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辦背景
本屆奧運會原定於德國伯林主辦,但1909年5月,國際奧委會在柏林召開第12次全會的前幾周,德國因其奧委會主席突然病逝而宣布放棄主辦權。
瑞典是現代體育開展較早的國家之一。1894年瑞典就向剛成立的國際奧委會表示過,希望能在自己的國土上舉辦奧運會。但是,前幾屆會址已選定。因此,柏林棄權後,瑞典接受了主辦1912年奧運會的重任,地點就選定在首都斯德哥爾摩。
參賽國家
7月6日,運動會於"柯羅列夫"運動場正式開幕。上午11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和以顧拜旦為首的國際奧委會官員蒞臨大會,國王致開幕詞。大會首次舉行了隆重儀式,並從此形成傳統。應邀參賽的有28個國家,運動員共2547人,其中女子57人。首次參賽的國家有埃及、盧森堡、葡萄牙、敘利亞和日本。東道主隊伍最大,共482人。其次是英國,293人。挪威列第三,207人。芬蘭186人德國185人、俄國178人、美國174人等也派出了人數眾多的隊伍。重大事件
田徑比賽7月6日至15日在"科羅列夫"運動場進行,首次列入了5000米、10000米、4×100米接力等標準項目。
各代表團報名參賽極為踴躍,其中參加100米跑的達97人,4x100接力有13個隊。拉.克雷格的大學生得了這兩個短跑項目的冠軍,在100米預賽中氣勢逼人,以10秒6的成績創下該項第一個世界紀錄的利平科特在決賽時只得了銅牌。上屆800米、1500米冠軍,美國的梅·謝潑德,在800米賽中得了銀牌,在4x400米接力賽中獲得了金牌。曾在1900-1908年三屆奧運會上八奪金牌的美國雷·尤里,遭到慘敗,未進入前六名。比賽項目
比賽項目有,男子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腳踏車、射擊、體操、摔跤(古典式)馬術、擊劍、現代五項、賽艇、帆船足球和網球;女子有游泳(含跳水)和網球。它為以後奧運會項目的設立,形成了基本雛形。
奧運場館
瑞典興建了"柯羅列夫"運動場,能容納37000多名觀眾,跑道全長380.33米,接近今日標準跑道長度,這是奧運會開辦以來,運動員第一次在較標準的跑道上競賽場內試驗性地安裝了電動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設備,時間精確到十分之一秒。獲獎情況
東道主在科羅列夫運動場設定了三個不同高度的授獎台,運動員按所獲金、銀、銅牌類別在台前排列長隊。授獎者站在台上,傳令官呼叫運動員到台領獎,國王發金牌,皇太后發銀牌,親王發銅牌。美國人獲金牌、銀牌、銅牌數依次為25、19、19枚,居各國之首;瑞典次之,得金、銀、銅牌數分別為24、24、17枚;列第三位的英國隊,金、銀、銅牌數依次為10、15、16枚。
國家或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計 |
瑞典 | 24 | 24 | 16 | 64 |
美國 | 23 | 19 | 19 | 61 |
英國 | 10 | 15 | 16 | 41 |
芬蘭 | 9 | 8 | 9 | 26 |
法國 | 7 | 4 | 3 | 14 |
德國 | 5 | 13 | 7 | 25 |
南非 | 4 | 2 | 0 | 6 |
挪威 | 4 | 1 | 3 | 8 |
匈牙利 | 3 | 2 | 3 | 8 |
加拿大 | 3 | 2 | 2 | 7 |
義大利 | 3 | 1 | 2 | 6 |
澳大利亞 | 2 | 2 | 3 | 7 |
比利時 | 2 | 1 | 3 | 6 |
丹麥 | 1 | 6 | 5 | 12 |
希臘 | 1 | 0 | 1 | 2 |
奧地利 | 0 | 2 | 2 | 4 |
俄國 | 0 | 2 | 2 | 4 |
荷蘭 | 0 | 0 | 3 | 3 |
總計 | 101 | 104 | 99 | 304 |
英雄人物
科勒赫邁寧贏得了5000米和10000米以及個人越野賽的冠軍,並在越野賽的團體賽中贏得銀牌。在5000米比賽中打破世界紀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在15分鐘內完成5000米的選手。他還在3000米比賽中激烈的競爭中刷新了世界紀錄。
歷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語: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法語:Jeux olympiques;英語: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會期不超過16日,分為夏季奧運會(奧運會)、夏季殘奧會、冬季奧運會(冬奧會)、冬季殘奧會、夏季青年奧運會(青奧會)和冬季青年奧運會。奧運會是各個國家用運動交流各國文化,以及切磋體育技能,其目的是為了鼓勵人民的運動精神。 | ||
---|---|---|
1896年雅典奧運會(第1屆) 1900年巴黎奧運會(第2屆)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第3屆) 1908年倫敦奧運會(第4屆)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第5屆)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第7屆) 1924年巴黎奧運會(第8屆)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第9屆)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第10屆) | 1936年柏林奧運會 (第11屆) 1948年倫敦奧運會 (第14屆)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 (第15屆)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第16屆) 1960年羅馬奧運會 (第17屆) 1964年東京奧運會 (第18屆)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 (第19屆)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第20屆)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第21屆)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第22屆) |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第23屆) 1988年漢城奧運會(第24屆)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第25屆)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第26屆) 2000年悉尼奧運會(第27屆) 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28屆) 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29屆) 2012年倫敦奧運會(第30屆) 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2屆未舉辦) |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第6屆、第12屆、第13屆奧運會因戰停辦。 |