓦爾迪Waldi
1
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夏季奧運會吉祥物——海狸Amik
1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吉祥物——俄羅斯熊Misha
1
1984年美國洛杉磯夏季奧運會吉祥物——老鷹Sam
1
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小老虎Hodori
1
1992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夏季奧運會吉祥物——Cobi
1
1996年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吉祥物——Izzy
1
2000年悉尼夏季奧運會吉祥物——Ollie,SydMillie
1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吉祥物——雅典娜費沃斯
1
2008年,第29屆奧運會,中國北京奧運會——奧運福娃:“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
1
2012年倫敦奧運會吉祥物文洛克(右)和殘奧會吉祥物曼德維爾(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